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回 三足乌集庭 元恺大会聚

关灯
    第七十二回 三足乌集庭 元恺大会聚 且说舜从负夏回到历山,再事耕种,不知不觉又过了一年。

     那时历山附近的人家越来越多,地越辟越广。

    有人替他计算,自舜到历山之后,远近来归的人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竟成都了。

    一个荒僻之地,忽成大都会,推究原由,都是舜的德感所至。

    而且这个都会里的人,个个都听舜的号令,服从敬仰,仿佛一都之主,因为大家就叫他都君。

     一日春暮,舜在田间工作,思念二亲,忽见一只母鸠翔于树间,转眼一只小鸠又飞集在母鸠旁边,嘴里衔了食物,你哺我,我哺你,且哺且鸣,鸣声非常亲热,表示它母子的慈爱欢乐。

    舜看了这种情形,心中益发感触,暗想:“彼小小禽鸟尚且有天伦之乐,我是一个人,何以连禽鸟都不如?真是惨酷极了!”想到这里,禁不住又要恸哭。

    后来一想:“哭亦无益,我姑且做一个歌吧。

    ”于是信口而歌道:陟彼历山兮崔嵬,有鸟翔兮高飞。

    思父母兮力耕,日与月兮往如驰。

    父母远兮吾将安归? 歌罢之后,悲从中来,再忍不住了,放声大哭,恸倒在山坡之上,惊动四围的农人,齐说道:“都君又在那里思亲了,我们去劝劝吧。

    ”于是大家过来,竭力向舜劝阻,方才止祝这种情形,三年之中,也不知有多少次了。

     一日,舜正在田间,忽然见邻村农友同了一个人来,说道:“这是都君家里叫他带信来的。

    ”舜慌忙问他何事,那人道:“尊大人近日有病,令弟象叫我带信来,向你要些财物,作医药之费。

    ”舜听了,大吃一惊,忙问:“家父患何病?何时起的?”那人道:“据令弟如此说,却不知道是什么病,想来总是重病了。

    ”舜一听,尤其着急,忙到自己室中,将平日的积蓄统统取出来。

    一面又收拾行李,预备星夜驰归。

    一面又托邻人将他所种的田代为治理。

     这时历山居民,一传二,二传三,都知道都君因亲病,要归去了,大家都来送行。

    又知道舜积蓄不多,诚恐不敷医药之费,每家都有馈赆,合计起来,颇觉不资。

    舜再四推让,众人一定不肯收转。

    舜归省心急,无暇再和他们推逊,只得收了。

     刚要动身,哪知带信来的这个人忽然阻拦道:“令弟还有一句话,叫我和足下说。

    ”舜忙问何话,那人道:“令弟说,假使足下要归去侍疾,叫我竭力劝阻。

    因为尊大人对于足下很不满意,倘若足下归去后,尊大人病中肝火旺,恼怒起来,病势或者因此加重,那么足下恐怕负不起这个责任呢。

    ”舜一想:“这话有理。

    ”遂说道:“舍弟的话极是,但是我做人子的,平日即不能奉养,听见亲病了还不回去,那么我竟不是人了。

    我想总须回去的。

    ”那人道:“令弟对我说得很恳切,叫我务必劝足下不要回去。

    我看足下,还不如暂在这里,待我归去和令弟接洽。

    如果尊大人病势沉重,我再来赶足下回去,岂不好吗?”舜道:“极感盛情,但是我此刻五中如沸,恨不得插翅飞归,现在既然舍弟有这番深虑,我且归到里门,暂不到家,再看情形,如何严那人见阻挡不住,只得与舜同行。

     不数日,到了姚墟。

    这人叫舜暂且在村口稍待,让他先与象接洽,再定行止。

    舜答应道:“是。

    ”那人去了。

    舜独自一人守住行李,正在悬念父亲之病,不知如何,忽然肩上有人一拍,问道:“仲华一个人在此做什么?几时来的?”舜回头一看,原来是灵甫、东不訾、秦不虚、方回四个。

    舜大喜,忙问秦不虚道:“家父这几日,病势如何?”不虚诧异道:“老伯清健之至,并没有不适呀!刚才早晨出门,还看见他老人家由令妹妹扶着,在门外吸新鲜空气,我还过去请安,谈几句话呢。

     你这话从何而来?”舜至此,彻底大悟,便说道:“我有多时未归省,心中惴惴,常恐严亲有病,故有此问,如今心安了。

     请问诸位到何处去?”方回走过来,一把手握住舜道:“我和你多年不见了,实在想念得很。

    因为做了一个芝麻绿豆大官,职守所在,一步走不开,屡次想来望你,竟做不到。

    全亏灵、洛诸君随时来报告消息,所以我于你的事迹已统统知道。

    去年我发了一个恼,立刻将间士之职辞去,不管天子准不准,我就走了。

    从此云游天下,回复我的自由。

    后来遇见东不訾,同来望望不虚,又遇见了灵甫,今天居然又遇见了你,真是爽快呀!”灵甫道:“不虚一向事亲,不能出门,后来又丁忧守制。

    前月我在家中想想,不虚服阕了,所以来访访他,不料路上遇着东、方二公,我们商量正要来访你呢。

    ”舜道:“承情之至。

    ”东不訾道:“仲华急于省亲,我们和他同行吧。

    ”众人道:“是。

    ” 于是五人一路走,一路谈,不一会到了舜家门口。

    只见瞽叟拖着杖,扶着敤首,又在门首。

    舜疾忙放了行李,趋到瞽叟面前,倒身下拜,高叫:“父亲,舜回来了!”敤首见了亦大喜,忙向瞽叟道:“父亲,二哥回来了。

    ”瞽叟虽则听信谗言,究是父子之亲,不忍遽下逐客令,嘴里却骂道:“不孝的畜生! 你来做什么?谁要你回来?你心中还有父母吗?你出去了多少年?一点东西都没得拿回来,父母的冻饿都不管,你心中还有父母吗?快给我滚开去!”说着,以杖作欲打之势。

    舜连连叩头道:“儿现在已知罪过,情愿痛改,让父亲息怒。

    ”这时方回等四人在旁,看见瞽叟动怒,大家都来相劝。

    不虚是最熟的,当先高叫:“老伯,仲华这次一定改过了!他连年所赚的财货,颇有些,此刻都拿回来孝敬老伯,以赎前愆。

    请看小侄等薄面,再饶他一次吧。

    ”瞽叟叹口气道:“秦世兄,你不要相信他。

    这个不孝子,是专门欺诈刁狡,不会改过的。

    ”不虚道:“老伯息怒,仲华以后一定改过了,请老伯饶了他吧。

    ” 这时方回等亦一齐上前,高叫:“老伯,大伙儿讨情!”瞽叟才缓过口气道:“既承诸位如此说,老夫暂再饶他一次。

    ”当下舜叩首谢了父亲,刚才立起,瞥眼见那历山送信的人从屋后走出来,看见了舜,掩面鼠窜而去。

    随后,象出来一张,也缩转去了。

    舜亦不及招呼,便来扶瞽叟入室,那方回等四人亦告辞而去。

    舜将行李挑进屋内,又和敤首进去拜见母亲,瞥眼又看见象。

    舜便叫“三弟”,象禁不得羞耻之心发现,脸上涨得飞红,回叫道:“二。

    。

    二哥,你怎。

    。

    怎样。

    。

    就就回来了?”舜心中虽知道这次是象的骗局,但不忍说破他,只说道:“我连年在外,记念父母,所以回来望望。

    这两年全亏三弟和四妹服事二亲,真是偏劳,对不祝”象见舜绝不说明,那心亦渐渐安了。

     于是同到堂上,舜将行李打开,所携货物一概搬出来,献与父母,并且一一报告给瞽叟听,另外还有些分赠弟、妹。

    后母和象看见了如许物件,暂且不和舜作对,便准他住下。

    这日晚上,只有瞽叟略问问舜这几年的情形,后母和象无话可说。

     倒是敤首对于舜非常亲热,趁没有人见的时候,低低的向舜道:“二哥,你屡次托人带来的财货,三哥多干没了作为已有,所以父亲刚才如此责备你,你下次总要自己带来。

    并且要像今朝一样,一一报给父亲听,我做见证,那么就好了。

    ”舜听了,连连点头。

     到了次日,舜寝门问安之后,就到厨下代母亲服劳,敤首亦到中庭洒扫。

    忽见一只赤色的鸟儿在庭中缓缓的跳,敤首觉得稀奇,细一看,原来是三只脚的,不觉诧异,急忙去告诉她母亲。

    她母亲和舜、象都来观看,的确有三只脚。

    象就想设法去捉,舜劝他不要捉,象哪里肯听。

    哪知无论如何总捉不着,但是亦不飞去,大家不解其故。

     过了一日,邻舍知道,都纷纷来看。

    有的说是祯祥,有的说是妖孽,纷纷传为异事。

    只有方回知道,这鸟与舜有关系的,便向灵甫等说道:“赤鸟就是朱鸟,它所居的地方,高而且远,是日中三足乌之精,感而降生的呢!何以有三只脚?易数,奇也。

    易数起于一,成于三,所以日中之乌是三足的。

    大凡人子至孝,则三足乌来集其庭。

    现在仲华至孝,所以此鸟来集,何足为奇呢!”灵甫等听了,都以为然。

     不提方回等在外面议论,且说象听见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