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闹事

关灯
    “谢谢江家婶子!”妇人接过钱,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转身离开。

     接着,其他妇人也纷纷上前,将自己揉好的面团递给江玉燕。

     有的妇人揉的面团光滑细腻,完全符合要求;有的则稍显粗糙,但也可以用。

     江玉燕温和地提醒几句,依然请周氏按标准付了钱。

     “燕丫头,我家的面不知道行不行,我揉了好几次才弄成这样。

    ”一位年轻的媳妇儿有些忐忑地递上面团,眼神有几分不安。

     江玉燕接过面团,仔细看了看,微微一笑:“不错啊,挺光滑的,春梅嫂嫂手艺不错!” 春梅听了,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真的吗?那太好了!我还怕做不好呢。

    ” “放心吧,肯定没问题。

    ”江玉燕安慰道。

     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颤颤巍巍地走过来,手里提着一个小篮子。

     她看起来有些吃力,走起来摇摇摆摆地。

     “燕丫头,我家那口子病得厉害,我只能抽空揉这点面,不知道能不能收?”老妇人声音有些颤抖。

     江玉燕赶紧上前接过面团,发现虽然数量不多,但质量却很好。

     江玉燕道道:“许大娘,您这面揉得真不错,我肯定收!” 她仔细称重后,周氏把钱将钱递给老妇人:“许家嫂嫂,这是您的钱,您拿好。

    ” 老妇人接过钱,眼眶微微泛红:“家俭媳妇,谢谢你!” 周氏摆了摆手:“许家嫂嫂,都是乡里乡亲的,应该的。

    ” 许大娘收了钱,迈着蹒跚的步伐回了家。

     晨光里,许大娘将最后一个铜板仔细穿进麻绳。

     竹床上传来窸窣响动,许大爷佝偻着腰摸到门槛边,青竹篾在他指节粗大的手掌间翻飞,新编的背篓在晨光里泛着水色。

     "刚去交面团拿了四文钱回来。

    "许大娘把褪色的蓝布包袱摊在磨光的木桌上,几枚铜钱叮当滚落。

     “辛苦你了。

    ” 许大爷没抬头,灰白的发梢随着编竹的动作轻颤。

     他总说竹篓要编得密实些,赶集的人家才肯多出两个铜板——就像三十年前在采石场凿青石那会儿,总想着多凿一方石料就能给刚出生的老二添件棉袄。

     那年惊蛰的雷雨来得急,滚石顺着山崖冲下来时,他正弯腰系草鞋。

     后来郎中摸着碎成三截的右腿骨直摇头,说往后怕是要与竹杖做伴。

     如今竹杖早换了七根,倒是在竹篾堆里练出副好手艺。

     “不辛苦。

    ”许大娘道。

     “等会我去镇上把背篓卖了……” 江家 时间一点点过去,前来交面团的妇人越来越多。

     江玉燕一边称重、一边和大家寒暄几句。

     江书行一边记账,一边给钱。

     周氏回屋里指挥大家做面去了。

     “江家二哥,今天大家都挣了不少钱呢,多亏了你们!”一位妇人感慨道。

    “是啊,这活儿真不错,希望以后还能有。

    ”另一位妇人附和道。

    江恒仁笑着说道:“只要大家愿意干,我们肯定还会找活儿给大家做的。

    大家手艺都很好,面揉得真不错!”听到这话,众人脸上都露出欣慰的笑容。

     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