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七回 乐马山禹诛疫兽 蟠冢山驱龙导漾
关灯
小
中
大
第一百十七回 乐马山禹诛疫兽 蟠冢山驱龙导漾
且说天地将,两童子引文命去后,非常不放心,因为文命吩咐,不敢追随,只能在近处探望。
忽见文命独自归来,不禁大喜,都迎上去,簇拥着文命归营。
皋陶、伯益等忙来探问情形,文命将大略说了一遍。
大家猜不出那人究竟是人,是鬼,是仙。
天将等在旁听了,大笑道:“原来就是他变的把戏,怪不得抵死不许我们同去,怕揭穿了他的假面具,他就是炎帝神农氏呢。
”文命道:“汝等何以知之?”天将道:“跟着夫人到他那边,不知道去过多少次。
他那个石室就叫作神农窟。
窟前百药丛生,莫不毕备。
还有一种异物藤花,形状像菱莱,朝时紫色,午时变作绿色,下午又变作黄色,黄昏时候又变作青色,夜间又变作赤色。
一日一夜之中,五色迭耀,真正是异物呢。
他那九口井,亦很着灵异。
我听见夫人说,这位炎帝神农氏,就生在这个石室之中。
他生的时候,地忽自穿,成为九井。
一井汲水,则各井皆动。
我们从前都当玩意儿弄过,的的确确是他了。
” 文命道:“我听说神农氏生于烈山,怎样会在此地呢?” 天将道:“烈山离此地并不远。
就使远,亦可以使他不远。
我们夫人从前用缩地法迎崇伯,崇伯忘记了吗?”文命听了,恍然大悟,赶快带了十几个医生,与皋陶等径往烈山而来。
按照方剂采药,并吸取九井之水煎熬。
那九口井果然是吸一井而余井皆动。
文命看那长松石室等依然如前,只有两童子和神农氏已不见了。
文命和皋陶等向着石室再拜稽首,以志敬谢。
站起来问天将等道:“炎帝的坟墓并不在此,他常在此做什么?”天将道:“他是个得道尸解之人,坟墓是假的,无依恋之必要。
此地是他生长之处,所以常来,所谓神仙不忘其本也。
”隔了两日,药已制好。
文命叫分散于各处,那患病的人服了,无不立刻就愈,真是仙方。
文命又叫人服食赤小豆,并且于每年冬至日服之。
后来荆楚一带遂传为风俗,并且那腊日击鼓装力士之法,亦有行之者。
从此共工氏疫鬼遂不能为患了。
闲话不提。
且说文命散药治疫之后,又叫过天地将来,命他们到堇理山中去捉青耕鸟,要活捉,不许丝毫伤损,天地将领命而去。
这里文命率众北行。
到得苍舒驻扎之地,苍舒等出迎。
备述这次疫疠士卒丧亡之多,如今服药后,病者虽愈,而未尽复原。
文命听了,不胜悼惜,遂亲至各营,抚慰了他们一番。
后来与苍舒谈起神农氏所传治疫三方,苍舒愕然道:“原来如此,的确不错。
那日我们到了乐马山相近,看见一只野兽,赤如丹火,飞奔而过。
兵士因为它奇怪,射了两箭,哪知立刻就发热生疫病了。
后来这一队的兵士差不多统统死亡,大家以为是得罪神兽的缘故,某当时还力斥其妄,哪知竟是这兽为害呢?” 文命道:“据神农氏言,此兽主疫,即不射它,疫亦不能免,适逢其会耳!”正说间,乌木田等回来了,手中停着一只异鸟,其状如鹊,青身、白喙、白尾。
见了人,也不惊惶,嘴里不住的“青耕”、“青耕”乱叫。
大家看了,甚为奇异,都说:“这鸟儿能降疫兽吗?看它怎样降服?”文命问苍舒道:“此地就是乐马山吗?”苍舒道:“不是,此地叫作支离之山,离乐马山有几百里。
某等本来已到乐马山了,因为疫气太重,逐渐退到此地。
”文命道:“那么我们再到乐马山吧!”于是传令起身。
正走之间,忽见林中有鸟飞翔,其状亦如鹊,赤目、赤喙、白身,而其尾如勺。
料想亦是一种怪鸟,但不知有害于人否。
文命就作法,叫了支离山神来问。
那支离山神是个彘身、人首的怪状,见文命行礼后,文命便问他:“此鸟叫什么名字?有无害处?”山神道:“此鸟之尾如勺,所以叫婴勺鸟,并不害人。
” 文命又问,此地离乐马山有几里?”山神道:“约有三百里,但是去不得。
那边近日出有疫兽,恐怕染疫!”文命道:“我亦知道。
但有无方法可解?还乞尊神示知!”山神道:“有。
离此地西北一百里外堇理山上,有一只青耕鸟,可以制它。
还有离此地东南三百十里一条从水之中有一种三足之鳖,吃了之后,亦可以免疫。
”文命听到“三足鳖”三字,想到羽山沉渊故事,顿然变色。
伯益在旁觉察了,忙说道:“现在青耕鸟已得到,可以过去吗?”狂章在后面,拿了青耕鸟来给山神看,山神便道:“好好,可以过去。
”山神去了,大众依旧前进。
过了两日,大众正前进,忽见那青耕鸟腾空而起,向前山飞去。
仔细一看,原来前山上正有一只赤如丹火的怪兽在那里乱跑。
大家知道一禽一兽相遇,就要决胜负,忙拥着文命,到一座高峰上遥望。
只见那兽望见青耕鸟,似有畏缩之意,向后便逃。
青耕鸟亦不敢怠慢,展动双翅,一直追去。
大众在峰上望不见了,文命便叫天地将前去察看情形,归来报告。
天地将答应,跟着那一禽一兽而去。
但见他们一个在下面逃,一个在上面追,几乎环山三周。
忽而那兽似乎力乏了,躲在一株大树下喘息。
那青耕鸟亦飞集树上,向着它“青耕、青耕”的连叫几声,那兽就仰面朝天,青耕鸟倏飞下去,用嘴啄它的肚皮。
顷刻之间,将脏腑食荆那(犭戾)兽已死,只剩了一个躯壳。
青耕鸟飞上高校,振刷它的毛羽,再叫了几声,竟向西北飞去。
天地将看得稀奇,将此情形归来报告。
大众听了,都说物性相制,有些地方真是不可解的。
文命恐怕(犭戾)兽尸体腐烂为患,再叫天地将过去,先用火焚,再用土埋。
一场疫气,又总算结束。
文命将各处水源考察一过,再从沧浪之水直穷汉水之源。
到了蟠冢山上,但见山势高大,周围数百里,两边都有大水,而两源相去很近。
用赤碧二珪一照,觉得在地中二水是相通的。
所以给它取一个名字,在东边的就是汉水,在西边的叫作潜水。
潜者,地中私出之意。
文命跃过蟠冢山,从桓水直到西倾山考察一番,无须工作。
梁州北部大致已清楚了,便向西南行。
有两条大河滚滚向南而行,下流汇入一个大湖,就是上次所见和夷南部的大湖了。
水势虽急,然无大害,亦无须工作。
再越过一山,便是黑水。
那条水却是汹涌泛滥得厉害。
文命沿流细细察看,只见那傍山依水而居的都是三苗国人。
他们自在云梦大泽之西为苍舒、伯奋两军所驱迫,一经逃到此地,已经辛苦不堪。
又遇到黑水的泛滥,欲进不能,欲退不可,正在为难。
所以文命大军到了,他亦无力抵抗,都帖然不动。
文命见他们如此,当然不为已甚,而反加以抚循,许他们住在此地,并且允许相帮他们平治水患。
沿路一看,三苗人民逃来的实在不是少数。
自北至南,沿江何止千里,到处都有他们散布的踪迹。
文命颇觉心惊,暗想:“苗民的团结力真是强,宁可在这里如此吃苦,竟不肯降伏吗?将来恐为中国之大患呢!” 文命一路忖度,一路但见那黑水的流势与河、江、淮、济不同。
河、江、淮、济等水不过泛滥横流,而这条黑水却是摇荡汹涌,有上冲之势。
愈到南方,其势愈猛,甚不可解。
更奇怪的,有时水势滔滔,亦颇安稳,不过很急罢了。
文命用赤碧二珪去照,但见水中大动物很多,而蛟龙等类尤到处皆有。
方才悟到水势汹涌上冲竟是这些动物在那里为害。
于是忙叫过七员地将来,问道:“水中蛟龙,尔等能驱逐否?”七员地将齐答道:“能。
”文命道:“那么汝等去驱逐吧!”七员地将各执兵器,纷纷人水而去。
霎时波心水涌如山,狂风陡作,大众几乎立足不祝忽而之间,约有十几条长龙翻波而出,尾巴一卷,风势更大,阵雨盆倾。
文命等无不倾跌受伤,有几个竟被龙风卷去。
七员天将只能保护文命与伯益等,未敢轻离。
正在危急,但听得空中拍拍之声。
原来是应龙来了,闯入群龙之中,东西奋击。
那应
忽见文命独自归来,不禁大喜,都迎上去,簇拥着文命归营。
皋陶、伯益等忙来探问情形,文命将大略说了一遍。
大家猜不出那人究竟是人,是鬼,是仙。
天将等在旁听了,大笑道:“原来就是他变的把戏,怪不得抵死不许我们同去,怕揭穿了他的假面具,他就是炎帝神农氏呢。
”文命道:“汝等何以知之?”天将道:“跟着夫人到他那边,不知道去过多少次。
他那个石室就叫作神农窟。
窟前百药丛生,莫不毕备。
还有一种异物藤花,形状像菱莱,朝时紫色,午时变作绿色,下午又变作黄色,黄昏时候又变作青色,夜间又变作赤色。
一日一夜之中,五色迭耀,真正是异物呢。
他那九口井,亦很着灵异。
我听见夫人说,这位炎帝神农氏,就生在这个石室之中。
他生的时候,地忽自穿,成为九井。
一井汲水,则各井皆动。
我们从前都当玩意儿弄过,的的确确是他了。
” 文命道:“我听说神农氏生于烈山,怎样会在此地呢?” 天将道:“烈山离此地并不远。
就使远,亦可以使他不远。
我们夫人从前用缩地法迎崇伯,崇伯忘记了吗?”文命听了,恍然大悟,赶快带了十几个医生,与皋陶等径往烈山而来。
按照方剂采药,并吸取九井之水煎熬。
那九口井果然是吸一井而余井皆动。
文命看那长松石室等依然如前,只有两童子和神农氏已不见了。
文命和皋陶等向着石室再拜稽首,以志敬谢。
站起来问天将等道:“炎帝的坟墓并不在此,他常在此做什么?”天将道:“他是个得道尸解之人,坟墓是假的,无依恋之必要。
此地是他生长之处,所以常来,所谓神仙不忘其本也。
”隔了两日,药已制好。
文命叫分散于各处,那患病的人服了,无不立刻就愈,真是仙方。
文命又叫人服食赤小豆,并且于每年冬至日服之。
后来荆楚一带遂传为风俗,并且那腊日击鼓装力士之法,亦有行之者。
从此共工氏疫鬼遂不能为患了。
闲话不提。
且说文命散药治疫之后,又叫过天地将来,命他们到堇理山中去捉青耕鸟,要活捉,不许丝毫伤损,天地将领命而去。
这里文命率众北行。
到得苍舒驻扎之地,苍舒等出迎。
备述这次疫疠士卒丧亡之多,如今服药后,病者虽愈,而未尽复原。
文命听了,不胜悼惜,遂亲至各营,抚慰了他们一番。
后来与苍舒谈起神农氏所传治疫三方,苍舒愕然道:“原来如此,的确不错。
那日我们到了乐马山相近,看见一只野兽,赤如丹火,飞奔而过。
兵士因为它奇怪,射了两箭,哪知立刻就发热生疫病了。
后来这一队的兵士差不多统统死亡,大家以为是得罪神兽的缘故,某当时还力斥其妄,哪知竟是这兽为害呢?” 文命道:“据神农氏言,此兽主疫,即不射它,疫亦不能免,适逢其会耳!”正说间,乌木田等回来了,手中停着一只异鸟,其状如鹊,青身、白喙、白尾。
见了人,也不惊惶,嘴里不住的“青耕”、“青耕”乱叫。
大家看了,甚为奇异,都说:“这鸟儿能降疫兽吗?看它怎样降服?”文命问苍舒道:“此地就是乐马山吗?”苍舒道:“不是,此地叫作支离之山,离乐马山有几百里。
某等本来已到乐马山了,因为疫气太重,逐渐退到此地。
”文命道:“那么我们再到乐马山吧!”于是传令起身。
正走之间,忽见林中有鸟飞翔,其状亦如鹊,赤目、赤喙、白身,而其尾如勺。
料想亦是一种怪鸟,但不知有害于人否。
文命就作法,叫了支离山神来问。
那支离山神是个彘身、人首的怪状,见文命行礼后,文命便问他:“此鸟叫什么名字?有无害处?”山神道:“此鸟之尾如勺,所以叫婴勺鸟,并不害人。
” 文命又问,此地离乐马山有几里?”山神道:“约有三百里,但是去不得。
那边近日出有疫兽,恐怕染疫!”文命道:“我亦知道。
但有无方法可解?还乞尊神示知!”山神道:“有。
离此地西北一百里外堇理山上,有一只青耕鸟,可以制它。
还有离此地东南三百十里一条从水之中有一种三足之鳖,吃了之后,亦可以免疫。
”文命听到“三足鳖”三字,想到羽山沉渊故事,顿然变色。
伯益在旁觉察了,忙说道:“现在青耕鸟已得到,可以过去吗?”狂章在后面,拿了青耕鸟来给山神看,山神便道:“好好,可以过去。
”山神去了,大众依旧前进。
过了两日,大众正前进,忽见那青耕鸟腾空而起,向前山飞去。
仔细一看,原来前山上正有一只赤如丹火的怪兽在那里乱跑。
大家知道一禽一兽相遇,就要决胜负,忙拥着文命,到一座高峰上遥望。
只见那兽望见青耕鸟,似有畏缩之意,向后便逃。
青耕鸟亦不敢怠慢,展动双翅,一直追去。
大众在峰上望不见了,文命便叫天地将前去察看情形,归来报告。
天地将答应,跟着那一禽一兽而去。
但见他们一个在下面逃,一个在上面追,几乎环山三周。
忽而那兽似乎力乏了,躲在一株大树下喘息。
那青耕鸟亦飞集树上,向着它“青耕、青耕”的连叫几声,那兽就仰面朝天,青耕鸟倏飞下去,用嘴啄它的肚皮。
顷刻之间,将脏腑食荆那(犭戾)兽已死,只剩了一个躯壳。
青耕鸟飞上高校,振刷它的毛羽,再叫了几声,竟向西北飞去。
天地将看得稀奇,将此情形归来报告。
大众听了,都说物性相制,有些地方真是不可解的。
文命恐怕(犭戾)兽尸体腐烂为患,再叫天地将过去,先用火焚,再用土埋。
一场疫气,又总算结束。
文命将各处水源考察一过,再从沧浪之水直穷汉水之源。
到了蟠冢山上,但见山势高大,周围数百里,两边都有大水,而两源相去很近。
用赤碧二珪一照,觉得在地中二水是相通的。
所以给它取一个名字,在东边的就是汉水,在西边的叫作潜水。
潜者,地中私出之意。
文命跃过蟠冢山,从桓水直到西倾山考察一番,无须工作。
梁州北部大致已清楚了,便向西南行。
有两条大河滚滚向南而行,下流汇入一个大湖,就是上次所见和夷南部的大湖了。
水势虽急,然无大害,亦无须工作。
再越过一山,便是黑水。
那条水却是汹涌泛滥得厉害。
文命沿流细细察看,只见那傍山依水而居的都是三苗国人。
他们自在云梦大泽之西为苍舒、伯奋两军所驱迫,一经逃到此地,已经辛苦不堪。
又遇到黑水的泛滥,欲进不能,欲退不可,正在为难。
所以文命大军到了,他亦无力抵抗,都帖然不动。
文命见他们如此,当然不为已甚,而反加以抚循,许他们住在此地,并且允许相帮他们平治水患。
沿路一看,三苗人民逃来的实在不是少数。
自北至南,沿江何止千里,到处都有他们散布的踪迹。
文命颇觉心惊,暗想:“苗民的团结力真是强,宁可在这里如此吃苦,竟不肯降伏吗?将来恐为中国之大患呢!” 文命一路忖度,一路但见那黑水的流势与河、江、淮、济不同。
河、江、淮、济等水不过泛滥横流,而这条黑水却是摇荡汹涌,有上冲之势。
愈到南方,其势愈猛,甚不可解。
更奇怪的,有时水势滔滔,亦颇安稳,不过很急罢了。
文命用赤碧二珪去照,但见水中大动物很多,而蛟龙等类尤到处皆有。
方才悟到水势汹涌上冲竟是这些动物在那里为害。
于是忙叫过七员地将来,问道:“水中蛟龙,尔等能驱逐否?”七员地将齐答道:“能。
”文命道:“那么汝等去驱逐吧!”七员地将各执兵器,纷纷人水而去。
霎时波心水涌如山,狂风陡作,大众几乎立足不祝忽而之间,约有十几条长龙翻波而出,尾巴一卷,风势更大,阵雨盆倾。
文命等无不倾跌受伤,有几个竟被龙风卷去。
七员天将只能保护文命与伯益等,未敢轻离。
正在危急,但听得空中拍拍之声。
原来是应龙来了,闯入群龙之中,东西奋击。
那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