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总第23章) 防御与导航的关键突破

关灯
    5.1电磁轨道炮打造:防御武器的诞生 然而,在这危机四伏的宇宙中,仅靠资源补给、新动力系统和扩大船体还不够,他们还急需具备一定的防御能力,利用小行星上丰富的资源打造防御武器刻不容缓。

     “没有防御武器,以后遇到危险可怎么办?必须得造出来!”林轩握紧了拳头,眼神坚定,内心的恐惧和对未知危险的担忧被强烈的求生欲和决心所掩盖。

     他深知,在这片浩瀚而危险的宇宙里,没有武器就如同待宰的羔羊。

     “我就不信了,咱这么多人,还搞不定一个防御武器,大不了就当是拼乐高,一块一块总能把它拼出来!”他一边给自己打气,一边在飞船里来回踱步,试图缓解紧张的情绪。

     量子之灵凭借其强大的运算和数据处理能力,飞速检索内置的庞大地球科技数据库,全面分析飞船现有资源以及小行星上的材料特性,最终确定制造电磁轨道炮,并给出最优方案。

     电磁轨道炮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力来发射炮弹,其主体由两条平行的轨道组成,弹丸置于两轨之间。

    当电源接通,电流便会经由轨道流向弹丸,同时产生强力磁场,在强大的洛仑兹力作用下,弹丸会被加速到极高的速度发射出去。

     考虑到飞船的能源储备和运行需求,量子之灵快速分析并给出方案——采用单极发电机作为能源装置。

     它的能量存量在10-100兆焦耳左右,完全能够满足电磁炮对能源的严苛要求。

    而小行星上富含的铁、镍等金属元素,经过提炼加工后,可用于制造电磁炮的关键部件。

     “这电磁轨道炮要是造出来,以后就有底气多了。

    遇到危险也能反击,不用再像之前那样被动挨打。

    ”林轩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仿佛已经看到电磁炮保卫飞船的场景。

     “到时候,咱这飞船就像宇宙里的小钢炮,不管什么东西要是敢靠近,就给它来一炮,让它知道咱们的厉害!”他兴奋地比划着,全然不顾自己对电磁炮的原理只是一知半解。

     确定方案后,首要难题便是轨道材料。

     量子之灵仔细筛查飞船备用零件清单及相关材料参数,利用传感器对零件逐一检测分析,并结合对小行星采集样本的研究,发现其中的高强度碳化硅复合材料,经过特殊处理后是制作轨道的理想之选,不过需要进一步加工强化。

     ROB1号在储物舱和采集的小行星岩石堆中翻找出这些珍贵材料,凭借它配备的高扭矩机械手臂,稳稳地将材料搬运到操作台上。

    并开启从秘密基地带出的精密金属加工工具,开始对碳化硅复合材料进行切割。

     材料硬度极高,切割过程中刀具磨损得十分严重,每切割一小段,就必须更换刀具并重新调整工具的功率、转速等参数,这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好不容易完成切割,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打磨工序,它好似全神贯注一样,力求将轨道表面打磨得光滑如镜,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少电磁能量传输时的损耗。

     “ROB1号,一定要仔细啊,这可是关乎生死的武器。

    要是轨道出问题,电磁炮可就废了。

    ”林轩一边站在飞船窗边焦急地观看,一边给ROB1号打气,双手不自觉地攥紧,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哎呀,这材料怎么这么硬,比我吃过的最硬的核桃还难搞。

    ROB1号,你可得加油,咱们离有武器保护就差这一步了!”他看着ROB1号艰难的操作,心急如焚,恨不得自己能出去帮忙。

     制作电磁线圈时,量子之灵依据地球科技库中的电磁学原理和材料特性,结合飞船现有电路布局和材料库存,给出使用拆解飞船部分非关键电路得到超导铜线,再混入从小行星物质中提炼出的特殊超导杂质进行改良的方案。

     改良后的超导铜线能极大降低电阻,显着提高电磁转换效率,进而让电磁炮产生更强的磁场和更大的推力。

     林轩在飞船内小心翼翼地拆解电路,收集铜线,接着利用从基地带来的专业绕线设备,将改良后的超导铜线一圈圈紧密绕在特制的绝缘骨架上。

     绕线过程对匝数和均匀度要求极高,稍有偏差就会影响电磁炮的性能。

    林轩屏气敛息,眼睛紧紧盯着绕线进度,确保每一圈都精准无误。

    ROB1号则在飞船外“不知疲惫”地继续忙碌着。

     “千万不能出错,就差这一步了。

    要是电磁线圈不行,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林轩额头布满汗珠,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眼睛死死地盯着绕线设备,仿佛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

     “这绕线比我小时候缝扣子还难,线稍微歪一点,这‘扣子’可就扣不上了。

    不行,我得再检查检查。

    ”他一边嘀咕着,一边反复查看绕线的情况,生怕出现一点差错。

     炮弹制作同样困难重重,飞船上没有专门的炮弹材料,量子之灵再次检索地球科技库并经过反复模拟计算,综合考虑飞船发射承载能力、目标打击效果等因素,给出用小行星上的高密度钨合金块加工成炮弹的方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种合金密度大、硬度高,制成的炮弹在发射后能凭借强大的动能对目标造成巨大破坏。

     ROB1号利用数控加工设备,将钨合金块精心雕刻成符合空气动力学设计的炮弹形状,为了进一步增加炮弹威力,还在其内部设计了特殊的能量聚集结构,能在击中目标时释放出更强大的冲击力。

     “这炮弹一定要给力,以后就靠你保护我们了。

    要是威力够大,以后遇到危险也不怕。

    ”林轩看着制作完成的炮弹,心中充满期待,轻轻抚摸着炮弹,仿佛它是自己最坚实的后盾。

     “这炮弹就像咱们的超级子弹,一定要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ROB1号,你可真是个厉害的‘炮弹雕刻师’!”他对着ROB1号竖起了大拇指,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经过不懈努力,电磁轨道炮终于制造完成。

    接下来,就要将它安装到飞船上合适的位置。

     到达预定安装位置后,ROB1号打开工具包,开始安装电磁轨道炮。

     它先将轨道固定架与飞船外壁紧密连接,利用高强度螺栓和特殊的密封材料,确保连接牢固且不会漏气。

     随后,ROB1号将电磁炮的主体部分缓缓抬起,凭借内置的高精度定位系统和机械臂的精准操控,精准地嵌入固定架中,再用各种工具进行细致的校准和调试,保证轨道的平行度和垂直度都符合要求。

     安装过程中,ROB1号遇到了不少麻烦,比如一些零件的尺寸存在细微偏差,它便利用自带的打磨和切削工具现场进行打磨和修整。

    凭借强大的机械操作能力和预设的故障应对程序,逐一克服了这些困难。

     “ROB1号,干得漂亮!就快大功告成了。

    再坚持一下,我们就有防御武器了。

    ”林轩在飞船内为ROB1号加油鼓劲,脸上满是兴奋和期待,仿佛已经看到电磁炮安装完成后飞船的强大防御能力。

     “加油加油,马上就好啦!等装好了,咱们就可以在宇宙里横着走了!”他兴奋地跳了起来,全然不顾自己有些夸张的言论。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电磁轨道炮终于成功安装在飞船上。

    随后,林轩和量子之灵立刻对电磁炮进行全面测试。

     在太空近乎真空的环境中,没有空气阻力的影响,电磁炮发射的炮弹初速度理论上能达到8-10千米每秒,相比在地球大气层内发射,速度提升了2-3千米每秒。

     这意味着炮弹能以更快的速度抵达目标,极大地缩短了攻击的时间差,提高了打击的及时性。

     在地球上,电磁炮受空气阻力影响,炮弹速度会逐渐衰减,而在太空环境下,炮弹能始终保持高速飞行,大大增强了攻击的威慑力。

     太空环境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这对电磁炮的精度产生了特殊影响。

    由于没有重力的干扰,炮弹在飞行过程中不会出现因重力导致的抛物线轨迹,而是近乎直线飞行。

     通过量子之灵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