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湖堤上的韵脚

关灯
    势,与记忆中某个片段重合,恍惚间,她又看见陈穗踮脚去够柳梢的样子,湖风掀起蓝布衫的下摆,露出沾着泥点的布鞋——那时的她们总在这首《苏幕遮》里找韵脚,用柳枝在沙地上画平仄符号,看潮水漫过字迹时,哪些笔画先被冲散。

     “奶奶,这个雕像为什么手里没有书呀?”清脆的童声惊醒了回忆。

    穿粉色连衣裙的小女孩拽着老人的手,指尖戳向那尊熟悉的石像。

    林砚心头一动,忽然想起那年深秋,陈穗抱着本磨破边的《白香词谱》蹲在雕像下,石栏上刻着的“波上闲云逸”五个字,被她用红笔描得格外鲜亮。

    那时她们总在词里找湖堤的影子,“风拂轻波”是白鸥掠过时的水纹,“童稚欢颜”是纸鸢飞起时的笑声,连韵脚都带着青草的潮气。

     “小姐,该回府了。

    ”管家的呼唤从月洞门传来时,陈穗正把新学的《苏幕遮》抄在绢帕上。

    她慌忙将帕子塞进袖中,却忘了砚台里的墨汁蹭脏了裙角。

    那时的她们不会知道,这方湖堤即将在战火中沦为焦土,更不会想到,多年后重见天日的石像,掌心的凹槽里竟嵌着半片泛黄的绢帕——正是林砚当年抄的《苏幕遮》,“惊起白鸥翮”的“翮”字边角已残破,却仍能辨出墨色里晕开的水痕,像极了湖堤晨雾里的涟漪。

     暮色渐浓时,林砚铺开新的宣纸。

    笔尖落下的瞬间,远处传来柳笛断断续续的调子,混杂着孩童的笑闹。

    她忽然明白,所谓平仄从来不是纸上的符号,是石栏边未干的墨迹,是绢帕上晕开的韵脚,是岁月长河里,那些被诗词串起的、永不褪色的春天。

     纸页上的字迹渐渐模糊,化作那年春分的纸鸢,乘着湖风飞向云际。

    而湖堤的石栏边,新的故事正在暮色里发芽,如同岸边的春草,在《苏幕遮》的韵脚里,生长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平仄——就像此刻小女孩指着石像问“韵脚是什么”时,老人眼中泛起的光,正与七十年前两个少女在沙地上画下的墨痕,在湖水中轻轻重叠。

     喜欢云麓词心录:白云着请大家收藏:()云麓词心录:白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