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族人未来的生活
关灯
小
中
大
很快祈管事清点数量完毕,结账的事又余师爷在不需要杭英盯着,直接把今日的尾款结清,又交了明日预定脆柿子的数量。
“余先生,明日脆柿子能出多少?”祈管事也很无奈,听东家说,契约上定的是下个月起,每月最低供应一万个脆柿子,可就算拿到一万个,也没办法满足京城的需要啊。
“明天一万四千多个。
” 有生意上门,余师爷自然不会隐瞒,直接说了明日出产的数量,他也很自豪,其他人根本做不不出来的脆柿子,他们现在一日竟然能出这么多。
“好,我们预定一万四千个,还请明日同样时间准备好,我们过来取走。
”祈管事再次拿出定金递给余师爷。
拿到定金,余师爷笑的嘴角都咧到耳后根了,这下脆柿子的生意总算做起来了,青县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他们这些人总算没白忙活,就算死了也能对地下见老祖宗有个交代了。
事情谈好,祈管事转身要离开,但想起昨日东家的交代,忙转身问:“敢问余师爷,糖栗子生意明日可能做了?” 虽不知道那东西味道如何,却隐约听东家说,糖栗子一定会再次火爆京城,所以他必须紧盯这边的货源,万一出问题,东家定会吃了他。
“明天可匀出一些给祈管事,具体数量只能明日看了。
”余师爷知道今日肯定会有百姓来售卖,但数量还不清楚。
“好好,那小弟就等着了。
”祈管家听到准确消息,心情顿时好了几个度,拱手告辞,回去的时间还不短,他要尽量赶在午时前回到京城,才能赶上最好的售卖时间。
“祈管事等等,我和你们一起回京。
” 祈管事刚到门口就听到祈风吟的话,无奈之下只能停下脚步,他们家这位大少爷还真是不着调啊,说风就是雨,昨儿刚跟着徐县令来青县,今儿一早就走。
无奈摇头,人家是主子,做下人的只能听主子的安排,转身就让他见到一个让他表情崩塌的场面。
他们那风光霁月、风度翩翩的大少爷竟然一手拿着一张鸡蛋饼,不顾形象的吃起来,那形象和村里不修边幅的汉子没啥区别。
见到这一幕,杭英也是很无奈,突然想起给太尉府准备的礼物,忙和祈管事打招呼后,跑进自己的东厢房,拎着两个小篮子出来解释:“有件事需劳烦管事,昨儿我在山上寻摸了一些山果子,尝着味道不错,想给卫太傅府松懈,只是距离太远,不知祈管事是否有时间跑一趟。
” “杭娘子客气了,我一定把东西带到。
”祈掌柜接过篮子,篮子上盖着两块蓝底白花的细棉布,看不清是什么东西,他也没那么多好奇心。
接过篮子,喊上东家祈家一行人驱车离开。
这时候花嬷嬷和紫藤的鸡蛋饼、小米粥已做好,乔氏和吴氏已经去厨房帮忙盛饭,十几个人堵在厨房门口,准备吃他们来到这里的第一顿饭。
杭英用陶瓷盆盛了一盆小米粥和二十多个鸡蛋饼走在前面,紫藤拿了碗筷紧随其后,两
“余先生,明日脆柿子能出多少?”祈管事也很无奈,听东家说,契约上定的是下个月起,每月最低供应一万个脆柿子,可就算拿到一万个,也没办法满足京城的需要啊。
“明天一万四千多个。
” 有生意上门,余师爷自然不会隐瞒,直接说了明日出产的数量,他也很自豪,其他人根本做不不出来的脆柿子,他们现在一日竟然能出这么多。
“好,我们预定一万四千个,还请明日同样时间准备好,我们过来取走。
”祈管事再次拿出定金递给余师爷。
拿到定金,余师爷笑的嘴角都咧到耳后根了,这下脆柿子的生意总算做起来了,青县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他们这些人总算没白忙活,就算死了也能对地下见老祖宗有个交代了。
事情谈好,祈管事转身要离开,但想起昨日东家的交代,忙转身问:“敢问余师爷,糖栗子生意明日可能做了?” 虽不知道那东西味道如何,却隐约听东家说,糖栗子一定会再次火爆京城,所以他必须紧盯这边的货源,万一出问题,东家定会吃了他。
“明天可匀出一些给祈管事,具体数量只能明日看了。
”余师爷知道今日肯定会有百姓来售卖,但数量还不清楚。
“好好,那小弟就等着了。
”祈管家听到准确消息,心情顿时好了几个度,拱手告辞,回去的时间还不短,他要尽量赶在午时前回到京城,才能赶上最好的售卖时间。
“祈管事等等,我和你们一起回京。
” 祈管事刚到门口就听到祈风吟的话,无奈之下只能停下脚步,他们家这位大少爷还真是不着调啊,说风就是雨,昨儿刚跟着徐县令来青县,今儿一早就走。
无奈摇头,人家是主子,做下人的只能听主子的安排,转身就让他见到一个让他表情崩塌的场面。
他们那风光霁月、风度翩翩的大少爷竟然一手拿着一张鸡蛋饼,不顾形象的吃起来,那形象和村里不修边幅的汉子没啥区别。
见到这一幕,杭英也是很无奈,突然想起给太尉府准备的礼物,忙和祈管事打招呼后,跑进自己的东厢房,拎着两个小篮子出来解释:“有件事需劳烦管事,昨儿我在山上寻摸了一些山果子,尝着味道不错,想给卫太傅府松懈,只是距离太远,不知祈管事是否有时间跑一趟。
” “杭娘子客气了,我一定把东西带到。
”祈掌柜接过篮子,篮子上盖着两块蓝底白花的细棉布,看不清是什么东西,他也没那么多好奇心。
接过篮子,喊上东家祈家一行人驱车离开。
这时候花嬷嬷和紫藤的鸡蛋饼、小米粥已做好,乔氏和吴氏已经去厨房帮忙盛饭,十几个人堵在厨房门口,准备吃他们来到这里的第一顿饭。
杭英用陶瓷盆盛了一盆小米粥和二十多个鸡蛋饼走在前面,紫藤拿了碗筷紧随其后,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