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卷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关灯
    第二十八卷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自古姻缘天定,不繇人力谋求。

    有缘千里也相投,对面无缘不偶。

     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

    三生簿上注风流,何用冰人开口。

     这首《西江月》词,大抵说人的婚姻乃前生注定,非人力可以勉强。

    今日听在下说一桩意外姻缘的故事,唤做“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这故事出在那个朝代?何处地方?那故事出在大宋景祐年间,杭州府有一人姓刘,名秉义,是个医家出身。

    妈妈谈氏,生得一对儿女。

    儿子唤做刘璞,年当弱冠,一表非俗,已聘下孙寡妇的女儿珠姨为妻。

    那刘璞自幼攻书,学业已就。

    到十六岁上,刘秉义欲令他弃了书本,习学医业。

    刘璞立志大就,不肯改业,不在话下。

    女儿小名慧娘,年方一十五岁,已受了邻近开生药铺裴老家之聘。

    那慧娘生得资容艳丽,意态妖娆,非常标致。

    怎见得?但见: 蛾眉带秀,凤眼含情,腰如弱柳迎风,面似娇花拂水。

     体态轻盈,汉家飞燕同称;性格风流,吴国西施并美。

     蕊宫仙子谪人间,月殿嫦娥临下界。

     不题慧娘貌美。

    且说刘公见儿子长大,同妈妈商议,要与他完姻。

    方待教媒人到孙家去说,恰好裴九老也教媒人来说要娶慧娘。

    刘公对媒人道:“多多上覆裴亲家,小女年纪尚幼,一些妆奁未备。

    须再过几时,待小儿完姻过了,方及小女之事,目下断然不能从命!”媒人得了言语,回复裴家。

     那裴九老因是老年得子,爱惜如珍宝一般,恨不能风吹得大,早些地与他毕了姻事,生男育女。

    今日见刘公推托,好生不喜,又央媒人到刘家说道:“令爱今年一十五岁,也不算做小了。

    到我家来时,即如女儿一般看待,决不难为。

    就是妆奁厚薄,但凭亲家,并不计论。

    万望亲家曲允则个。

    ”刘公立意先要与儿子完姻,然后嫁女。

    媒人往返了几次,终是不允。

    裴九老无奈,只得忍耐。

    当时若是刘公允了,却不省好些本,止因执意不从,到后生出一段新闻,传说至今。

    正是: 只因一着错,满盘俱是空。

     却说刘公回脱了裴家,央媒人张六嫂到孙家去说儿子的姻事。

    原来孙寡妇母家姓胡,嫁的丈夫孙恒原是旧家子弟,自十六岁做亲,十七岁就生下一个女儿,唤名珠姨。

    才隔一岁,又生个儿子取名孙润,小字玉郎。

    两个儿女方在襁褓中,孙恒就亡过了。

    亏孙寡妇有些节气,同着养娘,守这两个儿女,不肯改嫁,因此人都唤他是孙寡妇。

    光阴迅速,两个儿女渐渐长成。

    珠姨便许了刘家,玉郎从小聘定善丹青徐雅的女儿文哥为妇。

    那珠姨、玉郎都生得一般美貌,就如良玉碾成、白粉团就一般。

    加添资性聪明,男善读书,女工针指。

    还有一件,不但才貌双美,且又孝悌兼全。

     闲话休题。

    且说张六嫂到孙家传达刘公之意,要择吉日娶小娘子过门。

    孙寡妇母子相依,满意欲要再停几时,因想男婚女嫁乃是大事,只得应承。

    对张六嫂道:“上覆亲翁亲母,我家是孤儿寡母,没甚大妆奁嫁送,不过随常粗布衣裳。

    凡事不要见责。

    ”张六嫂覆了刘公。

    刘公备了八盒羹果礼物并吉期送到孙家。

    孙寡妇受了吉期,忙忙的制办出嫁东西。

    看看日子已近,母女不忍相离,终日啼啼哭哭。

    谁想刘璞因冒风之后,出汗虚了,变为寒症,人事不省,十分危笃,吃的药就如泼在石上,一毫没用。

    求神问卜。

    俱说无救。

    吓得刘公夫妻魂魄都丧,守在床边吞声对泣。

     刘公与妈妈商量道:“孩儿病势恁样沉重,料必做亲不得。

    不如且回了孙家,等待病痊,再择日罢。

    ”刘妈妈道:“老官儿,你许多年纪了,这样事难道还不晓得?大凡病人势凶,得喜事一冲就好了。

    未曾说起的还要去相求,如今现成事体,怎么反要回他!”刘公道:“我看孩儿病体,凶多吉少。

    若娶来家冲得好时,此是万千之喜,不必讲了;倘或不好,可不害了人家子女,有个晚嫁的名头。

    ”刘妈妈道:“老官,你但顾了别人,却不顾自己。

    你我费了许多心机定得一房媳妇。

    谁知孩儿命薄,临做亲却又患病起来。

    今若回了孙家,孩儿无事,不消说起。

    万一有些山高水低,有甚把臂,那原聘还了一半,也算是他们忠厚了。

    却不是人财两失!”刘公道:“依你便怎样。

    ”刘妈妈道:“依着我,分付了张六嫂,不要题起孩儿有病,竟娶来家,就如养媳妇一般。

    若孩儿病好,另择吉结亲。

    倘然不起,媳妇转嫁时,我家原聘并各项使费少不得班足了,放他出门,却不是个万全之策!”刘公耳朵原是棉花做的,就依着老婆,忙去叮嘱张六嫂不要泄漏。

     自古道:“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刘公便瞒着孙家,那知他紧间壁的邻家姓李,名荣,曾在人家管过解库,人都叫做李都管。

    为人极是刁钻,专一打听人家的细事,喜谈乐道。

    因他做主管时得了些不义之财,手中有钱,所居与刘家基址相连,意欲强买刘公房子。

    刘公不肯,为此两下面和意不和,巴不能刘家有些事故,幸灾乐祸。

    晓得刘璞有病危急,满心欢喜,连忙去报知孙家。

    孙寡妇听见女婿病凶,恐防误了女儿,即使养娘去叫张六嫂来问。

    张六嫂欲待不说,恐怕刘璞有变,孙寡妇后来埋怨;欲要说了,又怕刘家见怪。

    事在两难,欲言又止。

    孙寡妇见他半吞半吐,越发盘问得急了。

    张六嫂隐瞒不过,乃说:“偶然伤风,原不是十分大病,将息到做亲时,料必也好了。

    ”孙寡妇道:“闻得他病势十分沉重,你怎说得这般轻易?这事不是当耍的。

    我受了千辛万苦,守得这两个儿女成人,如珍宝一般!你若含糊赚了我女儿时,少不得和你性命相搏,那时不要见怪。

    ”又道:“你去到刘家说,若果然病重,何不待好了另择日子。

    总是儿女年纪尚小,何必恁样忙迫。

    问明白了,快来回报一声。

    ”张六嫂领了言语,方欲出门,孙寡妇又叫转道:“我晓得你决无实话回我的,我令养娘同你去走遭。

    便知端的!”张六嫂见说教养娘同去,心中着忙道:“不消得,好歹不误大娘之事。

    ”孙寡妇那里肯听,教了养娘些言语,跟张六嫂同去。

     张六嫂扌丽脱不得,只得同到刘家。

    恰好刘公走出来,张六嫂欺养娘不认得,便道:“小娘子少待,等我问句话来”急走上前,拉刘公到一边,将孙寡妇适来言语细说,又道:“他因放心不下,特教养娘同来讨个实信,却怎的回答。

    ”刘公听见养娘来看,手足无措,埋怨道:“你怎不阻挡住了?却与他同来!”张六嫂道:“再三拦阻,如何肯听,教我也没奈何。

    如今且留他进去坐了。

    你们再去从长计较回他,不要连累我后日受气。

    ”说还未毕,养娘已走过来。

    张六嫂就道:“此间便是刘老爹。

    ”养娘深深道个万福,刘公还了礼,道:“小娘子请里面坐。

    ”一齐进了大门,到客坐内。

    刘公道:“六嫂,你陪小娘子坐着,待我教老荆出来。

    ”张六嫂道:“老爹自便。

    ”刘公急急走到里面,一五一十学于妈妈。

    又说:“如今养娘在外,怎地回他?倘要进来探看孩儿,却又如何掩饰?不如改了日子罢!”妈妈道:“你真是个死货!他受了我家的聘,便是我家的人了,怕他怎的!不要着忙,自有道理。

    ”便教女儿慧娘道:“你去将新房中收拾整齐,留孙家妇女吃点心。

    ”慧娘答应自去。

     刘妈妈即走向外边,与养娘相见毕,问道:“小娘子下顾,不知亲母有甚话说。

    ”养娘道:“俺大娘闻得大官人有恙,放心不下,特教男女来问候。

    二为上覆老爹老娘:若大官人病体初痊,恐未可做亲,不如再停见时,等大官人身子健旺,另拣日罢。

    ”刘妈妈道:“多承亲母过念,大官人虽是身子有些不快,也是偶然伤风,原非大病。

    若要另择日子,这断不能勾的。

    我们小人家的买卖,千难万难,方才支持得停当。

    如错过了,却不又费一番手脚。

    况且有病的人正要得喜事来冲,他病也易好。

    常见人家要省事时,还借这病来见喜;何况我家吉期送已多日,亲戚都下了帖地请吃喜筵,如今忽地换了日子。

    他们不道你家不肯,必认做我们讨媳妇不起。

    传说开去,却不被人笑耻,坏了我家名头。

    烦小娘子回去上覆亲母,不必担忧,我家干系大哩!” 养娘道:“大娘话虽说得是。

    请问大官人睡在何处?待男女候问一声,好家去回报大娘,也教他放心!”刘妈妈道:“适来服了发汗的药,正熟睡在那里,我与小娘子代言罢。

    事体总在刚才所言了,更无别说。

    ”张六嫂道:“我原说偶然伤风,不是大病。

    你们大娘不肯相信,又要你来。

    如今方见老身不是说谎的了。

    ”养娘道:“既如此,告辞罢。

    ”便要起身。

    刘妈妈道:“那有此理!说话忙了,茶也还没有吃,如何便去。

    ”即邀到里边,又道:“我房里腌腌臜臜,到在新房里坐罢。

    ”引入房中,养娘举目看时,摆设得十分齐整。

    刘妈妈又道:“你看我诸事齐备,如何肯又改日子?就是做了亲,大官人到还要留在我房中歇宿,等身子全愈了,然后同房哩!”养娘见他整备得停当,信以为实。

    当下刘妈妈教丫环将出点心茶来摆上,又教慧娘也来相陪。

    养娘心中想道:“我家珠姨是极标致的了,不想这女娘也恁般出色!”吃了茶,作别出门,临行,刘妈妈又再三嘱咐张六嫂:“是必来覆我一声!”养娘同着张六嫂回到家中,将上项事说与主母。

    孙寡妇听了,心中到没了主意,想道:“欲待允了,恐怕女婿真个病重,变出些不好来,害了女儿。

    将欲不允,又恐女婿果是小病已愈,误了吉期。

    ”疑惑不定,乃对张六嫂道:“六嫂,待我酌量定了,明早来取回信罢。

    ”张六嫂道:“正是,大娘从容计较计较,老身早早来也。

    ”说罢自去。

     且说孙寡妇与儿子玉郎商议:“这事怎生计较。

    ”玉郎道:“想起来还是病重,故不要养娘相见。

    如今必要回他另择日子,他家也没奈何,只得罢休。

    但是空费他这番东西,见得我家没情义。

    倘后来病好相见之间,觉道没趣。

    若依了他们时,又恐果然有变,那时进退两难,懊悔却便迟了。

    依着孩儿,有个两全之策在此,不知母亲可听。

    ”孙寡妇道:“你且说是甚两全之策。

    ”玉郎道:“明早教张六嫂去说,日子便依着他家,妆奁一毫不带,见喜过了,到第三朝就要接回,等待病好,连汝奁送去,是恁样,纵有变故,也不受他们笼络,这却不是两全其美。

    ”孙寡妇道:“你真是个孩子家见识!他们一时假意应承娶去,过了三朝,不肯放回,却怎么处。

    ”玉郎道:“如此怎好。

    ”孙寡妇又想了一想道:“除非明日教张六嫂依此去说,临期教姐姐闪过一边,把你假扮了送去。

    皮箱内原带一副道袍鞋袜,预防到三朝,容你回来,不消说起。

    倘若不容,且住在那里,看个下落。

    倘有三长两短,你取出道袍穿了,竟自走回,那个扯得你住!”玉郎:“别事便可,这事却使不得!后来被人晓得,教孩儿怎生做人。

    ”孙寡妇见儿子推却,心中大怒道:“纵别人晓得,不过是耍笑之事,有甚大害!”玉郎平昔孝顺,见母亲发怒,连忙道:“待孩儿去便了。

    只不会梳头,却怎么好。

    ”孙寡妇道:“我教养娘伏侍你去便了!” 计较已定,次早张六嫂来讨回音,孙寡妇与他说如此如此,恁般恁般。

    ”若依得,便娶过去。

    依不得,便另择日罢!”张六嫂覆了刘家,一一如命。

    你道他为何就肯了?只因刘璞病势愈重,恐防不妥,单要哄媳妇到了家里,便是买卖了。

    故此将错就错,更不争长竞短。

    那知孙寡妇已先参透机关,将个假货送来,刘妈妈反做了: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话要烦絮。

    到了吉期,孙寡妇把玉郎妆扮起来,果然与女儿无二,连自己也认不出真假。

    又教习些女人礼数。

    诸色好了,只有两件难以遮掩,恐露出事来。

    那两件?第一件是足与女子不同。

    那女子的尖尖趫趫,凤头一对,露在湘裙之下,莲步轻移,如花枝招颭一般。

    玉郎是个男子汉,一只脚比女子的有三四只大,虽然把扫地长裙遮了,教他缓行细步,终是有些蹊跷,这也还在下边,无人来揭起裙儿观看,还隐藏得过。

    第二件是耳上的环儿,乃女子平常时所戴,爱轻巧的也少不得戴对丁香儿。

    那极贫小户人家,没有金的银的,就是铜锡的,也要买对儿戴着。

    今日玉郎扮做亲人,满头珠翠,若耳上没有环儿,可成模样么?他左耳还有个环眼,乃是幼时恐防难养穿过的。

    那右耳却没眼儿,怎生戴得?孙寡妇左思有想,想出一个计策来。

    你道是甚计策?他教养娘讨个小小膏药,贴在右耳。

    若问时,只说环眼生着疳疮,戴不得环子。

    露出左耳上眼儿掩饰,打点停当,将珠姨藏过一间房里,专候迎亲人来。

     到了黄昏时候,只听得鼓乐喧天,迎亲轿子已到门首。

    张六嫂先入来,看见新人打扮得如天神一般,好不欢喜。

    眼前不见玉郎,问道:“小官人怎地不见。

    ”孙寡妇道:“今日忽然身子有些不健,睡在那里,起来不得!”那婆子不知就里,不来再问。

    孙寡妇将酒饭犒赏了来从,宾相念起诗赋,请新人上轿,玉郎兜上方巾,向母亲作别。

    孙寡妇一路假哭,送出门来。

    上了轿子,教养娘跟着,随身只有一只皮箱,更无一毫妆奁。

    孙寡妇又叮嘱张六嫂道:“与你说过,三朝就要送回的,不要失信!”张六嫂连声答应道:“这个自然!”不题孙寡妇。

    且说迎亲的一路整箫聒耳,灯烛辉煌,到了刘家门首,宾相进来说道:“新人将已出轿,没新郎迎接,难道教他独自拜堂不成。

    ”刘公道:“这却怎好?不要拜罢!”刘妈妈道:“我有道理,教女儿陪拜便了。

    ”即令慧娘出来相迎。

    宾相念了阑门诗赋,请新人出了轿子,养娘和张六嫂两边扶着,慧娘相迎,进了中堂,先拜了天地,次及公姑亲戚。

    双双却是两个女人同拜,随从人没一个不掩口而笑。

    都相见过了,然后姑嫂对拜。

    刘妈妈道:“如今到房中去与孩儿冲喜。

    ”乐人吹打,引新进房,来至卧床边。

    刘妈妈揭起帐子,叫道:“我的儿,今日娶你媳妇来家冲喜,你须挣扎精神则个。

    ”连叫三四次,并不则声。

    刘公将灯照时,只见头儿歪在半边,昏迷去了。

    原来刘璞病得身子虚弱,被鼓乐一震,故此迷昏。

    当下老夫妻手忙脚乱,掐住人中,即教取过热汤,灌了几口,出了一身冷汗,方才苏醒。

    刘妈妈教刘公看着儿子,自己引新人进新房中去。

    揭起方巾,打一看时,美丽如画,亲戚无不喝采。

    只有刘妈妈心中反觉苦楚,他想:“媳妇恁般美貌,与儿子正是一对儿。

    若得双双奉侍老夫妇的暮年,也不枉一生辛苦。

    谁想他没福,临做亲却染此大病,十分中到有九分不妙。

    倘有一差两误,媳妇少不得归于别姓,岂不目前空喜!”不题刘妈妈心中之事。

    且说玉郎也举目看时,许多亲戚中,只有姑娘生得风流标致。

    想道:“好个女子,我孙润可惜已定了妻子。

    若早知此女恁般出色,一定要求他为妇。

    ”这里玉郎方在赞羡。

    谁知慧娘心中也想道:“一向张六嫂说他标致,我还未信,不想话不虚传。

    只可惜哥哥没福受用,今夜教他孤眼独宿。

    若我丈夫像得他这样美貌,便称我的生平了,只怕不能够哩!”不题二人彼此欣羡,刘妈妈请众戚赴过花红筵席,各自分头歇息。

    宾相乐人,俱已打发去了。

    张六嫂没有睡处,也自归家。

     玉郎在房,养娘与他卸了首饰,秉烛而坐,不敢便寝。

    刘妈妈与刘公商议道:“媳妇初到,如何教他独宿?可教女儿去陪伴。

    ”刘公道:“只怕不稳便,繇他自睡罢。

    ”刘妈妈不听,对慧娘道:“你今夜相伴嫂嫂在新房中去睡,省得他怕冷静。

    ”慧娘正爱着嫂嫂,见说教他相伴,恰中其意,刘妈妈引慧娘到新房中道:“娘子,只因你官人有些不恙,不能同房,特令小女来陪你同睡。

    ”玉郎恐露出马脚,回道:“奴家自来最怕生人,到不消罢。

    ”刘妈妈道:“呀!你们姑嫂年纪相仿,即如姊妹一般,正好相处,怕怎的!你若嫌不稳时,各自盖着条被儿,便不妨了。

    ”对慧娘道:“你去收拾了被窝过来。

    ”慧娘答应而去。

     玉郎此时又惊又喜。

    喜的是心中正爱着姑娘标致,不想天与其便,刘妈妈令来陪卧,这中便有几分了;惊的是恐他不允,一时叫喊起来,反坏了自己之事。

    又想道:“此番挫过,后会难逢,看这姑娘年纪已在当时,情窦料也开了。

    须用计缓缓撩拨热了,不怕不上我钓!”心下正想,慧娘教丫环拿了被儿同进房来,放在床上。

    刘妈妈起身,同丫环自去。

    慧娘将房门闭上,走到玉郎身边,笑容可掬,乃道:“嫂嫂,适来见你一些东西不吃,莫不饿了。

    ”玉郎道:“到还未饿。

    ”慧娘又道:“嫂嫂,今后要甚东西,可对奴家说知,自去拿来,不要害羞不说。

    ”玉郎见他意儿殷勤,心下暗喜,答道:“多谢姑娘美情。

    ”慧娘见灯上结着一个大大花儿,笑道:“嫂嫂,好个灯花儿,正对着嫂嫂,可知喜也!”玉郎也笑道:“姑娘休得取笑,还是姑娘的喜信。

    ”慧娘道:“嫂嫂话儿到会耍人。

    ”两个闲话一回。

    慧娘道:“嫂嫂,夜深了,请睡罢!”玉郎道:“姑娘先请。

    ”慧娘道:“嫂嫂是客,奴家是主,怎敢僭先!”玉郎道:“这个房中还是姑娘是客。

    ”慧娘笑道:“恁样占先了。

    ”便解农先睡。

    养娘见两下取笑,觉道玉郎不怀好意,低低说道:“官人,你须要斟酌,此事不是当耍的!倘大娘知了,连我也不好。

    ”玉郎道:“不消嘱咐,我自晓得!你自去睡。

    ”养娘便去旁边打个铺儿睡下。

     玉郎起身携着灯儿,走到床边,揭起帐子照看,只见慧娘卷着被儿,睡在里床,见玉郎将打灯来照,笑嘻嘻的道:“嫂嫂,睡罢了,照怎的。

    ”玉郎也笑道:“我看姑娘睡在那一头,方好来睡。

    ”把灯放在床前一只小桌儿上,解农入帐,对慧娘道:“姑娘,我与你一头睡了,好讲话耍子。

    ”慧娘道:“如此最好!”玉郎钻下被里,卸了上身衣服,下体小衣却穿着,问道:“姑娘,今年青春了。

    ”慧娘道:“一十五岁。

    ”又问:“姑娘许的是那一家。

    ”慧娘怕羞,不肯回言。

    玉郎把头捱到他枕上,附耳道:“我与你一般女儿家,何必害羞。

    ”慧娘方才答道:“是开生药铺的裴家。

    ”又问道:“可见说佳期还在何日。

    ”慧娘低低道:“近日曾教媒人再三来说,爹道奴家年纪尚小,回他们再缓见时哩。

    ”玉郎笑道:“回了他家,你心下可不气恼么。

    ”慧娘伸手把玉郎的头推下枕来,道:“你不是个好人!哄了我的话,便来耍人;我若气恼时,你今夜心里还不知怎地恼着哩!” 玉郎依旧又捱到枕上道:“你且说有甚烦。

    ”慧娘道:“今夜做亲没有个对儿,怎地不恼。

    ”玉郎道:“如今有姑娘在此,便是个对儿了,又有甚恼!”慧娘笑道:“恁样说,你是我的娘子了。

    ”玉郎道:“我年纪长似你,丈夫还是我。

    ”慧娘道:“我今夜替哥哥拜堂,就是哥哥一般,还该是我。

    ”玉郎道:“大家不要争,只做个女夫妻罢。

    ”两个说风话耍子,愈加亲想没事,乃道:“既做了热。

    玉郎料夫妻,如何不合被儿睡。

    ”口中便说,两手即掀开他的被儿,捱过身来,伸手便去摸他身上,腻滑如酥,下体却也穿着小衣。

    慧娘此时已被玉郎调动春心,忘其所心,任玉郎摩弄,全然不拒。

    玉郎摸到胸前时,一对小乳丰隆突起,温软如绵,乳头却像鸡头肉一般,甚是可爱。

    慧娘也把手来将玉郎浑身一摸,道:“嫂嫂好个软滑身子!”摸他乳时,刚刚只有两个小小乳头,心中想道:“嫂嫂长似我,怎么乳儿到小。

    ”玉郎摩弄了一回,便以手搂抱过来,嘴对嘴,将舌尖度向慧娘口中。

    慧娘只认做姑嫂戏耍,也将双手抱住,着实咂吮。

    咂得慧娘遍体酥麻。

    便道:“嫂嫂,如今不像女夫妻,竟是真夫妻一般了。

    ”玉郎见他情动,便道:“有心顽了,何不把小衣一发去了,亲亲热热睡一回也好。

    ”慧娘道:“羞人答答,脱了不好。

    ”玉郎道:“纵是取笑,有甚么羞。

    ”便解开他的小衣褪下。

    伸手去摸他不便处,慧娘双手即来遮掩,道:“嫂嫂休得罗皂!”玉郎捧过面来亲个嘴,道:“何妨!你也摸我的便了。

    ”慧娘真个也去解了他的裤来摸时,只见一条玉茎铁硬的挺着。

    吃了一惊,缩手不迭,乃道:“你是何人?却假妆着嫂嫂来此!”玉郎道:“我便是你的丈夫了,又问怎的。

    ”一头即便腾身上去,将手启他双股,慧娘双手推开半边,道:“你若不说真话,我便叫喊起来,教你了不得!”玉郎着了急,连忙道:“娘子不消性急,待我说便了。

    我是你嫂嫂的兄弟玉郎,闻得你哥哥病势沉重,未知怎地。

    我母亲不舍得姐姐出门,又恐误了你家吉期。

    故把我假妆嫁来,等你哥哥病好,然后送姐姐过门。

    不想天付良缘,到与娘子成了夫妇。

    此情只许你我晓得,不可泄漏。

    ”说罢,又翻身上来。

    慧娘初是只道是真女人,尚然心爱,如今却是个男子,岂不欢喜?况且又被玉郎先引得神魂飘荡,又惊又喜,半推半就道:“原来你们恁样欺心!”玉郎那有心情回答,双手紧紧抱住,即便恣意风流: 一个是青年孩子初尝滋味,一个是黄花女儿乍得甜头。

    一个说今霄花烛,到成了你我姻缘;一个说此夜衾绸,便试发了夫妻恩爱。

    一个说前生有分,不须月老冰人;一个道异日休忘,说尽山盟海誓。

    各燥自家脾胃,管甚么姐姐哥哥;且图眼下欢娱,全不想有夫有妇。

    双双蝴蝶花间舞,两两鸳鸯水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