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萨君沿途试妙法 萨君收伏恶颠鬼
关灯
小
中
大
第四回 萨君沿途试妙法 萨君收伏恶颠鬼
却说萨君既领了三道人之教,一路而行,将其法运用,果皆应验。
怎见得应验?萨君一日至郧阳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不觉的腹中饥馁,乃咒枣而食。
用袖张之,果然其枣卒至。
也不知是从天上落下来的,也不知是从地中涌出来的,也不知是鬼神送将来的。
萨君取三枚食之,腹即不饥。
又行至襄阳地方,只见有一人家督促匠人做那送死的棺木。
萨君问道:“做此棺木何为?”有一人答道:“吾父病重将欲死,故备此棺木待之。
”萨君道:“何不请医人救活?”其人道:“服药多矣,并无效验。
”萨君道:“吾为汝治之。
”乃出其棕扇扇之。
果然,一扇则热退,二扇则凉生,三扇则毛骨俱竦,其病即时愈矣。
其人遂伏地而拜,说道:“吾父蒙活命之恩,天恩难报!”萨君忙扶起之,说道:“济人利物,乃我出家人本份,何必拜跪。
”既而,其人又持白金十两奉谢萨君。
萨君道:“吾出家人,无用此银之处。
”竟不受而去。
又行不半日,忽闻得哭声甚哀,哭道:“少年儿,少年儿,曾参不能养曾皙,颜路反为颜回悲。
”萨君闻之,此心徒然,说道:“此必丧子者哭也。
”遂至其家,只见一老者,乃问曰:“老翁,恸哭为甚?”老者道:“吾五十岁始生一子,今才一十九岁,卒然而死,吾老无所终,是以悲哭。
”萨君道:“令郎死几时矣?”老者道:“气绝未久。
”萨君道:“既如此,老丈不必悲哭,吾能活之。
”遂往死者身上贴了两个符录,用棕扇一挥,但见死者忽然转动,不一时复起。
其父抱之大哭,说道:“吾以为父子不能相见矣,今何幸返魂乎。
”既而问其子:“汝何能返魂归来?”其子道:“吾刚才去至冥司,忽有两使者追赶,说道:‘快回去,快回去。
’既而觉得两腋风生,遂从使者飞身转来。
”其父乃指着萨君,告于子曰:“此是这位先生救汝之功也。
”于是,父子们双膝跪下,叩首再拜。
萨君见这个老者跪拜,亦连忙答礼,说道:“汝吾父辈,请起,请起。
”那老者复谢以金帛,萨君道:“吾出家人,何用此等财物,请还之。
”遂相别而去。
一日行至武昌地方,又闻得哭泣之声,哭道:“少年夫,子则幼,妻则单,如何舍得归九泉。
”萨君闻之,此心怆然而悲,遂至其家。
只见一女子年可二十二三,姿容雅淡,泪眼长流,正是: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萨君问道:“小娘子,恸哭何为?”那女子拭干双泪,说道:“吾夫才二十三岁,今不幸而死,抛下幼子今才五岁,留下妾身伶仃孤苦,妾是以哭之。
”萨君道:“尔夫君几时死的?”女子道:“死未久,只数刻也。
”言罢又哭,萨君道:“小娘子,不须悲噎。
尔夫君死既未久,吾能活之。
”乃往死者身上贴了两个符录,用棕扇一挥,死者忽动,不一时复苏。
你看那少年夫妇,妻子见了这个丈夫死里回生,丈夫见这个妻子眼中流泪,相抱而哭。
此一哭更凄惨得紧,说道:“比翼鸟险被猛鹰分矣。
”既而妻问其夫:“你怎的还魂转来?”其夫道:“吾已去到奈河桥边,将欲过之,又愁凶险,正踌躇间,忽见两使者卒至,执予之手,说道:‘转去,转去,’言未毕,只见两腋下清风忽起,故飞身而回。
”时萨君在旁,其夫曰:“活君者,此先生力也。
”夫妇遂双拜倒于地。
其夫谓萨君曰:“先生,再生父母也。
”萨君道:“此虽是吾之活汝,亦是尔夫妇宿缘未断。
请起,不必下拜。
”夫妇感萨君之恩,以为无物可报,其女将戴的首饰、穿的衣衫酬谢萨君。
萨君道:“济民利物,乃吾出家人本等的事,岂用谢为?”乃还其首饰衣服,相辞而去。
萨君又行至九江地方,只见一人家,有一男子被魍魉鬼所迷,其人即颠魔起来,头上不戴帽子,身上不穿衣服,脚下不着鞋袜,赤身裸体,逢屎吃屎,逢尿吃尿,且动辄抱住人家的妇人作耍。
其父母锁链于家,将桃枝柳棍乱打,自天光打到晚,身上并无痕迹,也不晓得疼痛。
至晚,又开了锁链走出外去,其父母提得回来锁上加锁,链上加链,拘系于重门之内。
次晚,又开了锁链并开那重门封锁,又走将出来。
其父母无奈,只得请法师治之。
乃着令家童们去请得一个法师,那法师就带有师兄师弟共有五人同来助法。
时洋洋自得,内有一人云:“法师先生,这个鬼好凶狠哩。
先生可要用心一分。
”法师道:“吾法最高,吾法最妙,曾翻倒赵公之坛,曾打破晏公之庙。
这样妖怪,消得我几多本事?”于是,立了两座高坛,一个法师正坛,一个法师副坛。
那两个法师各炼了一团的火罡,吹起师角,吹的呜呜响;摇动师刀,摇的令令声;就召起五倡之神,五郎之神。
只见那正坛的法师头顶着一个火碗,这副坛的法师手里拿着师鞭,同着那三个护法的师弟一齐拥护,进到颠鬼房里。
只见那个颠
怎见得应验?萨君一日至郧阳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不觉的腹中饥馁,乃咒枣而食。
用袖张之,果然其枣卒至。
也不知是从天上落下来的,也不知是从地中涌出来的,也不知是鬼神送将来的。
萨君取三枚食之,腹即不饥。
又行至襄阳地方,只见有一人家督促匠人做那送死的棺木。
萨君问道:“做此棺木何为?”有一人答道:“吾父病重将欲死,故备此棺木待之。
”萨君道:“何不请医人救活?”其人道:“服药多矣,并无效验。
”萨君道:“吾为汝治之。
”乃出其棕扇扇之。
果然,一扇则热退,二扇则凉生,三扇则毛骨俱竦,其病即时愈矣。
其人遂伏地而拜,说道:“吾父蒙活命之恩,天恩难报!”萨君忙扶起之,说道:“济人利物,乃我出家人本份,何必拜跪。
”既而,其人又持白金十两奉谢萨君。
萨君道:“吾出家人,无用此银之处。
”竟不受而去。
又行不半日,忽闻得哭声甚哀,哭道:“少年儿,少年儿,曾参不能养曾皙,颜路反为颜回悲。
”萨君闻之,此心徒然,说道:“此必丧子者哭也。
”遂至其家,只见一老者,乃问曰:“老翁,恸哭为甚?”老者道:“吾五十岁始生一子,今才一十九岁,卒然而死,吾老无所终,是以悲哭。
”萨君道:“令郎死几时矣?”老者道:“气绝未久。
”萨君道:“既如此,老丈不必悲哭,吾能活之。
”遂往死者身上贴了两个符录,用棕扇一挥,但见死者忽然转动,不一时复起。
其父抱之大哭,说道:“吾以为父子不能相见矣,今何幸返魂乎。
”既而问其子:“汝何能返魂归来?”其子道:“吾刚才去至冥司,忽有两使者追赶,说道:‘快回去,快回去。
’既而觉得两腋风生,遂从使者飞身转来。
”其父乃指着萨君,告于子曰:“此是这位先生救汝之功也。
”于是,父子们双膝跪下,叩首再拜。
萨君见这个老者跪拜,亦连忙答礼,说道:“汝吾父辈,请起,请起。
”那老者复谢以金帛,萨君道:“吾出家人,何用此等财物,请还之。
”遂相别而去。
一日行至武昌地方,又闻得哭泣之声,哭道:“少年夫,子则幼,妻则单,如何舍得归九泉。
”萨君闻之,此心怆然而悲,遂至其家。
只见一女子年可二十二三,姿容雅淡,泪眼长流,正是: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萨君问道:“小娘子,恸哭何为?”那女子拭干双泪,说道:“吾夫才二十三岁,今不幸而死,抛下幼子今才五岁,留下妾身伶仃孤苦,妾是以哭之。
”萨君道:“尔夫君几时死的?”女子道:“死未久,只数刻也。
”言罢又哭,萨君道:“小娘子,不须悲噎。
尔夫君死既未久,吾能活之。
”乃往死者身上贴了两个符录,用棕扇一挥,死者忽动,不一时复苏。
你看那少年夫妇,妻子见了这个丈夫死里回生,丈夫见这个妻子眼中流泪,相抱而哭。
此一哭更凄惨得紧,说道:“比翼鸟险被猛鹰分矣。
”既而妻问其夫:“你怎的还魂转来?”其夫道:“吾已去到奈河桥边,将欲过之,又愁凶险,正踌躇间,忽见两使者卒至,执予之手,说道:‘转去,转去,’言未毕,只见两腋下清风忽起,故飞身而回。
”时萨君在旁,其夫曰:“活君者,此先生力也。
”夫妇遂双拜倒于地。
其夫谓萨君曰:“先生,再生父母也。
”萨君道:“此虽是吾之活汝,亦是尔夫妇宿缘未断。
请起,不必下拜。
”夫妇感萨君之恩,以为无物可报,其女将戴的首饰、穿的衣衫酬谢萨君。
萨君道:“济民利物,乃吾出家人本等的事,岂用谢为?”乃还其首饰衣服,相辞而去。
萨君又行至九江地方,只见一人家,有一男子被魍魉鬼所迷,其人即颠魔起来,头上不戴帽子,身上不穿衣服,脚下不着鞋袜,赤身裸体,逢屎吃屎,逢尿吃尿,且动辄抱住人家的妇人作耍。
其父母锁链于家,将桃枝柳棍乱打,自天光打到晚,身上并无痕迹,也不晓得疼痛。
至晚,又开了锁链走出外去,其父母提得回来锁上加锁,链上加链,拘系于重门之内。
次晚,又开了锁链并开那重门封锁,又走将出来。
其父母无奈,只得请法师治之。
乃着令家童们去请得一个法师,那法师就带有师兄师弟共有五人同来助法。
时洋洋自得,内有一人云:“法师先生,这个鬼好凶狠哩。
先生可要用心一分。
”法师道:“吾法最高,吾法最妙,曾翻倒赵公之坛,曾打破晏公之庙。
这样妖怪,消得我几多本事?”于是,立了两座高坛,一个法师正坛,一个法师副坛。
那两个法师各炼了一团的火罡,吹起师角,吹的呜呜响;摇动师刀,摇的令令声;就召起五倡之神,五郎之神。
只见那正坛的法师头顶着一个火碗,这副坛的法师手里拿着师鞭,同着那三个护法的师弟一齐拥护,进到颠鬼房里。
只见那个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