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应对与考察

关灯
    厂的面粉从选麦到研磨,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

    您瞧这麦子,颗颗饱满,都是从优质产区采购的。

    ”载沣看着堆积如山的麦粒,在资料上记录下“原料优质”。

    走到研磨车间,机器轰鸣,一袋袋面粉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荣经理接着说:“这面粉精细度极高,蒸出的馒头又白又松软,在市面上那是供不应求!”载沣拿起一把面粉,细细揉搓,感受着面粉的细腻质感,满意地在资料上记录面粉的品质细节。

    李秘书则与荣经理交流着生产规模、销售渠道等事宜。

     载沣穿梭在各个车间,眼睛紧紧盯着生产流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看着一袋袋码放整齐、即将运往各地的面粉,他不禁联想到,这些面粉不仅满足了百姓的生活需求,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王爷,这边请。

    ”荣经理在一旁引导着,“咱们厂如今日产面粉可达上千袋,在华东地区都颇有名气,订单不断。

    ”载沣微微点头,目光中满是赞许:“短短时间,能从6万元的投资发展到如此规模,着实不易。

    这背后定是有着独到的经营之道和对市场的精准把握。

    ” 载沣轻轻放下手中那把从茂新面粉厂拿起的面粉,目光中满是感慨,看向荣经理说道:“今日参观贵厂,才真切知晓如今实业发展之蓬勃。

    这茂新面粉厂能有如此规模,产品还供不应求,足见二位经营有方。

    听闻今年又在募集资金新开一家(福兴)面粉厂,这等气魄与远见,实乃中国上海实业之幸事!” 载沣又想到若是皇室经营实业产业,若是能将这些成功经验推广开来,何愁经济不能振兴?载沣暗自握紧了拳头,心中愈发坚定了推动实业发展的决心,一定要将在茂新面粉厂所见所学带回京城。

     在参观完荣氏兄弟的茂新面粉厂后,乘坐车子缓缓离开,接着去参观荣氏兄弟的振新纱厂。

    载沣踏出车门,抬眼望向纱厂大门。

    只见纱厂的荣总经理早已等在门口,见李秘书和载沣到来,又是上前一番互相问好,说到之前参观茂新面粉厂怎么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荣宗敬总经理的带领下走进纱厂,机器的嗡嗡声不绝于耳。

    荣总经理一边带路,一边介绍:“王爷李秘书,这是咱们新购置的纺纱机,每台每天能纺出上百斤高品质的纱线,市面上好多织布厂都指定要咱们的纱呢。

    ”载沣走近纺纱机,仔细查看运转细节,李秘书则在一旁专注地听着,眼神不时在机器与载沣之间切换。

    载沣微微点头,拿出本子记录着,李秘书见状,适时补充道:“王爷,我听闻这纱厂在本地口碑颇佳,产品远销周边数省。

    ”载沣看向纱厂女工熟练的操作流程,又记录下“工人操作熟练,生产有序”。

    就在这时,李秘书注意到还有两位身着长衫、神情干练的先生正在一旁专注地查看纱线质量。

     荣宗敬满脸热忱,指着飞速运转的纺织机说道:“王爷,我们这纺织厂一直致力于提升纱线品质,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还改良了纺织工艺,如今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都十分畅销。

    ”载沣听得认真,不时提出问题,李秘书则在一旁详细记录,眼神在荣氏兄弟、载沣和机器之间来回穿梭,生怕错过任何关键信息。

     载沣之前就听闻过荣氏兄弟的产业情况,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看向荣总经理,目光中满是探寻。

    "荣先生,听闻贵厂的面粉早已声名远扬,新的面粉厂今年又始募资开工,其中定有不少故事吧?"他的声音平和,带着上位者特有的沉稳。

     荣宗敬上前一步,恭敬答道:"王爷,这些年面粉厂发展还算顺利,积累了些资本与人脉。

    可如今百姓生活艰难,粮食相关产业却相对薄弱。

    我们便想着为民生出份力,这才决定涉足面粉行业。

    " 载沣微微点头,想到之前参观茂兴面粉厂的面粉生产设备,用手轻轻抚摸那些冰冷的机器外壳。

    载沣说着:募资办厂之路想必不易吧?" 荣德生苦笑一声,接话道:"王爷,实不相瞒。

    起初响应募资办厂,但地方乡绅勾结官吏诬告我荣氏兄弟“私圈公地民田”,且“保兴”面粉厂阻碍风水,但我们兄弟坚信面粉厂有前景,兄弟二人经过几个月上下打点才将事情摆平,好在可以顺利开工,第一批面粉投放市场时,反响非常不错。

    " 载沣转身,目光扫过忙碌的工人,又落在荣宗敬身上,神情透着几分赞赏。

    "二位心怀实业救国之志,不畏艰难,着实难得。

    如今纱厂在荣总经理的经营下以经好转" 荣宗敬思考一番说道:"纱厂生产的材料在运输和销售渠道还在拓展阶段。

    " 载沣微微向前一步,脸上带着诚恳的神情,继续说道:“我此番前来考察,本是想多了解实业情况,为日后推动实业发展寻些思路,如今结识二位,才知收获远超预期。

    我对二位的实业理念深感钦佩,也期望日后能有更多机会深入交流,不知二位可愿与我多亲近些。

    ” 荣宗敬闻言自是同意,可以互相交流。

     载沣听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如此甚好。

    不如咱们互留个联系方式,往后若有新的实业见解,或是遇到难题,都能及时沟通。

    ”说着,便示意随从取来纸笔。

     荣氏兄弟赶忙接过纸笔,认真写下自家的联络地址与常用电话,双手递给载沣。

    随后,载沣也写下王府的联络方式,交到荣氏兄弟手中,笑着说:“有劳二位了,日后常联系。

    ” 随后载沣与荣宗敬约定好过几日考察完,好上门拜访,与荣氏兄弟共同商谈实业。

     随后几日考察了,火柴厂肥皂厂钢铁厂。

     一行人抵达火柴厂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特殊的化学药剂味道。

     走进工厂,管事热情介绍:“王爷李秘书,咱们厂生产的火柴,火柴头易燃且稳定,木杆质地优良,不易折断。

    这生产线每日能产出上万盒火柴,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载沣观察着生产线上工人们的动作,看着机器精准地将火柴头蘸上药剂,又整齐排列包装。

    李秘书紧跟其后,不时询问一些生产数据和销售情况。

    载沣认真记录着,看到工人们高效协作,写下“生产效率较高,流程规范”。

     来到肥皂厂,一股淡淡的皂香飘散开来。

     “王爷李秘书,我们厂生产的肥皂,用的都是天然油脂和优质碱,去污力强,还不伤手,深受百姓喜爱。

    ”管事一边说,一边拿起一块肥皂递给载沣。

    载沣接过肥皂,仔细端详,又闻了闻气味,李秘书则在一旁看着管事展示肥皂的生产流程。

    从原料搅拌、成型到包装,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

    载沣在本子上记录下肥皂的成分、生产工艺,还与李秘书低声交流着对肥皂市场前景的看法。

     最后,载沣和李秘书来到钢铁厂。

    巨大的熔炉散发着滚滚热浪,工人们在炽热的环境中忙碌穿梭。

    钢铁厂管事满脸黝黑,汗水湿透了衣衫,快步上前迎接载沣,声音洪亮地介绍:“王爷李秘书,咱们厂是国内少数能生产特种钢材的厂子,这些钢材可是造桥、造车的关键材料!”载沣看着熊熊燃烧的熔炉和通红的钢水,认真听着管事讲解钢材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手中笔不停歇,记录下钢铁厂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等信息,还与自己手中资料里关于钢铁行业的数据进行对比,时而微微皱眉思考,时而点头表示认可。

     在考察上海工厂五日有余,李秘书始终如一地紧跟在载沣身旁,不辞辛劳地安排着行程。

    每日破晓,城市还未完全苏醒,他们便已踏上前往工厂的路途;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才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返回住处。

     在后续几日对其他实业大厂的考察中,李秘书也时刻将荣氏兄弟提供的信息与这些工厂进行对比分析,协助载沣整理思路。

    五日考察结束,载沣对上海实业有了全面且深入的了解,而结识荣氏兄弟,更是让这次考察收获颇丰,李秘书深知,这对日后推动上海实业发展意义重大。

     喜欢重生成为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重生成为末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