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异编续集卷十一
关灯
小
中
大
言:“追徐玄之至!”蚍蜉王大怒曰:“服儒服,读儒书,不修前言往行,而敢肆勇凌上。
付三事已下议。
”乃释缚,引入会议堂。
见紫衣冠者十人,玄之遍拜,皆目踞受。
所陈设之类,尤炳焕于人间。
是时王于以惊恐入心,厥疾弥甚。
三事已下议请置肉刑。
议状未下,太史令马知玄进状论曰:“伏以王子自不遵轨法,游佚失度,视险如砥,自贻震惊。
徐玄之性气不回,博识非浅,况修天爵,难以妖诬。
今大王不能度己,反恣胸臆,信彼多士,欲害哲人。
窃见云物频兴,怪屡作;市言讹,众情惊疑。
昔者秦射巨鱼而衰,殷格猛兽而灭。
今大王欲害非类,是蹑殷秦,但恐季世之端自此而起。
”王览疏大怒,斩太史马知玄于国门,以令妖言者。
是时大雨暴至。
草泽臣慰飞上疏曰:“臣闻纵盘游、恣渔猎者位必亡;罪贤臣、戮忠谠者国必丧。
伏以王子猎患于绝境,铸祸于幽泉。
信任幻徒,荧惑儒士。
丧履之戚,所谓自贻。
今大王不究湛游之非,反听诡随之议。
况知玄是一国之元老,实大朝之世臣。
是宜采其谋,匡此颠仆。
全身或止于一谏,犯上未伤于一言;肝胆方期于毕呈,身首俄惊于异处。
臣窃见兵书云:‘无云而雨者天泣。
’今直臣就戮,而天为泣焉。
伏恐比干不恨死于当时,知玄恨死于今日。
大王又不贷玄之峻法,欲正名于肉刑,是抉眼而观越兵,又在今日。
昔者虞以官之奇言为谬,卒并于晋公;吴以伍子胥见为非,果灭于勾践。
非敢自周秦悉数,累黩聪明;窃愿以尘埃之卑,少益嵩岳。
”王得疏,即拜飞为谏议大夫,追赠太史马知玄为安国大将军,以其子为太史令,赙布帛五百段,米粟各三百石。
某徐玄之待后进止。
于是诣官门进表曰:“伏奉恩制云:‘马知玄有殷王于比干之忠贞,有魏中尉辛毗之谏诤。
而我亟以用己,昧于知人。
焚栋梁于将立大厦之晨,碎舟揖于方济巨川之日。
由我不德,致彼非辜。
是宜褒赠其亡,赏延于后者。
’宸翰忽临,载惊载惧,叩头断号,回心止泣。
伏以臣先父臣知玄,学究天人,艺穷历数,因通玄鉴,得居圣朝。
当大王采刍荛之晨,是臣父展嘉谟之日。
逆耳之言难听,惊心之说易诛。
今蒙恩泽旁临,照此非罪。
鸿恩沾洒,犹惊已散之精魂;好爵弥缝,难续不全之腰领。
今臣岂可因亡父之诛戮,冒国家之崇荣。
报平王既非本心,效怕禹亦非素志。
况今天图将变,历数堪忧。
伏乞斥臣遐方,免逢丧乱。
”王览疏不悦,乃退寝于候雨殿。
既寤,宴百执事于凌云台,曰:“朕有嘉梦,能晓之使我心洗然而亮者,赐爵一级。
”群臣有司,皆顿首敬听。
王曰:“吾梦上帝云:‘助尔金,开尔国,展尔疆土,洎南自北,赤玉洎石,以答尔德。
’卿等以为如何?”群臣皆拜舞称贺曰:“启邻国之庆也。
”飞曰:“大不祥,何庆之有!”王曰:“何谓其然?”熨飞曰:“大王逼胁生人,滞留幽穴,锡兹咎梦,由天怒焉。
夫助金者,锄也;开国者,辟也;展疆土者,分裂也;赤玉泊石,与火俱焚也。
得非玄之锄吾土,攻吾国,纵火南北,以答系颈之辱乎?”王于是赦玄之之罪,戮方术之徒,自坏其宫以禳厥梦。
又以安车送玄之归。
才及榻,玄之梦觉,汗流浃洽。
既明,乃召家童,于西牖掘地五尺余,得蚁穴如三石缶。
因纵火焚之,靡有于遗。
自此宅不复凶矣。
木师古贞元初,游士木师古,行金陵村落,投古精舍,僧乃送一陋室。
师古怒责僧。
僧曰:“诚非敢慢也,实因客厅向有妖怪,三十年内,伤三十人矣。
是以不敢。
”师古不允。
僧不得已,令启户洒扫,内之。
师古亦自惶惑。
遂取箧中便手刀一口,置于床头。
寝至二更,忽觉增寒,漂沸风冷,如有扇焉。
师古乃抽刀一挥,状如中物,堕声床左。
寝至四更,前扇又至,师古亦挥刀如故。
僧及侧近天明叩户,师古乃朗言告之。
僧徒视床左,则二死蝙蝠也。
翅长一尺八寸,珠眼圆大,爪银色。
按《神异秘经法》云:“百岁蝙幅,于人口上,服人精气,以求长生。
至三百岁,能化人形,飞游诸天。
”今据师古能制,神力犹浅,尚且杀人。
毙之不亦宜乎。
科斗郎君隋炀帝征辽,十二军尽没,总管(来护)坐法受戮。
炀帝欲尽诛其家,子君绰忧惧,与秀才罗巡、罗逖、李万进结为奔友,共亡命。
至海州,夜黑迷路,路旁有灯火,因与共趋之。
叩门,有一苍头迎拜曰:“此是科斗郎君,姓威,即当府秀才也。
”遂启门秉烛,引客入。
床塌茵褥甚备,主人辞采朗然,文辩纷错。
自通姓名威污蠖,曰:“污蠖忝以本州乡试,得与足下同声。
清宵良会,殊是欣愿。
”即命酒洽坐,渐至酣畅,谈谑交至,众所不能及。
君绰颇不能平,欲挫之无计,因举觞曰:“请起一令,以座中姓名双声者罚。
”乃曰“威污蠖”,众皆柑手大笑,以为得言。
污蠖改令曰:“以座中人姓为歌声,自二字至三字。
”令曰“罗李、罗来李”。
罗巡曰:“君声足比云龙,何玉名之自贬耶?”污蠖曰:“仆久为主司所屈,既后于群士,何异尺蠖于污池乎。
”巡曰:“君何氏族?”污蠖曰:“我本出于齐威王,亦犹桓丁之类耳。
”既蜗儿举方丈盘至,水陆珍羞,无有不备。
君绰等及仆□元不饱饫。
夜阑彻烛,连榻而寝。
迟明叙别,恨怅俱不自胜。
君绰等行数里,犹念污蠖,复来昨所,了无人居。
惟污池边有大,长数尺。
又有鳃螺,皆大异常。
方知污蠖及二竖,皆此物也。
各呕吐不已,出青泥及污水数升。
石宪长庆二年夏,太原石宪尝商于代北,往雁门关,中途暑盛,但大木下。
忽见一僧,蜂目褐衲,谓宪曰:“我庐于五台山之南,有穷林积水,出尘俗甚远,实群憎清暑之地。
可偕我游乎?”宪遂与西去。
数里,果有穷林积水,群僧在水中。
宪怪而问之,僧曰:“此玄阴池。
我徒浴于中,以荡炎燠。
”引宪环池行。
宪独怪群僧在水中,服饰森然,其状貌又无一异者。
日暮,僧曰:“可听吾徒之梵音也。
”于是宪立池上,群僧即于水中合声而噪。
少顷,僧挈手曰:“可与我偕浴于池,慎无畏也。
”宪随僧入池,忽觉一身尽冷,噤而战。
由是惊悟,因亟趋于大木下。
衣湿寒栗,抵宿村舍。
明日,往寻之,果有玄阴池,穷林积水,其蛙甚多。
宪曰:“此能易形以惑人,岂非怪乎。
”乃尽杀之而去。
蝎魔西安有蝎魔寺,塑大蝎于栋间。
相传国初有女子,素不慧。
病死复生,遂明敏,以文史知名。
时有布政适丧偶,娶之。
后布政方视事,使阍人入谒夫人。
夫人不应,但见老蝎大如车轮,卧于榻。
阍出以白,布政怒叱之。
阍请曰:“他日相公下堂,愿无发声,必可见也。
”如其言,果见老蝎伏榻上,展转间,又成好女子矣。
是夕人定,乃出拜灯下曰:“妾本蝎魔。
所以夤缘见公者,非敢为幻惑,欲有求耳。
公不终拒,乃也输情。
”许之。
乃曰:“我昔为魔,得罪冥道,赖观音大士救拔免死。
因假女尸为人,获侍左右。
觊公建一像宇,以报大士之德耳。
今丑迹已彰,幸公哀怜。
”布政颔之,女子遂隐。
他日命司建寺,至今存焉。
王双宋文帝元嘉初,盂州王双,忽不欲见明。
常取水沃地,覆以菰,荐席眠焉。
恒称:“有女着青裙白,来就寝。
”荐下常历历有声。
发之,有青色白缨(颈)蚯蚓,长二尺许。
朱诞给使淮南朱诞,字永长,吴孙皓时,为建安太守。
有给使疑妻为人所奸者,隐身穿壁窥之,见妻遥瞻树上笑语。
给使仰视树上,有青衣少年人。
给使射之,化为鸣蝉,其大如箕,翔然飞去。
给使怪其故。
后又见二儿于陌上相语曰:“何以久不见兄?”答曰:“为人所射,病耳。
赖朱府君梁上膏以敷之,然后得愈。
”给使乃白诞曰:“人盗君膏药,颇知之否?”诞曰:“吾膏久致梁上,人安盗之。
”给使请诞视之。
视之封如故。
给使曰:“试开之。
”则膏已去过半,掊刮趾迹存焉。
诞奇而问之,给使具告。
自是树间之人亦绝迹矣。
瘦腰郎君天宝中,桃源女子足甚小,因呼名吴寸趾。
夜恒梦与书生合。
问其姓氏,曰:“仆瘦腰郎君也。
”始而梦,久之若非梦矣。
一日昼寝,书生忽入帐,既合而去,出户渐小,化蜂飞入花丛中。
女取而养之。
自后恒引蜜蜂至,甚众。
后女家竟以作蜜,富甲里中。
付三事已下议。
”乃释缚,引入会议堂。
见紫衣冠者十人,玄之遍拜,皆目踞受。
所陈设之类,尤炳焕于人间。
是时王于以惊恐入心,厥疾弥甚。
三事已下议请置肉刑。
议状未下,太史令马知玄进状论曰:“伏以王子自不遵轨法,游佚失度,视险如砥,自贻震惊。
徐玄之性气不回,博识非浅,况修天爵,难以妖诬。
今大王不能度己,反恣胸臆,信彼多士,欲害哲人。
窃见云物频兴,怪屡作;市言讹,众情惊疑。
昔者秦射巨鱼而衰,殷格猛兽而灭。
今大王欲害非类,是蹑殷秦,但恐季世之端自此而起。
”王览疏大怒,斩太史马知玄于国门,以令妖言者。
是时大雨暴至。
草泽臣慰飞上疏曰:“臣闻纵盘游、恣渔猎者位必亡;罪贤臣、戮忠谠者国必丧。
伏以王子猎患于绝境,铸祸于幽泉。
信任幻徒,荧惑儒士。
丧履之戚,所谓自贻。
今大王不究湛游之非,反听诡随之议。
况知玄是一国之元老,实大朝之世臣。
是宜采其谋,匡此颠仆。
全身或止于一谏,犯上未伤于一言;肝胆方期于毕呈,身首俄惊于异处。
臣窃见兵书云:‘无云而雨者天泣。
’今直臣就戮,而天为泣焉。
伏恐比干不恨死于当时,知玄恨死于今日。
大王又不贷玄之峻法,欲正名于肉刑,是抉眼而观越兵,又在今日。
昔者虞以官之奇言为谬,卒并于晋公;吴以伍子胥见为非,果灭于勾践。
非敢自周秦悉数,累黩聪明;窃愿以尘埃之卑,少益嵩岳。
”王得疏,即拜飞为谏议大夫,追赠太史马知玄为安国大将军,以其子为太史令,赙布帛五百段,米粟各三百石。
某徐玄之待后进止。
于是诣官门进表曰:“伏奉恩制云:‘马知玄有殷王于比干之忠贞,有魏中尉辛毗之谏诤。
而我亟以用己,昧于知人。
焚栋梁于将立大厦之晨,碎舟揖于方济巨川之日。
由我不德,致彼非辜。
是宜褒赠其亡,赏延于后者。
’宸翰忽临,载惊载惧,叩头断号,回心止泣。
伏以臣先父臣知玄,学究天人,艺穷历数,因通玄鉴,得居圣朝。
当大王采刍荛之晨,是臣父展嘉谟之日。
逆耳之言难听,惊心之说易诛。
今蒙恩泽旁临,照此非罪。
鸿恩沾洒,犹惊已散之精魂;好爵弥缝,难续不全之腰领。
今臣岂可因亡父之诛戮,冒国家之崇荣。
报平王既非本心,效怕禹亦非素志。
况今天图将变,历数堪忧。
伏乞斥臣遐方,免逢丧乱。
”王览疏不悦,乃退寝于候雨殿。
既寤,宴百执事于凌云台,曰:“朕有嘉梦,能晓之使我心洗然而亮者,赐爵一级。
”群臣有司,皆顿首敬听。
王曰:“吾梦上帝云:‘助尔金,开尔国,展尔疆土,洎南自北,赤玉洎石,以答尔德。
’卿等以为如何?”群臣皆拜舞称贺曰:“启邻国之庆也。
”飞曰:“大不祥,何庆之有!”王曰:“何谓其然?”熨飞曰:“大王逼胁生人,滞留幽穴,锡兹咎梦,由天怒焉。
夫助金者,锄也;开国者,辟也;展疆土者,分裂也;赤玉泊石,与火俱焚也。
得非玄之锄吾土,攻吾国,纵火南北,以答系颈之辱乎?”王于是赦玄之之罪,戮方术之徒,自坏其宫以禳厥梦。
又以安车送玄之归。
才及榻,玄之梦觉,汗流浃洽。
既明,乃召家童,于西牖掘地五尺余,得蚁穴如三石缶。
因纵火焚之,靡有于遗。
自此宅不复凶矣。
木师古贞元初,游士木师古,行金陵村落,投古精舍,僧乃送一陋室。
师古怒责僧。
僧曰:“诚非敢慢也,实因客厅向有妖怪,三十年内,伤三十人矣。
是以不敢。
”师古不允。
僧不得已,令启户洒扫,内之。
师古亦自惶惑。
遂取箧中便手刀一口,置于床头。
寝至二更,忽觉增寒,漂沸风冷,如有扇焉。
师古乃抽刀一挥,状如中物,堕声床左。
寝至四更,前扇又至,师古亦挥刀如故。
僧及侧近天明叩户,师古乃朗言告之。
僧徒视床左,则二死蝙蝠也。
翅长一尺八寸,珠眼圆大,爪银色。
按《神异秘经法》云:“百岁蝙幅,于人口上,服人精气,以求长生。
至三百岁,能化人形,飞游诸天。
”今据师古能制,神力犹浅,尚且杀人。
毙之不亦宜乎。
科斗郎君隋炀帝征辽,十二军尽没,总管(来护)坐法受戮。
炀帝欲尽诛其家,子君绰忧惧,与秀才罗巡、罗逖、李万进结为奔友,共亡命。
至海州,夜黑迷路,路旁有灯火,因与共趋之。
叩门,有一苍头迎拜曰:“此是科斗郎君,姓威,即当府秀才也。
”遂启门秉烛,引客入。
床塌茵褥甚备,主人辞采朗然,文辩纷错。
自通姓名威污蠖,曰:“污蠖忝以本州乡试,得与足下同声。
清宵良会,殊是欣愿。
”即命酒洽坐,渐至酣畅,谈谑交至,众所不能及。
君绰颇不能平,欲挫之无计,因举觞曰:“请起一令,以座中姓名双声者罚。
”乃曰“威污蠖”,众皆柑手大笑,以为得言。
污蠖改令曰:“以座中人姓为歌声,自二字至三字。
”令曰“罗李、罗来李”。
罗巡曰:“君声足比云龙,何玉名之自贬耶?”污蠖曰:“仆久为主司所屈,既后于群士,何异尺蠖于污池乎。
”巡曰:“君何氏族?”污蠖曰:“我本出于齐威王,亦犹桓丁之类耳。
”既蜗儿举方丈盘至,水陆珍羞,无有不备。
君绰等及仆□元不饱饫。
夜阑彻烛,连榻而寝。
迟明叙别,恨怅俱不自胜。
君绰等行数里,犹念污蠖,复来昨所,了无人居。
惟污池边有大,长数尺。
又有鳃螺,皆大异常。
方知污蠖及二竖,皆此物也。
各呕吐不已,出青泥及污水数升。
石宪长庆二年夏,太原石宪尝商于代北,往雁门关,中途暑盛,但大木下。
忽见一僧,蜂目褐衲,谓宪曰:“我庐于五台山之南,有穷林积水,出尘俗甚远,实群憎清暑之地。
可偕我游乎?”宪遂与西去。
数里,果有穷林积水,群僧在水中。
宪怪而问之,僧曰:“此玄阴池。
我徒浴于中,以荡炎燠。
”引宪环池行。
宪独怪群僧在水中,服饰森然,其状貌又无一异者。
日暮,僧曰:“可听吾徒之梵音也。
”于是宪立池上,群僧即于水中合声而噪。
少顷,僧挈手曰:“可与我偕浴于池,慎无畏也。
”宪随僧入池,忽觉一身尽冷,噤而战。
由是惊悟,因亟趋于大木下。
衣湿寒栗,抵宿村舍。
明日,往寻之,果有玄阴池,穷林积水,其蛙甚多。
宪曰:“此能易形以惑人,岂非怪乎。
”乃尽杀之而去。
蝎魔西安有蝎魔寺,塑大蝎于栋间。
相传国初有女子,素不慧。
病死复生,遂明敏,以文史知名。
时有布政适丧偶,娶之。
后布政方视事,使阍人入谒夫人。
夫人不应,但见老蝎大如车轮,卧于榻。
阍出以白,布政怒叱之。
阍请曰:“他日相公下堂,愿无发声,必可见也。
”如其言,果见老蝎伏榻上,展转间,又成好女子矣。
是夕人定,乃出拜灯下曰:“妾本蝎魔。
所以夤缘见公者,非敢为幻惑,欲有求耳。
公不终拒,乃也输情。
”许之。
乃曰:“我昔为魔,得罪冥道,赖观音大士救拔免死。
因假女尸为人,获侍左右。
觊公建一像宇,以报大士之德耳。
今丑迹已彰,幸公哀怜。
”布政颔之,女子遂隐。
他日命司建寺,至今存焉。
王双宋文帝元嘉初,盂州王双,忽不欲见明。
常取水沃地,覆以菰,荐席眠焉。
恒称:“有女着青裙白,来就寝。
”荐下常历历有声。
发之,有青色白缨(颈)蚯蚓,长二尺许。
朱诞给使淮南朱诞,字永长,吴孙皓时,为建安太守。
有给使疑妻为人所奸者,隐身穿壁窥之,见妻遥瞻树上笑语。
给使仰视树上,有青衣少年人。
给使射之,化为鸣蝉,其大如箕,翔然飞去。
给使怪其故。
后又见二儿于陌上相语曰:“何以久不见兄?”答曰:“为人所射,病耳。
赖朱府君梁上膏以敷之,然后得愈。
”给使乃白诞曰:“人盗君膏药,颇知之否?”诞曰:“吾膏久致梁上,人安盗之。
”给使请诞视之。
视之封如故。
给使曰:“试开之。
”则膏已去过半,掊刮趾迹存焉。
诞奇而问之,给使具告。
自是树间之人亦绝迹矣。
瘦腰郎君天宝中,桃源女子足甚小,因呼名吴寸趾。
夜恒梦与书生合。
问其姓氏,曰:“仆瘦腰郎君也。
”始而梦,久之若非梦矣。
一日昼寝,书生忽入帐,既合而去,出户渐小,化蜂飞入花丛中。
女取而养之。
自后恒引蜜蜂至,甚众。
后女家竟以作蜜,富甲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