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异编续集卷六
关灯
小
中
大
命幼玉出拜。
公酉见之,嗟吁曰:“使汝居东西二京,未必在名妓之下。
反居于此,其名不得闻于天下。
”因命左右取笺为诗,赠幼玉曰:真宰无私心,万物逞殊形。
嗟尔兰蕙质,远离幽谷青。
清风暗助秀,雨露濡其泠。
一朝居上苑,桃李让芬馨。
由是益有光,但幼玉暇日,常幽艳愁寂,含芳未吐。
人或询之,则曰:“此道非吾志也。
”会东都人柳富,字润卿,豪俊之士。
幼玉一见曰:“兹我夫也。
”富亦有意室之,然富方倦游,凡于风前月下,执手恋恋,两不相舍。
既久,其妹窃知之。
一日,诟富以语曰:“子若复为向时事,吾不舍子,即讼子于官府。
”富从是不复往。
一日,遇幼玉江上。
幼玉泣曰:“过非我造也,君宜以理推之。
异时幸有终身之约,无为今日之恨。
”相饮于江上。
幼玉云:“吾之骨,异日当附子之先垄。
”复谓富曰:“我平生所知离而复合者甚众,虽言爱勤勤,不过取其财帛,未尝以身许之也。
我发委地,宝之若玉,他人无敢窥觇,于子无所惜。
”乃自解鬟剪一缕以遗富。
富感悦深至,去,又羁思不得会,并为恨,因而忧枕。
幼玉日夜怀思,遣人侍病。
既愈,富为长歌赠之,云:紫府楼阁高相倚,金碧户牖红晖起。
其间宴息皆仙子,绝世妖姿妙难比。
偶然思念起尘心,几年谪向衡阳市。
娇烧飞下九天来,长在娼家偶然耳。
天姿材色拟绝伦,压倒花衢众罗绮。
绀发浓堆巫峡云,翠眸横剪秋江水。
素水纤长细细圆,春笋脱向青烟里。
缓步莲花窄窄弓,凤头翘起红裙底。
有时笑倚小栏杆,桃花无颜乱红委。
王孙送目以劳魂,东邻一见还羞死。
自此城中豪富儿,呼童控马相追随。
千金买得歌一曲,暮雨朝云镇相续。
皇都年少是柳君,体段风流万事足。
幼玉一见苦留心,殷勤厚遣行人嘱。
青羽飞来洞户前,惟郎苦恨多拘束。
偷身不使父母知,江亭暗共才郎宿。
犹恐恩情未甚坚,解开鬟髻对郎前。
一缕云随金剪断,两心浓密更如绵。
自古美事多磨隔,别时两意空悬悬。
清宵长叹明月下,花时洒泪东风前。
怨入朱弦危更断,泪如珠颗自相连。
危楼独倚无人会,新书写恨托传难。
奈何幼玉家有母,知此端倪蓄嗔怒。
千金器醉属佣人,密约幽欢镇相误。
将刃欲加连理枝,引弓欲弹鹣鹣羽。
仙山只在海中心,风逆波紧无船渡。
桃源去路隔烟霞,咫尺尘埃无觅处。
郎心玉意共殷勤,同指松药情愈固。
愿郎誓死莫改移,人事有时自相遇。
他日得郎归来时,携手同上烟霞路。
富因久游,亲促其归。
幼玉潜往别,共饮野店中。
玉曰:“子有清才,我有丽艳,才色相得,誓不相舍。
我之心,子之意,卜诸神明,结之松筠,久矣,子必异日有潇湘之游,我亦待君之来。
”于是,二人共盟焚香,致其灰于酒中,共饮之。
是夕,同宿江上。
翌日,富作词别幼玉,名《醉高楼》,词曰:人间最苦,最苦是分离。
伊爱我,我怜伊。
青草岸头人独立,画船归去橹声迟。
楚天低。
回望处,两依依。
后会也知俱有愿,未知何日是佳期。
心下事,乱如丝。
好天良夜还虚过,辜负我,两心知。
愿伊家衷肠在,一双飞。
富唱其曲以佐酒,音调辞意,非惋不能终曲。
乃罢酒,相与大恸。
富乃登舟。
富至都下,以亲年老,家又多故,不得如约,但对镜洒涕。
会有客自衡阳来,出幼玉书,但言幼玉多卧病。
富遽开其书疾读,书尾有二句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富大伤感。
一日,残阳沉西,疏帘不卷。
富独立庭筛,见有半面出于屏间。
富视之,乃幼玉也。
玉曰:“吾以思君得疾,今已化去。
欲得一见,故有是行。
我以平生无恶,不犯幽狱。
后日当生衷州西门张遂家,复为女子。
彼家卖饼。
君子不忘昔日之旧,因有事相过,幸见我焉。
我虽不省前世事,然君之情当如是。
我有遗物在侍儿处,君求之以为验。
千万珍重。
”忽不见。
富惊愕,但终叹惋。
异日,有过客自衡阳来,言幼玉已死。
闻未死前,嘱其侍儿曰:“我不得见郎,死亦不安,郎平日爱我手、发、眉、眼,他皆不可寄附,我今剪头发一缕,手指甲数个,郎来访我时,子可与之。
”后数日,幼玉果死也。
长安李姝李姝者,长安女娼也。
家甚贫,年未笄。
母以旧于宗室四王宫,为同州节度之妾,才得钱十万。
王宠嬖专房,渐长益美,善歌舞,能敬事王意。
一日,惮旨命车载之戚里龙舟刺史张侯别第。
张顷于宴席,见其人心动不能忍,私愿得之,虽竭死无惮。
既而获焉。
以为笼中物,喜骇交拘,罄所蓄伎乐,张筵五六日不息。
姝事之曲有礼节,大率如在王宫时。
然每至调谑诱呷,辄庄色敛在。
饵以奇玩珍异,却而弗顾。
张固狂淫者,必欲力制之。
乘其理发檐下,直前拥致之,姝大呼嚼泣,走取其佩刀将自刭。
婢媵夺救得止。
由是浸不合张意。
张耻且怒,被酒挺刃突入室逼之。
姝殊自若,谓之曰:“妇人以容德事人,职主中馈。
姝不幸幼出贱流,鬻身官邸,委质妾御,不获托久,要于良家,罪实滋大。
辛蒙同州怜爱,许侍中屡。
同州性严忌,虽亲子弟犹不得见姝之面。
偶因微谴,暂托于君侯之侧,所以相待愈于爱子矣。
不图君侯乃欲持货利见蛊,而又凭酒仗剑,威胁以死,欺天罔人,暴如此,诚烈谊丈夫所不忍闻。
姝宁以颈血污君侯刀,愿速斩姝头送同州,正死不憾!”遂膝行而前,拱手就刀。
张羞愧流汗,拽之使起,曰:“我安敢如是!而今而后,何施面目复见同州哉!”自是不复与戏言。
姝竟缢死。
他日,张昼寝,见披发而立,曰:“为姝报同州,已辩于地下矣!”张大惧,悒闷不食,数日而卒。
铁氏二女铁氏,色目人。
父铉为山东布政使。
靖难师攻城,百计终不能下。
文皇入正大统,擒铉至,杀之。
其家属发教坊司为乐妇。
二女入司数月,终不受辱。
有铉同官至,二女各献以诗。
长女诗曰:教坊脂粉洗铅华,一片寒心对落花。
旧曲听来犹有恨,故园归去已无家。
云鬟半挽临妆镜,两泪空流湿绎纱。
今日相逢白司马,尊前重与诉琵琶。
次女诗曰:骨肉相残产业荒,一身何忍去归娼?泪垂玉著辞官舍,步磁金莲入教坊。
揽镜自怜倾国色,向人羞学倚门妆。
春来雨露宽如海,嫁得刘郎胜阮郎。
同官以诗上达文皇,曰:“欲终不屈乎。
”乃赦出之。
皆适士人,以终老焉。
蜀容妓翁客自蜀挟一奴(妓)归,蓄之别室,率数日一往。
偶以病少迹,妓疑之。
翁作词自解,妓即韵答以《踏莎行》,云:说盟说誓,说情说意。
动便春愁满纸。
多应念得脱空经,是哪个先生教底。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
一味供他樵悴。
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灵犀小传朱小姬,名葵,字心阳。
其先姑苏人。
母梦人以犀钗投其怀,感而孕,乃小字犀也。
生四岁,父客宛洛间,不返,母又善病。
值岁饥展转,乃徙之就李,就李富人王姓者,与其母故中表,稍周贷之。
已而,富只又以赀入京。
贫益甚。
母利人金,卖为俞家姬,故又名俞葵。
时姬年十二,玉肤雪理,风骨媚人。
喜闭户焚香,鼓琴为哀凤之音,人莫不凄绝者。
久之,乃入武林。
闽郑翰卿方侨居西湖,夏日偕友人陈伯孺坐长堤绿阴中,见小艇载红妆者,知为葵,招与语,悦之。
葵亦慕郑名士,遂与俱归。
陈伯孺赠葵诗云:相逢刚道不魂销,抱得云和曲未调。
莲子有心张静婉,柳枝无力董妖烧。
春风绮阁流苏帐,夜月高楼碧玉萧。
莫忆西陵松柏下,断肠只合在今宵。
居月余,葵缱绻不舍,郑乃出犀簪为赠。
葵见之曰:“此吾母梦征也,或者其天乎?”郑乃出重资聘之。
葵既嫁,遂屏去艳饰,亲作劳工女红。
与郑居吴山之麓。
且半载,值月妓周丽卿者以他事被逮。
周恐,匿不出。
翰卿与杭守令皆雅交,乃以二绝为之从吏卒得脱。
诗云:不扫蛾眉黯自伤,谁怜多病老徐娘?腰肢剩有梅花瘦,刺史看时也断肠。
妾家朱楼垂柳边,闲人湖上逗春烟。
使君打鸭浑闲事,一夜鸳鸯飞上天。
及翰卿携家人苕溪,俞之假父素无赖,窥郑逆旅,乃募恶少数十人,邀诸途,夺姬归。
闭之幽室中。
葵断发矢曰:“吾宁有死,不受辱。
”人卒不敢犯之。
翰卿鸣之当道,檄下二令君杂治之。
今曰:“曩君为他人居间,乃有‘打鸭惊鸳鸯’语,不意遂成奇谶。
”因捕治诸恶少,之法,而断葵归郑。
送断词云:俞氏,良妇也。
丽籍期年,愿得好而偕老。
郑卿,才士也。
倾赀三斛,将携淑女以于归。
何期枭獍之无良,几致凤鸾之失偶。
相如涤器临邛,令甚耻之,襄王行云巫峡,梦不虚也。
凌宵琰气,幸逢合浦之珠;向日葵心,堪并章台之柳,鸳鸯谐波面之好,行看比翼,鬼蜮潜水中之影,敢复含沙!任将一片云帆携作八闽春色。
苏长公原自风流,只借数言为三尺;韩夫子岂长贫贱,用联双璧以百年。
今且十年所,朱氏生三女皆韶秀。
徐曲公寄之诗云:秋叶何须倩作媒,画堂红拂肯怜才。
荥阳公子遗鞭过,湘浦佳人解佩来。
绣户星稠合卺,玉闺春早镜安台。
只缘十斛明珠换,掌上于今有蚌胎。
寥庵高大史曰:“朱小姬义不辱,卒归郑生,身名俱完。
即烈丈夫奚让焉!令君翩翩有裴哉,其文之辞也。
”义娼传杨玉,山松之商人也,性爱小妓。
其丹帕积至数十以为帐,号“百喜帐”。
南京有女妓曰张小三者,稚齿雅容,不肯就门户,曰:“能妻我者,当与之谐。
”杨以税事入京,闻而恳求之,捐数十金,乃成婚。
逾月,欲随之还家,曰:“奴固誓之矣。
今不归君为妾,复何归乎?”杨妻妒,不敢许,约以半载为期。
及去,妓守志不渝,父母无如之何。
数寄声杨所。
杨感其诚,岁四五至,至必留旬月。
所赠遗以千万计,往来如家焉。
久之,赀日削,既二十年,田产为一空。
男女未婚,薪水且不给,而日受妻子怨言,快快悔叹,两目皆为失明。
妓怪其久不来,使使谂焉,盲矣。
乃扁舟下江,直造杨氏之庐,登堂拜主母。
奉杨首大恸曰:“主君贫困,职我之由,奴当为君婚嫁,君幸无苦,悉出前所赠珠机器具,以为资业。
嫁其二女。
又出仪物筵设之费,为二子纳室。
亲侍汤药者一年,杨郁郁心恚以死,妓又脱簪珥殡之,守其柩不去。
妻亦哀悯其志,语之曰:“姊院中衣食自丰,何为困此与我同辛苦?”妓谢曰:“奴非碌碌市门女也,少有不涯之誓。
与主君交往廿载,名虽风尘,身固不异杨氏之少房也。
且主君为我而死,忍背盟山复沦入苦海为?愿从主母侧,执庖扈之劳,殁且不悔!”闻者莫不叹异之。
既免丧,其父母强之不归,讼诸礼曹,移牒逮之甚急。
妓不得已,乃泣别其灵而去。
后卒不面一男子,老终于旧院云。
公酉见之,嗟吁曰:“使汝居东西二京,未必在名妓之下。
反居于此,其名不得闻于天下。
”因命左右取笺为诗,赠幼玉曰:真宰无私心,万物逞殊形。
嗟尔兰蕙质,远离幽谷青。
清风暗助秀,雨露濡其泠。
一朝居上苑,桃李让芬馨。
由是益有光,但幼玉暇日,常幽艳愁寂,含芳未吐。
人或询之,则曰:“此道非吾志也。
”会东都人柳富,字润卿,豪俊之士。
幼玉一见曰:“兹我夫也。
”富亦有意室之,然富方倦游,凡于风前月下,执手恋恋,两不相舍。
既久,其妹窃知之。
一日,诟富以语曰:“子若复为向时事,吾不舍子,即讼子于官府。
”富从是不复往。
一日,遇幼玉江上。
幼玉泣曰:“过非我造也,君宜以理推之。
异时幸有终身之约,无为今日之恨。
”相饮于江上。
幼玉云:“吾之骨,异日当附子之先垄。
”复谓富曰:“我平生所知离而复合者甚众,虽言爱勤勤,不过取其财帛,未尝以身许之也。
我发委地,宝之若玉,他人无敢窥觇,于子无所惜。
”乃自解鬟剪一缕以遗富。
富感悦深至,去,又羁思不得会,并为恨,因而忧枕。
幼玉日夜怀思,遣人侍病。
既愈,富为长歌赠之,云:紫府楼阁高相倚,金碧户牖红晖起。
其间宴息皆仙子,绝世妖姿妙难比。
偶然思念起尘心,几年谪向衡阳市。
娇烧飞下九天来,长在娼家偶然耳。
天姿材色拟绝伦,压倒花衢众罗绮。
绀发浓堆巫峡云,翠眸横剪秋江水。
素水纤长细细圆,春笋脱向青烟里。
缓步莲花窄窄弓,凤头翘起红裙底。
有时笑倚小栏杆,桃花无颜乱红委。
王孙送目以劳魂,东邻一见还羞死。
自此城中豪富儿,呼童控马相追随。
千金买得歌一曲,暮雨朝云镇相续。
皇都年少是柳君,体段风流万事足。
幼玉一见苦留心,殷勤厚遣行人嘱。
青羽飞来洞户前,惟郎苦恨多拘束。
偷身不使父母知,江亭暗共才郎宿。
犹恐恩情未甚坚,解开鬟髻对郎前。
一缕云随金剪断,两心浓密更如绵。
自古美事多磨隔,别时两意空悬悬。
清宵长叹明月下,花时洒泪东风前。
怨入朱弦危更断,泪如珠颗自相连。
危楼独倚无人会,新书写恨托传难。
奈何幼玉家有母,知此端倪蓄嗔怒。
千金器醉属佣人,密约幽欢镇相误。
将刃欲加连理枝,引弓欲弹鹣鹣羽。
仙山只在海中心,风逆波紧无船渡。
桃源去路隔烟霞,咫尺尘埃无觅处。
郎心玉意共殷勤,同指松药情愈固。
愿郎誓死莫改移,人事有时自相遇。
他日得郎归来时,携手同上烟霞路。
富因久游,亲促其归。
幼玉潜往别,共饮野店中。
玉曰:“子有清才,我有丽艳,才色相得,誓不相舍。
我之心,子之意,卜诸神明,结之松筠,久矣,子必异日有潇湘之游,我亦待君之来。
”于是,二人共盟焚香,致其灰于酒中,共饮之。
是夕,同宿江上。
翌日,富作词别幼玉,名《醉高楼》,词曰:人间最苦,最苦是分离。
伊爱我,我怜伊。
青草岸头人独立,画船归去橹声迟。
楚天低。
回望处,两依依。
后会也知俱有愿,未知何日是佳期。
心下事,乱如丝。
好天良夜还虚过,辜负我,两心知。
愿伊家衷肠在,一双飞。
富唱其曲以佐酒,音调辞意,非惋不能终曲。
乃罢酒,相与大恸。
富乃登舟。
富至都下,以亲年老,家又多故,不得如约,但对镜洒涕。
会有客自衡阳来,出幼玉书,但言幼玉多卧病。
富遽开其书疾读,书尾有二句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富大伤感。
一日,残阳沉西,疏帘不卷。
富独立庭筛,见有半面出于屏间。
富视之,乃幼玉也。
玉曰:“吾以思君得疾,今已化去。
欲得一见,故有是行。
我以平生无恶,不犯幽狱。
后日当生衷州西门张遂家,复为女子。
彼家卖饼。
君子不忘昔日之旧,因有事相过,幸见我焉。
我虽不省前世事,然君之情当如是。
我有遗物在侍儿处,君求之以为验。
千万珍重。
”忽不见。
富惊愕,但终叹惋。
异日,有过客自衡阳来,言幼玉已死。
闻未死前,嘱其侍儿曰:“我不得见郎,死亦不安,郎平日爱我手、发、眉、眼,他皆不可寄附,我今剪头发一缕,手指甲数个,郎来访我时,子可与之。
”后数日,幼玉果死也。
长安李姝李姝者,长安女娼也。
家甚贫,年未笄。
母以旧于宗室四王宫,为同州节度之妾,才得钱十万。
王宠嬖专房,渐长益美,善歌舞,能敬事王意。
一日,惮旨命车载之戚里龙舟刺史张侯别第。
张顷于宴席,见其人心动不能忍,私愿得之,虽竭死无惮。
既而获焉。
以为笼中物,喜骇交拘,罄所蓄伎乐,张筵五六日不息。
姝事之曲有礼节,大率如在王宫时。
然每至调谑诱呷,辄庄色敛在。
饵以奇玩珍异,却而弗顾。
张固狂淫者,必欲力制之。
乘其理发檐下,直前拥致之,姝大呼嚼泣,走取其佩刀将自刭。
婢媵夺救得止。
由是浸不合张意。
张耻且怒,被酒挺刃突入室逼之。
姝殊自若,谓之曰:“妇人以容德事人,职主中馈。
姝不幸幼出贱流,鬻身官邸,委质妾御,不获托久,要于良家,罪实滋大。
辛蒙同州怜爱,许侍中屡。
同州性严忌,虽亲子弟犹不得见姝之面。
偶因微谴,暂托于君侯之侧,所以相待愈于爱子矣。
不图君侯乃欲持货利见蛊,而又凭酒仗剑,威胁以死,欺天罔人,暴如此,诚烈谊丈夫所不忍闻。
姝宁以颈血污君侯刀,愿速斩姝头送同州,正死不憾!”遂膝行而前,拱手就刀。
张羞愧流汗,拽之使起,曰:“我安敢如是!而今而后,何施面目复见同州哉!”自是不复与戏言。
姝竟缢死。
他日,张昼寝,见披发而立,曰:“为姝报同州,已辩于地下矣!”张大惧,悒闷不食,数日而卒。
铁氏二女铁氏,色目人。
父铉为山东布政使。
靖难师攻城,百计终不能下。
文皇入正大统,擒铉至,杀之。
其家属发教坊司为乐妇。
二女入司数月,终不受辱。
有铉同官至,二女各献以诗。
长女诗曰:教坊脂粉洗铅华,一片寒心对落花。
旧曲听来犹有恨,故园归去已无家。
云鬟半挽临妆镜,两泪空流湿绎纱。
今日相逢白司马,尊前重与诉琵琶。
次女诗曰:骨肉相残产业荒,一身何忍去归娼?泪垂玉著辞官舍,步磁金莲入教坊。
揽镜自怜倾国色,向人羞学倚门妆。
春来雨露宽如海,嫁得刘郎胜阮郎。
同官以诗上达文皇,曰:“欲终不屈乎。
”乃赦出之。
皆适士人,以终老焉。
蜀容妓翁客自蜀挟一奴(妓)归,蓄之别室,率数日一往。
偶以病少迹,妓疑之。
翁作词自解,妓即韵答以《踏莎行》,云:说盟说誓,说情说意。
动便春愁满纸。
多应念得脱空经,是哪个先生教底。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
一味供他樵悴。
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灵犀小传朱小姬,名葵,字心阳。
其先姑苏人。
母梦人以犀钗投其怀,感而孕,乃小字犀也。
生四岁,父客宛洛间,不返,母又善病。
值岁饥展转,乃徙之就李,就李富人王姓者,与其母故中表,稍周贷之。
已而,富只又以赀入京。
贫益甚。
母利人金,卖为俞家姬,故又名俞葵。
时姬年十二,玉肤雪理,风骨媚人。
喜闭户焚香,鼓琴为哀凤之音,人莫不凄绝者。
久之,乃入武林。
闽郑翰卿方侨居西湖,夏日偕友人陈伯孺坐长堤绿阴中,见小艇载红妆者,知为葵,招与语,悦之。
葵亦慕郑名士,遂与俱归。
陈伯孺赠葵诗云:相逢刚道不魂销,抱得云和曲未调。
莲子有心张静婉,柳枝无力董妖烧。
春风绮阁流苏帐,夜月高楼碧玉萧。
莫忆西陵松柏下,断肠只合在今宵。
居月余,葵缱绻不舍,郑乃出犀簪为赠。
葵见之曰:“此吾母梦征也,或者其天乎?”郑乃出重资聘之。
葵既嫁,遂屏去艳饰,亲作劳工女红。
与郑居吴山之麓。
且半载,值月妓周丽卿者以他事被逮。
周恐,匿不出。
翰卿与杭守令皆雅交,乃以二绝为之从吏卒得脱。
诗云:不扫蛾眉黯自伤,谁怜多病老徐娘?腰肢剩有梅花瘦,刺史看时也断肠。
妾家朱楼垂柳边,闲人湖上逗春烟。
使君打鸭浑闲事,一夜鸳鸯飞上天。
及翰卿携家人苕溪,俞之假父素无赖,窥郑逆旅,乃募恶少数十人,邀诸途,夺姬归。
闭之幽室中。
葵断发矢曰:“吾宁有死,不受辱。
”人卒不敢犯之。
翰卿鸣之当道,檄下二令君杂治之。
今曰:“曩君为他人居间,乃有‘打鸭惊鸳鸯’语,不意遂成奇谶。
”因捕治诸恶少,之法,而断葵归郑。
送断词云:俞氏,良妇也。
丽籍期年,愿得好而偕老。
郑卿,才士也。
倾赀三斛,将携淑女以于归。
何期枭獍之无良,几致凤鸾之失偶。
相如涤器临邛,令甚耻之,襄王行云巫峡,梦不虚也。
凌宵琰气,幸逢合浦之珠;向日葵心,堪并章台之柳,鸳鸯谐波面之好,行看比翼,鬼蜮潜水中之影,敢复含沙!任将一片云帆携作八闽春色。
苏长公原自风流,只借数言为三尺;韩夫子岂长贫贱,用联双璧以百年。
今且十年所,朱氏生三女皆韶秀。
徐曲公寄之诗云:秋叶何须倩作媒,画堂红拂肯怜才。
荥阳公子遗鞭过,湘浦佳人解佩来。
绣户星稠合卺,玉闺春早镜安台。
只缘十斛明珠换,掌上于今有蚌胎。
寥庵高大史曰:“朱小姬义不辱,卒归郑生,身名俱完。
即烈丈夫奚让焉!令君翩翩有裴哉,其文之辞也。
”义娼传杨玉,山松之商人也,性爱小妓。
其丹帕积至数十以为帐,号“百喜帐”。
南京有女妓曰张小三者,稚齿雅容,不肯就门户,曰:“能妻我者,当与之谐。
”杨以税事入京,闻而恳求之,捐数十金,乃成婚。
逾月,欲随之还家,曰:“奴固誓之矣。
今不归君为妾,复何归乎?”杨妻妒,不敢许,约以半载为期。
及去,妓守志不渝,父母无如之何。
数寄声杨所。
杨感其诚,岁四五至,至必留旬月。
所赠遗以千万计,往来如家焉。
久之,赀日削,既二十年,田产为一空。
男女未婚,薪水且不给,而日受妻子怨言,快快悔叹,两目皆为失明。
妓怪其久不来,使使谂焉,盲矣。
乃扁舟下江,直造杨氏之庐,登堂拜主母。
奉杨首大恸曰:“主君贫困,职我之由,奴当为君婚嫁,君幸无苦,悉出前所赠珠机器具,以为资业。
嫁其二女。
又出仪物筵设之费,为二子纳室。
亲侍汤药者一年,杨郁郁心恚以死,妓又脱簪珥殡之,守其柩不去。
妻亦哀悯其志,语之曰:“姊院中衣食自丰,何为困此与我同辛苦?”妓谢曰:“奴非碌碌市门女也,少有不涯之誓。
与主君交往廿载,名虽风尘,身固不异杨氏之少房也。
且主君为我而死,忍背盟山复沦入苦海为?愿从主母侧,执庖扈之劳,殁且不悔!”闻者莫不叹异之。
既免丧,其父母强之不归,讼诸礼曹,移牒逮之甚急。
妓不得已,乃泣别其灵而去。
后卒不面一男子,老终于旧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