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异编续集卷七
关灯
小
中
大
春愁,几度留春更不留。
昨日漫天飞柳絮,玉人从此懒登楼。
饮正欢适,少年曰:“文羌校尉来矣。
”见一人绿袍危冠,高视阔步,踉跄至前,遂罢席而寤。
起视庭中,牡丹一花,映日婉媚;一黄蝶翩翩未去,乃花神与少年耳。
绿叶上一螳螂,长二寸,则文羌校尉也。
义侠部剑客有士人为畿尉,常任贼曹。
有一贼系械,狱未具。
此官独坐厅上,忽告曰:“某非贼,颇非常辈,公若脱我之罪,奉报有日。
”此公视状貌不群,词采挺拔。
意已许之,佯为不诺。
夜后密呼狱吏放之,仍令狱吏逃窜。
既明,狱中失囚,狱吏又走,府司谴罚而已。
后官满数年,客游困甚,羁旅至一县。
忽闻县令与所放囚姓名同,往谒之。
令通姓字,此宰惊惧,遂出迎拜,即所放者也。
因留厅中,与对榻而寝。
欢洽旬余,其宰不入宅。
忽一日归宅,此客遂如厕。
厕与令宅惟隔一墙。
客于厕室闻宰妻问曰:“公有何客,经于十日不入?”宰曰:“某得此人大恩,性命昔在他手,乃至今日,未知何报?”妻曰:“公岂不闻‘大恩不报’,何不看时机为?”令不语久之,乃曰:“君言是矣。
”此客闻已,归告奴仆,乘马便走。
衣服悉弃于厅中。
至夜,已行五六十里,出县界,止宿村店。
仆从但怪奔走,不知何故。
此人歇定,乃言此贼负心之状,言讫吁嗟,奴仆悉涕泣之次,忽床下一人,持匕首出立。
此客大惧。
乃曰:“我,义士也。
宰使我来取君头。
适闻说,方知此宰负心,不然枉杀贤士。
吾义不舍此人也。
公且勿睡,少顷与君取此宰头,以雪公冤。
”此人怕惧愧谢。
剑客持剑,出门如飞。
二更已至,呼曰:“贼首至。
”命火观之,乃令头也。
剑客辞诀,不知所之。
虬须叟传吕用之在维扬日,佐渤海王擅政害人。
中和四年秋,有商人刘损挚家乘巨船,自江夏至扬州。
用之凡遇公私来,悉令侦觇行止,刘妻裴氏有国色,用之以阴事下刘狱,纳裴氏,刘献金百两免罪。
虽脱非横,然亦愤惋。
因成诗三首,曰:宝钗分股合无缘,鱼在深渊日在天。
得意紫鸾休舞镜,断踪青鸟罢衔笺。
金杯倒覆难收水,玉枕倾欹懒续弦。
从此靡芜山下过,只应将泪比黄泉。
又云:鸾辞旧伴知何止,凤得新梧想称心。
红粉尚存香幕幕,白云将散信沉沉。
已休磨琢投泥玉,懒更经营买笑金。
愿作山头似人石,丈夫衣上泪痕深。
又云:旧尝游处遍寻看,睹物伤情死一般。
买笑楼前花已谢,画眉窗下月空残。
云归巫峡音容断,路隔星河去住难。
莫道诗成无泪下,泪如泉滴亦须干。
诗成,吟咏不辍。
因一日晚,凭水窗,河街上一虬须老叟,行步迅速,骨貌昂藏,眸光射人,彩色晶莹,如曳冰雪。
跳上船来,揖损曰:“子衷心有何不平之事?抱郁塞之气。
”损且对之。
客曰:“只今使为取贤阃及宝货,回即发,不可更停于此也。
”损察其意,必侠士也。
再拜而启曰:“长者能报人间不平,何不去蔓去根,岂更容奸党?”叟曰:“吕用之屠割生民,夺君爱室,若令诛殛,固不为难,实衍适已盈,神人共怒。
只候冥灵聚录,方食身首支离,不惟及身,须殃连七祖。
且为君取其妻室,未敢遽越神明。
” 乃入吕用之家,化形于斗拱上,叱曰:“吕用之,昔违君亲,时行妖孽,以苛虐为志,以淫乱律身,仍于喘息之间,更慕神仙之事,冥官方录其过,上帝即议行刑。
吾今录尔形骸,但如罪叱。
所取刘氏之妻,并其宝货,速还前人。
倘更悦色贪金,必见头随刀落!”言讫,铿然不所适。
用之惊悸,遽起焚香再拜。
夜遣干事并赍金及裴氏还刘损。
损不待明,促舟子解维。
虬须亦无迹矣。
申屠氏申屠氏,宋时长乐人。
美而艳,申屠虔之女也,少名以粪。
既长,慕孟光之为人,列名希光。
十岁能属文,读书一过辄能成诵。
其兄渔钓海上。
作诗送之曰:生计持竿二十年,茫茫此去水连天。
往来酒洒临江庙,昼夜灯明过海船。
雾里鸣螺分港钓,浪中抛缆枕霜眠。
莫辞一悼风波险,平地风波更可怜。
其父常欲奇此女,不妄许人。
年二十。
侯官有董昌,以秀才异等,为学宫弟子。
虔既见之学宫,遂以希光予昌。
希光临行作留别诗曰:女伴门前望,风帆不可留。
岸鸣蕉叶雨。
江醉寥花秋。
百岁身为累,孤云世共浮。
泪随流水去,一夜到闽州。
入门,绝不复吟,食贫作苦,宴如也。
居久之。
当靖康二年,郡中大豪方六一者,虎而冠者也。
闻希光美,心悦而好之。
乃使人诬昌阴重罪,罪至族。
六一复阳为居间得轻,比独昌报杀,妻子幸毋死。
因使侍者通殷勤。
强委禽焉。
希光具知其谋,谬许之。
密寄其孤于昌之友人。
乃求利匕首,怀之以往。
谓六一曰:“妾自分身首异处矣。
赖君高谊,生死而骨肉之。
妾之余君之身也,敢不奉承君命。
但亡人未归浅土,心窃伤之,惟君哀怜,既克葬,乃成礼。
”六一大喜,立使人以礼葬之。
于是,希光伪为色喜,装入室。
六一既至,即以匕首刺之帐中,六一立死,因复杀其侍者二人。
至夜中,诈谓六一卒病委笃,以次呼其家人。
家人皆愕,卒起不意,先后奔入,希光皆杀之,尽灭其宗。
因斩六一头置囊中,驰至董昌葬所,以其头祭之。
明旦,悉召山下人告之曰:“吾以此下报董君,吾死不愧魂魄矣。
”遂以衣带自缢而终。
碧线传至正间,有道士真本无、文固虚,不知何许人,客威顺王家下,通剑术,晓兵机。
王虽畜之,未始奇也,惟樊口卫君美重之。
一日,王游别苑,召二人侍,因从容讽曰:“方今天下太平日久,极盛而丰,朝政废弛,祸在旦夕。
大王朝廷懿亲,宜阴为之备。
万一风尘有警,即使指麾义旗,纾君父之急,使神州光复,为大元宗英,岂不伟哉!”王曰:“尔病,风狂耶?何出言若是?”二人默然而退曰:“竖子不足谋。
不去祸且至。
”于是题诗黄鹤楼而遁。
诗曰:芙蓉出匣照寒NC47E,上带仇家血影光。
前席早知非圣主,悔将三策说君王。
王知而求之,隐矣。
未几乱作,悉如前言,于是陈友谅、明玉珍皆遣人物色之。
不可得。
高皇帝既平群寇,四海一家,君美兄君彦为西充丞,因往省之。
回途覆舟,幸而不死,因踯躅路侧,觅火燎衣,纵步间,忽二道士前揖曰:“卫君一寒如此哉!视之,真、文二故人也。
告以困苦之状,曰:“无忧也。
”遂邀往其家,则青城山也。
高墙华屋,深院曲房,苍头数人,列侍左右。
与君美话旧,欢若平生。
因询其乱中出处,二人曰:“自辞黄鹤,即入黄牛。
久隐青城,忽逢青眼。
所惜壮心凋落,一事无成。
俯仰乾坤,飘摇萍梗。
索居闲处,有愧故人。
”乃与痛饮。
酒酣气豪,议论蜂起。
君美曰:“二公炼质名山,犹未能忘情尘世,将不为修真之累乎!”二人大笑曰:“循行数墨,儒之土苴;熊经鸟伸,仙之糟粕。
吾所谓修真,岂在是哉!”因引君美周视其家。
锦绮充盈,金玉山积,各有美人掌之。
最后,至一山岩中,有髑髅百枚。
二人指曰:“此世间不义人也,余得而诛之。
”君美为之吐舌。
明日大设宴,君美首席。
两美人捧牙盘,盛明珠十、黄金百两为寿。
君美不敢却,但唯唯谢。
于是剧饮大醉,本无赋诗曰:几年兵火接天涯,白骨丛中度岁华。
杜宇有冤能泣血,邓攸元子可传家。
当时自诧辽东豕,今日翻成井底蛙。
一片春光谁是主,野花开满蒺黎沙。
固虚续吟曰:豪杰消磨叹五陵,发冲乌帽气填膺。
眼前不是无豪杰,身后何须论废兴。
当道有蛇魂已断,渡江无马识难凭。
可怜一片中原地,虎啸龙腾几战争。
其诗大抵类此,则其人可想矣。
君美知所吟不能出其右,乃制《喜迁莺》一阕,执杯酬谢于二公,自歌以侑焉。
词曰:乾坤如昨。
叹往事凄凉,长才萧索。
景物非非,人民俱换,非是旧时城郭。
世事恰如棋子,当局方知难着。
胜与败,似一场春梦,何须惊愕。
寥落,相见处萍水异乡,烂慢清宵酌。
说到英雄,自同梦,涩尽剑锋莲愕,看破浮云变态,休问谁强谁弱,堪叹惜,这一番归去,似辽东鹤。
明日求归。
二人曰:“唐有红线,今有碧线,当令送君也。
”至则一好女子,年可十七八,负竹箱随真、文同送君美。
青城道上,顾谓曰:“后会难期,请为起舞。
”碧线开箱,取白丸四,大如鸡卵,乃雌雄剑也。
二人而伸之,飞跃上下。
须叟,天地晦冥,风云惨淡,惟于尘埃中见电光翕,交绕互缠。
君美股战,行不成步。
回望其居,皆陵欲若星,殊无有路。
君美乃气不得出,目不得合,常若刃在其颈,心胆俱落。
舞罢,失二人所在,独碧线旁立。
君美倒皮囊中酒共饮。
伺夜握君美手,东南而逝。
将三更许抵家,但见金珠在榻,碧线变去久矣,竟不知其何术也。
幻术部猪嘴道人洛阳李,少年豪迈,以财雄一乡。
常薄游阡陌间。
遇心惬目适,虽买一笑,掷钱百万不靳。
宣和间,某太守自南郡解印还洛。
家富声乐,列屋一宠姬,最殊秀夭丽。
西都人家伎妾,虽百数莫能出其右。
尝以暮春游名园,玩赏牡丹,偕侣相携穿花径。
望见,兀兀如痴,寄目不暂瞬。
姬亦窥其容状,口虽笑叱而心颇慕之。
两人遥相注意,俱不能出言,恨恨而去,明日,又邂逅于别圃,度无由得狎,方寸帻乱,摇摇若风中悬旌,思得暂促膝,成须臾欢,罄百计不就。
时有猪嘴道人者,售异术于尘中,能颠倒四时生物,人莫能识,独厚遇。
忽造门求醉。
欣然接纳,深思叩以其事,或能副所欲。
乃设宴馔延款,且以诚告。
客初难之,请至再四,乃笑曰:“姑试为之。
”拜曰:“果遂愿,不敢忘报。
”明日,招往城外社坛,四顾无人,拈一片瓦,呵祝移时,以付曰:“吾去矣。
尔持此于庭壁间,上下划之,当如愿矣。
善藏此瓦,每念至则怀以来。
”谨受教。
划壁未几,然中开,竦身而入,径趋曲室内,斗帐画屏,极为华美,妇卧其中,宿酲未醒,见人惊起,颜微怒曰:“谁家儿郎,强暴至此!辄入房院,谁引汝来?”却立凝笑不敢言。
熟视良久,盖真所愿慕者,妇人亦悟而笑。
略道曩事,即登榻共卧,相与极欢。
既而曰:“太守且至,即宜引避疾回。
后会可期也。
”遂循故道而出。
壁合如初,瓦故在。
手携还家,珍秘于椟。
过三日,率一游,每见愈款昵。
经累月,杳无人知。
会其密友贾生者,讶久不相过,意其有奇遇,潜伺所向,迹至社坛侧。
觉而舍去。
贾随诘问。
不能隐,具有始未告之。
贾不信,曰:“果尔?吾岂不可往耶!如不吾同,当发其妖幻,首于官,且白某太守。
”甚惧,曰:“今日已暮矣。
俟明日,同诣道人谋之。
”拂旦往,道人不悦,曰:“机已泄,恐不能神,当作别计。
城西某家有园池之胜,能从吾饮乎?”皆曰:“幸甚。
”即具酒肴,偕往小饮。
一亭前有大假山,道人酒酣,振衣起,举手指划山石,一峰中分。
两人就视,见楼台山水,花木靓丽,渔舟从溪上来,碧桃红杏缤纷。
方注目间,道人登舟,其去如飞。
贾引袖力挽,石缝遽合,伤其指。
道人杳无踪矣。
他日,两人复至社坛,用前法施之,已无所效,惘然怨侮而归。
后访乳医尝出入大守家者,使密叩,姬云:“梦中恍惚与一男子宴私。
今久不复然矣。
”张山人唐曹王贬衡州时,有张山人技术之士。
王常出猎,因得群鹿十余头。
围已合,计必擒获。
无何失之,不知其处,召山人问之。
山人曰:“此是术者所隐。
”遂索水,以刀禁之。
少顷,于水中见一道士,长才及寸,负囊拄杖,敝敝而行。
众人视之,无不见者。
山人乃取布针,就水刺道士左足,遂见跛足而行。
即告曰:“此人易追,止十余里。
”遂命走向北逐之,十余里,果见道士跛足而行,与水中见者状貌同,遂以王命邀之。
道士笑而来。
山人曰:“不可责怒,但以礼求请之。
”道土至,王问:“鹿何在?”曰:“鹿在也。
向见诸鹿无故即死,故哀之,所以禁隐,亦不敢放,今在山侧耳。
”王遣左右视之,诸鹿隐于小坡而不动。
王问其患足之由。
曰:“行数里,忽患之。
”王召山人与之相视,乃旧识焉。
其足寻亦平复。
乃是郴州连山观侯生,即从容遣之。
末期有一客过郴州,寄宿此观。
缚马于观门,粪污颇甚。
观主见而责之。
客大怒,垢骂道士而去。
未十日,客忽遇张山人。
山人谓曰:“君方有大厄,盖有所犯触。
”客即说前日与道士争骂之由。
山人曰:“此异人也,为君致祸,却速往辞谢之。
不然,不可脱也。
彼为雷厄君,今夕所至,当截一柏木,长与身齐,致所卧处,以衣裳盖之,身别处一室,以枣木作钉子七枝钉地,依北斗状,仍建辰位,身居第二星下伏当免矣。
”客大惊,登时却回,求得柏木来郴州,宿于山馆,如是设法。
半夜,忽大风雨雷电,震于前屋。
须臾,电光直入人所止。
客伏于星下不敢动。
电入屋数四,如有搜获之状,不得而止。
比明,前视柏木,已为粉矣。
客益惧,奔谢观主,哀求生命。
久而方解。
谓客曰:“人不可轻也。
毒蛇之辈,尚能害人,岂合无状相忤乎。
今已舍子矣。
”客首罪而去,遂求张山人,厚报之也。
陈季卿陈季卿者,家于江南。
辞家十年,举进士不就,羁栖辇下,鬻书判给衣食。
尝访僧于青龙寺,遇僧他适,因息于暖阁中以待僧还。
有终南山翁亦伺僧归。
方拥炉而坐,揖季卿就炉,坐久,谓季卿曰:“日已哺矣,君得无馁乎?”季卿曰:“实饥矣。
僧且不在,为之奈何。
”翁乃于肘后解一小囊,出药方寸,止前一杯与季卿曰:“粗可疗饥矣。
”季卿啜讫,充然畅适,饥寒之苦,洗然而愈。
东壁有寰瀛图,季卿乃寻江南路,因长叹曰:“得自滑泛于河,游于洛,泳于淮,济于江,达于家,亦不悔无成而归。
”翁笑曰:“此不难致。
”乃命僧童折阶前一竹叶,作叶舟,置图中渭水之上,曰:“公但注目于此舟,则如公向来所愿耳。
然至家慎勿久留。
”季卿熟视之,稍觉渭水波浪,一叶渐大,席帆既张,恍然若登舟。
始自渭及河,维舟于禅窟兰若,题诗于南楹云:霜钟鸣时夕风急,乱鸦又望寒林集。
此时辍掉悲且吟,独向莲花一峰立。
明日次潼关,登岸题句于关门东普通院门云:度关悲失志,万绪乱心机。
下坂马无力,扫门尘满衣。
计谋多不就,心口自相违。
已作羞归计,还胜羞不归。
自陕东凡所经历,一如前愿。
旬余至家,妻子兄弟拜迎于门侧。
有《江亭晚望诗》题于书斋云:立向江亭满目愁,十年前事信悠悠。
田园已逐浮云散,乡里半随逝水流。
川上莫逢垂钓叟,浦边难得旧沙鸥。
不缘齿发未迟暮,吟对远山堪白头。
此夕,谓其妻曰:“吾试期近,不可久留,即当进棹。
”乃吟一章,别其妻云: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
酒至添愁饮,诗成和泪吟。
离歌栖凤管,别鹤怨瑶琴。
明夜相思处,秋风吹半衾。
将登舟,又留一章别诸兄弟云:谋身非不早,其奈命来迟。
旧友皆霄汉,此身犹路歧。
北风微雪后,晚景有云时。
惆怅清江上,区区趑试期。
一更后复登叶舟,泛江而逝。
兄弟妻子恸哭于家,谓其鬼物矣。
一叶漾漾,遵旧途,至于渭滨。
乃赁乘复游青龙寺,宛然见山翁拥炉而坐。
季卿谢曰:“归则归矣,得非梦乎!”翁笑曰:“后六十日方自知。
”时日将晚,僧尚不至。
翁去,季卿还主人。
后二月,季卿之妻子,赍金帛自江南来谓:“季卿厌世矣,故来访之。
”妻曰:“某月某日归。
是夕作诗于西斋,并留别二章。
”始知非梦。
明年春,季卿下第东归,至禅窟及关门兰若,见所题两篇,翰墨尚新。
后年季卿成名,遂绝俗,入终南山去。
昨日漫天飞柳絮,玉人从此懒登楼。
饮正欢适,少年曰:“文羌校尉来矣。
”见一人绿袍危冠,高视阔步,踉跄至前,遂罢席而寤。
起视庭中,牡丹一花,映日婉媚;一黄蝶翩翩未去,乃花神与少年耳。
绿叶上一螳螂,长二寸,则文羌校尉也。
义侠部剑客有士人为畿尉,常任贼曹。
有一贼系械,狱未具。
此官独坐厅上,忽告曰:“某非贼,颇非常辈,公若脱我之罪,奉报有日。
”此公视状貌不群,词采挺拔。
意已许之,佯为不诺。
夜后密呼狱吏放之,仍令狱吏逃窜。
既明,狱中失囚,狱吏又走,府司谴罚而已。
后官满数年,客游困甚,羁旅至一县。
忽闻县令与所放囚姓名同,往谒之。
令通姓字,此宰惊惧,遂出迎拜,即所放者也。
因留厅中,与对榻而寝。
欢洽旬余,其宰不入宅。
忽一日归宅,此客遂如厕。
厕与令宅惟隔一墙。
客于厕室闻宰妻问曰:“公有何客,经于十日不入?”宰曰:“某得此人大恩,性命昔在他手,乃至今日,未知何报?”妻曰:“公岂不闻‘大恩不报’,何不看时机为?”令不语久之,乃曰:“君言是矣。
”此客闻已,归告奴仆,乘马便走。
衣服悉弃于厅中。
至夜,已行五六十里,出县界,止宿村店。
仆从但怪奔走,不知何故。
此人歇定,乃言此贼负心之状,言讫吁嗟,奴仆悉涕泣之次,忽床下一人,持匕首出立。
此客大惧。
乃曰:“我,义士也。
宰使我来取君头。
适闻说,方知此宰负心,不然枉杀贤士。
吾义不舍此人也。
公且勿睡,少顷与君取此宰头,以雪公冤。
”此人怕惧愧谢。
剑客持剑,出门如飞。
二更已至,呼曰:“贼首至。
”命火观之,乃令头也。
剑客辞诀,不知所之。
虬须叟传吕用之在维扬日,佐渤海王擅政害人。
中和四年秋,有商人刘损挚家乘巨船,自江夏至扬州。
用之凡遇公私来,悉令侦觇行止,刘妻裴氏有国色,用之以阴事下刘狱,纳裴氏,刘献金百两免罪。
虽脱非横,然亦愤惋。
因成诗三首,曰:宝钗分股合无缘,鱼在深渊日在天。
得意紫鸾休舞镜,断踪青鸟罢衔笺。
金杯倒覆难收水,玉枕倾欹懒续弦。
从此靡芜山下过,只应将泪比黄泉。
又云:鸾辞旧伴知何止,凤得新梧想称心。
红粉尚存香幕幕,白云将散信沉沉。
已休磨琢投泥玉,懒更经营买笑金。
愿作山头似人石,丈夫衣上泪痕深。
又云:旧尝游处遍寻看,睹物伤情死一般。
买笑楼前花已谢,画眉窗下月空残。
云归巫峡音容断,路隔星河去住难。
莫道诗成无泪下,泪如泉滴亦须干。
诗成,吟咏不辍。
因一日晚,凭水窗,河街上一虬须老叟,行步迅速,骨貌昂藏,眸光射人,彩色晶莹,如曳冰雪。
跳上船来,揖损曰:“子衷心有何不平之事?抱郁塞之气。
”损且对之。
客曰:“只今使为取贤阃及宝货,回即发,不可更停于此也。
”损察其意,必侠士也。
再拜而启曰:“长者能报人间不平,何不去蔓去根,岂更容奸党?”叟曰:“吕用之屠割生民,夺君爱室,若令诛殛,固不为难,实衍适已盈,神人共怒。
只候冥灵聚录,方食身首支离,不惟及身,须殃连七祖。
且为君取其妻室,未敢遽越神明。
” 乃入吕用之家,化形于斗拱上,叱曰:“吕用之,昔违君亲,时行妖孽,以苛虐为志,以淫乱律身,仍于喘息之间,更慕神仙之事,冥官方录其过,上帝即议行刑。
吾今录尔形骸,但如罪叱。
所取刘氏之妻,并其宝货,速还前人。
倘更悦色贪金,必见头随刀落!”言讫,铿然不所适。
用之惊悸,遽起焚香再拜。
夜遣干事并赍金及裴氏还刘损。
损不待明,促舟子解维。
虬须亦无迹矣。
申屠氏申屠氏,宋时长乐人。
美而艳,申屠虔之女也,少名以粪。
既长,慕孟光之为人,列名希光。
十岁能属文,读书一过辄能成诵。
其兄渔钓海上。
作诗送之曰:生计持竿二十年,茫茫此去水连天。
往来酒洒临江庙,昼夜灯明过海船。
雾里鸣螺分港钓,浪中抛缆枕霜眠。
莫辞一悼风波险,平地风波更可怜。
其父常欲奇此女,不妄许人。
年二十。
侯官有董昌,以秀才异等,为学宫弟子。
虔既见之学宫,遂以希光予昌。
希光临行作留别诗曰:女伴门前望,风帆不可留。
岸鸣蕉叶雨。
江醉寥花秋。
百岁身为累,孤云世共浮。
泪随流水去,一夜到闽州。
入门,绝不复吟,食贫作苦,宴如也。
居久之。
当靖康二年,郡中大豪方六一者,虎而冠者也。
闻希光美,心悦而好之。
乃使人诬昌阴重罪,罪至族。
六一复阳为居间得轻,比独昌报杀,妻子幸毋死。
因使侍者通殷勤。
强委禽焉。
希光具知其谋,谬许之。
密寄其孤于昌之友人。
乃求利匕首,怀之以往。
谓六一曰:“妾自分身首异处矣。
赖君高谊,生死而骨肉之。
妾之余君之身也,敢不奉承君命。
但亡人未归浅土,心窃伤之,惟君哀怜,既克葬,乃成礼。
”六一大喜,立使人以礼葬之。
于是,希光伪为色喜,装入室。
六一既至,即以匕首刺之帐中,六一立死,因复杀其侍者二人。
至夜中,诈谓六一卒病委笃,以次呼其家人。
家人皆愕,卒起不意,先后奔入,希光皆杀之,尽灭其宗。
因斩六一头置囊中,驰至董昌葬所,以其头祭之。
明旦,悉召山下人告之曰:“吾以此下报董君,吾死不愧魂魄矣。
”遂以衣带自缢而终。
碧线传至正间,有道士真本无、文固虚,不知何许人,客威顺王家下,通剑术,晓兵机。
王虽畜之,未始奇也,惟樊口卫君美重之。
一日,王游别苑,召二人侍,因从容讽曰:“方今天下太平日久,极盛而丰,朝政废弛,祸在旦夕。
大王朝廷懿亲,宜阴为之备。
万一风尘有警,即使指麾义旗,纾君父之急,使神州光复,为大元宗英,岂不伟哉!”王曰:“尔病,风狂耶?何出言若是?”二人默然而退曰:“竖子不足谋。
不去祸且至。
”于是题诗黄鹤楼而遁。
诗曰:芙蓉出匣照寒NC47E,上带仇家血影光。
前席早知非圣主,悔将三策说君王。
王知而求之,隐矣。
未几乱作,悉如前言,于是陈友谅、明玉珍皆遣人物色之。
不可得。
高皇帝既平群寇,四海一家,君美兄君彦为西充丞,因往省之。
回途覆舟,幸而不死,因踯躅路侧,觅火燎衣,纵步间,忽二道士前揖曰:“卫君一寒如此哉!视之,真、文二故人也。
告以困苦之状,曰:“无忧也。
”遂邀往其家,则青城山也。
高墙华屋,深院曲房,苍头数人,列侍左右。
与君美话旧,欢若平生。
因询其乱中出处,二人曰:“自辞黄鹤,即入黄牛。
久隐青城,忽逢青眼。
所惜壮心凋落,一事无成。
俯仰乾坤,飘摇萍梗。
索居闲处,有愧故人。
”乃与痛饮。
酒酣气豪,议论蜂起。
君美曰:“二公炼质名山,犹未能忘情尘世,将不为修真之累乎!”二人大笑曰:“循行数墨,儒之土苴;熊经鸟伸,仙之糟粕。
吾所谓修真,岂在是哉!”因引君美周视其家。
锦绮充盈,金玉山积,各有美人掌之。
最后,至一山岩中,有髑髅百枚。
二人指曰:“此世间不义人也,余得而诛之。
”君美为之吐舌。
明日大设宴,君美首席。
两美人捧牙盘,盛明珠十、黄金百两为寿。
君美不敢却,但唯唯谢。
于是剧饮大醉,本无赋诗曰:几年兵火接天涯,白骨丛中度岁华。
杜宇有冤能泣血,邓攸元子可传家。
当时自诧辽东豕,今日翻成井底蛙。
一片春光谁是主,野花开满蒺黎沙。
固虚续吟曰:豪杰消磨叹五陵,发冲乌帽气填膺。
眼前不是无豪杰,身后何须论废兴。
当道有蛇魂已断,渡江无马识难凭。
可怜一片中原地,虎啸龙腾几战争。
其诗大抵类此,则其人可想矣。
君美知所吟不能出其右,乃制《喜迁莺》一阕,执杯酬谢于二公,自歌以侑焉。
词曰:乾坤如昨。
叹往事凄凉,长才萧索。
景物非非,人民俱换,非是旧时城郭。
世事恰如棋子,当局方知难着。
胜与败,似一场春梦,何须惊愕。
寥落,相见处萍水异乡,烂慢清宵酌。
说到英雄,自同梦,涩尽剑锋莲愕,看破浮云变态,休问谁强谁弱,堪叹惜,这一番归去,似辽东鹤。
明日求归。
二人曰:“唐有红线,今有碧线,当令送君也。
”至则一好女子,年可十七八,负竹箱随真、文同送君美。
青城道上,顾谓曰:“后会难期,请为起舞。
”碧线开箱,取白丸四,大如鸡卵,乃雌雄剑也。
二人而伸之,飞跃上下。
须叟,天地晦冥,风云惨淡,惟于尘埃中见电光翕,交绕互缠。
君美股战,行不成步。
回望其居,皆陵欲若星,殊无有路。
君美乃气不得出,目不得合,常若刃在其颈,心胆俱落。
舞罢,失二人所在,独碧线旁立。
君美倒皮囊中酒共饮。
伺夜握君美手,东南而逝。
将三更许抵家,但见金珠在榻,碧线变去久矣,竟不知其何术也。
幻术部猪嘴道人洛阳李,少年豪迈,以财雄一乡。
常薄游阡陌间。
遇心惬目适,虽买一笑,掷钱百万不靳。
宣和间,某太守自南郡解印还洛。
家富声乐,列屋一宠姬,最殊秀夭丽。
西都人家伎妾,虽百数莫能出其右。
尝以暮春游名园,玩赏牡丹,偕侣相携穿花径。
望见,兀兀如痴,寄目不暂瞬。
姬亦窥其容状,口虽笑叱而心颇慕之。
两人遥相注意,俱不能出言,恨恨而去,明日,又邂逅于别圃,度无由得狎,方寸帻乱,摇摇若风中悬旌,思得暂促膝,成须臾欢,罄百计不就。
时有猪嘴道人者,售异术于尘中,能颠倒四时生物,人莫能识,独厚遇。
忽造门求醉。
欣然接纳,深思叩以其事,或能副所欲。
乃设宴馔延款,且以诚告。
客初难之,请至再四,乃笑曰:“姑试为之。
”拜曰:“果遂愿,不敢忘报。
”明日,招往城外社坛,四顾无人,拈一片瓦,呵祝移时,以付曰:“吾去矣。
尔持此于庭壁间,上下划之,当如愿矣。
善藏此瓦,每念至则怀以来。
”谨受教。
划壁未几,然中开,竦身而入,径趋曲室内,斗帐画屏,极为华美,妇卧其中,宿酲未醒,见人惊起,颜微怒曰:“谁家儿郎,强暴至此!辄入房院,谁引汝来?”却立凝笑不敢言。
熟视良久,盖真所愿慕者,妇人亦悟而笑。
略道曩事,即登榻共卧,相与极欢。
既而曰:“太守且至,即宜引避疾回。
后会可期也。
”遂循故道而出。
壁合如初,瓦故在。
手携还家,珍秘于椟。
过三日,率一游,每见愈款昵。
经累月,杳无人知。
会其密友贾生者,讶久不相过,意其有奇遇,潜伺所向,迹至社坛侧。
觉而舍去。
贾随诘问。
不能隐,具有始未告之。
贾不信,曰:“果尔?吾岂不可往耶!如不吾同,当发其妖幻,首于官,且白某太守。
”甚惧,曰:“今日已暮矣。
俟明日,同诣道人谋之。
”拂旦往,道人不悦,曰:“机已泄,恐不能神,当作别计。
城西某家有园池之胜,能从吾饮乎?”皆曰:“幸甚。
”即具酒肴,偕往小饮。
一亭前有大假山,道人酒酣,振衣起,举手指划山石,一峰中分。
两人就视,见楼台山水,花木靓丽,渔舟从溪上来,碧桃红杏缤纷。
方注目间,道人登舟,其去如飞。
贾引袖力挽,石缝遽合,伤其指。
道人杳无踪矣。
他日,两人复至社坛,用前法施之,已无所效,惘然怨侮而归。
后访乳医尝出入大守家者,使密叩,姬云:“梦中恍惚与一男子宴私。
今久不复然矣。
”张山人唐曹王贬衡州时,有张山人技术之士。
王常出猎,因得群鹿十余头。
围已合,计必擒获。
无何失之,不知其处,召山人问之。
山人曰:“此是术者所隐。
”遂索水,以刀禁之。
少顷,于水中见一道士,长才及寸,负囊拄杖,敝敝而行。
众人视之,无不见者。
山人乃取布针,就水刺道士左足,遂见跛足而行。
即告曰:“此人易追,止十余里。
”遂命走向北逐之,十余里,果见道士跛足而行,与水中见者状貌同,遂以王命邀之。
道士笑而来。
山人曰:“不可责怒,但以礼求请之。
”道土至,王问:“鹿何在?”曰:“鹿在也。
向见诸鹿无故即死,故哀之,所以禁隐,亦不敢放,今在山侧耳。
”王遣左右视之,诸鹿隐于小坡而不动。
王问其患足之由。
曰:“行数里,忽患之。
”王召山人与之相视,乃旧识焉。
其足寻亦平复。
乃是郴州连山观侯生,即从容遣之。
末期有一客过郴州,寄宿此观。
缚马于观门,粪污颇甚。
观主见而责之。
客大怒,垢骂道士而去。
未十日,客忽遇张山人。
山人谓曰:“君方有大厄,盖有所犯触。
”客即说前日与道士争骂之由。
山人曰:“此异人也,为君致祸,却速往辞谢之。
不然,不可脱也。
彼为雷厄君,今夕所至,当截一柏木,长与身齐,致所卧处,以衣裳盖之,身别处一室,以枣木作钉子七枝钉地,依北斗状,仍建辰位,身居第二星下伏当免矣。
”客大惊,登时却回,求得柏木来郴州,宿于山馆,如是设法。
半夜,忽大风雨雷电,震于前屋。
须臾,电光直入人所止。
客伏于星下不敢动。
电入屋数四,如有搜获之状,不得而止。
比明,前视柏木,已为粉矣。
客益惧,奔谢观主,哀求生命。
久而方解。
谓客曰:“人不可轻也。
毒蛇之辈,尚能害人,岂合无状相忤乎。
今已舍子矣。
”客首罪而去,遂求张山人,厚报之也。
陈季卿陈季卿者,家于江南。
辞家十年,举进士不就,羁栖辇下,鬻书判给衣食。
尝访僧于青龙寺,遇僧他适,因息于暖阁中以待僧还。
有终南山翁亦伺僧归。
方拥炉而坐,揖季卿就炉,坐久,谓季卿曰:“日已哺矣,君得无馁乎?”季卿曰:“实饥矣。
僧且不在,为之奈何。
”翁乃于肘后解一小囊,出药方寸,止前一杯与季卿曰:“粗可疗饥矣。
”季卿啜讫,充然畅适,饥寒之苦,洗然而愈。
东壁有寰瀛图,季卿乃寻江南路,因长叹曰:“得自滑泛于河,游于洛,泳于淮,济于江,达于家,亦不悔无成而归。
”翁笑曰:“此不难致。
”乃命僧童折阶前一竹叶,作叶舟,置图中渭水之上,曰:“公但注目于此舟,则如公向来所愿耳。
然至家慎勿久留。
”季卿熟视之,稍觉渭水波浪,一叶渐大,席帆既张,恍然若登舟。
始自渭及河,维舟于禅窟兰若,题诗于南楹云:霜钟鸣时夕风急,乱鸦又望寒林集。
此时辍掉悲且吟,独向莲花一峰立。
明日次潼关,登岸题句于关门东普通院门云:度关悲失志,万绪乱心机。
下坂马无力,扫门尘满衣。
计谋多不就,心口自相违。
已作羞归计,还胜羞不归。
自陕东凡所经历,一如前愿。
旬余至家,妻子兄弟拜迎于门侧。
有《江亭晚望诗》题于书斋云:立向江亭满目愁,十年前事信悠悠。
田园已逐浮云散,乡里半随逝水流。
川上莫逢垂钓叟,浦边难得旧沙鸥。
不缘齿发未迟暮,吟对远山堪白头。
此夕,谓其妻曰:“吾试期近,不可久留,即当进棹。
”乃吟一章,别其妻云: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
酒至添愁饮,诗成和泪吟。
离歌栖凤管,别鹤怨瑶琴。
明夜相思处,秋风吹半衾。
将登舟,又留一章别诸兄弟云:谋身非不早,其奈命来迟。
旧友皆霄汉,此身犹路歧。
北风微雪后,晚景有云时。
惆怅清江上,区区趑试期。
一更后复登叶舟,泛江而逝。
兄弟妻子恸哭于家,谓其鬼物矣。
一叶漾漾,遵旧途,至于渭滨。
乃赁乘复游青龙寺,宛然见山翁拥炉而坐。
季卿谢曰:“归则归矣,得非梦乎!”翁笑曰:“后六十日方自知。
”时日将晚,僧尚不至。
翁去,季卿还主人。
后二月,季卿之妻子,赍金帛自江南来谓:“季卿厌世矣,故来访之。
”妻曰:“某月某日归。
是夕作诗于西斋,并留别二章。
”始知非梦。
明年春,季卿下第东归,至禅窟及关门兰若,见所题两篇,翰墨尚新。
后年季卿成名,遂绝俗,入终南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