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楚地山行觅雅韵,灵犀诗语诉幽情

关灯
    云麓词心录·第二十六章:楚地山行觅雅韵,灵犀诗语诉幽情 煜明自沪上归来后,心间还萦绕着那片雾影里的诗意,久久未能忘怀。

    闲暇时,他总爱翻出在上海记录的诗词笔记,那些或灵动或深沉的词句,成了他回忆的珍宝。

    然而,他内心深处对远方的探寻从未停止,对诗词与自然交融之美的追求愈发强烈。

     一次偶然的机会,煜明在整理书架时,一本关于张家界天门山的画册滑落。

    画册中天门山那奇险峻秀的景色瞬间抓住了他的目光,云雾缭绕的山峰、深不见底的峡谷、神秘庄严的天门山寺,还有那宛如通往仙界大门的天门洞,每一幅画面都仿佛在召唤着他。

    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句诗:“奇峰拔地入云霄,雾绕仙山意韵飘。

    ”这不正是天门山给他的第一印象吗?当下,他便决定收拾行囊,奔赴天门山,去探寻那藏在山水间的诗词雅韵。

     煜明独自踏上了前往张家界的旅程。

    一路上,他望着车窗外不断变换的风景,心中满是期待。

    当车子逐渐靠近天门山时,远处那雄伟的山体映入眼帘,和画册中一模一样却又更加震撼。

    山峰高耸入云,仿佛要冲破天际,山顶的云雾如轻纱般缭绕,如梦如幻。

    他情不自禁地轻声吟道:“遥望天门入九霄,白云深处隐仙峤。

    此身欲赴灵霄境,共与青山话寂寥。

    ” 到达天门山景区后,煜明买好票,乘坐缆车缓缓上山。

    缆车上升的过程中,他看到脚下茂密的森林像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陡峭的悬崖如斧劈刀削般直立,蜿蜒的山路在山林间若隐若现,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

    煜明透过缆车窗户,目不转睛地欣赏着,心中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赞叹不已。

    此时,一阵微风吹过,带着山林间特有的清新气息,他灵感突发,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写下:“缆车徐上入云巅,翠影悬崖映眼前。

    风抚山林添韵致,诗心已醉画中篇。

    ” 终于到达山顶,煜明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顿感神清气爽。

    山顶上奇峰罗列,形态各异,有的像利剑直插云霄,有的似老人静坐沉思,还有的如仙女翩翩起舞。

    煜明漫步在山顶步道上,沉浸在这美景之中。

    走着走着,他来到了玻璃栈道。

    玻璃栈道建在悬崖边缘,透过透明的玻璃,可以看到深不见底的山谷,让人胆战心惊。

    煜明小心翼翼地踏上玻璃栈道,起初脚步还有些虚浮,但当他望向远处的山峦,感受着山风拂面,心中的恐惧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这壮丽景色的陶醉。

    他站在栈道上,极目远眺,大声吟诵道:“玻璃栈道半空悬,俯瞰深渊胆亦寒。

    但见青山延万里,豪情顿起赋诗篇。

    ” 离开玻璃栈道后,煜明朝着天门山寺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他看到不少游客拿着相机拍照,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惊叹。

    当他来到天门山寺前,这座历史悠久的寺庙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寺庙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寺内香烟袅袅,悠扬的钟声回荡在山间,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煜明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寺庙,寺内的佛像庄严肃穆,每一尊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他在寺庙里缓缓踱步,欣赏着寺内的文物,感受着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一处偏殿的墙壁上,他看到一首前人留下的题诗:“古寺深山静,禅音绕碧空。

    心中尘念净,方觉佛缘浓。

    ”煜明看后,心中若有所悟,自己不正是在这山水诗词间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吗?他默默记下这首诗,继续在寺内参观。

     从天门山寺出来,煜明朝着天门洞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他的心情愈发激动,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关于天门洞的各种想象。

    当那巨大的天门洞终于出现在眼前时,煜明被深深震撼了。

    天门洞高悬于千寻素壁之上,南北对穿,拔地依天,宛如一道通天的门户。

    洞壁陡峭,如斧削刀劈一般,仿佛是大自然用它的巨手特意打造而成。

    煜明望着天门洞,久久无法言语,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