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关灯
    有了马营长的加入,豆花心里总算是踏实下来了,以后在大峪口,再也不别提心吊胆了。

    她打算重新收拾一下客栈,力争再上一个档次。

     这样,她得去张家湾一趟,去采购一批物资。

    豆花客栈的规模越来越大了,在大峪口一家独大,所用的物资多了起来。

     采购物资有两个渠道,要么从下游的风陵渡采购,要么去上游的张家湾购买。

    她选择了去张家湾,也有些故地重游的意思。

     大峪口距离张家湾有一截距离,走旱路得走三天三夜。

    走水路近,但也得走上三天两夜。

     豆花选择走水路,还有一个目的,好照应回来时的船只。

    货物购置好以后,走水路最为划算,回来时又是下水,快捷不说,再能找下了一只回货的船只,能省下不少的运费。

    回来时顺流而下,一天的功夫就能回来。

     豆花把店里的一应事务都交给喜子打理,她自个来到黄河岸边等船,有那逆流而上的货船,正好可以捎她一脚,遇到了实诚的船老大,也许不会要她的一分钱脚费呢。

     路过悦来客栈,大门上贴了河防队的封条,冷冷清清的客栈院子里,“忽突突”飞起一群野鸽子,在客栈院子的上空回旋。

    昔日鲜艳的红灯笼,也褪去了曾经的颜色,颓废地在风中摇荡。

    有一只灯罩破了一个洞,一只麻雀从里面飞了出来。

    偌大的一个院子,静谧无声,显得死气沉沉。

     豆花不由自主地多看了几眼,叹了一口气,心里头惋惜上了已经死去的贺老板,好好的人不做,非要去做狗,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的可悲下场。

    有句古话怎么说来着,天做孽,犹可恕,人做孽,不可活。

    自作自受,落得这么个下场,该! 豆花没有等待多久,就有一只货船依依而来,老远就能听到纤夫拉纤的号子声,坚毅,凄美,呼喊出了对生活的不满与挣扎,还有一丝的无奈和愤懑夹杂在里边。

     大船从一个小黑点,变得越来越大,到了离豆花不远的地方,她就挥舞上双手,表达出了想搭船的意愿。

     这么大的货船,没有上货下货,一般是不会靠岸停泊的。

    豆花这一天穿了一身红衣裳,手里扬着一块红头巾,整个人就像一只火凤凰一般耀眼。

    那些个纤夫们,赤裸着身体,盯着这个火一样的婆姨,发出了不怀好意的嘻笑。

    要是一个脸皮子薄的大闺女小媳妇,看都不敢看到这种场面,遇到了,早就臊红了脸面。

     但豆花不怕,她是过来人,甚么场面没有经见过,她没有回避纤夫们的裸身,跟着货船往前跑了几步。

    船老大明白了豆花的意思,腾出双手来,圈在嘴上,成一个喇叭状,喊:“妹子,你要是不怕他们吃了你,你就上来吧。

    ” 这是答应了捎她一脚的请求。

    豆花就跟着船跑,到了一处水流平缓的地方,她从纤夫们中间穿过,有人就不顾劳累,腾出手来,在她身上捏上一把,然后大家就发出一片哄笑声来。

     豆花也不恼怒,这些都是受苦的善良之人,在黄河上讨生活的河汉子,也就是过个嘴瘾而已,她知道他们对她没有恶意,是不会对她怎么样的。

     豆花涉过浅滩,有一个纤夫就腾出手来,托了她一把,她稳稳地坐到了船上,大船慢慢腾腾地朝着张家湾走去。

     这一船货正好是送往张家湾的,豆花已经和船老大商量好了,回程的时候正好可以捎她的货。

     第三天的傍晚,货船到了张家湾,像一头苟延残喘的老牛,慢慢腾腾地停靠在了码头。

    船还没有停稳,不知道从哪里冲出来一队二鬼子,饿狼一样,扑向货船,不问青红皂白,就要征用这一船货。

     这可把船老大为难坏了,磕头作揖求他们放他一码,货主还没到到来,货就没了,他可承担不起这份责任。

     二鬼子的头是一个满脸麻子的汉子,他蛮横无理,无论船老大如何祷告,就是不给松口。

     豆花跳下船来,走到那个麻子面前,说:“兄弟,都是自家同胞,何必要为难呢。

    扣了这一船货物,你又能得到甚么好处呢。

    ”就把手伸进了麻子的兜里,麻子捏了一下衣兜,显然有点不太满意,仍要扣货。

    豆花也不再跟他客气,说:“你知道这货是谁家的吗?你要是一意孤行,我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这是吕老爷家的货。

    ”她知道,幸好遇到不是鬼子,二鬼子要比鬼子好对付的多。

     豆花原也是打算吓唬一下二鬼子,可那麻子也不是吓唬大的,他说:“你说是吕府的就是吕府的了,有甚么凭证呢?” 豆花说:“你等着,我这就叫吕府的人去。

    ” 豆花就往街上走去,她是夸下了海口,可不知道去找谁。

    吕府她只是听说过,那里并没有她认识的人,她找谁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