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关灯
小
中
大
卷十四
○主司称意
天宝十二载,礼部侍郎阳浚四榜,共放一百五十人,后除左丞。
至德二年,驾临岐山,右初阙兼礼部员外薛邕下二十一人。
后至大历二年,拜礼部侍郎,联翩四榜,共放八十人。
贞元二年,礼部侍郎鲍防帖经后改京光尹、刑部侍郎;元和十一年,中书舍人权知贡举李逢吉下及第三十三人,试策后拜相,令礼部尚书王插署榜,其日午后放榜。
元和十五年闰正月十五日,太常少卿知贡举李建下二十九人,至二月二十九日,拜礼部侍郎。
天祐元年,杨涉行在陕州放榜,后大拜。
二年,张文蔚东洛放榜后大拜。
○主司失意 大历十四年改元建中,礼部侍郎令狐峘下二十二人及第。
时执政间有怒荐托不得,势拟倾覆。
峘惶恐甚,因进甚私书。
上谓峘无良,放榜日窜逐;并不得与生徒相面。
后十年,门人田敦为明州刺史,峘量移本州别驾,敦始陈谢恩之礼。
长庆元年二月十七日,侍郎钱徽下三十三人;三月二十三日重试落第十人,徽贬江州刺史。
会昌六年,陈商主文,以延英对见,辞不称旨,改受王起。
咸通四年,萧仿杂文榜中,数人有故,放榜后发觉,责受蕲州刺史主司;其年二月十三日得罪,贬蕲州刺史;五年五月量移虢略。
中书舍人知制诰宇文瓒制敕:“朕体至公以御极,推至理以临人,举必任才,黜皆由过,二者之命,吾何敢私中散大夫、守左散骑常侍、权知礼部贡举,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萧仿,早以艺文,荐升华显,清贞不磷,介洁无徒,居多正直之容,动有休嘉之称。
近者擢司贡籍,期尽精研;既紊官常,颇兴物论。
经询大义,去留或致其纷拿;榜挂先场,进退备闻其差互。
且昧泉鱼之察,徒怀冰孽之忧;岂可尚列貂蝉,复延骑省!俾分郡牧,用示朝章。
勿谓非恩,深宜自励!可守蕲州刺史,散官勋赐如故。
仍驰驿赴任!” 萧仿《蕲州刺史谢上兼知贡举败阙表》臣某言:臣谬掌贡闱,果兹败失,上负圣奖,下乖人情。
实省己以竞惭,每自咎而惶灼;犹赖陛下猥矜拙直,特贷刑书,不夺金章,仍付符竹;荷恩宥而感恋,奉严谴以奔驰,不驻羸骖,继持舟棹。
臣二月十三日当日于宣政门外谢讫,便辞进发,今月一日到任上讫。
臣诚惶诚惧,顿首顿首。
臣性禀朴愚,材昧机变,皆为叨据,果窃显荣,一心唯知效忠,万虑未尝念失。
是以顷升谏列,已因论事去官,后忝琐闱,亦缘举职统旆。
身流岭外,望绝中朝,甘于此生,不到上国。
伏遇陛下临御大宝,恭行孝思,询以旧臣,遍沾厚渥。
臣远従海峤,首还阙廷,才拜丹墀,俄捧紫诏,任抡材于九品,位超冠于六曹;家与国而同归,官与职而俱盛;常思惕厉,粗免悔尤,已尘铨衡,复忝贡务;昨虽有过,今合具陈:臣伏以朝廷所大者,莫过文柄;士林所重者,无先辞科。
推公过即怨讟之并生,行应奉即语言皆息;为日虽久,近岁转难。
如臣孤微,岂合操剸!徒以副陛下振用,明时至公。
是以不听嘱论,坚收沈滞,请托既绝,求瑕者多。
臣昨选择,实其不屈人,杂文之中,偶失详究;扇众口以腾毁,
至德二年,驾临岐山,右初阙兼礼部员外薛邕下二十一人。
后至大历二年,拜礼部侍郎,联翩四榜,共放八十人。
贞元二年,礼部侍郎鲍防帖经后改京光尹、刑部侍郎;元和十一年,中书舍人权知贡举李逢吉下及第三十三人,试策后拜相,令礼部
元和十五年闰正月十五日,太常少卿知贡举李建下二十九人,至二月二十九日,拜礼部侍郎。
天祐元年,杨涉行在陕州放榜,后大拜。
二年,张文蔚东洛放榜后大拜。
○主司失意 大历十四年改元建中,礼部侍郎令狐峘下二十二人及第。
时执政间有怒荐托不得,势拟倾覆。
峘惶恐甚,因进甚私书。
上谓峘无良,放榜日窜逐;并不得与生徒相面。
后十年,门人田敦为明州刺史,峘量移本州别驾,敦始陈谢恩之礼。
长庆元年二月十七日,侍郎钱徽下三十三人;三月二十三日重试落第十人,徽贬江州刺史。
会昌六年,陈商主文,以延英对见,辞不称旨,改受王起。
咸通四年,萧仿杂文榜中,数人有故,放榜后发觉,责受蕲州刺史主司;其年二月十三日得罪,贬蕲州刺史;五年五月量移虢略。
中书舍人知制诰宇文瓒制敕:“朕体至公以御极,推至理以临人,举必任才,黜皆由过,二者之命,吾何敢私中散大夫、守左散骑常侍、权知礼部贡举,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萧仿,早以艺文,荐升华显,清贞不磷,介洁无徒,居多正直之容,动有休嘉之称。
近者擢司贡籍,期尽精研;既紊官常,颇兴物论。
经询大义,去留或致其纷拿;榜挂先场,进退备闻其差互。
且昧泉鱼之察,徒怀冰孽之忧;岂可尚列貂蝉,复延骑省!俾分郡牧,用示朝章。
勿谓非恩,深宜自励!可守蕲州刺史,散官勋赐如故。
仍驰驿赴任!” 萧仿《蕲州刺史谢上兼知贡举败阙表》臣某言:臣谬掌贡闱,果兹败失,上负圣奖,下乖人情。
实省己以竞惭,每自咎而惶灼;犹赖陛下猥矜拙直,特贷刑书,不夺金章,仍付符竹;荷恩宥而感恋,奉严谴以奔驰,不驻羸骖,继持舟棹。
臣二月十三日当日于宣政门外谢讫,便辞进发,今月一日到任上讫。
臣诚惶诚惧,顿首顿首。
臣性禀朴愚,材昧机变,皆为叨据,果窃显荣,一心唯知效忠,万虑未尝念失。
是以顷升谏列,已因论事去官,后忝琐闱,亦缘举职统旆。
身流岭外,望绝中朝,甘于此生,不到上国。
伏遇陛下临御大宝,恭行孝思,询以旧臣,遍沾厚渥。
臣远従海峤,首还阙廷,才拜丹墀,俄捧紫诏,任抡材于九品,位超冠于六曹;家与国而同归,官与职而俱盛;常思惕厉,粗免悔尤,已尘铨衡,复忝贡务;昨虽有过,今合具陈:臣伏以朝廷所大者,莫过文柄;士林所重者,无先辞科。
推公过即怨讟之并生,行应奉即语言皆息;为日虽久,近岁转难。
如臣孤微,岂合操剸!徒以副陛下振用,明时至公。
是以不听嘱论,坚收沈滞,请托既绝,求瑕者多。
臣昨选择,实其不屈人,杂文之中,偶失详究;扇众口以腾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