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关灯
    卷上 伊尹无父,生于空桑中,禹妻化为石,后剖腹而生启。

    老君耳长七尺,在母腹中八十一年,剖左胁而生,及生,鬓发皓白。

    徐偃王无骨而有圣德。

    刘邕好食人疮痂。

    文王四乳。

    皋陶鸟喙。

    尧眉八彩。

    汤臂四肘。

    禹耳三漏。

    离娄察见秋毫于十里之外。

    卫臣弘演开已腹纳懿公之肝。

    周穆贵为天子,车辙马迹遍于天下,凡游行一亿一万里。

     海若居海岛,每至八月即有流槎过。

    如是,累年不失期。

    其人赍粮乘槎而往,及至一处,见有人饮牛于河,又见织女,问其处,饮牛之父曰:“可归问蜀严君平,当知之。

    ”其人归,诣君平。

    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斗牛,计时,即汝也。

    ”其人乃知随流槎至天津。

     娥皇、女英従舜巡狩,行及湘川,闻舜崩于苍梧,泣下,泪洒湘川之竹,皆成斑文。

     公孙吕面长三尺,阔三寸,为卫国贤臣。

     东汉赵伯翁尝昼寝,群孙戏其腹上,内七李于脐中。

    李至烂,流汁出,其家谓其将死。

    后李核出而无患。

     刘曜字永明,须百茎,皆长五尺。

     汉中山靖王胜,有男女一百人,其后子孙流衍于今,问之,皆刘裔。

     后周独孤信三女为后,各生周、隋、唐一朝天子。

    长生周武帝,次生隋炀帝,次生唐高祖。

     汉昌邑王贺即位二十七日,积恶凡一千四百二十七条,为霍光所废。

     项羽每叱咤,万人手足皆废。

     晋宣王司马懿,自顾见背。

     隋有麦铁杖,一夕行一千百里。

    夕发洛阳往宋州为盗,及明却返。

    宋人因见其所盗之物者,执麦告之,为吏所劫,乃承愆。

     淮南程干,本富人,三年间为水火焚荡俱尽。

    妻茅氏,连八年孪生十六子,相持行乞于市。

     梁武帝贵为天子,三舍身为同泰寺奴。

     唐郭子仪授中书令,考二十四考,月入俸钱二万贯,官供二千人,熟食、马料五百石。

     郭太后贵极,绵联八朝帝王:代宗外孙,德宗外甥,顺宗新妇,宪宗皇后,穆宗之母,敬宗、文宗、武宗三宗祖母。

     李广利拔佩刀刺山石,泉涌。

     东汉孟业身重千斤,故帝疑其自重,乃以大秤悬栋间。

    业启曰:“陛下秤上秤臣,请秤之。

    虽肉重千斤,而智无一两。

    ” 干宝母妒,当葬父时,潜推一婢于墓中。

    十余年后,母亡,与父合葬,开墓,婢伏于棺上,久而乃生。

    问之,如平昔之时,指使无异。

     唐初,僧玄奘至西域取经,入维摩诘方丈室。

    及归,将书年月于壁,染翰欲书,约行数千百步,终不及墙。

     唐柳子升妻郑氏,无疾而终,临卒时告子升曰:“不离君之身,后十八年更与君为亲。

    ”已而,子升年近七十,再娶于崔氏。

    或多省前生之事,后产一男而卒。

     前梁张轨时,抱罕令严根妾产,同夕产一女、一龙、一鸷。

     贾弼之夜梦一人,面貌极<鼻查>丑,谓弼之曰:“思以易之,可乎”梦中微有所诺。

    及觉,临镜大惊,一如梦中见者。

    左右家人见之,皆奔走。

    其所异者,两手各执一笔,书之于纸,俱有理例。

    徐说之,亲戚然后乃信。

     魏建凌云阁既成,匠人误钉其额。

    文帝乃令车绳引上韦诞,题三字而下。

    顷刻之间,头须皓白。

     晋赵末,年八岁,一夕异长,身长八尺,髭须满颔,三日而死。

     唐惠卿,荆州庭中有橘树,其末有一实甚大,独异之。

    由是会宾客,摘而将食,乃剖之,有一赤蛇蟠于其中矣。

     德宗朝,有戴竿三原妇人王大娘,首戴十八人而行。

     韶阳有一人牧牛,一旦,牛舐其臂,而色皎白。

    此人乐之,即袒其体,令牛遍舐,皆白。

    其人数日间暴卒。

    其家恨,杀此牛,召村社同食之。

    凡食者数十人,一夕同卒。

     羿烧仙药,药成。

    其妻妲娥窃而食之,遂奔入月中。

     《山海经》有大耳国,其人寝,常以一耳为席,一耳为衾。

     贾耽为滑州节度,酸枣县有俚妇事姑不敬,姑年甚老,无双目,旦食,妇以食裹纳犬粪授姑。

    姑食之,觉有异气。

    其子出远还,姑问其子:“此何物向者妇与吾食。

    ”其子仰天大哭。

    有顷,雷电发,若有人截妇首,以犬续之。

    耽令牵行于境内,以告不孝者。

    时人谓之“狗头新妇。

    ” 天后朝,工人安金藏保中宗不反,乃自持刀开腹明之,五脏坠地。

    后遣医工复内入腹,以桑皮细针缝合,经夕复生。

    玄宗即位,追封代国公。

     有娥简狄氏,吞鸟卵而生后稷。

     东汉陆续,岁饥,太守施贫者食,既毕,问之,凡赐六百人,言其姓名,无一参差。

     吴王阖闾死,埋酵三千,以为殉葬。

     汉武钩弋夫人,姓赵氏。

    手本拳,帝纳后,以后伸之,遂展。

     王献之常为写《祭晋元帝庙祝文》版,墨入木,深八分。

     王戎视日,睛不眩。

     廉颇食,尽米一斗,肉十斤。

     陶侃,有相者视其手,策文上指,谓曰:“策文到指上为三公,贵不可说。

    ”侃以针刺之,通指皆出血,洒墙为公字。

     唐大历中,河南尹相里造刑洛阳尉苗登,有尾长二尺余。

     《神异经》有李子昂,长七寸,日行千里;一旦被海鹄所吞,居鹄腹中,三年不死。

     殷纣为糟丘酒池,广可以泛舟。

     张少平妻田氏,少平卒后,累年寡居,忽梦一人自天而下,压其腹,因而怀孕。

    乃曰:“无夫而孕,人闻弃我也。

    ”徙于代,依东方。

    五月朔旦,生一子。

    以其居代东方,名之东方朔。

    或言岁星精,多能,无不该博。

     蜀先主刘备,自见其耳。

     邹衍吹律,能变寒谷,生禾黍。

     京房吹律易姓,本李氏,因吹律知名,乃改京耳。

    后弃市。

     牛哀病三月,化而为虎,遂食其虎,复化为人。

    当其为虎时,不知其为人;及其为人,又不知其为虎。

     申包胥哭于秦廷,七日七夜不食,乞兵救楚。

    秦感之,乃假兵救之。

     后周有一人,姓陈氏,二十而娶妻,妻亦齐年。

    至四十,儿女又各生孙,孙复生子,子复生孙,相承百年内,其子孙盈数百人。

    老少悉为炀帝征辽所杀。

     东汉灵帝时,有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

     灵帝时,洛阳女子生时两头四臂。

     魏文帝尝著《典论》云,天下无切玉刀、火浣布。

    俄而外国进此二物,文帝遂毁《典论》。

     古有女木兰者,代其父従征,身备戎装凡十三年,同伙之卒不知其是女儿。

     蜀人杨行廉精巧,尝刻木为僧,于益州市引手乞钱。

    钱满五十于手,则自倾泻下瓶,口〔言“布施”字。

    〕 汉有黄安,不知何许人,常坐一龟,畏日光。

    龟每二千年一出头,安坐来见龟五出头矣。

     符坚三年,凤凰集于东阁,坚欲赦国中,时无有知者。

    忽有一童儿,绯帕幕首言于市,曰:“官家有赦。

    ”坚复验诘,言赦书日有一苍蝇立于笔端,久而飞去,化为童子,以告市人也。

     禹治水,渡浙江,风涛甚,有二花蛇龙负舟而过。

    左右恐惧,惟禹安然无畏。

     王濬伐吴,于蜀江造战舰,长二百四十步,上起走马楼。

    舟船之盛,自古莫比。

     唐贞元中,有乞者解如海,其手自臂而堕,足自胫而脱,善击球、樗蒲戏,又善剑舞、数丹丸,挟二妻,生子数人。

    至元和末犹在,长安戏场中日集数千人观之。

     《敦煌实录》云:王樊卒,有盗开其冢,见王樊与人樗蒲,以酒赐盗者,盗者惶怖饮之,见有人牵铜马出冢者。

    夜有神至城门,自言是王樊使,今有人发冢,以酒墨其唇,但至,可以验而擒之。

    盗既入城,城门者乃缚诘之,如神言。

     唐李祐为淮西将,元和十二年送款归国。

    裴公破吴元济,入其城,汉军有剥妇人衣至裸体者。

    祐有新妇姜氏,怀妊五月矣,为乱卒所劫,以刀划其腹,姜氏气绝踣地。

    祐归见之,腹开尺余,因脱衣襦裹之。

    妇一夕复苏,傅以神药而平。

    满十月而产一男。

    朝廷以祐归国功,授一子官。

    子曰行修,年三十余,为南海节度,罢归,卒于道。

     韩晋公滉镇浙西,威令大行。

    时陈少游为淮南节度,理民有冤不得伸者,往诣晋公,必据而平之。

    浙右进钱,船渡江,为惊涛所溺。

    篙工募人漉出,二缗不得,众以钱填其数。

    滉自至津部视之,乃责江神,因指其钱曰:“此钱干,非水中得之者。

    ”问吏,吏具实对。

    复投词诟责,俄然二缗浮出波上,遂以取之。

     玄宗打羯鼓。

    天宝初,春景甚煦,而卉物未柝,乃命鼓座于殿阶,击之,满树花发。

    帝谓左右曰:“一曲未终,而花烂然。

    得不以我为圣耶!” 刘伶好酒,常袒露不挂丝,人见而责之。

    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裩衤夸,君等无事,何得入我裩衤夸中”其人笑而退。

     唐开元五年春,司天密奏云:“玄象有谪见,其灾甚重。

    ”玄宗大惊,问曰:“何祥”对曰:“当有名士三十八人同日冤死,今新进及第进士正应其数。

    ”内一人李蒙者,贵主家婿,上不得已,言其事,密戒主曰:“每有大游宴,汝爱婿可闭留其家。

    ”主居昭国里。

    时大合乐,音曲远畅,曲江涨水,联舟数十艘,进士毕集。

    蒙闻之,乃逾垣走赴,群众惬望。

    方登舟,移就池中,暴风忽起,画舸平沈,声伎、持篙楫者不知纪极,三十八人无一生者。

     唐刘辟初登第,诣卜者葫芦生筮得一卦,以定官禄。

    葫芦生双瞽,卦成,谓辟曰:“自此二十年,禄在西南,不得善终。

    ”辟留束素与之。

    其后脱褐,従韦令公于西川,官至御史大夫,为行军司马。

    既二十年,韦病薨,使辟入奏,请益东川。

    诏未允,辟乃微服单骑,复诣葫芦生。

    筮之,揲蓍成卦,谓辟曰:“吾二十年前常与一人曾卜得‘无妄之随’,今复得此卦,非曩昔贤乎!”辟即依阿唯诺。

    葫芦生曰:“若审其人,祸将至矣。

    ”辟不甚信,乃归蜀,果叛。

    宪宗皇帝擒之,戮于藁街。

     唐贺知章,会稽永真人。

    进士擢第,太常少卿,秘书监,为太子诸王侍读。

    性落托放纵,逸思过人。

    年八十余,因醉赋诗,问左右曰:“纸多少”对曰:“有十幅。

    ”乃书告老,乞归乡里。

    皇帝及皇太子、诸王皆赋送行诗,赐越中剡曲以给之。

     孔子行过少陵原,闻妇人哭甚哀,使子贡问焉:“何哭之悲也”妇人曰:“向者刈薪而遗簪。

    ”孔子复问曰:“刈薪遗簪乃常也,而哭悲者何也”答曰:“非惜一簪。

    所以悲,不忘故也。

    ” 唐天后朝,处士孙思邈居于嵩山修道。

    时大旱,有敕选洛阳德行僧徒数千百人于天宫寺讲《仁王经》,以祈雨泽。

    有二人在众中,须眉皓白。

    讲僧昙林遣人谓二老人曰:“罢后可过一院。

    ”既至,问其所来,二老人曰:“某伊洛二水龙也,闻至言当得改化。

    ”林曰:“讲经祈雨,二圣知之乎!”答曰:“安得不知然雨者,须天符乃能致之,居常何敢自施也”林曰:“为之奈何?”二老曰:“有修道人以章疏闻天,因而滂沱,某可力为之。

    ”林乃入启。

    则天发使嵩阳召思邈。

    内殿飞章,其夕天雨大降。

    思邈亦不自明,退诣讲席,语林曰:“吾修心五十年,不为天知,何也?”因请问二老。

    二老答曰:“非利济生人,岂得升仙。

    ”于是思邈归蜀青城山,撰《千金方》三十卷,既成,而白日冲天。

     晋尚书令卞壶死苏峻之难,葬在上元县。

    后盗发其墓,见壶鬓发苍白,面色如生,两手皆拳,甲穿于手背,安帝赐钱十万,令改葬焉。

     挚虞《要注》云:晋武帝时,有彭权为侍中。

    帝问“髦头”义,权答曰:“秦时有奇怪,触山截水,无不崩溃,惟畏髦头。

    ”帝乃令虎贲之士戴之,以卫左右。

     河东裴章者,其父胄,曾镇荆州。

    门僧昙照,道行甚高,能知休咎。

    章幼时为昙照所重,言其官班位望过于其父。

    章弱冠,父为娶李氏女。

    乃三十年余,章従职太原,弃其妻于洛中,过门不入,别有所挈。

    李氏自感其薄命,常褐衣髽髻,读佛书,蔬食。

    又十年,严经自荆州移镇太原,昙照随之。

    章因见昙照叙旧。

    照惊噫久之,谓之曰:“贫道五十年前常谓郎君必贵,今削尽,何也”章自以薄妻之事启之。

    照曰:“夫人生魂诉上帝,以罪处君。

    ”后旬日,为其下以刀划腹于浴斛,五脏堕地遂死。

     唐贞观中,张宝藏为金吾长史,尝因下直归栎阳,路逢少年畋猎,割鲜野食。

    倚树长叹曰:“张宝藏身年七十,未尝得一食酒肉如此者,可悲哉!”傍有一僧,指曰:“六十日内,官登三品,何足叹也。

    ”言讫不见。

    宝藏异之,即时还京。

    太宗苦病痢疾,众医不效,即下诏问殿廷左右,有能治此疾者,当重赏之。

    宝藏曾困此疾,即具疏以“乳煎荜方”进。

    上服之,立差。

    宣下宰臣,与五品官。

    魏征难之,逾月不进拟。

    上疾复作,问左右曰:“吾前服乳煎荜有效。

    ”复令进之,一啜又平复。

    上问曰:“尝令与进方人五品官,不见除授,何也”征惧曰:“奉诏之际,未知文武二吏。

    ”上怒曰:“治得宰相,不妨授三品。

    我天子也,岂不及汝邪”乃厉声曰:“与三品文官。

    ”立授鸿胪卿,时正六十日矣。

     陶弘景隐居茆山,梁武帝每有大事,飞诏与之参诀。

    时人谓隐居为“山中宰相”。

     梁张僧繇善画,为吴兴太守。

    武帝每思诸王在外藩者,即令僧繇乘传往写其貌,如对其面。

    尝于江陵天皇寺画佛并仲尼及十哲,帝曰:“释门之内画此,何也”对曰:“异日赖之。

    ”至后周焚灭佛教,以此殿有儒圣,独不焚之。

    又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不点睛。

    人问之,答曰:“点则飞去。

    ”众人以为虚诞,固请点之。

    顷刻雷霆,二龙乘云腾上,其二不点者犹在。

    画之通神若此。

     晋何曾,家法修整,年五十以上,每见妻,必正衣冠,自坐面南,妻坐面北。

    上酒酬酢,一岁不至再三。

    年八十而终焉。

     唐贞元初,河南少尹李则卒,未殓。

    有一朱衣人投刺申吊,自称苏郎中。

    既入,哀恸尤甚。

    俄顷,亡者遂起,与之相搏,家人子弟惊走出堂。

    二人闭门殴击,抵暮方息。

    孝子乃敢入,见二尸并卧一床,长短、形状、姿貌、鬓髯、衣服一无差异。

    于是聚族不能定识,遂同棺葬之。

     汉武陈皇后,本其姑公主鼓女也,色衰,弃后宫,乃以黄金五百斤赠司马相如,令作赋。

    赋成,帝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