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二回 黄魔破土凿黄牛 禹凿巴山开三峡
关灯
小
中
大
第一百十二回 黄魔破土凿黄牛 禹凿巴山开三峡
且说文命治水荆梁二州之间,一日行至一处,但见四山洪水喷薄而下,其形势正与孟门山未开凿时一样。
云梦大泽仿佛就是山海,此处就是孟门山。
不过山海是无出口的,所以水患甚大。
云梦大泽是有出口的,所以水患比较的校文命考察那山水的源,都是从梁州而来。
后来又发现一个山口,想来是从前流水的缺口。
不过从前梁州地势尚未发生变化,这条水源短而量校现在不然了,梁州地势升高,愈西愈高,西部的水都向梁州东南部而泛滥,以至由山顶冒到荆州来,水量增加到几万倍。
而那个流水的缺口,还只有这一点点,哪里排泄得及? 所以不能不从四山喷薄而下了。
文命将形势相度一回,觉得旧时的流水故道,口门既狭,且太迂曲,于山势的高低亦不对。
因此拿玉简细细量过,然后指定一处山脉叫工人开凿。
那山脉连亘足有二十里,天地十四将带了—正人,日夜动手,足足开了两个月,方才开通。
水势滔滔直滚而下。
但是下面还有两山阻隔,文命又叫工人将下面的山再凿开一点。
水势方得直流,直放云梦大泽而去。
四山的洪水,顿时并到此处,一总下泻,不由各处喷而下了。
这下面的两座山,就是现在湖北宜都县两岸夹江而立的荆门、虎牙两山。
凿了两月方才开通的山,就是现在湖北宜昌县西的西陵峡是由湖北到四川最险的三峡中之第一峡。
那旧时口小的水道,在西陵峡之东。
自从西陵峡开通之后,水势都向西陵峡而流,那条江渐渐干涸断绝,所以现在大家就叫他禹断江。
闲话不提。
且说文命自从开通了西陵峡之后,远望西边,连峰际天,愈西愈高。
但是那一股水势还是从梁州山上冒下来。
因为梁州地势从前濒于西海,水都向西而流。
后来地壳剧变,南西部耸起无数大山脉,西海之地,愈升愈高。
因此所有海水分作三方面面倾注。
向东北流的就是大河,酿成北方洪水之灾。
向东流的就是大江,酿成南部洪水之灾。
向南流的直向南方流去,倒亦不生问题。
梁州境界,东北从华山之南起,西南至黑水止,四面群山环绕,中间又有一个大湓地,本来是一个大湖。
西海之水既然向东倾注,所以现在四川地方就受了极大的水灾。
水既积满,当然从巴山、巫山溢出去。
这种情势,与龙门、吕梁未辟凿以前的冀雍二州真差不多。
所以夏禹治水,在北方是凿龙门、擘太华、辟砥柱;在南方就是凿三峡。
但是龙门山高,下面临着山海,施功难而日期较短。
三峡之中绵亘七百里,山山相连,峰峰不断,施功易而日期反长。
这次最告奋勇是七员天将。
一因地方平静,并无妖怪,闲空之至。
二因此地巫山是云华夫人所住,他们仿佛家乡之地,一切形势,颇为熟悉,所以特别出力。
而七将之中尤以黄魔为最。
一日,开凿到一处,只见一座大山迎面而立。
黄魔兴之所到,就将它凿了几下,顿然成了一个老者之形。
又将旁边一座较小之山凿了几下,成了一只黄牛之形。
凿好黄牛峡之后,一路又凿上去,又开了好几重山峡。
那水势奔腾而下,更是迅疾。
一日,正在开凿之际,一块大石陡然崩落,山洪就从缺口中冲来。
七员天将赶快升天。
七员地将赶快入地。
独有那苍舒等及工人等,无从逃避,被石头打伤而死。
及被水冲去受伤而死的人不计其数。
幸而文命、皋陶、伯益等此时适在他处,未遭此险。
后来仔细调查,知道苍舒、叔献二人系在旁边监工,大石崩落之时急急奔避,足绊而仆,头颅触着岩石受有重伤,叔献并伤及左臂。
庞降、仲容、仲堪、季狸四个被山洪所冲,随流而下,幸喜前有大木攀住,得以不死。
其余都尚无恙。
惟工人之受伤者,及为巨石所压而成齑粉者,以及为洪水冲去而失踪者不下百余人。
后来由天地十四将急入下流寻觅,因而救生者约十余人。
文命睹此情形非常痛悼。
一面先将受伤者叫医生从速妥善医治;一面暂停工作,叫工人将附近山上大木,斩伐制造棺木将死者盛殓。
那死于伤、死于水的,还不算惨。
最可惨的,是被巨石压死之人。
众人将巨石移去之后,但见一大块人饼,血肉模糊。
究竟总共死了几个人,一时亦查不出;究竟这颗头胪是哪个的,那两只手脚是哪个的,亦莫名其妙。
要想棺殓,竟无从着手。
有人主张将这许多辨不清的尸骸索性用火化了。
文命连连摇头道:“不可,不可。
太忍心,太忍心!”横革在旁说道:“人已死了,知觉全无,何谓忍心?” 文命太息道:“你道棺葬之礼何以通行起来的呢?上古之时,人死原是不葬的。
父母死了,兄弟妻子死了,总是扛出去向旷野一丢,以为他已无知觉了。
后来走过一看,只见他父母兄弟妻子的尸骸,竟在那里给狐狸吃,给豺狼咬,你想心中过意得去吗?过意不去,所以要葬。
葬就是藏的意思,就是保护的意思。
于万万无可保护之中,想出一个葬法来保护。
又恐怕赤体埋在土中,虽则免了狐狸豺狼的咬嚼,仍逃不了虫蚁蚯蚓等的攒噬,所以从前葬法总是厚衣之以薪。
为什么要厚衣之以薪?就是为保护。
为什么对于已经灭了知识的尸体,还要保护?这就叫作事死如事生。
活在这里的时候,有狐狸豺狼来咬他,有火来烧他,你看了忍吗?活在这里的时候,既然看了不忍,到得一死,相隔不到几时,就拿了火来烧去他,试问良心到哪里去了?离我们中国西面几万里之外有一个国家,比我们中国的开化还要早。
他们人死之后,就用药周身涂擦,保护尸体,可以历几千年而不坏。
以为几千年之后,这尸体会得复生,所以需如此保护他。
并且他们的君主,特别造起一个极大的大坟,专为储藏尸体之用,以至于尸体堆积得很多。
这种叫作迷信,叫作太过,原是不可为训。
还有一个国家,在我们中国的南方,几千里之外。
他的开化比中国稍为迟一点。
在现在亦算文明之国了,但是他们于人死之后就用火葬,而且以烧得净尽为主。
烧剩的灰和烧不尽的骨殖,则拿来丢在水里。
这个依我看起来,似乎太忍,似乎太觉不及。
但是细细考察他们所以必定要火葬的缘故,亦有他们不得已之苦衷。
原来他们那边天气甚热,本来容易得到疫疠。
人死之后,尸首更容易腐烂。
一不小心,尸气传染,就是疫疠的根原,所以他们急急举行火葬。
还有一层,他们那边土地尽是平原,而且极为膏腴,如果拿了葬起尸体来,很是可惜,这亦是他们发生火葬的一个原因。
此外还有许多岛国,面积甚小,而人口日多。
如其不将尸体火葬,或丢在海里,都要拿来和中国一样的葬起来,多少年之后,简直可以连种植居住的地方都没有。
所以有些地方,我们当加以原谅,不能概以夷狄目之,说他是无仁心的,说他是太残忍的。
至于我们中国,现在地大人稀,没有开辟,没有人迹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多少少。
正可以在两个古国,一过一不及之中立出一个中道来。
哪里可以开一个火葬的恶例,给后人做口实呢!” 真窥道:“将来几千年之后,人数增多,那葬法必定要改良。
或者通行火葬,亦不可知。
” 文命道:“这个自然。
但是我看亦不至于一定如此。
因为一个民族能够立国到几千年之久,必有一种特殊之才能。
既然有特殊之才能,那么几千年之后,人口增多,版图亦必定跟着加大,何至于就有人满之患呢?况且无论如何文明的国家,一治一乱的公理,总是逃不脱的。
经过一次大乱,那么人口就要灭去不少。
同时那些无主的坟墓,亦要削平不少。
盈虚消息,冥冥中自有主宰。
我们此刻正不必代后世抱杞人之忧。
如果几千年下去,但有治,没有乱,那么人口之增殖一定非常之多。
人口既多,则生活困难,竞争必烈。
但求可以谋生,一切现在的仁义道德,都可以置之不顾。
不要说父母死了拿他来火葬视为天经地义,就是拿父母的尸体来熬油来喂牲畜,或拿他烧剩的灰来壅田,亦自以为能废物利用呢!就使活的父
云梦大泽仿佛就是山海,此处就是孟门山。
不过山海是无出口的,所以水患甚大。
云梦大泽是有出口的,所以水患比较的校文命考察那山水的源,都是从梁州而来。
后来又发现一个山口,想来是从前流水的缺口。
不过从前梁州地势尚未发生变化,这条水源短而量校现在不然了,梁州地势升高,愈西愈高,西部的水都向梁州东南部而泛滥,以至由山顶冒到荆州来,水量增加到几万倍。
而那个流水的缺口,还只有这一点点,哪里排泄得及? 所以不能不从四山喷薄而下了。
文命将形势相度一回,觉得旧时的流水故道,口门既狭,且太迂曲,于山势的高低亦不对。
因此拿玉简细细量过,然后指定一处山脉叫工人开凿。
那山脉连亘足有二十里,天地十四将带了—正人,日夜动手,足足开了两个月,方才开通。
水势滔滔直滚而下。
但是下面还有两山阻隔,文命又叫工人将下面的山再凿开一点。
水势方得直流,直放云梦大泽而去。
四山的洪水,顿时并到此处,一总下泻,不由各处喷而下了。
这下面的两座山,就是现在湖北宜都县两岸夹江而立的荆门、虎牙两山。
凿了两月方才开通的山,就是现在湖北宜昌县西的西陵峡是由湖北到四川最险的三峡中之第一峡。
那旧时口小的水道,在西陵峡之东。
自从西陵峡开通之后,水势都向西陵峡而流,那条江渐渐干涸断绝,所以现在大家就叫他禹断江。
闲话不提。
且说文命自从开通了西陵峡之后,远望西边,连峰际天,愈西愈高。
但是那一股水势还是从梁州山上冒下来。
因为梁州地势从前濒于西海,水都向西而流。
后来地壳剧变,南西部耸起无数大山脉,西海之地,愈升愈高。
因此所有海水分作三方面面倾注。
向东北流的就是大河,酿成北方洪水之灾。
向东流的就是大江,酿成南部洪水之灾。
向南流的直向南方流去,倒亦不生问题。
梁州境界,东北从华山之南起,西南至黑水止,四面群山环绕,中间又有一个大湓地,本来是一个大湖。
西海之水既然向东倾注,所以现在四川地方就受了极大的水灾。
水既积满,当然从巴山、巫山溢出去。
这种情势,与龙门、吕梁未辟凿以前的冀雍二州真差不多。
所以夏禹治水,在北方是凿龙门、擘太华、辟砥柱;在南方就是凿三峡。
但是龙门山高,下面临着山海,施功难而日期较短。
三峡之中绵亘七百里,山山相连,峰峰不断,施功易而日期反长。
这次最告奋勇是七员天将。
一因地方平静,并无妖怪,闲空之至。
二因此地巫山是云华夫人所住,他们仿佛家乡之地,一切形势,颇为熟悉,所以特别出力。
而七将之中尤以黄魔为最。
一日,开凿到一处,只见一座大山迎面而立。
黄魔兴之所到,就将它凿了几下,顿然成了一个老者之形。
又将旁边一座较小之山凿了几下,成了一只黄牛之形。
凿好黄牛峡之后,一路又凿上去,又开了好几重山峡。
那水势奔腾而下,更是迅疾。
一日,正在开凿之际,一块大石陡然崩落,山洪就从缺口中冲来。
七员天将赶快升天。
七员地将赶快入地。
独有那苍舒等及工人等,无从逃避,被石头打伤而死。
及被水冲去受伤而死的人不计其数。
幸而文命、皋陶、伯益等此时适在他处,未遭此险。
后来仔细调查,知道苍舒、叔献二人系在旁边监工,大石崩落之时急急奔避,足绊而仆,头颅触着岩石受有重伤,叔献并伤及左臂。
庞降、仲容、仲堪、季狸四个被山洪所冲,随流而下,幸喜前有大木攀住,得以不死。
其余都尚无恙。
惟工人之受伤者,及为巨石所压而成齑粉者,以及为洪水冲去而失踪者不下百余人。
后来由天地十四将急入下流寻觅,因而救生者约十余人。
文命睹此情形非常痛悼。
一面先将受伤者叫医生从速妥善医治;一面暂停工作,叫工人将附近山上大木,斩伐制造棺木将死者盛殓。
那死于伤、死于水的,还不算惨。
最可惨的,是被巨石压死之人。
众人将巨石移去之后,但见一大块人饼,血肉模糊。
究竟总共死了几个人,一时亦查不出;究竟这颗头胪是哪个的,那两只手脚是哪个的,亦莫名其妙。
要想棺殓,竟无从着手。
有人主张将这许多辨不清的尸骸索性用火化了。
文命连连摇头道:“不可,不可。
太忍心,太忍心!”横革在旁说道:“人已死了,知觉全无,何谓忍心?” 文命太息道:“你道棺葬之礼何以通行起来的呢?上古之时,人死原是不葬的。
父母死了,兄弟妻子死了,总是扛出去向旷野一丢,以为他已无知觉了。
后来走过一看,只见他父母兄弟妻子的尸骸,竟在那里给狐狸吃,给豺狼咬,你想心中过意得去吗?过意不去,所以要葬。
葬就是藏的意思,就是保护的意思。
于万万无可保护之中,想出一个葬法来保护。
又恐怕赤体埋在土中,虽则免了狐狸豺狼的咬嚼,仍逃不了虫蚁蚯蚓等的攒噬,所以从前葬法总是厚衣之以薪。
为什么要厚衣之以薪?就是为保护。
为什么对于已经灭了知识的尸体,还要保护?这就叫作事死如事生。
活在这里的时候,有狐狸豺狼来咬他,有火来烧他,你看了忍吗?活在这里的时候,既然看了不忍,到得一死,相隔不到几时,就拿了火来烧去他,试问良心到哪里去了?离我们中国西面几万里之外有一个国家,比我们中国的开化还要早。
他们人死之后,就用药周身涂擦,保护尸体,可以历几千年而不坏。
以为几千年之后,这尸体会得复生,所以需如此保护他。
并且他们的君主,特别造起一个极大的大坟,专为储藏尸体之用,以至于尸体堆积得很多。
这种叫作迷信,叫作太过,原是不可为训。
还有一个国家,在我们中国的南方,几千里之外。
他的开化比中国稍为迟一点。
在现在亦算文明之国了,但是他们于人死之后就用火葬,而且以烧得净尽为主。
烧剩的灰和烧不尽的骨殖,则拿来丢在水里。
这个依我看起来,似乎太忍,似乎太觉不及。
但是细细考察他们所以必定要火葬的缘故,亦有他们不得已之苦衷。
原来他们那边天气甚热,本来容易得到疫疠。
人死之后,尸首更容易腐烂。
一不小心,尸气传染,就是疫疠的根原,所以他们急急举行火葬。
还有一层,他们那边土地尽是平原,而且极为膏腴,如果拿了葬起尸体来,很是可惜,这亦是他们发生火葬的一个原因。
此外还有许多岛国,面积甚小,而人口日多。
如其不将尸体火葬,或丢在海里,都要拿来和中国一样的葬起来,多少年之后,简直可以连种植居住的地方都没有。
所以有些地方,我们当加以原谅,不能概以夷狄目之,说他是无仁心的,说他是太残忍的。
至于我们中国,现在地大人稀,没有开辟,没有人迹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多少少。
正可以在两个古国,一过一不及之中立出一个中道来。
哪里可以开一个火葬的恶例,给后人做口实呢!” 真窥道:“将来几千年之后,人数增多,那葬法必定要改良。
或者通行火葬,亦不可知。
” 文命道:“这个自然。
但是我看亦不至于一定如此。
因为一个民族能够立国到几千年之久,必有一种特殊之才能。
既然有特殊之才能,那么几千年之后,人口增多,版图亦必定跟着加大,何至于就有人满之患呢?况且无论如何文明的国家,一治一乱的公理,总是逃不脱的。
经过一次大乱,那么人口就要灭去不少。
同时那些无主的坟墓,亦要削平不少。
盈虚消息,冥冥中自有主宰。
我们此刻正不必代后世抱杞人之忧。
如果几千年下去,但有治,没有乱,那么人口之增殖一定非常之多。
人口既多,则生活困难,竞争必烈。
但求可以谋生,一切现在的仁义道德,都可以置之不顾。
不要说父母死了拿他来火葬视为天经地义,就是拿父母的尸体来熬油来喂牲畜,或拿他烧剩的灰来壅田,亦自以为能废物利用呢!就使活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