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异编卷二十一
关灯
小
中
大
九世祖飞卿,宋高宗朝仕至御史中丞。
以论秦桧误国,贬襄阳令,死葬白马山,子孙遂留居焉。
宗族蕃衍,富拟封君,迨元尤盛。
鹏父巫臣,延初参政江浙行省,生鹏于公廨,而父卒。
母郢国萧夫人携鹏暨二兄扶榇归襄阳。
生五岁通五经,七岁能属文。
眉目如画,肌肤莹然。
乡里以神童称之。
至正间,累举不偶,深置恨焉。
尝曰:“大丈夫当唾手以取功名,而一第乃不可得耶!”因抚几长叹。
萧夫人闻之,恐其悒郁成疾,遂命之曰:“钱塘汝父同乡也,凡此时名师夙儒,多前日门生故吏。
汝在讲业,庶或有成。
况东南大蕃,山水奇胜,可以开豁心胸,吟咏情性,汝其行哉?勿事一室。
”乃于怀中出书一缄,付之曰:“到彼读书之暇,当往访故贾平章妇邢国莫夫人,以此呈之,议汝姻事。
吾自有说,慎勿妄开也。
”生退,私启其封,始知母氏与彼有指腹之约,喜不自胜,促驾而行。
生奉命翌日戒行,逾月抵杭,僦居于北关门边妪家,妪善延纳,生颇安之。
越数日,舍馆既定,乃渐出游。
问故人,无一在者。
惟见湖山佳丽,清景满前,车马喧门,竺歌盈耳。
生乃赋《满庭芳》词一阕以纪其胜。
因题房舍纸窗之上,词云:天下雄蕃,浙江名郡,自来惟说钱塘。
水清山秀,人物异寻常。
多少朱门甲第,闹丛俚争沸丝簧。
少年喀,谩携绿绮,到处鼓凤求凰。
徘徊应自笑,功名未就,红叶谁将?且不须惆怅。
柳嫩花芳。
又道蓝桥路近,愿今生,一饮琼浆。
那时节,云英觑了,欢喜杀裴航。
偶,边妪见之,问曰:“斯作,郎君所缀乎?”生未答。
妪曰:“郎君岂以老妇为不知音者耶?大凡乐府蕴藉为先,此词虽佳尚见妩媚,欧、晏、秦、黄,迨不如是。
”生闻之,乃大惊。
因致谢曰:“浅陋之言,献丑多矣。
”因诹妪出处,方知为达睦丞相宠姬。
丞相薨,出嫁民间,今老矣。
通诗书,晓音律,喜笑谈,善刺绣,多往来达官家,为女子师,皆呼为边孺人。
生曰:“然则丞相政与先公使参及贾平章为同辈人矣。
”妪骇曰:“郎君岂魏参政子乎?”生曰:“然。
”真韩子所谓称其家儿者也。
因出杯款生。
生乃得备询参政旧日僚家。
妪曰:“俱无矣。
惟贾氏一门在此耳。
生曰:“老母有书达彼,敢托为之先启。
”妪许诺。
生又问:“平章弃禄数年,今有谁在,生事若何?”妪曰:“平章一子名麟,字灵昭,一女名娉聘,字云华。
母梦孔雀衔牡丹蕊怀中而生。
论颜色则若桃花之映春水,论态度则似流云之迎晓日。
十指削纤纤之玉,双羹绾袅袅之丝。
填词度曲,李易安难继后尘。
织锦绣图,苏若兰讵容独步耶。
邢国钟爱之,但从余讲学,予自以为弗如也,且夫人勤励治产有方,珠履玳不减昔时之丰盛,钟鸣鼎食宛如向日之繁华。
”生闻之,知其必指腹之人也。
急欲一往。
会妪病目,弗能前,遂止。
夫人讶妪久不来,乃遣婢春鸿往妪家问焉。
时妪目愈,欲偕行。
值生偶出,妪乃先随鸿往诣夫人谢,且道魏生母寄书事。
邢国骇愕曰:“政尔念之,今焉致此?亟为我召来,勿缓也!”春鸿承命复至请生,生便同行。
既及门,鸿先人。
俄而二青衣导生至重堂,即东阶少立。
邢国服命服出坐堂中,生再拜。
夫人曰:“魏郎几时来耶?”生曰:“数日耳。
”命坐。
茶罢,夫人曰:“记得别时尚在襁褓,今长成若是矣。
”慰劳甚至。
且问萧夫人暨安否。
生答以幸俱无恙。
夫人为生道旧如在目前,但不及指腹誓姻之说。
生疑之,乃顾随来老仆青山解囊,取母书投上。
夫人拆封观毕,纳诸袖中,亦不发言。
顷间一童子出,娟娟如琼瑶。
夫人命拜生,生答拜。
夫人曰:“小儿子也,当教之,乃达礼耶。
”复命侍妾秋蟾曰:“召娉娉来。
”须臾,边妪领二环复拥一女子,从绣幕后冉冉而至,面生前展拜,生逡巡欲避。
夫人曰:“无妨,小女子也。
”拜毕,退立于夫人座右。
边妪亦侍坐于隅。
窃窥娉娉真国色,虽西施、洛神未可优劣。
生见后,魂神飞越,色动心驰。
恐夫人觉之,即起身辞出。
夫人曰:“先平章视先参政犹骨肉,尊堂亦视老身如姊妹。
自二父云亡,两家阔别,鱼沉雁杳,音耗不闻,本谓此生无复再见,岂意余年得睹英妙,老怀喜慰,何可胜言。
郎君乃尔寡情耶?”生揖返席,不复敢辞。
邢国目娉娉人,意若使治具,然于时开宴,水陆毕陈。
夫人亲酌饮生,生跪受而饮。
既而命麟与娉娉更劝迭进。
娉酒至,生辞以乍出远方,久琼蘖,今不胜杯酌矣。
娉娉捧杯再拜,生欲熟视之,固辞不敢先饮。
夫人曰:“郎君年长于汝,自今以后既是通家,当为兄妹,汝宜跪劝。
”娉遂跪。
生仓惶遽接,一吸而尽。
娉娉收杯至夫人前,沥余酒于案曰:“兄饮未酹,更告一杯可乎?”夫人笑曰:“才为兄妹,便钟友爱之情,郎君岂得戛然乎?”边妪亦从旁相劝,生乃杯饮。
夫人复让边妪曰:“郎君既舍汝家,乃不早以见告,当满罚一觥。
”妪笑而饮。
宴罢告归。
夫人曰:“郎君毋还邸中,只在寒舍安下。
”生略辞。
夫人曰:“贫家寂寞,愿勿嫌也。
”即呼家仆脱欢、小苍头宜童引生于前堂外东厢房止宿。
生入门,但见屏帏床褥、书几浴盆、笔砚棋琴靡一不备。
妪家行李亦已在焉。
生既得定居,复遇绝色,且惊且喜,睡不能成,因赋《风人松》一词,乘醉书于粉壁之上。
词曰:碧城十二瞰湖边,山水更清妍。
此邦自古繁华地,风光好,终日歌弦。
苏子宅边桃李,坡公堤上人烟。
绮窗罗幕锁婵娟,咫尺远如天。
红娘不寄张生信,西厢事,只恐虚传。
怎及青铜明镜,铸来便得团圆。
是夕,娉娉反室亦厚忆生。
因呼侍女朱樱曰:“魏兄卧否?”樱曰:“弗知也。
”娉语之曰:“汝往厢房窥之。
”去良久,返命云:“郎君微吟烛下,若有深思。
既而取笔题数行于壁问,谛视之,乃《风人松》词也。
”娉曰:“汝记忆乎?”樱曰:“已记之矣。
”遂口占一过。
娉儒毫展双鸾霞笺次其韵,顷刻而就。
封缄付樱曰:“明早汝奉汤与郎君盥面时,以此授之。
”樱收于囊。
次日黎明,如教而往。
生盥洗毕,樱出缄谓生曰:“娉小娘致意郎君,有书奉达。
”生取视之,乃和生所赋壁间《风人松》,词云:玉人家在汉江边,才貌及春妍。
天教分付风流态,好才调,会管能弦。
文采胸中星斗,词华笔底云烟。
蓝田新锯壁娟娟,日暖绚晴天。
广寒宫阙应须到,霓裳曲,一笑亲传。
好向嫦娥借问,冰轮怎不教圆。
生读之数过,不忍释手。
知娉娉赋情特甚也,遂珍藏于书笈中。
方欲细询娉情性,而夫人已遣宜童召生矣。
生偕童人,夫人见生来迎,谓生曰:“郎君奉命萱堂,远来游学,不可玩时废日。
此中有大儒何先生者,及门之士常数百人。
郎君如从之游,必有进益。
贽见之礼吾已办矣,食罢请行。
”生睹聘后,万念俱灰,不求闻达,惟云华是念。
不虞,夫人之逼令就学,也黾勉应承,然亦不数数往也。
因念夫人虽甚见爱,而挂口不及姻事,且令与娉娉认为兄妹,盖有可疑,而元从质问,乃潜诣伍相词祈梦,得神报云:“洒雪堂中人再世,月中方得见娥。
”既觉莫晓所谓,但私识之。
一日偶与朋友游西湖,娉伺生不在,携侍姬兰苕潜至其室,遍阅简牍,见有《娇红记》一册,笑谓苕曰,“郎见读此书,得无坏心术否乎?”因戏题绝句二首于生卧屏上:净几明窗绝点尘,圣贤长日与相亲。
文房消洒元余物,惟有牙签伴玉人。
花柳芳菲二月时,名园剩有牡丹枝。
风流杜牧还知否,莫恨寻春去较迟。
抵暮,生归见诗,知为娉作,深侮一出,不得相见。
乃赓其韵,用赵松雪体行楷书于花笺,以答娉。
诗曰:冰肌玉骨出风尘,隔水盈盈不可亲。
留下数联珠与玉,凭将分付有情人。
小桃才到试花时,不放深红便满枝。
只为易开还易谢,东君有意故教迟。
写毕,元便寄去。
踌躇间,忽春鸿来谓生曰:“夫人间郎君西湖归,惧为酒困,遣妾持武夷小龙团茶奉饮。
”生喜甚,即啜一瓯。
因移身逼鸿坐,笑语鸿曰:“娉小姐既视我为兄,汝何惜暂为我妇。
”鸿变色曰:“夫人理家严肃,婢妾只任使令,岂敢荐枕于君,以污清德。
”生曰:“东园桃李,片时春也,何害?”遂与鸿狎。
且谓鸿曰:“吾有一柬奉娉娉,能为我持去否?”鸿曰:“敢不承命。
”当亟递去。
鸿人,遇娉茶堂中,即以与之。
娉急置于怀,瞩鸿勿泄。
返室观之,乃和其绝句二首。
读罢叹曰:“清楚流丽,类其为人。
”言未已,闻夫人呼曰:“有客。
”娉趋出,乃外兄莫有壬也。
自寞城来省,邢国因设宴待之,生亦与坐。
夫人以久别有壬,且悲且喜。
姑侄劝酌,不觉至醉。
兼之有壬远来,驱驰鞍马,困惫不任酒,急欲休息,苦告夫人。
夫人乃令脱欢扶掖至礼宾堂之南小斋内卧。
生亦随出,独立于重堂。
亡何夫人亦眩晕思卧,乃先就榻。
惟娉娉率诸婢收拾器皿,锁闭门户。
朱樱持烛伴娉出重堂巡逻,见生孤立。
惊曰:“兄未寝乎,何此延伫?”生告以渴甚,求浆弗能得。
婚即令樱人厨中取茶,因代樱执烛置案上,烛为风烁蜡液泪流,娉以金剪剪之曰:“汝亦风流乎?”生曰:“子不闻李义山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娉曰:“义山浪子耳,何眷恋之深也?”生曰:“人同此心,心同此意,焉可以此病义山乎?”娉曰:“然则兄亦义山之流亚矣。
”生曰:“风情幽思,自谓过之。
”娉曰:“若是之言,真风流蕴藉之士也。
但佳句云,劳心者,果劳何事。
不知商隐亦有是乎?”生曰:“室迩人遐故也。
”娉不答,指壁上琴曰:“兄善是那?”生曰:‘,幼耽此技,小姐闻亦能之。
”娉曰:“谩寄指耳,敢言能乎。
”俄朱樱捧茶至,娉起递与生,生谢曰:“何烦郑重?”娉曰:“爱亲敬兄,礼宜如是。
”生将促席与言,娉遽敛身曰:“今夕夜深,兄宜返室。
来宵有便,当诣听琴,幸勿他往也。
”各道万福而退。
次日,夫人中酒不能起,薄暮,娉偷至厢房。
生正悬望伫阶前,陡见娉来,喜心翻倒,即拥娉人,坐定。
生拂几焚香,解锦囊出天凰环佩琴请娉弹。
娉羞涩固辞。
生于是转轸调弦,鼓关雎一曲,以感动之。
娉曰:“吟揉绰注一一皆精。
但,惜取声太巧,下指略轻耳。
”生甚服其言。
必欲观娉之指法,.请之不已。
娉乃命朱樱取琴放前琅石桌上,操雉朝飞一调以答生。
生曰:“佳哉指法。
但此曲未免淫艳之声多。
”娉曰:“无妻之人,其词哀苦,其声凄怨,何淫艳之有?”生曰:“子非牧犊子妻,安能造此妙乎?”娉无言,惟微晒而已。
是夕谈话稍款,言情颇深。
值夫人睡觉,呼娉索人参汤。
娉惶恐走去。
生茫然自失,魂魄俱丧,面若死灰,大失所望。
因枕上赋《如梦令》一词自悼,词云:明月好风良夜,梦楚王台下,云散雨收,难成佳会,又为虚话。
误也,误也。
青着眼儿干罢。
F平旦,生起整衣冠,趋夫人阁问安否。
出入重堂,转从堂后循曲巷欲造娉室,迷路而回,至清凝阁前少憩。
时娉正坐阁,低鬟束双弯,着绣鞋。
生即屏身户外,窥于隙间,为娉小婢福福见之,报与娉。
娉大愤,将起白夫人。
生惶恐告娉曰:“向于夫人处问安,路迷至此,兄妹之情,宁忍见窘。
”娉曰:“男子无故不入中堂,况可直造人家闺阁乎!今且恕兄,后再勿至。
”生连揖不已。
娉曰:“聊恐兄耳,毋劳深谢。
”因指阁前灵清小瓦盆养瑞香一株,命福福云:“送去兄卧房中,为幽人之伴。
”生曰:“得此一枝,当贮诸金屋。
”娉笑而颔之。
福遂捧花送生出。
生知福乃娉之亲随,即探囊中金数星与之,冀其传递简帖,潜通殷勤,福拜而受之。
自此得其用矣。
然生自离家之后,两月有馀。
寒食初过,清明又到。
夫人备酒肴,召邻曲及边妪,并拉生出郭扫坟。
惟娉娉以小疾新愈,不得偕行。
生觇知娉不往,乃佯出,夫人留之。
生曰:“适何先生遣人见呼,不敢不去。
弗及拜平章神道,意甚怏然。
”夫人曰:“先生召无诺,宜速往也。
”生去。
夫人亦登舆,举家毕从。
惟留福福及小女使兰苕伴娉。
生度夫人行远,徐徐而归,至重堂门,闭不得入,徘徊底下。
福福闻人履声,谓是客至。
启门问之,乃生也。
生急持福裙问娉所在,欲见之。
福曰:“小姐敏慧聪明,知书识礼,持身谨慎,不离闺房,贞静幽娴,凛不可犯。
妾安敢暗昧导君唐突西子。
”生曰:“吾之遇汝,自谓有缘。
虽张珙之红娘不啻过也。
今汝乃有是言,予觖望甚矣。
”福沉吟半晌曰:“彼虽以礼自持,然幽情颇切,吾尝见其揽镜自照,回顾妾曰:‘我何如月中之娥也。
,妾复之曰,不已夸乎。
彼乃曰,‘娥虽貌美,叵耐只孤眠。
,由是观之。
可知情寄也。
”生曰:“为今之计,将若之何?”福曰:“妾有吴鲛手帕。
郎君试为情诗书其上,我当持与之观。
郎君轻步踵妾后窥之,彼若动心,事谐必矣。
”生欣然握管题以付之。
诗曰:绞绡元自出龙宫,长在佳人玉手中。
留待洞房花烛夜,海棠枝上试新红。
福袖帕入,生尾福后至柏堂。
娉方倚栏玩庭前新柳曰:“绿阴如许矣。
”因诵稼轩词云:“莫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生遽前抚其背曰:“断肠何所为乎?”娉惊曰:“狂生又至此耶!”生曰:“韩寿窃香,相如涤器,狂者固如是乎!”娉乃命福取茶。
福佯堕手帕于地,娉拾而观之,见诗怒曰:“此必兄所为。
小妮子何敢无惮如是,吾将持以白夫人。
”生谢再三,继之以跪。
娉因回颜一莞,收置怀中曰:“勿多言,姑此共坐,少叙半晌之欢。
倘老母来归,则无及矣。
”生大喜,就坐。
娉呼福出江瑶荐酒,亲持金荷叶杯,酌以劝生。
生辞不饮。
娉因劝,生谢曰:“此意良已勤,政昔人谓虽吃锥子,亦醉不烦酒。
”略饮数杯,因命撤去,娉从之。
生乃促席与娉联坐,语娉曰:“我奉命慈亲,为此姻事,艰难水陆,千里远来。
今夫人了无一语道及前盟,必有他谋。
事恐中变,命为兄妹,其意可知。
子复漠然路人相视,殊无聊赖。
久拟赋归,但以未与子言,故迟迟不决耳。
今幸相逢,难期再会,予之心事,子既知之,谐与不谐,明以见告,勿徒使我为东南留滞之客也。
”娉闻之,抚髀叹曰:“余岂木石人哉,兄之此言,岂知我者。
妾自遇兄来,忘食废事,心动神疲,夜寐夙兴,惟君子是念。
愿以葑菲,得侍闺房,偕老百年,乃深幸也。
第恐天不与人行方便,不能善始令终。
张珙、申纯可为明鉴。
”兄如不弃管蒯,妾可永执箕帚,毋轻一举,当计万全。
”生曰:“若待六礼告成,则予墓草宿矣。
子其怜之,毋吝今夕。
” 娉未及对,而兰苕告夫人回矣。
生仓惶趋出。
是月三日丙午也。
丁未清晨,生人谒,夫人曰:“昨因祭扫就西湖上诸寺一行,佳景满前,令人应接不暇。
所惜者,寓言不在耳。
”生唯唯而退,至中堂侧门与娉相遇,侍妾森然,前遮后拥,彼此注视,莫交一言。
生归室闷闷,因诵崔颢黄鹤楼诗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娉过窗外闻之,因穴窗呼生曰:“男儿向怀上之切乎。
”生曰:“事屡参差,终不能就,处此无益,莫若归尔。
”娉曰:“少顷当令福福请君。
”言讫而去。
早饭罢,福福果来。
谓生曰:“娉娘有柬奉君。
”生取视之,乃诗一首,云: 春光九十恐无多,如此良宵莫浪过。
寄与风流攀桂客,直教今夕见嫦娥。
读毕,生喜不自制。
然,视日之斜,汲汲然,望夜之至。
岂期向午,生之故人金在来拉生过平康,生以他事拒之。
金固请,不得已乃与同行。
彼妓有秀梅颇晓诗词,素慕才俊,见生洒落,劝以巨觥。
金又与轰饮,生意不在酒,为所困,痛醉而归,展紫丝褥卧于房前石栏杆地上。
迨暮月明,夫人睡熟,娉乘便赴约,不意生酣酒气逼人,呼之不应,乃怅然踟蹰于阶下,徐人生室,取毫写绝句一首于生练裙上,投笔而去。
诗曰:暮雨朝云少定踪,空劳神女下巫峰。
襄王自是无情者,醉卧月明花影中。
五更天明,生酒亦醒,起步花阴,但见落红沾袖,坠露湿衣。
追省娉期,滂然流泪。
正郁郁间,忽风吹生衣裾,据翻字见,生举视之,乃七言绝句,娉所染也。
因大怅恨失此良会,为人所误,深负娉期。
剪下裙幅,装潢成轴,悬于壁间,仍赓原韵,缄以寄娉。
诗曰:飘飘浪迹与萍踪。
误人蓬菜第几峰。
凡骨未仙尘俗在,罡风吹落醉乡中。
诗后复有一词,名《忆秦娥》云:春萧索,可怜更负佳人约。
佳人约,今番准定,莫教违却。
世间虽有相思药,应知难疗身如削。
身如削,盈盈珠泪,夜深偷落。
一日,忽闻夫人唤春鸿云平章忌辰在迩,合照常规,汝可往西邻姚恭恕长者家问几时建金山佛会,亦欲附荐平章,以邀冥福。
鸿少选返命云,只在此月二十五日为始,适届忌辰,凡三昼夜。
若欲与建善功,必须严斋戒,至日请诣法筵,炷香礼佛,竣事方归。
至期夫人吩咐娉家事毕,乃往姚宅。
娉与生俱送及门,因得同行人内。
经过生卧房前,生苦邀人,欲赋高唐。
娉恳辞曰:“蒲柳贱躯敢自吝惜。
但今白昼,仆妾众多,若交接之顷,云雨方浓,妾于此时如醉如梦,能保无他虑乎?莫若少待今宵。
兄宜见即妾所,妾当明烛启门,焚香迎候。
”生深然之。
至暮娉戒诸奴仆曰:“夫人偶不在家,汝等各宜早歇。
男仆不许擅人中门,女仆亦须不离内寝,毋得辄便私相往来。
仆众皆拱听,莫敢不遵。
人既定,生得寻向路,由柏堂后,转过横楼,而适有两巷相连,莫知何者可达。
狐疑未决,忽风送好香一炷,迎鼻而来,生心喜曰:“娉不远矣。
”径趋右巷,巷穷,果得娉寝。
但见绿窗半启,绛烛高烧。
娉上服紫罗衫,下着翠文裙,自拈生龙脑于金雀尾炉中焚之,香烟缥缈,烛影晶荧。
骤望见娉,疑与仙遇。
娉笑曰:“钜卿信人也。
”出户迎生,延人室内。
室中安黑漆罗钿屏风床,红罗圈金杂彩绣帐,床左有一剔红矮几,几上盛绣鞋二双,弯弯如莲瓣,仍以锦帕覆之,右有铜丝梅花笼,悬收香鸟一只,余外无长物。
房前宽阔仅丈许,东壁上挂二乔并肩图,西壁挂美人梳头歌,壁下犀皮韦相对,一放笔砚文房具,一放妆奁梳掠具,小花瓶插海棠一技,花笺数番,玉镇纸一枚。
对房则藕丝吊窗下作船轩,轩外缭以彩墙。
墙内叠石为台,上种牡丹数本,四旁佳花异草丛错相间,距台二尺许,砖一方池,池中金鱼数十尾,护阶草笼罩其上。
生未暇遍观,即拥娉就寝。
娉乃取白绞软帕付生曰:“兄诗验矣。
可谓海棠枝上试新红也。
”生笑为娉解衣,共人帐中。
娉低声告生曰:。
‘妾幼处深闺,未诸情事。
谐欢之际,第恐弗胜。
兄若见怜,不为已甚。
”生曰:“姑且试之。
庶几他日见惯。
”岂期娉之身体纤柔,腰肢颤掸,花心才折,桃浪已翻,羞赧呻吟,如不堪处。
而生蜂锁蝶恋,未肯即休,直至兴阑。
将过半夜,生起持帕剪烛观之,仍与娉使藏焉,留为后日之记。
娉曰:“贱妾陋躯,为兄所破,静言思之,有面目,伉俪之约,兄善图之,毋使妾为章台之柳则幸矣。
不然,当坠楼赴水以死谢兄,断不能从世俗之人背盟他适,以负天下。
”生曰:“我为男子,岂不能谋一妇人。
脱有夙缘,不必过虑。
”乃于枕上口占《糖多令》一阕以赠娉。
词云:深院锁幽芳,三星照洞房,摹然间得效鸾凰。
烛下诉情犹未了,开绣帐、解衣裳,新柳未舒黄,枝柔那耐霜。
耳畔低声频咐嘱,偕老事,好商量。
娉亦依韵和以酬生:少小惜红芳,文君在绣房,幸相如赋就求凰。
此夕偶谐云雨事,桃浪起,湿衣裳,从此退蜂黄。
芙蓉愁见霜,海誓山盟,休忘却,两下里细思量。
自此往来频数,无夕不欢。
虽连理之柯,比翼之鸟,奚以过也。
何期光阴易过,乐极悲来,夏暑将残,秋风又动,忽收萧夫人及二兄书,取生回,应乡试。
生得书悒怏不遣娉知,然言动之间,屡有嗟叹之意。
娉问之,生不获隐,出母书示之,彼此流涕。
未数日,生二兄又遣一仆海仙,驰书奉邢国夫人,使促生早还。
夫人启缄读毕,令人召生至,以母书示之。
且谓生曰:“尊夫人相念之深,二令兄促归亦急,且欲同应秋期,实人间快事。
老身虽不忍遽舍郎君,然母命、兄书安可违越。
所愿桂枝高折,早占鳌头。
侧耳捷音与有荣耀。
瓜期未及,拱候再来。
”遂备酒肴饯生。
娉时侍夫人坐侧,闻知此言,泪落如雨,即起人内,其夜伺夫人睡,乃潜出别生,相视饮泣。
遂谓生曰:“正尔喜欢,乃有远别。
天耶、人耶,何至此极也。
”生曰:“我为母兄所逼,且只暂归,三两月间再图相见,子第宽心,保图眠食,勿为亡益之悲,徒损倾国之貌。
”嫂掩泣曰:“兄途中谨慎,早早到家,有便即来,勿为长往。
妾丑陋之身,乃兄所有。
倘念日盟,不我遐弃,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乃向生再拜曰:“只此别兄,明日不能出矣。
”生亦咽埂,目送娉还,次日,娉又遣福福叩门,持手简送青丝履一双,绫袜一赠生。
简云:“薄命妾婢再拜寓言兄前,媳薄命不得奉侍左右,为久计,今马首欲东,无可相赠,手制粗鞋一双,绞袜一纲,聊表微意。
庶步履所至,犹妾之在足下也。
悠悠心事,书不尽言,伏椿缄辞,涕泪交下。
不具。
”生览毕,惟堕泪而已。
遂收拾锁于书复。
既登途,凡道中风晨月夕,水色山光,睹景怀人,只增悲惋。
及抵家,已迫槐黄矣。
遂偕二兄往就试。
失利,惟鹏领高荐而归,贺客填门,杂数月。
迨冬未,同年促上礼闱,生方欲托病不赴,图为杭游以践夙约,而母与二兄之弗容,府尹县侯之敦遣,不获已,黾勉而行,期在下第,庶得即归。
讵意青钱万选万中,会闱揭晓,名次群英。
廷试又在甲榜,擢应举翰林,文字才名日起籍甚。
当时虞揭诸公皆加爱重。
生虽在清要,而心念云华,未尝暂舍,因求外补。
明年正月,得江浙儒学副提举,正惬所愿。
遂不归襄汉,径赴钱塘·需次待阙。
首具袍笏,请贾氏拜夫人。
夫人见生来,喜色溢面。
劳之曰:“且审金榜题名,文台列职,平生之愿,一日尽酬。
第恨灵昭年幼,未历江湖。
老病孱躯,不能远涉,无由造贺,作庆尊堂为愧耳。
”生谢曰:“未学荒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