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婚姻,一直分居[七零] 第31节

关灯
    挑选的话需要忙半天。

    ” 耿致勤:“收购站不卖东西没奖金。

    除非你给他们发奖金。

    ” 主任点头。

     陈小慧纳闷:“我们找农户买东西也没少找收购站买啊。

    ” 耿致勤:“怎么说呢,没面子吧。

    还有一点,觉着我嫂子故意挑衅吧。

    ” 主任:“以前他们来送货,咱们得客客气气的,端茶倒水递烟。

    不然晚半天,街坊邻居吃不上菜得气的骂娘。

    他们说车坏了,我们就算知道他们故意的也不能说什么。

    ” 陈小慧想象一下他们在别的供销社当大爷,到这里就当他们送货的,这种落差确实让人怪难受的。

     主任坐下:“也不知道叶烦怎么样。

    有了鲍鱼大虾,还有海带紫菜,数九寒冬有橘子,谁还去收购站。

    ” 就在这个时候,卖花露水雪花膏的大姐跑过来:“叶会计来信了。

    ”看陈小慧还没回办公室,猛然停下,“叶烦,叶烦来信了。

    ” 主任接过去:“陈会计不是那么小气的人。

    你忙去吧。

    ” 大姐提醒:“两封信。

    还有一封写给小勤的。

    ” 主任仔细一看,差点把耿致勤的信撕了:“就在这儿看。

    ”说着话把叶烦给他的信拆开,看个开头,主任就露出笑意,“成了!我去给叶——小勤,你嫂子信上说什么?” 耿致勤:“大宝的小人书看包浆了,叫我再给大宝挑几本。

    ” 主任:“你这就去。

    小陈,下午没事吧?” 陈小慧为了今天出去昨晚忙半夜:“没事。

    ” 主任:“你家——我是说叶家离西城的供销社不远吧?你提前下班,跟那边说我有一火车皮南方海鲜,问他要不要,届时给他一半。

    ” 耿致勤:“下个月中秋,咱们自己卖不完?” 主任点头:“年轻人,眼窝浅啊。

    现在想着他们,哪天真卖不完,人家也愿意帮咱们。

    现在吃独食,回头他们得拍手叫好。

    ” 第21章大卖 无人问津的海带紫菜可以远销首都,全岛渔民都很兴奋。

    即使个别渔民心里不踏实也愿尝试。

    这种情况下苏远航父亲依然认为一车货物摊子太大也不敢强烈反对。

    但他没忍住泼冷水。

     苏远航担心迟则生变,就让大队长和他一起找运输队,尽快把货送出去。

     以前有运输队,后来车被分到各个工厂,运输队取缔,大队长泄气:“这该怎么办。

    ” 苏远航这辈子遇到的最大的挫折是高考停止。

    那时大家都一样,对他来说也不算挫折。

    兴冲冲上岸,结果运输队荒草及膝,苏远航心灰意冷,忽然又打起精神:“我们去罐头厂。

    ” “罐头厂?” 苏远航:“我是食品厂厂长,跟罐头厂算兄弟单位。

    等山上种满橘子、黄桃,免不了跟罐头厂打交道。

    咱们打开销路,他们也能跟着沾沾光。

    咱们只有黄桃橘子罐头,他们不一定。

    ” 莲花大队大队长如梦初醒:“难怪叶会计要办食品厂。

    我们这就去罐头厂。

    ” 苏远航见到厂长就说他租车运货,不过岛上只有橘子和黄桃,不会跟罐头厂抢生意。

    如果他们的橘子和黄桃有机会直接销往首都,罐头这个份额就让给罐头厂。

     厂里效益上去,厂长有机会升上去,说第一次就当他帮一把兄弟单位。

     大队长回到横山岛还不敢相信:“免费给咱们用?” 苏远航点头:“一次。

    ” “一次也行。

    市里是不是说多挂一节火车不耽误事,给咱们用到年底,明年再谈租车费?这不就是无本的买卖?” 苏远航:“车费和伙食费、住宿费,三个人一来一回最少五十。

    ” “你是厂长,你出公差,招待所肯定能便宜点。

    ”大队长拍拍他的肩,“没想到一个食品厂,男男女女总共十三个人的食品厂这么好用。

    ” 运输方面谈妥,销路由叶烦负责,苏远航一头扎进各大队,以至于耿致勤收到叶烦的信的第二天,苏远航就把全岛挤压的货物统计出来。

     苏远航去苏多福家里,请苏多福帮他算算需要多少纸箱木箱,苏多福叫苏远航去找叶烦拿钱,去造纸厂定做有“横山食品厂”字样的包装纸和纸箱。

     叶烦听说暂时不需要运输费就给苏远航两百块钱。

     苏远航拿到钱到苏多福家,他已经算好。

    纸箱贵,木箱可以重复使用,苏多福尽可能用木箱,结果包装这块只花十几块钱。

     苏远航从市里回来又找叶烦,还给她一百块钱。

    叶烦叹气:“苏多福在岛上呆久了脑子也不好使。

    一车货没有箱子卸下来放哪儿?他是不是说箱子不能留给供销社,不然还要做新的?” 苏远航点头:“多福大哥是这么说的。

    ” 叶烦揉揉额角:“从首都食品厂拉货人家不给你包好?如果他们用箱子装,回来我们的木箱放哪儿?” “这——可是我已经叫木工做了。

    ” 叶烦:“放仓库留着装东西。

    你明天再去一次造纸厂。

    先别走,帮我寄封信。

    我叫供销社主任帮咱们问问糕点月饼面包厂能不能匀给咱们几箱。

    ” 苏远航赶忙说:“我忘了去市供销社问他们缺什么。

    ” “不着急。

    到时候天凉面包糕点可以放十天半月,甬城不要就去杭城。

    ”叶烦说完就去写信。

     叶烦只要几箱货对海店供销社主任而言很简单,他一句话的事。

    这次也是拓展人脉的好机会。

    星期天主任骑车去各大食品、日用品厂转一圈,把他认为渔民可能需要的物品写信告诉叶烦。

     叶烦收到主任的加急特快信那天在食品厂盯着四位老人女人挑捡海货包装入箱。

    这一天苏远航也从杭城和甬城几家供销社拿到他们需要的货物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