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成长与考验

关灯
    隆裕太后目送溥仪离去的身影消失在殿外,缓缓转身,重新靠向雕花拔步床。

    烛火依旧在青铜烛台上跃动,暖黄的光晕将她的脸庞映照得愈发柔和。

    她的目光在空旷的宫殿内缓缓游移,思绪如潮水般翻涌。

     回想起方才溥仪提出在神武门设诊所的谋划,条理清晰,考虑周全,既不违背宫规,又能施恩于众人,收拢人心,完全没了往日的稚气。

    隆裕太后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满是欣慰。

    “皇帝,到底是长大了……”她轻声呢喃,声音在静谧的宫殿内悠悠回荡。

     过去,在这紫禁城的重重宫墙之中,溥仪在她眼中始终是个需要庇护的孩子。

    如今,孩子已然成长,开始主动为皇室谋划未来,这份蜕变让太后深感慰藉,也对溥仪生出了十足的信任。

     “往后,该让他多历练历练了。

    ”太后目光坚定,暗自思忖。

    紫禁城的诸多事务,大到人事任免,小到宫宴筹备,都是锻炼皇帝的契机。

    让他处理这些事务,既能提升能力,又能在这紫禁城中树立更深的威严。

    毕竟,这紫禁城未来的重担,终究要落到他的肩上。

     檀香丝丝缕缕,萦绕在殿内。

    隆裕太后抬眸,望向雕花窗棂外如水的月色,心中默默期许,希望在自己的引导和扶持下,溥仪能担起皇室的兴衰,让这古老的紫禁城,在时代的洪流中延续往日的辉煌。

     隆裕太后收回凝视殿外的目光,指尖轻轻叩击着拔步床的扶手,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

    烛火在青铜烛台上剧烈跳动,将她脸上复杂的神情,时而清晰、时而隐晦地映照出来。

    “虽说皇帝此次谋划颇为周全,可真正操办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

    ”太后低声自语,眼神中既有对溥仪的期待,又隐隐夹杂着一丝忧虑。

     隆裕太后回想起这些年,溥仪在深宫里接受的教育,虽有满腹经纶,却缺少应对复杂局面的经验。

    这次在神武门设立西医诊所,是个不小的考验,既要和西洋医生周旋,又得盯着内务府那群老油条,稍有差池,就会沦为他人笑柄。

     “且让他放手去做吧。

    ”隆裕太后目光一凛,心中拿定主意。

    内务府这边,她得提前敲打一番,不能让底下人阳奉阴违,坏了皇帝的计划。

    至于西洋医生的挑选,太医院的那帮老臣或许能给出可靠建议,得尽快安排他们与皇帝会面,提供助力。

     太后缓缓起身,走到雕花窗棂前,望着窗外被月色笼罩的宫殿群。

    清冷的月光洒在琉璃瓦上,泛着冰冷的光。

    “这紫禁城的未来,就看这一遭了。

    ”她轻声叹息,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袖。

     檀香在身后袅袅升腾,太后在心中默默盘算,若溥仪能顺利操办此事,往后便可将更多事务交予他,让他在磨砺中成长,扛起皇室兴衰的重任;可若是出了差错,她也得及时出手,力挽狂澜,护住皇室最后的体面。

     隆裕太后主意既定,紧绷的身子缓缓放松下来,脸上复杂的神色渐渐褪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她重新坐回雕花拔步床上,顺手从一旁的矮几上拿起那本尚未看完的话本。

     烛火在青铜烛台上恢复了平稳,柔和的光芒洒落在太后手中泛黄的书页上。

    她微微侧身,将身子靠向松软的床榻,另一只手轻轻捋了捋耳畔垂下的发丝,沉浸在话本的世界里。

    此刻,殿内唯有纸张翻动时发出的沙沙声,以及檀香燃烧时偶尔发出的细微噼啪声。

     偶尔,太后嘴角会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想来是话本里的情节逗乐了她;又或是眉头轻蹙,似是为书中人物的遭遇感到担忧。

    她完全沉浸其中,暂时忘却了方才关于溥仪和西医诊所的种种思虑。

     窗外,月色依旧如水,静静地洒在紫禁城的宫墙殿宇之上。

    雕花窗棂将月光切割成细碎的光影,投射在地面上,与殿内摇曳的烛火相互映衬。

    隆裕太后沉浸在话本的奇妙世界中,周遭的一切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