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婚姻,一直分居[七零] 第143节
关灯
小
中
大
孙老师丈夫不禁说:“我忘了他们是孙老师的同事,肯定都教过你。
” 叶烦笑着说:“您找来的啊?嗳,刚才跟孙老师说了不用麻烦。
您看,就剩十几斤了。
” 可能冬天没什么事,退休在家的大爷大妈们太无聊,好不容易遇到一件新鲜事都不舍得早早回家。
先前帮孙老师叫别人让开的大爷也没回家,说:“有我们在哪用麻烦孙老师啊。
我早打电话叫亲戚来买了。
” 孙老师丈夫问他带来的人,“那还买吗?” 几个老师相互看一下,说:“买吧。
” 叶烦让村民把十几斤肉平均切开,让老师们自己选。
老师们正想上前,挤进来一个大妈:“来晚了,来晚了,闺女,还有板油吗?” 叶烦:“一到这里就卖完了。
” “那给我几斤五花肉吧。
”大妈随手指一块就掏钱,恐怕慢一点被别人挤开,“听说买肉送菜?” 叶烦心说又是一个被亲戚邻居介绍来的,“送的。
有萝卜干,还有晒干的茄子豆角,还有酸菜,你自己选一样。
” 耿致晔把车头的菜往车尾移。
大妈抓半颗酸菜:“我要这个。
对了,排骨怎么卖?” 叶烦:“排骨跟肉一个价。
” 大妈犹豫片刻,咬咬牙要三根排骨,嘴里嘀咕着:“孙子孙女馋得很。
” 耿致晔送她一个猪棒骨,问:“帮你切开?” 大妈点头。
村民抡起斧头把大骨棒切四半。
大妈把排骨肉都放篮子里,拎起来沉甸甸的,她不由得笑眯眯地问:“闺女,年后还来吗?” 叶烦看于家村村民,两个村民犹豫不决。
叶烦见状就对大妈说:“还能找到猪,正月十四又没下雨,就上午过来。
” 大妈:“农村还能买不到猪?” 叶烦道:“我们只敢帮亲戚卖。
要是找不认识的人,万一他使坏,我们几个得被抓进去。
” 大妈想想现在政策不明,“小心点也好。
你回头来的话给我留几斤肥肉啊。
” 叶烦点头:“您慢走。
” 大妈挥挥手就过马路。
叶烦转向自己几个老师,这几位老师立刻上前让叶烦称肉,恐怕慢一点又被突然跑出来的大爷挤开。
孙老师的丈夫看到还有两根排骨,就叫村民称一下。
村民把剩的两根大骨头切开,也给孙老师的丈夫。
孙老师的丈夫说拿不完,街坊立刻把篮子递过去:“放我这里。
” 孙老师的丈夫苦笑,他哪是拿不完啊,不要钱的东西,他用衣服兜也要兜回去。
他只是不好意思要学生的东西。
耿致晔把骨头放篮子里,问大爷大妈:“猪肺猪肝要吗?不要我们就回去了。
” 大爷:“我想买猪大肠。
” 耿致晔:“大肠不好清理,我们过去拉猪的时候大肠还没洗干净。
年后吧。
” 大爷不舍得买国营饭店做好的——贵,又因为很馋,就叮嘱:“下次还来这儿啊。
” 叶烦点点头,对大爷大妈们说该回去了。
大爷大妈立刻让开。
孙老师的丈夫看着车走远,叹气道:“真不容易!” 孙老师同事点头:“她家条件那么好,竟然出来卖猪肉。
是不是父母都不在了啊?” 准备离开的街坊们停下:“说叶烦啊?不是,她帮乡下穷亲戚卖的。
那两个切肉称肉的村民说叶烦和她丈夫是他们村的外甥媳妇和外甥。
” 叶烦的数学老师震惊:“那个是她丈夫?也是农村人?” 爱吃大肠的大爷一副“你什么眼神”的样子,“她丈夫一看就是军人啊。
” “军人?!” 大爷:“对啊。
你没看走的时候都是他开车。
农民哪用过运输车。
再说了,那闺女能考上京大,这么有本事,就是嫁个农民,她丈夫也会在她的帮助下考上大学。
” 孙老师的丈夫脸色变了又变,半晌憋出一句:“京大?” 一个大妈道:“我邻居的儿子说的,错不了。
” 几个老师想高兴又后悔刚才怕说错话伤了叶烦的自尊心没跟她多聊几句。
同时,耿致晔问:“刚才那几个人过来没吓到吧?” 叶烦翻个白眼:“虎父无犬女!”打开车窗朝后面问:“刚才那几个人过来没吓到吧?” 于家村村民笑着说:“挺害怕的。
不过看你不怕,还敢动手,我们就不怕了。
咱们以后还能去那边?” 叶烦点头:“本本分分,童叟无欺,没人敢找你们麻烦。
就算又遇到故意找茬的,就跟他们去公安局,说请家里人接你们,然后给我婆婆打电话。
我家附近有个商店,店里有公用电话,回头我把号码写给你们。
” 几人连连道谢,然后叫她去车里,别着凉了。
耿致晔见叶烦真没往心里去,才敢调侃:“碰到一群老师有何感想?” “原来老师跟咱们一样也馋肉啊。
” 耿致晔不禁翻个白眼:“明知道我不是这意思。
” 叶烦:“好好开车吧。
也不知道大嫂来了吗。
” 耿致晔的大嫂中午到的。
因为路不熟还坐过了,公交车到师大她才发现。
幸好师大到叶烦家附近站牌不需要转车,没再坐过。
下了车,走到胡同口,耿致晔大嫂杨孟夏就看到大宝和二宝。
杨孟夏到跟前喊一声“大宝”,大宝愣了一下,朝院里喊:“奶奶,大妈来了。
” 于文桃因为怕耿致晔大哥,所以对杨孟夏特别客气,叫耿致勤拿两斤虾出来解冻,她又拿一条海鲈鱼去厨房。
前些天叶烦给往首都送货的横山食品厂临时工二十块钱,临时工帮叶烦捎来两桶鱼和虾。
虾放冰箱,鱼挂外面绳上——首都没下大雪最高温度也在零下三四度,室外是天然冰箱。
” 叶烦笑着说:“您找来的啊?嗳,刚才跟孙老师说了不用麻烦。
您看,就剩十几斤了。
” 可能冬天没什么事,退休在家的大爷大妈们太无聊,好不容易遇到一件新鲜事都不舍得早早回家。
先前帮孙老师叫别人让开的大爷也没回家,说:“有我们在哪用麻烦孙老师啊。
我早打电话叫亲戚来买了。
” 孙老师丈夫问他带来的人,“那还买吗?” 几个老师相互看一下,说:“买吧。
” 叶烦让村民把十几斤肉平均切开,让老师们自己选。
老师们正想上前,挤进来一个大妈:“来晚了,来晚了,闺女,还有板油吗?” 叶烦:“一到这里就卖完了。
” “那给我几斤五花肉吧。
”大妈随手指一块就掏钱,恐怕慢一点被别人挤开,“听说买肉送菜?” 叶烦心说又是一个被亲戚邻居介绍来的,“送的。
有萝卜干,还有晒干的茄子豆角,还有酸菜,你自己选一样。
” 耿致晔把车头的菜往车尾移。
大妈抓半颗酸菜:“我要这个。
对了,排骨怎么卖?” 叶烦:“排骨跟肉一个价。
” 大妈犹豫片刻,咬咬牙要三根排骨,嘴里嘀咕着:“孙子孙女馋得很。
” 耿致晔送她一个猪棒骨,问:“帮你切开?” 大妈点头。
村民抡起斧头把大骨棒切四半。
大妈把排骨肉都放篮子里,拎起来沉甸甸的,她不由得笑眯眯地问:“闺女,年后还来吗?” 叶烦看于家村村民,两个村民犹豫不决。
叶烦见状就对大妈说:“还能找到猪,正月十四又没下雨,就上午过来。
” 大妈:“农村还能买不到猪?” 叶烦道:“我们只敢帮亲戚卖。
要是找不认识的人,万一他使坏,我们几个得被抓进去。
” 大妈想想现在政策不明,“小心点也好。
你回头来的话给我留几斤肥肉啊。
” 叶烦点头:“您慢走。
” 大妈挥挥手就过马路。
叶烦转向自己几个老师,这几位老师立刻上前让叶烦称肉,恐怕慢一点又被突然跑出来的大爷挤开。
孙老师的丈夫看到还有两根排骨,就叫村民称一下。
村民把剩的两根大骨头切开,也给孙老师的丈夫。
孙老师的丈夫说拿不完,街坊立刻把篮子递过去:“放我这里。
” 孙老师的丈夫苦笑,他哪是拿不完啊,不要钱的东西,他用衣服兜也要兜回去。
他只是不好意思要学生的东西。
耿致晔把骨头放篮子里,问大爷大妈:“猪肺猪肝要吗?不要我们就回去了。
” 大爷:“我想买猪大肠。
” 耿致晔:“大肠不好清理,我们过去拉猪的时候大肠还没洗干净。
年后吧。
” 大爷不舍得买国营饭店做好的——贵,又因为很馋,就叮嘱:“下次还来这儿啊。
” 叶烦点点头,对大爷大妈们说该回去了。
大爷大妈立刻让开。
孙老师的丈夫看着车走远,叹气道:“真不容易!” 孙老师同事点头:“她家条件那么好,竟然出来卖猪肉。
是不是父母都不在了啊?” 准备离开的街坊们停下:“说叶烦啊?不是,她帮乡下穷亲戚卖的。
那两个切肉称肉的村民说叶烦和她丈夫是他们村的外甥媳妇和外甥。
” 叶烦的数学老师震惊:“那个是她丈夫?也是农村人?” 爱吃大肠的大爷一副“你什么眼神”的样子,“她丈夫一看就是军人啊。
” “军人?!” 大爷:“对啊。
你没看走的时候都是他开车。
农民哪用过运输车。
再说了,那闺女能考上京大,这么有本事,就是嫁个农民,她丈夫也会在她的帮助下考上大学。
” 孙老师的丈夫脸色变了又变,半晌憋出一句:“京大?” 一个大妈道:“我邻居的儿子说的,错不了。
” 几个老师想高兴又后悔刚才怕说错话伤了叶烦的自尊心没跟她多聊几句。
同时,耿致晔问:“刚才那几个人过来没吓到吧?” 叶烦翻个白眼:“虎父无犬女!”打开车窗朝后面问:“刚才那几个人过来没吓到吧?” 于家村村民笑着说:“挺害怕的。
不过看你不怕,还敢动手,我们就不怕了。
咱们以后还能去那边?” 叶烦点头:“本本分分,童叟无欺,没人敢找你们麻烦。
就算又遇到故意找茬的,就跟他们去公安局,说请家里人接你们,然后给我婆婆打电话。
我家附近有个商店,店里有公用电话,回头我把号码写给你们。
” 几人连连道谢,然后叫她去车里,别着凉了。
耿致晔见叶烦真没往心里去,才敢调侃:“碰到一群老师有何感想?” “原来老师跟咱们一样也馋肉啊。
” 耿致晔不禁翻个白眼:“明知道我不是这意思。
” 叶烦:“好好开车吧。
也不知道大嫂来了吗。
” 耿致晔的大嫂中午到的。
因为路不熟还坐过了,公交车到师大她才发现。
幸好师大到叶烦家附近站牌不需要转车,没再坐过。
下了车,走到胡同口,耿致晔大嫂杨孟夏就看到大宝和二宝。
杨孟夏到跟前喊一声“大宝”,大宝愣了一下,朝院里喊:“奶奶,大妈来了。
” 于文桃因为怕耿致晔大哥,所以对杨孟夏特别客气,叫耿致勤拿两斤虾出来解冻,她又拿一条海鲈鱼去厨房。
前些天叶烦给往首都送货的横山食品厂临时工二十块钱,临时工帮叶烦捎来两桶鱼和虾。
虾放冰箱,鱼挂外面绳上——首都没下大雪最高温度也在零下三四度,室外是天然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