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异编卷十六
关灯
小
中
大
少敏慧,勇而有谋。
父苞临终分财物与诸子,独不及崇。
其母以为言,苞曰:“此儿虽小,后能自立。
”二十余为修武令,有能名。
后伐吴有功,封安阳县侯,迁侍中,出为南中郎将,荆州刺史,领南蛮校尉,加鹰扬将军。
崇在南中,得鸩鸟雏,以与后军将军王恺。
时制,鸩鸟不得过江,为司隶校尉傅祗所纠。
诏原之,烧鸩于都街。
崇颖悟有才气,而任侠元行检,在荆州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征为大司农。
以征书未至,擅去官免。
顷拜太仆,出为征虏将军,假节监徐州诸军事,镇下邳。
崇有州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送者倾都,帐饮于此焉。
至镇,与徐州刺史高诞争酒相侮,为军司所奏免官。
复拜卫尉,与潘岳谄事贾谧。
谧与之亲善,号曰“二十四友”。
广城君每出,崇降车路左,望尘而拜,其卑佞如此。
财产丰积,室宇宏丽。
后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
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
与贵戚王恺、羊之徒,以奢靡相尚。
恺以粘澳釜,崇以蜡代薪;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崇涂壁以椒,恺用赤石脂。
崇恺争豪如此。
武帝每助恺,尝以珊瑚树赐。
高二尺许,枝柯扶疏,世所罕比。
他以示崇,崇便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方厉。
崇曰:“不足为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高三四尺者六七株,条干绝俗,光耀如日,如恺比甚众,恺抚然自失。
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每冬,得韭齑;尝与恺出游,争人洛城,崇牛迅若飞禽,恺绝不能及。
恺每以此三事为恨,乃密货崇帐下,问其所以。
答云:“豆至难煮,预作熟末,客来,但作白粥以投之耳;韭齑,是捣韭根杂以麦苗耳;牛奔不迟,良由驭者,遂不及反制之,可听蹁辕则矣。
”于是,悉从之,遂争长焉。
崇后知之,因杀所告者。
尝与王敦人大学,见颜回、原宪之象,顾而叹曰:“若与之同升孔堂,去人何必有间?”敦曰:“不知余人云何?子贡去卿差近。
”崇正色曰:“士当名声俱泰,何至饔牖哉?”其立意类此。
刘舆兄弟少时为王悄所嫉,恺召之宿,因欲坑之。
崇素与舆等善,闻当有变,夜驰诣恺,问二刘所在。
恺迫卒不得隐,崇径造于后斋索出,同车而去。
语曰:“年少,何以轻就人宿?”舆深德之。
及贾谧诛,崇以党与免官。
时赵王伦专权,崇甥欧阳建与伦有隙。
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
孙秀使人求之。
崇时在金谷别馆,方登凉台临清流,妇人侍侧。
使者以告,崇尽出其婢妾数十人以示之,皆蕴兰麝被罗毅。
曰:“任所择。
”使者曰:“君侯服御,丽则丽矣,然本受命指索绿珠,不识孰是?”崇勃然曰:“绿珠吾爱,不可得也。
”使者曰:“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崇曰:“不然。
”使者出,而又反,崇竟不许。
秀怒,乃劝伦诛崇、建。
石崇事(凡二条)《耕桑偶记)曰:“石崇砌上,就苔薛刻百花,饰以金玉,曰‘壶中之景,不过如是’。
”又,外国有进火浣布者,武帝制为衫,衣之幸石崇第。
崇知之,身故常衣,而令从奴五十人,皆火院衫以迎帝。
绿珠传绿珠者,姓梁,白州博白县人也。
州则南昌郡,古越地,秦象郡,汉合浦县地。
唐武德初,削平萧铣,于此置南州,寻改为自州,取白江为名。
州境有博白山、博白江、盘龙洞、房山、双角山、大荒山。
山上有池,池中有婢妾鱼。
绿珠生双角山下,美而艳。
越俗以珠为上宝,生女为珠娘,生男为珠儿。
绿珠之字,由此而称。
晋石崇为交趾采访使,以真珠三斛致之。
崇有别庐在河南金谷涧,涧中有金水,自太白源来。
崇即川阜置园馆。
绿珠能吹笛,又善舞,《明君》明君者,汉妃也。
汉元帝时,匈奴单于人朝,诏王嫱配之,即昭君也。
及将去,人辞,光采射人,天子悔焉,重难改更,汉人怜其远嫁,为作此歌。
崇以此曲教之,而自制新歌,曰:我本良家女,将适单于庭。
辞别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仆御涕流离,猿马悲且鸣。
哀郁伤五内,涕位沾珠缨。
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
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
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
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
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
愿假飞鸿翼,乘之以遐征。
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土尘。
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屏。
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崇又制《懊恼曲》以赠绿珠。
崇之婢美艳者千余人,择数十人,妆饰一等,使忽视之,不相分别。
刻玉为蚊龙佩,萦金为凤凰钗,结袖绕槛而舞。
欲有所召者,不呼姓名,惟听佩声,视钗色。
佩声轻者居前,钗色艳者居后,以为行次而进。
赵王伦乱常,贼类孙秀使人求绿珠。
崇方登凉观,临清水,妇人侍侧。
使者以告,崇出侍婢数百人以示之,皆蕴兰麝而披罗。
曰:“任所择。
”使者曰:“君侯服御,丽则丽矣,然受命指索绿珠,不知孰是?”崇勃然曰:“吾所爱,不可得也。
”秀因是谮伦族之。
收兵忽至,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获罪。
”绿珠泣曰:“愿效死于君前。
”崇止之,遽坠楼而死。
崇弃东市。
时人名其楼曰绿珠楼。
在步广里,近狄泉,在王城之东。
绿珠有弟子宋讳,有国色,善吹笛。
后人晋明帝宫中。
今白州有一派水,自双角山出谷容州江,呼为绿珠江。
亦犹归州有昭君滩、吴有西施谷、脂粉塘,盖取美人出处为名。
又有绿珠井,在双角山下。
耆老传云:“汲此井者,诞女必多美丽。
里闾有识者,以美色无益于时,因以巨石镇之。
迨后虽有产女端妍者,而七窍四肢多不完具。
”异哉!山水之使然。
昭君村生女皆炙破其面,故白居易诗曰:不效往者戒,恐贻来者冤。
至今村女面,烧的成痕瘢。
又与不完具者同焉。
牛僧孺《周秦行纪》云:“夜宿薄太后庙,见戚夫人、王嫱、太真妃、潘淑妃,各赋诗言志。
别有善笛女子,短鬟衫具带,貌甚美,与潘氏偕来。
大后以接坐居之,令吹笛,往往亦及酒。
大后顾而谓曰:“识此否?石家绿珠也。
潘妃养作妹。
’太后曰:‘绿珠岂能无诗乎?,绿珠相谢,作曰:此日人非昔日人,笛声空怨赵王伦。
红残钿碎花楼下,金谷千年更不春。
太后曰:‘牛秀才远来,今日谁人与伴?’绿珠曰:‘石卫尉性严忌。
今有死,不可及乱。
’”然事虽诡怪,聊以解颐。
噫,石崇之杀,虽自绿珠始,亦其来有渐矣。
崇尝刺荆州,劫夺远使,沉杀客商,以致巨富。
又遗王恺鸩鸟,共为鸩毒之事。
有此阴谋,加以每邀宴集,令美人行酒,客饮不尽者,使黄门斩美人。
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访崇,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
至大将军,故不饮以观其气色,已斩三人。
君子曰:“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崇心不义,举动杀人,乌得无报也。
非绿珠无以速石崇之诛,非石崇无以显绿珠之名。
绿珠之坠楼,侍儿之有贞节者也。
比之于古,则有田六出。
六出者,王进贤侍儿也。
进贤,晋愍太子妃。
洛阳乱,石勒掠进贤渡孟津,欲妻之。
进贤骂曰:“我皇太子妇,司徒公女。
胡羌小子,敢干我乎?”言毕投河。
六出曰:“大既有之,小亦宜然。
”复投河中。
又有窈娘者,武周时乔知之宠婢也,盛有姿色,特善歌舞。
知之教读书,善属文,深所爱幸。
时武承嗣骄贵,内宴酒酣,迫知之将金玉赌窈娘。
知之不胜,便使人就家强载以归。
知之怨悔,作《绿珠篇》以叙其怨。
词曰: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
此日可怜无得比,此时可爱得人情。
君家闺阁未曾难,尝持歌舞使人看。
富贵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
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面伤红粉。
百年离别在高楼,一旦红颜为君尽。
知之私属承嗣家阉奴传诗于窈娘。
窈娘得诗悲泣,投井而死。
承嗣令汲于井,衣中得诗,鞭杀阉奴。
讽吏罗织知之,以至杀焉。
悲夫,二子以爱姬示人,掇丧身之祸。
所谓倒持太阿,授人以柄。
《易》曰:“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其此之谓乎。
其后诗人题歌舞伎者,皆以绿珠为名。
庾肩吾曰:兰堂上客至,绮席清弦抚。
自作《明君辞》,还为绿珠舞。
李元忠云:绎树摇歌扇,金谷舞筵开。
罗袖拂归客,留欢醉玉杯。
江总云:绿珠衔泪舞,孙秀强相邀。
绿珠之没,已数百年矣,诗人尚咏之不已,其故何哉?盖一婢子,不知书,而能感主恩,愤不顾身,其志凛烈,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
至有享厚禄,盗高位,亡仁义之行,怀反复之情,暮四朝三,惟利是视,节操反不若一妇人,岂不愧哉。
今为此传,非徒实美丽窒祸源,且欲惩戒辜恩背义之类也。
季伦死后十日,赵伦败。
左卫将军赵泉斩孙秀于中书,军士赵骏剖秀心食之。
伦囚金塘城赐金屑酒。
伦惭,以巾覆面曰:“孙秀误我也。
”饮金屑而卒。
皆夷家族。
南阳生曰:此乃假天之报怨。
不然,何枭夷之立见乎!风石季伦所爱婢名风,魏未于胡中买得,年始十岁,使房内养之。
至年十五,容貌无比,特以姿态见美。
妙别玉声,能观金色。
石氏之富,财比王家,骄侈当世,珍宝瑰奇,视如瓦石,聚如粪土,皆殊方异国所得,莫有辨识其出处者。
乃使风别其声色,并知其所出之地,言“西方北方玉声沉重,而性温润,佩服益人灵性;东方南方玉声轻洁,而性清凉,佩服利人精神。
”石氏侍人美艳者数千人最以文辞擅爱。
石崇尝语之曰:“吾百年之后,当指白日以汝为殉。
”答曰:“生爱死离,不如无爱。
妾得为殉,身其何朽。
”于是弥见宠爱。
崇尝择美容姿相类者数十人,装饰衣服,大小一等,使忽睹不相分别,常侍于侧。
使风调玉以付工人为倒龙之佩,萦金为凤冠之钗。
言刻玉为倒龙之势,铸金钗像凤凰之冠,结绅绕楹而舞,使昼夜声色相接,谓之“恒舞”。
欲有所召者,不呼姓名,悉听佩声、视钗色。
玉声轻者居前,钗色艳者居后,以为行次而进也。
使数十人各含异香,使行而笑语,则口气从风而。
又屑沉水之香,如尘未,布致象床,使所爱践之。
无迹者,即赐真珠百;若有迹者,则节其饮食,令体轻弱。
故闺中相戏曰:“尔非细骨轻躯,那得百真珠。
”及风年三十,妙年者争嫉之,或言胡女不可为群,竟相排毁。
崇受谮润之言,即退风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