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婚姻,一直分居[七零] 第99节

关灯
    话就想走。

     叶烦连忙叫住他:“别提我。

    说你想入党。

    他要说你家庭成分不行,以前是鱼霸,大队长,你就说都什么年代了。

    让苏远航他爹尽管写,上面不同意不怪他。

    ” 大队长不假思索地说:“我说!其实多福他家也不算鱼霸。

    村小就是他祖父叫人修的。

    ” 叶烦笑着宽慰两人:“建国前的事不重要。

    再说了,上面也会派人调查。

    入党申请写好你过来,我这边给你出一封推荐信。

    带着入党申请和信一起去组织部。

    ” 苏多福:“我自己啊?” 叶烦:“不想让苏远航他爹陪你,就给苏远航发电报,叫他周五请假,周六陪你去。

    苏远航是党员,还是重点大学学生,比他爹说话有分量。

    ” 大队长不敢信:“远航一个学生说话这么好使?” 叶烦:“苏远航要想从政,毕业后分配的第一份工作就能到市组织部。

    幸运的话可以留在省直单位。

    ” 俩人震惊,齐声惊呼:“我的天哪!”紧接着俩人又异口同声:“老书记知道吗?” 叶烦没好气的说:“他知道横山岛还盛得下他?” 两人想笑,他们也觉着苏远航父亲不知道,否则他敢天天去食品厂指手画脚。

     不过话说回来,苏多福并没有给苏远航发电报——找人家帮忙叫人家自己坐车过来算怎么回事啊。

     苏多福一家人这几年存了几百块钱。

    苏多福拿到叶烦的推荐信、苏远航父亲写的入党介绍信,就叫妻子给他拿五十块钱,再收拾一包即食鱼干,然后坐自家渔船出海。

     苏多福傍晚到杭城,因为有食品厂开的介绍信,他顺利住进位于大学城的招待所。

    翌日上午,苏多福去大学探望苏远航。

    苏远航很烦严杨,因为严杨跟他爹一样喜欢上纲上线,所以苏远航一听说严杨滚蛋,叶烦希望苏多福当厂长,他立刻找老师请假,然后乘公交车去火车站。

     在车上,苏远航以大学生的身份给苏多福写一份入党介绍信,他担心他父亲那份不够分量。

     傍晚到甬城市区,俩人住进招待所。

    翌日上午,苏远航就带苏多福去组织部。

    苏远航见着接待人员就说自己以前是横山食品厂厂长,现在是江大学生。

     “江大”两个字让接待员身躯一震,没等苏远航介绍苏多福就伸出手说:“欢迎苏同志,请进。

    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一边说话一边前面带路,带他们到办公室喝茶稍等。

     苏多福生在建国前,小时候家里有钱,跟父亲到有关单位办事也没受到这种款待。

    苏多福不得不相信苏远航比他爹苏书记说话好使。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还在后面,副部长出来接待他们。

     副部长先问小苏厂长近况如何,然后聊起横山岛唯一一家国营厂,夸他和叶烦干得不错,希望他们再接再厉。

    寒暄的话差不多了,副部长才问苏多福是不是就是新厂长。

     苏远航把推荐信和入党申请以及苏多福个人材料递过去:“现在还不是。

    他还不是党员。

    还请您批准。

    ” 副部长看到苏多福家庭成分——以前有自己的船,跑船还做生意,他不禁微微皱眉,但看到这几年都是他压货去首都,大概明白叶烦为何推荐他当厂长——专业的事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

     年前苏远航考上大学,叶烦和苏远航没举荐此人,可见当时时机不成熟。

     叶烦的谨慎让副部长放心地笑着微微颔首,然后朝外面喊个人进来,半个多小时就帮他们办好。

    在这期间副部长也没闲着,同苏远航聊江大,还说自己笨,以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考上杭城师专。

     苏远航就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更擅长的事,像他不过会读书罢了。

    让他干别的可不成。

     副部长很欣慰,苏远航是个人才,有傲骨没傲气,出身农村,又有工作经验,若能固守本心,以后前途必定一片光明。

     副部长送二人到办公室外就招个人送二人出去。

     苏多福到大门外还跟做梦一样:“这就成了?” 苏远航:“本来也不是多大事。

    就我们那个草台班子,也就严杨把它当回事。

    上面派严杨过去肯定也不是指望他把食品厂发扬光大。

    ” 苏多福没听明白:“那叫他过去干嘛?” “镀金啊。

    食品厂有稳定客源,岛上也没太多杂事,他安安稳稳待三五年,不进组织部,也能到市街道当个街道主任,或者大的国营单位当副厂长。

    ”苏远航道,“上面真为咱们着想,当年我去市里申请食品厂,市里便会派个厂长或者会计帮我们。

    结果你看到了,就算我说能把东西卖到首都,上面也叫我们自己折腾。

    ” 苏多福:“那严杨不知道啊?” “把他调到这边的人肯定跟他说过。

    严杨可能觉着我三十多岁正当年,让我到食品厂养老?开什么玩笑。

    我一定大干一番,让你另眼相待。

    ”苏远航说到这里把自己逗笑了,“经营工厂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市里的大型工厂哪个不是政府扶持起来的?就说你家那艘大渔船,两代人积累。

    他刚到岛上就想改革,现在好了,把自己革掉。

    ” 苏多福也忍不住笑了:“是呀。

    他要是带着钱或者客户过去,他一天三个主意,我们也没意见。

    就像叶会计,卖货的时候乱糟糟的,她吼一嗓子,排队!乡亲们立刻排好,比小学生还乖。

    难道因为叶会计嗓门大?” 苏远航点头:“你去车站还是去哪儿?” “吃饭啊。

    ”苏多福道,“去国营饭店。

    ” 苏远航摇头:“吃过饭回去赶不上末班车。

    我要走着去学校。

    饭什么时候都能吃。

    你也快回去吧。

    我去对面坐车,你在这边等,不过要转一路公交车。

    ” 苏多福决定等他放假再请他去自己家吃饭:“那你路上小心。

    ” 苏远航挥挥手,看一下路上没车就到对面。

     苏多福跟家人说过,不出意外今天下午能回去。

    他的老父亲吃过早饭就开船在岸边等他。

    苏多福远远看到海边有条船,赶紧跑过去,到跟前一看是自家的船,就猜到父亲等很久了。

     苏多福知道他父亲等什么,上了船就把换了身份的资料递过去。

    他父亲看到任命书,老泪纵横——两年前还是黑五类的苏家居然出个党员。

     苏多福心里也感慨颇多:“爹,回去吧。

    ” 老苏小心翼翼收好材料:“阿福,我们要好好谢谢叶会计。

    ” 苏多福:“谢是要谢。

    不过叶会计要的不是口头或物资感谢。

    我能带领乡亲们赚大钱,就是对她最好的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