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回 天地十四将大战 收服七地授仙箓
关灯
小
中
大
处。
他们曾来转过一转,因为怕惧尹仙人,就跑了去。
后来尹仙人去了,他们才敢来此。
不过十多年呢!”文命道:“小有清虚洞天必有仙道管理,何以让他们盘据?”山神道:“这个洞天是西城王君管理的。
十数年前,西城王君应大帝之召,不知到何处去了,至今未返,因此给他们占据。
”文命道:“原来如此。
费神,请转吧!”王屋山神去了。
庚辰向文命道:“既然都在洞中,我们就攻进去吧!”文命答应。
于是童律、乌木田留守大营,其余五将径向山洞而来。
但见洞门深闭,洞外流水斜崖,幽花古木,景致不俗。
黄魔走过去,将双锤向洞门一击,大叫:“妖人,快滚出来受死!”打了半日,寂无声息。
于是大翳、狂章等一齐过来,刀剑锏戟,共同攻打,终于打不进。
原来这洞门是仙家之物,非常坚固,天将等无法可施,心中都觉焦灼。
庚辰道:“我看这事只有请夫人作主了。
你等在此守住,我去就来。
”繇余等答应,庚辰急纵身上天,御风而行,瞬息已到巫山。
那灵官等看见,就问道:“夫人叫你保护大禹治水,你此刻来做什么?”庚辰道:“前途遇着困难了,所以来求救。
”灵官道:“夫人在瑶台上呢。
”庚辰听了,径到摇台,躬身恭见。
夫人道:“汝为王屋山七氏不能收服,所以来吗?”庚辰道:“是。
”夫人道:“那么汝到五色界天中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去请西城王君来,就可以收服了。
”说着,叫侍女将一块白玉做成的符信递与庚辰,说道:“汝拿了这块符信,可以直上天门。
”庚辰答应,收了符信,谢了夫人,即纵身上天而来。
进到天门,早有守护天门的大神拦住,验过了符信,许放入内庚辰拜问他到五色界天去的路,守护天门的大神指示了,庚辰一路而前。
但觉那种富丽华贵的气象,比从前随着云华夫人到王母处还要高到多倍,竟是口所不能形容的。
庚辰因为有使命在身,不敢留恋,过了多时,已到了五色界天。
依旧有神人到处来往不绝,但是种种富丽华贵的景象,到此地一概都没有了。
只见一片茫茫,无边无际,除出神人之外,竟无所见。
庚辰不觉迷于所往,适值有一个神人走来,庚辰便拜问他非想非非想处天的所在。
那神人道:“此处是空处天,过去是识处天,再过去是无所有处天,再过去才是非想非非想处天,汝既来此,不必前进。
你念头既动,你所要见的人,早已知道,跟着你的念头,自会来找你,不必去寻了。
”正说时,果然有一个星冠羽衣的老道者走来向庚辰拱手道:“足下是云华夫人遣来的使者吗?”庚辰应道:“是。
”那道者道:“我就是西城王君,你的来意我已知道了,我们就去吧。
”说着,同了庚辰,径出天门。
庚辰要到云华夫人处去缴还符信,西城王君道:“不必,我与你代缴吧。
”说着,将符信取来,向空一掷,只见那白玉的符信化为一只白鸟,飞翔向巫山方面而去。
庚辰看了,深叹仙家妙用。
于是跟了西城王君,径向王屋山而来。
那时各天将等久了,看见西城王君,知道是请来的救兵,个个上前行礼。
凑巧文命因各天将去攻王屋洞,长久不归,心中惦念,亦拔队而来。
庚辰忙上前报告一切,并介绍西城王君。
文命过来,行礼相见,极道感谢之意。
西城王君道:“这洞本是贫道栖止之所。
前数年贫道奉上帝之召,听讲圣经,离去此间,所以被他们占据。
但是莫非数中注定,不是偶然之事。
”繇余道:“现在他们将洞门紧闭,攻打不开,如之奈何?” 西城王君道:“这很容易。
”说着,走过去,将洞门一拍,那洞门顿时豁然而开。
黄魔、狂章就想趁势冲进去,西城王君止住道:“且慢,里面大得很呢。
彼等七人躲在何处,一时何从去寻?他们有地行之术,就使寻到,入地遁去,汝等又将如何? 况且他们七人本领也还不弱,拼命死斗,必有一伤,亦非善策。
诸君且过来,贫道与诸位一些助力吧。
”说着,叫各天将张开手心,在每手心中各画一道符,并且说道:“一个引一个,有缘者同来。
”七员天将亦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画完符之后,就各持兵器,闯进洞去。
只见里面别有一重天地,仙花异草,玉阙丹房,到处皆是。
寻了许久,到了一座玉琢成的桥边,陡见犁娄氏手执大犁,在桥的那一面立着。
狂章就大喝一声,冲将过去,交起锋来。
忽而鸿濛氏、章商氏、兜氏、庐氏、陶臣氏乌涂氏六个一齐出来。
这边黄魔、大翳等不敢怠慢,亦一齐冲过去。
两两相持,杀作七对。
繇余敌住陶臣氏,一个用剑,一个用槊;黄魔敌住章商氏,一个用锤,一个用鞭;童律敌住兜氏,一个用枪,一个用叉;大翳敌住卢氏,一个用刀,一个用斧;乌木田敌住乌涂氏,一个用锏,一个用铖;庚辰敌住鸿濛氏,一个用戟,一个用矛。
斗不多时,那七氏都有点招架不住,败阵而逃,要想钻入地中。
不知如何,竟钻不进去。
七员天将从后面紧赶,黄魔捉住了章商氏,庚辰捉住鸿濛氏,狂章捉住犁娄氏,童律捉住兜氏,繇余捉住陶臣氏,大翳捉住卢氏,乌木田捉住了乌涂氏,一齐出洞而来。
文命大喜,西城王君就请文命到洞中去小坐,文命答应。
黄魔道:“这七个妖人乘乱窃发,指挥禽兽伤害无辜,复敢抗阻天师,实属罪大恶极。
先处死了他们吧!”文命刚要答应,西城王君忙摇手道:“不可,不可。
听贫道一言,这七个人虽则有罪,但是他们修炼多年,功夫可惜!况且天运劫数,应得有这一番扰乱,亦并非全出于他们之故。
崇伯治水,必须周行天下,远到外邦,人才不嫌其多,缓急庶有所用。
请体上天好生之德,看贫道之面,赦他们一死,叫他们立功赎罪吧!” 文命道:“真君见教,敢不从命!不过他们野心习惯,是否肯真实改过,殊不可知!万一将来反噬起来,变生肘腋,那么如何?”西城王君道:“那个却不必虑。
如果将来他们再敢变叛,自有制之之法,管教他们不得善终。
”说着,便问七氏:“汝等愿伏诛,还是愿改过,立功自赎?”七氏齐声道:“如蒙恩赦,某等情愿立功赎罪,决不敢稍有怠惰!至于反侧谋变,更无此事。
”文命大喜,便赦了他们。
西城王君便邀文命等共至洞中游历。
文命刚进洞门,只见上面横着一块匾额,题着“小有清虚之天”六个大字。
向里面一望,别有天地,种种仙家景物,悦目娱心,不必细说。
初到一处,上面镌着“清虚之宫”四个字,想来是洞中的正殿了。
宫中西边,另有一座高台,西城王君指向文命道:“这坐台,名叫阳台。
世上初得道的人,必须到此台上,来受训诲。
”后来曲曲弯弯,又走到一处,只见上面镌着“南浮洞室”四个字。
西城王君便邀文命入内,从一个天生石匣之中取出一部书来,递与文命,说道:“从前敝老师西王母在此室中,用此书教授贫道。
贫道今日亦以此书转赠崇伯,倘能将此书中所说勤加修炼,超凡入圣,并非难事。
”文命接了,稽首拜谢。
西城王君又道:“此刻崇伯治水紧急,料想无心研究此书,将来功成之后,不妨看看。
如果去世上仙,还请将此书仍旧来安放原处,不胜幸甚!”文命听了,又连声唯唯。
游历转了,回到正殿休息。
文命便向西城王君道:“此洞不过岩石中之一穴,何以里面竟有如此之广大?且别有天地,是什么原故?”西城王君道:“大地之内,有卅六个洞天,而以这个洞天为第一。
周围有万里,适才所游的,不过万分之一二而已。
”文命大诧异道:“有如此大吗?”西城王君笑道:“这是仙家妙用。
一个壶芦之中,尚且可以辟一个世界,何况山洞呢?将来崇伯功成行满,自会知之,此刻亦不须讨论。
” 说罢,取出些交梨、火枣之类,分赠与文命等。
文命等称谢辞出。
回到营中,叫过新收服的七员地将来,严切的训戒和劝导一番,然后将天将和他们一正一副的分配:庚辰正将,鸿濛氏副之;黄魔正将,章商氏副之;狂章正将,犁娄氏副之;章律正将,兜氏副之;大翳正将,卢氏副之;繇余正将,陶臣氏副之;乌木田正将,乌涂氏副之。
后来他们七对非常投契要好,西城王君所谓有缘者是也。
他们曾来转过一转,因为怕惧尹仙人,就跑了去。
后来尹仙人去了,他们才敢来此。
不过十多年呢!”文命道:“小有清虚洞天必有仙道管理,何以让他们盘据?”山神道:“这个洞天是西城王君管理的。
十数年前,西城王君应大帝之召,不知到何处去了,至今未返,因此给他们占据。
”文命道:“原来如此。
费神,请转吧!”王屋山神去了。
庚辰向文命道:“既然都在洞中,我们就攻进去吧!”文命答应。
于是童律、乌木田留守大营,其余五将径向山洞而来。
但见洞门深闭,洞外流水斜崖,幽花古木,景致不俗。
黄魔走过去,将双锤向洞门一击,大叫:“妖人,快滚出来受死!”打了半日,寂无声息。
于是大翳、狂章等一齐过来,刀剑锏戟,共同攻打,终于打不进。
原来这洞门是仙家之物,非常坚固,天将等无法可施,心中都觉焦灼。
庚辰道:“我看这事只有请夫人作主了。
你等在此守住,我去就来。
”繇余等答应,庚辰急纵身上天,御风而行,瞬息已到巫山。
那灵官等看见,就问道:“夫人叫你保护大禹治水,你此刻来做什么?”庚辰道:“前途遇着困难了,所以来求救。
”灵官道:“夫人在瑶台上呢。
”庚辰听了,径到摇台,躬身恭见。
夫人道:“汝为王屋山七氏不能收服,所以来吗?”庚辰道:“是。
”夫人道:“那么汝到五色界天中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去请西城王君来,就可以收服了。
”说着,叫侍女将一块白玉做成的符信递与庚辰,说道:“汝拿了这块符信,可以直上天门。
”庚辰答应,收了符信,谢了夫人,即纵身上天而来。
进到天门,早有守护天门的大神拦住,验过了符信,许放入内庚辰拜问他到五色界天去的路,守护天门的大神指示了,庚辰一路而前。
但觉那种富丽华贵的气象,比从前随着云华夫人到王母处还要高到多倍,竟是口所不能形容的。
庚辰因为有使命在身,不敢留恋,过了多时,已到了五色界天。
依旧有神人到处来往不绝,但是种种富丽华贵的景象,到此地一概都没有了。
只见一片茫茫,无边无际,除出神人之外,竟无所见。
庚辰不觉迷于所往,适值有一个神人走来,庚辰便拜问他非想非非想处天的所在。
那神人道:“此处是空处天,过去是识处天,再过去是无所有处天,再过去才是非想非非想处天,汝既来此,不必前进。
你念头既动,你所要见的人,早已知道,跟着你的念头,自会来找你,不必去寻了。
”正说时,果然有一个星冠羽衣的老道者走来向庚辰拱手道:“足下是云华夫人遣来的使者吗?”庚辰应道:“是。
”那道者道:“我就是西城王君,你的来意我已知道了,我们就去吧。
”说着,同了庚辰,径出天门。
庚辰要到云华夫人处去缴还符信,西城王君道:“不必,我与你代缴吧。
”说着,将符信取来,向空一掷,只见那白玉的符信化为一只白鸟,飞翔向巫山方面而去。
庚辰看了,深叹仙家妙用。
于是跟了西城王君,径向王屋山而来。
那时各天将等久了,看见西城王君,知道是请来的救兵,个个上前行礼。
凑巧文命因各天将去攻王屋洞,长久不归,心中惦念,亦拔队而来。
庚辰忙上前报告一切,并介绍西城王君。
文命过来,行礼相见,极道感谢之意。
西城王君道:“这洞本是贫道栖止之所。
前数年贫道奉上帝之召,听讲圣经,离去此间,所以被他们占据。
但是莫非数中注定,不是偶然之事。
”繇余道:“现在他们将洞门紧闭,攻打不开,如之奈何?” 西城王君道:“这很容易。
”说着,走过去,将洞门一拍,那洞门顿时豁然而开。
黄魔、狂章就想趁势冲进去,西城王君止住道:“且慢,里面大得很呢。
彼等七人躲在何处,一时何从去寻?他们有地行之术,就使寻到,入地遁去,汝等又将如何? 况且他们七人本领也还不弱,拼命死斗,必有一伤,亦非善策。
诸君且过来,贫道与诸位一些助力吧。
”说着,叫各天将张开手心,在每手心中各画一道符,并且说道:“一个引一个,有缘者同来。
”七员天将亦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画完符之后,就各持兵器,闯进洞去。
只见里面别有一重天地,仙花异草,玉阙丹房,到处皆是。
寻了许久,到了一座玉琢成的桥边,陡见犁娄氏手执大犁,在桥的那一面立着。
狂章就大喝一声,冲将过去,交起锋来。
忽而鸿濛氏、章商氏、兜氏、庐氏、陶臣氏乌涂氏六个一齐出来。
这边黄魔、大翳等不敢怠慢,亦一齐冲过去。
两两相持,杀作七对。
繇余敌住陶臣氏,一个用剑,一个用槊;黄魔敌住章商氏,一个用锤,一个用鞭;童律敌住兜氏,一个用枪,一个用叉;大翳敌住卢氏,一个用刀,一个用斧;乌木田敌住乌涂氏,一个用锏,一个用铖;庚辰敌住鸿濛氏,一个用戟,一个用矛。
斗不多时,那七氏都有点招架不住,败阵而逃,要想钻入地中。
不知如何,竟钻不进去。
七员天将从后面紧赶,黄魔捉住了章商氏,庚辰捉住鸿濛氏,狂章捉住犁娄氏,童律捉住兜氏,繇余捉住陶臣氏,大翳捉住卢氏,乌木田捉住了乌涂氏,一齐出洞而来。
文命大喜,西城王君就请文命到洞中去小坐,文命答应。
黄魔道:“这七个妖人乘乱窃发,指挥禽兽伤害无辜,复敢抗阻天师,实属罪大恶极。
先处死了他们吧!”文命刚要答应,西城王君忙摇手道:“不可,不可。
听贫道一言,这七个人虽则有罪,但是他们修炼多年,功夫可惜!况且天运劫数,应得有这一番扰乱,亦并非全出于他们之故。
崇伯治水,必须周行天下,远到外邦,人才不嫌其多,缓急庶有所用。
请体上天好生之德,看贫道之面,赦他们一死,叫他们立功赎罪吧!” 文命道:“真君见教,敢不从命!不过他们野心习惯,是否肯真实改过,殊不可知!万一将来反噬起来,变生肘腋,那么如何?”西城王君道:“那个却不必虑。
如果将来他们再敢变叛,自有制之之法,管教他们不得善终。
”说着,便问七氏:“汝等愿伏诛,还是愿改过,立功自赎?”七氏齐声道:“如蒙恩赦,某等情愿立功赎罪,决不敢稍有怠惰!至于反侧谋变,更无此事。
”文命大喜,便赦了他们。
西城王君便邀文命等共至洞中游历。
文命刚进洞门,只见上面横着一块匾额,题着“小有清虚之天”六个大字。
向里面一望,别有天地,种种仙家景物,悦目娱心,不必细说。
初到一处,上面镌着“清虚之宫”四个字,想来是洞中的正殿了。
宫中西边,另有一座高台,西城王君指向文命道:“这坐台,名叫阳台。
世上初得道的人,必须到此台上,来受训诲。
”后来曲曲弯弯,又走到一处,只见上面镌着“南浮洞室”四个字。
西城王君便邀文命入内,从一个天生石匣之中取出一部书来,递与文命,说道:“从前敝老师西王母在此室中,用此书教授贫道。
贫道今日亦以此书转赠崇伯,倘能将此书中所说勤加修炼,超凡入圣,并非难事。
”文命接了,稽首拜谢。
西城王君又道:“此刻崇伯治水紧急,料想无心研究此书,将来功成之后,不妨看看。
如果去世上仙,还请将此书仍旧来安放原处,不胜幸甚!”文命听了,又连声唯唯。
游历转了,回到正殿休息。
文命便向西城王君道:“此洞不过岩石中之一穴,何以里面竟有如此之广大?且别有天地,是什么原故?”西城王君道:“大地之内,有卅六个洞天,而以这个洞天为第一。
周围有万里,适才所游的,不过万分之一二而已。
”文命大诧异道:“有如此大吗?”西城王君笑道:“这是仙家妙用。
一个壶芦之中,尚且可以辟一个世界,何况山洞呢?将来崇伯功成行满,自会知之,此刻亦不须讨论。
” 说罢,取出些交梨、火枣之类,分赠与文命等。
文命等称谢辞出。
回到营中,叫过新收服的七员地将来,严切的训戒和劝导一番,然后将天将和他们一正一副的分配:庚辰正将,鸿濛氏副之;黄魔正将,章商氏副之;狂章正将,犁娄氏副之;章律正将,兜氏副之;大翳正将,卢氏副之;繇余正将,陶臣氏副之;乌木田正将,乌涂氏副之。
后来他们七对非常投契要好,西城王君所谓有缘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