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岁寒共守诗心暖

关灯
    十多岁的老人坚持每天写一首诗,本子上密密麻麻记满批注;苏棠则讲起学生们用短视频演绎诗词的创意,“有个孩子把《将进酒》改编成说唱,意外火了,评论区都在讨论李白的浪漫情怀。

    ” 煜明听得入神,忽然想起白天工作时的疲惫。

    那时他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满心焦虑,此刻却被温暖与诗意包围。

    他端起酒杯:“说起来,诗词于我就像这冬日的炉火。

    记得有次加班到深夜,看到群里大家分享的诗句,突然觉得再忙再累,心里也有片宁静的角落。

    ” 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树枝的缝隙洒在雪地上,映出斑驳的银影。

    墨竹提议去附近的公园赏雪,众人一拍即合。

    踩着积雪走在石板路上,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公园的湖面结了薄冰,岸边的垂柳裹着银装,宛如水墨画卷。

     苏棠弯腰捧起一捧雪,任它在掌心慢慢融化:“白居易写‘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此刻虽听不见竹折,却能感受到雪的静谧。

    ”晓妍突然指着远处的凉亭:“那里像不像《湖心亭看雪》里的场景?”浩然笑着接话:“可惜咱们没带舟子,不然也能来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众人在凉亭里坐下,浩然摸出随身携带的口琴,吹奏起《渔舟唱晚》。

    悠扬的乐声与雪夜的寂静相融,煜明望着天上的冷月,脑海中浮现出无数与诗词相伴的瞬间——校园里与同学争论诗词格律,职场中用诗句化解压力,还有此刻与挚友踏雪寻诗的惬意。

    他掏出手机,在社群里发了条消息:“浮生若寄,幸有诗酒与诸君,共赴岁月清欢。

    ” 返程时已近凌晨,雪后的街道格外寂静。

    煜明与苏棠同路,两人踩着积雪慢慢走着。

    苏棠说:“这次来,突然明白为什么古人总说‘诗酒趁年华’。

    不是要追逐什么,而是珍惜这份纯粹的热爱。

    ”煜明点头:“是啊,就像咱们的情谊,不浓烈,却绵长,经得起岁月的打磨。

    ” 分别时,苏棠从包里拿出个精致的信封:“这是学生们写给你的诗,他们说从你的作品里学到了观察生活的角度。

    ”煜明接过信封,指尖触到信纸上凹凸的字迹,心中泛起暖意。

    望着苏棠渐行渐远的背影,他忽然想起群里文友写过的句子:“山河虽远,诗心可渡。

    ” 回到家,煜明拆开信封,孩子们稚嫩的笔迹跃然纸上。

    有人写“你是雪夜里的提灯人,照亮我们的诗词梦”,有人画了简笔画,歪歪扭扭写着“期待下次诗会”。

    他坐到书桌前,铺开信纸,写下新的篇章。

    窗外,月光依旧皎洁,而他知道,在这片由诗词构筑的天地里,还有无数温暖的故事等待书写,无数志同道合的朋友,将携手走过四季,共守这颗永不熄灭的诗心。

     喜欢云麓词心录:白云着请大家收藏:()云麓词心录:白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