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异编卷二十七
关灯
小
中
大
当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
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
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
三诗人因避席隈映,拥炉火以观焉。
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异,都冶颇极。
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
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都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
”俄而一伶,拊节而唱,乃曰,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
”寻又一伶讴之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
”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
”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
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
”因欢笑而俟之。
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问,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之涣即掀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
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诣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
诸伶竟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
”三子从之,饮醉竟日。
洛中举人举子乙,洛中居人也。
偶与乐妓茂英者相识。
英年甚小。
及乙到江外,忽于饮席遇之,因赠诗云:忆昔当初过柳楼,茂英年小尚含羞。
隔窗未省闻高语,对镜曾窥学上头。
一别中原俱老大,重来南国见风流。
弹弦酌酒话前事。
零落碧云生暮愁。
举子因谒节使,遂客游留连数月。
帅遇之甚厚,宴饮既频,与酒谐戏颇洽。
一日告辞,帅厚以金帛赆行,复开筵送别,因暗留绝句与曰:少种花枝少下筹,须防女伴妒风流。
坐中若打占相令,除却
因设舞曲,遗诗,帅取览之,当时即令人所在,送付举子。
凤窠群女姑城太守张宪,使娼妓戴拂壶中,锦仙裳,蜜粉淡妆,使侍阁下。
奏书者号“传芳妓”,酌酒者号。
龙津女”,传食者号“仙盘使”,代书札者号“墨蛾”,换香者号“麝姬”,掌诗稿者号“双清子”。
诸娼曰“凤巢群女”。
又曰咽队曳云仙”。
郑中丞文宗朝,有内人郑中丞(中丞,当时宫人官也),善胡琴。
内库有琵琶二面,号大忽雷、小忽雷。
因为匙头脱损,送在崇仁坊南赵家料理。
大约造乐器,悉在此坊,其中有二赵家最妙。
时有权相旧吏梁厚本,有别墅在昭应县之西南,西临渭河。
垂钓之际,忽见一物流过,长五七尺许,上以锦缠之。
令家童搂得就岸,乃秘器也。
及发开视之,乃一女郎,妆色俨然,以罗中系其颈。
遂解其领巾,伺之,口鼻之间,尚有余息。
即移至室中,将养经旬,方能言语,云:“我内弟子郑中丞也。
昨因忤旨,令内人缢杀,投于河中,锦即是弟子,临刑相赠耳。
”乃如故,即垂泣感谢。
厚本无妻,即纳为室。
自言善琵琶。
其琵琶今在南赵家修理,恰值训、注之事,人莫有知者。
厚本因赂其乐器匠,购得之。
至夜分,方敢轻弹。
后值良辰,饮于花下,酒酣,不觉朗弹数曲。
是时,有黄门放鹞子过门,私于墙外听之,曰:“此是郑中丞琵琶声也。
”窃窥识之。
翌日,达上听。
文宗始尝追悔,至是惊喜。
遣中使宣召,问其由来,乃舍厚本罪,任从匹偶,仍加赐赉焉。
李季兰李季兰,以女子有才名。
初,五六岁时,其父抱于庭,作诗咏蔷薇,其未句云:“经时才架却,心绪乱纵横。
”父恚曰:“此女子将来富有文章,然必为失行妇人矣。
”竟如其言。
又,季兰尝与诸贤会乌程县开元寺。
知河间刘长卿有阴疾,谓之曰:“山气日夕佳。
”长卿对曰:“众鸟欣有托。
”举坐大笑。
论者两美之。
季兰有诗曰:“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
”盖五言之佳境也。
上方班姬即不足,下比韩英则有余。
亦女中之诗豪也。
尝赋得《三峡流泉歌》曰: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泉尝自闻。
玉琴弹出转寂,直似当时梦中听。
三峡迢迢几千里,一时流入深闺里。
巨石奔湍指下生,飞波走浪弦中起。
初疑喷涌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
湍曲濑势将尽,时复滴沥平沙中。
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
一弹既罢还一弹,愿似流泉镇相续。
李逢吉李丞相逢吉,性强愎而沉猜多忌,好危人,略无愧色。
既为三川居守刘禹锡,有妓甚丽,为众所知。
李恃夙望,恣行威福,分务朝官,取容不暇,一旦阴以计夺之。
约曰某日皇城中堂前致宴,一应朝贤宠嬖,并请早赴境会。
稍可观嘱者,如期云集。
敕阍吏先收刘家妓从门入,倾都惊异,元敢言者。
刘公计无所出,惶惑吞声。
又翌日,与相善三数人谒之,但相见如常,从容久之,并不言境会之所以然。
座中默然相目而已。
既罢,一揖而退。
刘叹咤而归,知无可奈何,遂愤懑而作四章,以拟《四愁》云尔:玉钗重合两无缘,鱼在深潭鹤在天。
得意紫鸾休舞镜,能言青鸟罢衔笺。
金盆已覆难收水,玉轸长抛不续弦。
若向靡芜山下过,遥将红泪洒穷泉。
鸾飞远树栖何处,凤得新巢已去心。
红壁尚留香漠漠,碧云初断信沉沉。
情知点污投泥玉,犹自经营买笑金。
从此山头似人石,丈夫形状泪痕深。
人曾行处更寻看,虽是生离死一般。
买笑树边花已老,画眉窗下月犹残。
云藏巫峡音容断,路隔星桥过往难。
莫怪诗成无泪滴,尽倾东海也须干。
三山不见海沉沉,岂有仙踪更可寻。
青鸟去时云路断,娥归处月宫深。
纱窗遥想春相忆,书幌谁怜夜独吟。
料得夜来天上镜,只应偏照两人心。
薛涛蜀妓薛涛,字洪度,本长安良家子。
父郑,因官寓蜀。
涛八九岁,知声律。
其父一日坐庭中,指井梧示之曰:“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令涛续之。
即应声曰:“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父愀然久之。
父卒,母孀居,韦皋镇蜀,召令侍酒赋诗,因入乐籍。
涛暮年屏居浣花溪,著女冠服,有诗五百首。
元稹微之,知有薛涛,未尝识面。
初授监察御史,出使西蜀,得与薛涛相见。
自后元公赴京,薛涛归浣花所,其浣花之人,多造十色彩笺。
于是涛别模新样小幅松花纸,多用题诗,因寄献元公百余幅。
元于松花纸上,寄赠一篇曰:锦江滑腻岷峨秀,幻作文君及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词客皆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富蒲花发五云高。
薛尝好种菖蒲,故有是句。
蜀中松花纸、金沙纸、杂色流沙纸、彩霞金粉龙凤纸,近年皆废,惟绞纹纸尚在。
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云:闻道边城苦,而今到始知。
却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
元微之赠涛诗,因寄旧诗与之云: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
月夜咏花怜暗淡,雨朝题柳为欹垂。
长教碧玉藏深处,向红笺写自随。
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开似教男儿。
薛涛好制小诗,惜其幅大,狭小之。
蜀中号薛涛笺,或以营妓无校书之号,韦南康欲奏之而罢,后遂呼之。
胡曾诗曰:万里楼台女校书,琵琶花下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领取春风总不如。
进士杨蕴中,下成都狱。
梦一妇人曰:“吾薛涛也。
”赠诗云:玉漏声长灯耿耿,东墙西墙时见影。
月明窗外子规啼,忍使孤魂愁夜永。
张建封妓白乐天有和“燕子楼”诗。
其序云:徐州张尚书,有爱妓盼盼,善歌舞,雅多风态。
予为校书郎时,游淮泗间,张尚书宴予,酒酣,出盼盼佐欢。
予因赠诗乐句云:“醉娇胜不得,风牡丹花。
”一欢而去。
尔后绝不复知,兹一纪矣。
昨日,司勋员外郎张仲素绘之访予,因吟新诗,有《燕子楼》诗三首,辞甚婉丽。
诘其由,乃盼盼所作也。
绘之从事武宁累年,颇知盼盼始未,云:张尚书既殁,鼓城有张氏旧第,中有小楼名“燕子”,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于今尚在,盼有诗云: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知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又云:北邱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一十年。
又云: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瑟玉萧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余尝爱其新作,乃和之云: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寒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又云:钿带罗衫色似烟,几口欲起即潜然。
自从不舞霓裳袖,叠在空箱二十年。
又云: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又赠之绝句云: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四五枝。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后仲素以余诗示盼盼,乃反复读之,泣曰:“自公薨背,妾非不能死,恐百载之后,人以我公重色,有从死之妾,是玷我公清范也。
所以偷生尔。
”乃和白公诗曰: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
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
盼盼得诗后,怏怏旬日,不食而卒。
但吟诗云:“儿童不识冲天物,谩把青泥污雪毫。
”欧阳詹欧阳詹,字行周,泉州晋江人。
弱冠能属文,天纵浩汗。
贞元年登进士第。
毕关试,薄游太原,于乐籍中因有所悦,情甚相得。
及归,乃与之盟曰:“至都当相迎耳。
”即洒泣而别,仍赠之诗曰:驱马渐觉远。
回头长路尘。
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
去意既未甘,居情谅多辛。
五原东北晋,千里西南秦。
一屡不出门,一车无停轮。
流萍与系匏,早晚期相亲。
寻除国子四门助教,住京。
籍中者思之不已,经年得疾,且甚,乃危妆引髻,刀而匣之。
顾谓女弟曰:“吾其死疾,苟欧阳生使至,可以是为信。
”又遗之诗曰:自从别后减容光,半是思郎半恨郎。
欲识旧来云髻样,为奴开取镂金箱。
绝笔而逝。
及詹使至,女弟如言。
径持归京,具白其事。
詹启函阅之,又见其诗,一恸而卒。
故孟简赋诗哭之。
序曰:“闽越之英,惟欧阳生。
以能文擢第,爰始一命,食大学之禄,助成均之教,有庸绩矣。
”我唐贞元己卯岁,曾献书相府,论大事,风韵清雅,词旨切直。
会东方军兴,府县未暇慰荐。
久之,倦游太原,还来帝京,卒官灵台。
悲夫,生于单贫,以询名故,心专勤俭,不识声色。
及兹篮仕,未知洞房纤腰之为蛊惑。
初抵太原,居大将军宴席上,妓有此方之尤者,屡目于生,生感悦之,留赏累月,以为婉妾之乐,尽在是矣。
既而南辕,妓请同行。
生曰:“十目所视,不可不畏。
”辞焉。
请待至都而来迎,许之,乃诀去。
生竟以连蹇,不克如约。
过期,命甲遣乘密往迎妓。
妓因积望成疾,不可为也。
先大故之夕,剪其云髻,谓侍儿曰:“所欢应访我,当以髻为贶。
”甲至,得之。
以乘空归,授髻于生。
生为恸怨,涉旬,而生亦殁。
则韩退之作何蕃书,所谓欧阳詹者,生也。
河南穆玄道访予,尝叹息其事。
呜呼,钟爱于男女,索其效死,夫亦不蔽也。
大凡以时断割,不为丽色所汩,岂若是乎。
古乐府诗,有《华山畿》、《玉台新咏》,有庐江小吏更相死,或类于此。
暇日偶作诗以纪之,云:有客初北逐,驱驰次太原。
太原有佳人,神艳照行云。
座上转横波,流光注夫君。
夫君意荡漾,即日相交欢。
恩情非一词,结念誓青山。
生死不变易,中诚元间言。
此为太学徒,彼属北府官。
中夜欲相从,严城限军门。
白日欲同居,君畏他人闻。
忽如陇头水,坐作东西分。
惊离肠千结,滴泪眼双昏。
本朝达京师,回驾相追攀。
宿约始乖阻,巧笑安能干。
防身本苦节,一去何由还。
后生莫沉迷,沉迷丧其真。
武昌妓(原书无目有文)韦蟾廉问鄂州,及罢任,宾僚盛陈祖席。
蟾遂书《文选》句云:“悲莫悲兮生别离,登山临水送将归。
”以笺毫授宾从,请续其句。
座中怅望,皆思不属。
逡巡,女妓泫然起曰:“某不才,不敢染翰,欲口占两句。
”韦大惊异,令随口写之:“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
”座客无不嘉叹。
韦令唱作“杨柳枝”词,极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