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羿杀九婴取雄黄 巴蛇被屠洞庭野

关灯
    登时把九婴统统结果了。

    其余都是协从来的百姓,羿令兵士大叫:“降者免死!”于是九婴的兵都纷纷投降。

    这一回竟自马到成功,并没有交绥一次,把西方来助战的诸侯都惊得呆了。

    有了前此帝挚两师兵的失败,越显得这次陶唐兵的神奇,于是西方诸侯和人民的心理无不倾心吐胆,归向陶唐侯了。

     且说羿杀了九婴之后,一面遣人向武都山采取雄黄,一面即率师振旅归国。

    陶唐侯率臣下慰劳一番,自不消说。

    过了多日,武都山雄黄采到了,羿拜辞陶唐侯,又要出征。

    务成子送他道:“老将此去,杀死巴蛇,不足为奇。

    不过巴蛇的皮肉很有用处,老将杀了巴蛇之后,它的皮肉请为某收存一点,勿忘勿忘。

    ”羿问道:“有何用处?”务成子道:“可以制药,治心腹之疾,是极灵验的。

    ”羿唯唯答应。

    于是又和逢蒙带了一千兵士直向云梦大泽而来。

     一日,到了桐柏山,只见一人形容枯槁,面色赢败,倒在山坡之上。

    羿忙叫兵士救他起来,问他姓名,又问他何以至此。

     那人道:“某姓樊名仲文,住在樊山的,自从毫都天子遣将调兵来攻巴蛇之后,巴蛇没有除灭,而人民大受兵士之骚扰。

    后来兵士大败,相率北归,又是大抢大掠,而那条巴蛇却渐渐荐食过来。

    我们百姓既遭兵士之蹂躏,又遇巴蛇之害,无处存身,只得弃了家乡,四散逃命。

    某有一个同族,名竖,号仲父,住在中原,本想去投奔他的。

    不料走到这里,资斧断绝,饿不过了,所以倒在这里,今承拯救,感激之至。

    ”羿听了,急忙叫兵士给他饮食。

    等他回复气力之后,羿又问他道:“你既受巴蛇之害,知道它怎样厉害吗?”樊仲文道:“当初巴蛇沿着云梦大泽向东来的时候,某亦曾倡议纠合乡里的人去抵御,无如弓矢之力所及,不如它毒气喷的远,所以总御不祝假使有方法能够消除他的毒气,某想亦容易除灭的。

    ”羿又问道:“你于那边的地理熟悉吗?”樊仲文道:“家乡之地,很熟悉。

    ” 羿道:“那么你可否暂时不到中原,且在我军中做个向导?你情愿吗?老夫是奉陶唐侯之命来此诛巴蛇的,对于它的毒气已有抵制之法,你不要害怕,假如你不肯,亦不勉强。

    ”樊仲文听了,大喜道:“原来是陶唐侯的大军,某情愿同去。

    ”于是就留在军中,一同前进。

     过了桐柏山,已离云梦泽不远。

    羿便吩咐樊仲文带了二十名兵士先往探听巴蛇消息:究竟此刻藏在哪里。

    去的时候,每人给一包雄黄,叫他们佩在身上,或调些搽在鼻端,或弄些吞在腹中,多是好的。

    仲文等领命而去,羿等亦拔营缓缓而前。

     过了两日,仲文等回报说:“已探听着了,那蛇正在云梦大泽东边一座山林之中呢。

    ”羿听了,便叫兵士每人预备柴草两束,每束柴草之内都安放一包散碎的雄黄并火种,个个备好。

    又各人发给一包雄黄随身佩带,临时如法施用。

    又向兵士说道:“假使碰到巴蛇,它来追赶,你们各人都将所拿的柴草先将一束烧起来,丢在地上,随即转身退回,我自另有处置。

    ”告诫兵士完了,又和逢蒙说道:“他们兵士的箭都不能及远。

    我和汝二人每人各持十支箭,箭头上都敷以雄黄,大概亦可以结果它了。

    ”逢蒙道:“弟子看来,斩蛇斩七寸,能够射他的七寸最好。

    但是它身躯太大,七寸恐不易寻,还是射他的两眼,老师以为何如?”羿道:“极是。

    那么你射右,我射左吧。

    ” 计议已定,即带了兵士向大泽东方而进。

    羿吩咐前队须要轻捷,不可惊动了它,反致不妥。

    过了一日,只见前队来报,说巴蛇在对面山上,已经望见了。

    羿听了,即与逢蒙上前观看,只见那蛇确在山上曝它的鳞甲,头向西,朝着大泽,足有车轮一般的大,张口吐舌,舔煔不止,好不怕人。

    周身鳞甲,或青,或黄,或黑,或赤,几乎五色毕具。

    细看它的全身,除一部分在山石上外,其半身还在林中,从东林挂到西林,横亘半空,俨如一道桥梁。

    众人看了,无不骇异。

    正在指点之时,那蛇似乎有点觉得,把头昂起,向北旋转,朝着羿等。

    羿和逢蒙一见,不敢怠慢,两支箭早已如一对飞蝗,直向它两眼而去。

    接着,又是两箭,观准了飕飕射去。

    但是它的那股毒气亦是喷薄而来。

     这面兵士早己防到,一千束的柴草顷刻烧起,雄黄之气馥烈袭人。

    凑巧北风大作,将雄黄烟卷向巴蛇而去。

    这时烟气弥漫,对面巴蛇如何情形一时亦望不明白,但听见大声陡起,震动远近,仿佛是山崩的样子。

     过了一会,烟气渐渐消散。

    仔细一看,对面山上所有树林尽行摧折,山石亦崩坍了一半,却不见巴蛇的踪迹。

    逢蒙道:“巴蛇逃了,我们赶过去吧。

    ”羿道:“此刻日已过午,山路崎岖,易去难回,恐有危险,不如先饬人去探听为是。

    ”正在说时,只听见东面山上又是一声大响,众人转眼看时,原来巴蛇已在东山了,忽而昂头十丈之高,忽而将身蟠起,又忽而将尾巴掉起,四面乱击,山石树木给它摧折的又不少。

    原来那蛇的两眼确已被羿和逢蒙的箭射瞎了,本来想直窜过来,因雄黄气难当,又因眼瞎,辨不出方向,所以乱窜,反窜到东山去了。

     过了一会,觉着两目不见,非常难过,因而气性暴发,就显出这个形状来。

    但是它口中的毒气还是不住喷吐,幸而北风甚劲,羿等所立之地是北面,不受影响。

    又过了一会,那蛇忽伏着不动,想是疲乏了。

    逢蒙道:“看这个情形,它的两眼确已瞎了,我们再射两箭吧。

    ”羿道:“极是极是。

    ”于是两人拈弓搭箭,观准了又连射三箭,箭箭都着。

    有一箭仿佛射在它要害里。

    那蛇像个疼痛难当,又乱撞乱窜起来,最后仿佛有点觉得了,望着羿等所在竭力窜过来。

    众人猝不及防,赶快后退,一面将柴草烧起,向前面乱掷。

    幸喜那蛇眼睛已瞎,没有标准,行动不免迟缓,未曾被他冲到面前,给烟一熏,又赶快掉头回去。

    然而有几个人已经受了毒气,霎时间周身浮肿,闷倒地上。

    羿急叫人扛之而走,一面吩咐将所佩带的雄黄冲水灌服。

    约有一个时辰,腹中疼痛,泻出无数黑水,方才保全性命,亦可见巴蛇之毒了。

     且说巴蛇退去之后,羿亦不赶,率众回到行营,与逢蒙商议道:“今日那蛇受伤已重,料想不能远逃,明日当可歼除。

     不过柴草、雄黄等还是要备,因为它的毒气真是可怕,汝看何如?”逢蒙道:“老师之见极是。

    ”到了次日,各种柴草、雄黄都备好了,大众再往前面而来。

    只见山石树木崩坏得非常厉害,道路多为之梗塞。

    羿叫兵士小心在前开路,走到一处,但见地上有一个血泊,腥秽难闻,血泊中却浸着一支箭,兵士认识是羿的箭,即忙取了出来。

    哪知这双手顿时红肿,情知中了蛇毒,急忙用雄黄调敷,方才平服。

    羿道:“这支箭必是中了它的要害,它疼痛不过,所以用牙衔出。

    大凡蛇的毒全在两牙,既然是用牙衔出来的,所以这支箭亦毒了。

    ”逢蒙道:“现在我们只要依着血迹寻去,总可以寻得到。

    ”众人道:“是。

    ” 于是一路搜寻血迹。

    约有两里路,忽有一兵士说道:“前面蟠着的不是蛇吗?”众人一看,如土堆一个,鳞甲灿然,相离已不过几十丈路。

    羿叫军士先烧起柴草,又和逢蒙及几百个兵士一齐放箭。

    那蛇又着了无数箭,急忙乱窜,但是受伤过重,又为雄黄所制,窜了多时,已不能动弹。

    羿等怕它未死,还不敢逼近,又远远射了无数箭。

    看它真不动了,才敢过来。

    只见它的头纯是青色,身子大部分是黑,而杂以青、黄、赤三色,其长不可约计,真是异物。

    众人就要去斩它,羿道:“且慢,再用雄黄在它头上烧一烧看。

    ”兵士答应,烧了柴草丢过去。

    哪知它余气未尽,昂起头,鞠起身躯,仿佛还要想逃的样子。

    但是终究无济,仍旧倒了下去,连一部分肚皮都向天了。

    众人知其已死。

    羿道:“且待明日再细细收拾它吧。

    ”于是大众仍旧回营。

     到了次日,羿叫兵士备了无数刀、锯、斧、凿之类,来处理那蛇。

    那时有些百姓知道了,无不称快,跟了羿等来看的人不少。

    羿叫兵士将蛇头先锯下,再翻转它的身躯,将胸腹剖开,取出脏腑,然后再细细将它皮肉割下。

    樊仲文在旁看了不解,便问道:“这蛇的皮肉有用吗?”羿便将务成子的话告诉了他,仲文方始恍然。

    几百个兵士整整割了一日,方才割完。

    然而那蛇太大了,虽说可以制药,然而无论如何总用不了这许多。

     于是羿取了些,逢蒙和兵士各取了许多,樊仲文取了些,其余观看的百姓又各取了些,此外剩下的皮肉骨殖就统统堆在大泽之边,加了泥土,足足有丘陵那样高,后人就将这个地方取名叫巴陵,亦可以想见巴蛇之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