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回 被逐三四回 学琴作什器

关灯
    。

    这才是两日前的事。

    你刚刚回来,令尊气犹未平,所以如此。

    你还是再到外面去寻点事业吧。

    ”舜道:“是,是。

    小侄想到泰山北面去,寻几亩地种种,老伯以为何如?”秦老道:“亦好。

    ”这日,舜又住在秦老家中,与不虚谈心。

    秦老的病是老病,一时恐不得好。

    舜受恩深切,颇为忧虑,但亦无可设法。

     次日,辞了秦老父子,就向泰山而来。

    过了数日,望见泰山,舜心想道:“我虽不能登其巅,何妨到半山中望望,以扩眼界。

    ”决定了主意,便取道上山。

    哪知看看甚近,越过一重,又是一重,那泰山最高峰,仍在前面,可望而不可即。

    舜不觉叹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这句话是不错的。

    ”觉得脚力有点疲乏,想找一处地方息息,转过茂林,忽闻弦歌之声。

    舜不觉凝神细听,觉这声音仿佛在崖的那一面,于是转过崖来,果然见一座草屋,屋中弦歌不绝。

    舜到门外一看,只见里面一个苍老者,坐而鼓琴,口中又唱着歌。

    看见了舜之后,随即止住弦歌,缓缓起身出来,问道:“足下何人?来此何事?”舜连忙放下行李,进而施礼,自道姓名并说游山足倦,请求休息。

     那老者听了,就请舜坐下。

    舜见四壁陈设精雅,且多书册,料想是个隐士,便叩求姓名。

    那老者道:“贱姓纪,名后。

    ” 舜道:“适才听见弦歌之声,惭愧不是知音,窃愿有所请问,未知可否?”纪后道:“辱承下问,倘有所知,无不尽言。

    ” 舜道:“某闻琴者,禁也。

    究竟怎样能够禁止人的邪思荡意呢?”纪后道:“大凡鼓琴的时候,心思的邪正,意志的趋向,都流露于不知不觉之间,善于听琴的人,都能听得出。

    从前有一个人善于鼓琴,有一个人善于听琴。

    鼓琴的人忽而想到泰山,那听琴的人就称赞道:‘善哉,巍巍乎如高山!’鼓琴的人忽而想到流水,那听琴的人又称赞道:‘善哉,洋洋乎若流水!’又有一个大圣人在室内鼓琴,他的两个弟子在门外侧耳而听。

    曲完之后,一个弟子叹一口气,说道:‘夫子这回的琴声,有一种贪得之志趣、邪僻的行为,何以如此之不仁呢?’另一个弟子就拿了他的话进去告诉那大圣人。

    大圣人亦叹了一口气,说道:‘他这个人,可以算得天下之贤人,亦可以算得知音之人了。

    刚才我在这里鼓琴的时候,忽然看见一只老鼠走了出来,随见一只猫在屋上。

    猫见了老鼠,轻轻的缘着梁柱走下来,定着它的眼睛,曲着它的背脊,要想捉这只老鼠。

    我当时心思注在这猫鼠身上,所以声音露出贪得邪僻的样了。

    他的说我,正是应该的。

    ’照这两段故事看起来,鼓琴的时候,心思不能不归之于正,否则必被知音的人所窃笑鄙视,这就是禁字的道理。

    ”舜道:“能够知音,这个人一定是不凡了。

    ”纪后道:“亦不见得。

    从前有一个文人,要想诱惑一个新寡的美女,无可设法,于是手制了一曲《凤求凰》的琴调,弹起来使她听见,借此去挑引。

    果然那美女听了,夜里就来私奔。

    照琴里说来,这个美女听了琴声,就知道弹琴的人的心思,可算是知音了。

    然而甘心私奔,人格在哪里?所以知音的人,可以算一个艺术家,不凡之人尚说不到。

    ” 舜听了这番议论,非常佩服,就请求道:“某不揣鄙陋,要求先生教我琴法,可以吗?”纪后道:“学术乃天下之公器。

     足下既要学,有什么不可呢?”说罢,就起身到壁间,取出一册递给舜。

    舜展开一看,原来是弹琴之法,上面绘着许多琴图,有正面,有反面,各处部位的名称都有注释,后面再加以详注。

     有些用指之法,写着许多符号,舜却看不懂,经纪后一一说明,方才解悟。

    纪后又取出制就的曲调来,叫舜弹弹。

    舜本是个聪明绝顶之人,一弹就合,不过生疏一点。

    当下舜就拜纪后为师。

     纪后觉着舜是不凡之才,亦乐于教诲,就留舜在家住宿。

    两人谈谈琴理之外,渐渐说到声音之道与政治相通的道理,尤其投契。

     过了几日,舜要去了,纪后取出一本乐谱和一面小琴来赠行。

    舜再拜受赐,却又问道:“老师弹的那张琴,仿佛有七尺多长,这张琴不足四尺,敢问琴制的长短,是否不一律吗?” 纪后道:“琴制有三种:我那种长七尺二寸的,是伏蒙氏所作之琴;这种长三尺六寸六分,是神农氏所作之琴,象三百六十六日,一年之数也;还有一种长四尺五寸,是后人所改作之琴,取法乎四时与五行。

    只此三种,以外没有了。

    ”舜道:“弟子听说,神农氏继伏羲氏而王天下,上观象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

    照这样说来,琴当然是神农氏创造的,伏蒙氏的时候,何以已有琴呢?”纪后道:“大凡一项物件,第一个发明的人,往往不及第二个改良之人来得有名。

    因为第一个开始创造,总未能十分完美,必待第二个人改良之后,方才格外合用。

    所以世界传说,总以为琴是神农氏所造。

    其实伏羲氏的时候有一个臣子,名叫婴堙,进贡了一种美的梓木,伏羲氏见了甚爱,就叫他的下相柏皇创造四张琴。

    一张名叫丹维,一张名叫祖床,一张名叫委文,一张名叫衡华。

    所以琴这项东西,伏羲氏的时候确已有了。

    譬如近来通行的围棋,大家都说是圣天子教子所造的,其实当今圣天子是从黟山上黄帝的遗迹看来。

    可见黄帝那时已有围棋了。

    ”舜听了,连连点首称是,就别了纪后,向泰山北麓下山。

     舜刚刚走到山麓,只见一个人。

    负着耒耜,赤着脚,戴着笠帽,行歌而来。

    看见了舜,目不转睛的看。

    舜看那人,觉得不是庸俗之流,亦定住眼睛看他,四目相射,渐行渐近,舜不禁拱手问道:“足下尊姓大名?”那人亦还礼道:“鄙人向无姓名,只在此地耕种为业,因为舍间所住的是山洞,以石为户,所以大家都叫鄙人为‘石户之农’,这就算姓名了。

    ”舜听了,益发觉得这人与众不同,正要拿话再问,那石户之农已转问道:“老兄尊姓大名?”舜告诉了,石户之农笑道:“原来就是姚仲华,闻名久矣。

    不嫌简慢,请到石户中坐坐如何?”舜有心要结识这个人,就说道:“正好,正好。

    ” 当下二人一路走,一路问答。

    舜道:“足下何以知道某的姓名?”石户之农笑道:“鄙人是在北山下耕田,向不问世事的。

    前年有一个敝友来访,谈起你老兄才德盖世,心中非常仰慕,不期今日得遇。

    ”舜忙问道:“贵友是什么人?”石户农道:“这人也与某差不多,无姓无名的。

    ’他是个北方人,数十年来遨游天下,随遏而安,饮食居处衣服等,只要可以充饥、托足、蔽体,绝不选择,所以大家叫他‘北人无择’。

    可是他的真姓名,连某也不知道呢。

    ”舜道:“此人现在何处?”石户之农道:“他萍踪浪迹,绝无一定,或三年一来此地,或五年一来此地,不能预料。

    ”舜想:“这人决定也是一个有道之隐士了,但是他何以知道我?” 正在悬揣,忽听石户农说道:“这里就是寒舍,请进坐坐。

    ”舜一看,果然是个石洞,洞之双扇以石为之,洞中黝暗,仿佛有人在里面料理餐具,舜就止了步。

    石户农先钻进洞去,与那里面的人不知道说了几句什么话,随即携了两条破席出洞来,铺在地上,与舜相对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