番外二第49章草拟开海

关灯
    正德三年正月十七·豹房密室鎏金兽首香炉中,龙涎香的烟雾在铜漏滴答声中蜿蜒上升,勾勒出朱厚照皱眉的轮廓。

    他独自坐在密室紫檀桌前,面前摊开的《皇明祖训》抄本与《瀛涯胜览》残卷间,夹着从南京国子监紧急调阅的《洪武朝市舶司档》——泛黄纸页上,「凡硫黄入港,官收其三,余许民用」的朱批赫然在目。

     「永乐六年,郑和载硫黄千斛归朝,」他指尖划过《瀛涯胜览》中「满剌加硫矿」插画,烛火将影子投在墙上的《大明舆地图》南洋版块,「今佛郎机据满剌加,我朝火器硫含量从一成二激增至三成,神锐炮炸膛率反高四倍。

    」案头验硫片上,新铸神锐炮残样的暗黄色硫斑与书中「永乐精硫如金箔」形成刺目对比——前者因私炼硫黄杂质超标,后者则是郑和船队「七炼去卤」的实证。

     他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向《工部火器损耗月报》:「山西匠户私炼硫黄,铅毒致死者月增十七人。

    」朱笔批注「硫为火精,缺硫则器脆」旁,是匠人呈递的「硫黄十炼法」图示,注文提及「宋明匠作遗法」,却未敢附会任何神谕。

     密室铜柜里,《工器实考》手稿摊开至「火器篇」,神锐炮与神锐铳的「铁芯铜胎」工艺图示并列。

    作为神锐铳的改良型,神锐炮沿用螺旋纹膛线与精铁锻打技术,却因缺精炼硫黄,不得不放宽至「硫含量三成」方能勉强成型,这与神锐铳「硫一铅九」的精密配比相去甚远。

    「若用郑和旧法炼硫,」他敲击案头《航海水程记》残页,「何需容忍此等粗制?」 窗外更夫打更声惊飞寒鸦,他起身揭开《舆地图》,露出暗格中的《佛郎机火器图》——敌方「铁芯铜体」炮与神锐炮的结构相似性令他心悸。

    「十年后佛郎机炮射程必超我朝,」指尖重击满剌加硫矿标记,「非开海控硫,无以制器。

    然当下……」 铺开空白奏疏,《开海条陈》大纲逐项成型,却在「匠人随船制」处停顿。

    太学算学科尚未完成浮力公式推演,南京龙江船厂的双层龙骨福船仍在试制,匠户脱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