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帝尧出封于陶 三凶肆虐当朝

关灯
    第二十六回 帝尧出封于陶 三凶肆虐当朝 且说三凶定了美人计之后,一面搜寻美女,一面又劝帝挚将众兄弟都迁出宫去,以便腾出房屋,可以广储妃嫔。

    帝挚是为三凶所蛊惑的人,当然言听计从,于是就下令册封弟尧于陶,即日就国,其余帝子亦均令其出宫居祝诸大臣虽则觉得这个命令来得太兀突,但是从前颇有成例,而且是他的家事,不是国事,因此不好进谏,只能由他去吧。

    于是尧奉了庆都,先往陶邑而去。

    随后弃和弟台玺奉了姜嫄,搬到亳都之外一个村上去住,因为那边有许多田地,是姜嫄平日所经营,并且教弃学习耕稼的,所以搬到那边去。

    姜嫄和简狄最要好,弃和契亦最友爱,因见简狄等尚找不到适宜的住处,于是就邀了他们前去,一同住下。

    阏伯、实沈两弟兄则住到旷林地方去,其余伯奋、仲堪等弟兄则径到羲和国寻母亲去,还有的都散住于各处。

    一个热热闹闹,向来团聚的家庭,不到几日,风流云散,大家到此,都不免感慨万分,离愁万种。

    然而聚散亦人生之常,况且这事出于帝命,亦是无可如何的。

     过了几日,果然孔壬、驩兜选了四个美女送来。

    帝挚一看,个个绝色,而且先意承志,极善伺候,百媚千娇,令人荡魄,直把帝挚陷入迷阵中。

    不但从此君王不早朝,可说从此君王不视朝了。

    诸大臣日日赴朝待漏,帝挚总推说有病,不能出来。

     约有半个多月,诸大臣已探听明白,知道中了美人之计,不觉都长叹一声。

    有的打算竭力再谏,老将羿忿然道:“就使再谏,亦是无益的,病根现在更深了!”火正吴回亦说道:“现在我们连望见颜色都不能,何从谏起呢?”水正熙道:“我们同进去问疾如何?”众人都道:“亦好。

    ”于是即刻叫内侍进宫去通报,说诸大臣要来问疾。

    哪知去了半日,回来说道:“帝此刻尚未起身,候了许久,无从通知,诸位大臣下午来吧。

    ”众人听了,都默无一声。

    老将羿道:“既然如此,我们就是下午去。

    ”于是大家散归。

     到了下午,重复聚集,再要进宫求见。

    此时帝挚已经起身,知道诸大臣早晨已来过,料必是来进谏的。

    一则宿酒未醒,精神确有一点不济;二则羞恶之心发生,实在愧见诸大臣之面;三则知道诸大臣这次谏起来一定是非常痛切,受又不能,不受又不能的。

    三种原由交战于胸中,到后来决定主意,总只有饰非文过的了。

    于是吩咐内侍,只说病甚沉重,不能起坐谈天,承诸大臣来问,甚为感谢。

    明后日如能小愈,一定视朝,一切政治届时再议吧。

    ”内侍将这番语言传到,诸大臣亦只好怅怅而出。

     火正向众人道:“寒舍离此不远,请过去坐坐吧。

    ”于是众人齐到火正家中,坐尚未定,老将羿就发话道:“照这情形看来,还是照老夫的原议,大家走吧。

    诸位就是不走,老夫亦只好先走了。

    前日帝妃、帝子纷纷迁出,老夫已大不以为然,何况现在又是这种景象呀!”水正修拖他坐下道:“且坐一坐再说,古来知其不可为而不为的,叫作智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叫作仁人。

    我以为与其做智士,不如做仁人,还是再谏吧。

    ”老将气忿忿说道:“见面尚且不能,哪里去谏呢?”水正修道:“我们可以用表章。

    ”木正重道:“不错,不错,我们前两次的谏虽说是良药苦口.应该如此,但是有些地方终嫌激切,不免有束缚驰骤的样子,这个大非所宜。

    帝今日不肯见我们,或者亦因为这个原故。

    我们这次的表章口气应该婉转些,诸位以为何如?”众人都赞成,于是大家公同斟酌,做了一篇谏章,到次早送了进去。

     又过了两日,帝挚居然视朝了,但是那神气却是昏昏沉沉的,开口便向诸大臣道:“前日汝等谏章朕已细细阅览,甚感汝等之忠忱,不过错疑朕了。

    朕近日虽纳了几个嫔妃,不过为广宗嗣起见,决不至因此而入迷途。

    前数日不能视朝,确系患病,望汝等勿再生疑。

    ”火正道:“臣等安敢疑帝,只因帝自纳嫔妃之后,即闻帝躬不豫的消息,而调询内侍,又并无令医生诊视之事,是以遂致生疑,是实臣等之罪也。

    ”说罢稽首。

     帝挚听了这句话,不觉涨红了脸,勉强说道:“朕自思无甚大病,不过劳伤所致,静养数日,即可痊愈,所以不要服药。

     再者,近来医生脉理精的很少,万一药不对症,病反因此加重,所以朕决定不延医,亦是不药为中医的意思。

    ”诸大臣听他如此说,知道他全是遁词,却不好再去驳他。

    只见水正熙说道:“帝能不迷于女色,不但臣等之幸,亦是天下国家的大幸。

    不过臣等所虑的就是帝近日所纳的几个嫔妃并不出于上等人家,亦并没有受过优美的教育,这种女子,将来不免为帝德之累。

     臣等为防微杜渐起见,所以起了这种误会。

    既然帝躬确系不适,那么臣等妄加揣测之罪,真是无可逭了。

    ”说罢亦稽首。

    帝挚道:“汝等放心,朕决不为女色所误也。

    ”于是处理一些政务,未到巳刻,推说患病新愈,不能久坐,就退朝回宫而去。

     自此之后,又接连多日不视朝。

    老将羿到此刻真耐不住了,首先上表辞职,不等批准,即日率同弟子逢蒙出都而去。

    过了两日,水正兄弟同上表乞骸骨,火正、木正亦接续的告了老玻土正看见众人都走散,便亦叹口气道:“一木焉能支大厦!” 于是亦辞职了。

    帝挚见诸大臣纷纷辞职,其初亦颇动心,照例挽留。

    后来接二连三,一辞再辞的辞之不已,不免渐渐的看得淡然起来,禁不得驩兜、孔壬等又从中进谗,说:“诸大臣同盟罢工,迹近要挟,如果做君主的受了他们的挟制,势必魁柄下移,臣下可以朋比为奸,君主地位危险万分了!”帝挚已是受迷的人,听了这种话,当然相信,把诸大臣辞职的表章个个批准。

    犹喜得他天性忠厚,虽则准他们辞职,仍旧表示种种可惜,又赏赐重叠,并且亲自送他们的行,这亦可见帝挚这个人尚非极无道之君了。

    闲话不提。

     且说诸大臣既纷纷而去,朝廷之上不能一日无重臣,继任之人当然是三凶了。

    当时帝挚和孔壬等商量好,不再用五正等官名,另外更换几个。

    一个叫司徒,是总理一切民政的,帝挚就叫驩兜去做;一个叫共工,是供给兴办一切工作器具的,帝挚就叫孔壬去做;一个叫作司空,是专治水土道路的,帝挚就叫鲧去做。

    其余各官更动的及自行告退的亦不少,都换过一大批,真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了。

    自此之后,帝挚固然可以安心寻他的娱乐,没有人再来谏诤,就是三凶亦可以为所欲为,可说是各得其愿,所苦的就是百姓罢了。

     哪知隔了几月,帝挚为酒色所困,身体怯弱,咳嗽咯血,真个生起病来,医药无效。

    鲧便埋怨孔壬、驩兜,说道:“果然帝受你们之害,我当初早料到的。

    ”孔壬道:“不打紧,某听说昆仑山和玉山两处都有不死之药,从前老将羿曾去求到过的,所以他年在百岁以上,还是这么强壮。

    现在帝既患了羸症,某想到那两处去求求看,如果求得到,不但于帝有益,就是我们呢,亦可以分润一点,个个长寿了。

    ”鲧冷笑道:“恐怕没有这么容易。

    ”驩兜道:“就使求不到,亦不过空跑一次,有什么妨害呢?”于是议定了,就和帝挚来说。

    帝挚极口称赞孔壬之忠心,感谢不荆过了几日,孔壬带了几十个从人动身出门,径向昆仑而行。

     经过华山,泛过山海,溯泾水而上。

    刚要到不周山相近,只见一路草木不生,遍地都是源泽。

    走了好久,人踪断绝,景象凄惨。

    正在不解其故,忽然腥风大起,从对面山上窜下一条怪物。

    孔壬和从人怕得不了,不敢向它细看,回身便跑。

    但是到处既是源泽,行走甚难,那怪物窜得又非常之快,转瞬之间已到面前,将几个从人蟠祝它的尾巴又直扫过来,将孔壬及其余从人等一概扫倒。

    孔壬在这个时候明知不能脱身,倒在地下仔细向那怪物一看,原来是一条大蛇,足有十多丈长,却生着九个人头,圆睁着十八只大眼,撑开了九张大嘴,好不怕人! 被他蟠着的几个人早经吓死绞死了,它却俯下头去,一个一个的咬着,吮他们的血,唧唧有声。

    孔壬到此魂飞魄散,自分绝望,不觉仰天长叹一声道:“不想我孔壬今朝竟死在这里!” 哪知这怪物听见了,竟放下人不吮,把头蜿蜿蜒蜒伸过来,说着人话问道:“你刚才说什么?什么叫孔壬?” 孔壬这个时候看见怪物头伸过来,以为是来吃他了,闭着眼睛拼却一死。

    忽听得它会说人话,而且问着自己的名字,不由得又惊又喜,便开了眼,大着胆说道:“孔壬是我的名字,我是中朝大官,天子叫我到昆仑山去求灵药的,如今死在你手里不足惜,不过灵药没人去求,有负天子之命令,这是可恨的。

     所以我刚才叹这口气,说这句话。

    ”那怪物道:“你既是天子的大官,又是给天子去求灵药的,那么我就不弄死你也可以。

     不过我有一件事要求你,你能答应我吗?”孔壬听到这口气,觉得自己大有生机,就没命的答应道:“可以!可以!”那怪物道:“我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