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演玄元诸仙留圣迹 审造化二子降凡胎
关灯
小
中
大
了几乘马车。
路过西岳庙前,日已西沉,急忙投店歇宿,安置车夫马匹。
用过夜膳,与太太商议道:“此处华岳庙,乃西岳金天顺圣帝君之行宫,神灵显赫,世人凡有祷祈,靡不立应。
我今因无后嗣,辞官不做,想我家祖上数代尝有积善之名,今我与你平生好善,布施乐道。
余尝闻《易》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岂虚言哉!我思天网恢恢,疏而不泄,我王氏今招绝嗣之愆,恐未必也。
”遂连夜写成一张祈嗣的表章,彻待天明,遂买些香烛纸钱之物,夫妇二人诣庙拈香祷祝。
化表呈词毕,夫妇回程。
不表。
且说西岳大帝掌管天下仙秩、鬼神、人民赏罚功过之事,凡有大事,必奏玉帝,由天诏发落,小事悉由自主。
今见王仁政这道疏文,遂差判官并城隍、土地等神,急去查察王氏。
诸神回复道:“王氏数代积善,兼且仁政,夫妇累积阴功。
”西岳大帝见其根原深厚,不敢自主,遂将这道疏文带至通明殿,表奏玉皇,内有许旌阳天师执疏呈上玉帝。
玉帝见疏文上写云: 伏以位居西方,统庚辛而化育;职司华岳,禀乾兑以生成。
万世昭灵,无求不应;千秋赫濯,有感必通。
谨疏为据。
大宋国西秦咸阳县大魏村居住信官王仁政偕妻谢氏,是日共沐拈香,至心恳祷于西岳庙庭之手曰:伏惟王氏数代行仁,难招绝嗣之尤;仁政半生积善,可祷续先之庆。
谨露丹衷,冒渎圣聪,凡所希求,曲垂荫佑。
伏愿白玉京中颁紫浩,赐永寿之麟儿;黄金阙内敕丹书,衍宗祧之犊子;承先启后,光祖耀宗。
更祈家居迪吉,诸事亨嘉。
下情无任不胜激切屏营之至。
谨具心疏,百拜上奏以闻。
玉帝览毕,道:“未知王氏果有善证否?”西岳帝君奏曰:“臣曾遣使查察,王氏数代颇有阴功,更兼仁政夫妇十分行善。
臣不敢私赏,因是表奏玉帝,伏乞陛下敕四果之仙下降,与其作子,将来可畅玄风。
” 玉帝闻奏,未及回旨,只见班中走出王升真人,执简长跪,奏道:“臣启奏玉帝陛下:臣昔从老君邀游下界,见玄风衰弱,欲降尘寰,将来重整玄纲,作后人之模范;广阐大教,为苦海之慈航。
臣敢冒圣聪,允臣奏悃,不胜庆幸之至。
”玉皇见奏,玉颜大喜,道:“卿欲下降尘寰,广阐道教,幸其与卿同姓,根原不改。
”遂命玉女精卫进玉液琼浆一杯:“饮此琼浆,虽转托胎原,能使前因不昧。
彻待弃尘之时,自有真仙点化,证品仙秩,另行升赏。
”那王升真人拜谢玉帝,执杯就饮。
玉女精卫在傍,见王升真人奉旨下凡,遂起思凡之念,微动秋波,将王升一窥。
玉帝早知其意,即命精卫一同下凡,将来配成夫妇,直至功圆果满,可登天阙,同返瑶宫。
二仙谢恩辞驾。
四大天师及诸天仙送出凌霄,二真拜别众仙。
西岳帝君回转华岳。
不表。
且说玉女精卫原来是神农炎帝之女,名曰女华,曾师赤松子。
此女因欲渡海访道,志慕长生,拜辞父母,带同宫娥采女,至海滨结筏渡海,出洋溺海而死。
一灵真性不昧,化成一鸟,而名精卫。
嗔心不改,尝欲衔西山之木石,填尽东海。
后遇师赤松子,带见王母,王母命守阆苑桃园。
彻待嗔心净尽,转托人身,方能脱离羽属而升上界。
自从赴方诸大会,王母命精卫侍驾玉帝,随机应变,转托人身。
故那精卫此时乘机下降,托胎于长安城中和氏为女。
其母梦青鸟飞人怀中,觉而有孕,后生和氏。
不表。
且说王仁政回至家中,忙了几天,家事安排定妥,才觉心安。
忽然冬去春来,时逢二月,天气清和,夫妻同游花园。
但见桃花正开,艳丽映目,尝思乏嗣,未展眉怀。
遂唤家人王兴移酒席于花前,对花赏嚼,吟诗云: 曾记当年栽植时,兴中尝咏种机诗。
今辰携酒重欣赏,树老花开结果迟。
那太太听见这首诗,笑道:“树老果迟结成,方知老有实味。
”这一言感动仁政心怀,夫妇欢饮谈笑。
是夕夫妇同寝榻中,忽见一羽士黄冠鹤氅,从空而下,立于榻前,高声道:“吾乃汉朝真仙,欲寄居于此,将来可作玄门领袖也。
”夫妇惊觉,却是南柯一梦。
二人疑而不信:若然是梦,为何一同见闻?其中必有因缘。
那太太遂觉有孕。
正是光阴茬苒,不觉十月胎圆,时值政和二年壬辰岁十二月二十二日。
那谢氏忽觉腹疼,知将坐蓐,急忙叫使女通知老爷。
那王仁政急排香案,先拜天地神明,次告祖先。
但见红霞映民异香满空,想道:“这三九天气,如何有此霞光瑞气?乃是此子瑞证也。
”只见家人使女欢天喜地,抱出一个活宝。
仁政执过手来一看,见此子生得眉清目秀,额高鼻隆,将来不是凡品,“一则是王氏数代积善,二则上年祷于华岳庙,神灵有感,故得此子,可延王氏宗祧,亦可慰老景平生之望,不负我夫妇一生好善之意也。
”遂吩咐王兴安排酒席,以备三朝待客,凡左邻右舍、亲戚良朋,无不到来恭贺。
一家忙了数天,不觉年近春来,更添许多的热闹。
忽然满月之期将至,此时咸阳一县的缙绅,长安无数的官员,俱来恭贺。
车马来来去去,不知其数,整整闹热了数天。
正是: 车马盈门如赴会,良朋满座似方诸。
若非积善阴功广,安得真仙降玉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路过西岳庙前,日已西沉,急忙投店歇宿,安置车夫马匹。
用过夜膳,与太太商议道:“此处华岳庙,乃西岳金天顺圣帝君之行宫,神灵显赫,世人凡有祷祈,靡不立应。
我今因无后嗣,辞官不做,想我家祖上数代尝有积善之名,今我与你平生好善,布施乐道。
余尝闻《易》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岂虚言哉!我思天网恢恢,疏而不泄,我王氏今招绝嗣之愆,恐未必也。
”遂连夜写成一张祈嗣的表章,彻待天明,遂买些香烛纸钱之物,夫妇二人诣庙拈香祷祝。
化表呈词毕,夫妇回程。
不表。
且说西岳大帝掌管天下仙秩、鬼神、人民赏罚功过之事,凡有大事,必奏玉帝,由天诏发落,小事悉由自主。
今见王仁政这道疏文,遂差判官并城隍、土地等神,急去查察王氏。
诸神回复道:“王氏数代积善,兼且仁政,夫妇累积阴功。
”西岳大帝见其根原深厚,不敢自主,遂将这道疏文带至通明殿,表奏玉皇,内有许旌阳天师执疏呈上玉帝。
玉帝见疏文上写云: 伏以位居西方,统庚辛而化育;职司华岳,禀乾兑以生成。
万世昭灵,无求不应;千秋赫濯,有感必通。
谨疏为据。
大宋国西秦咸阳县大魏村居住信官王仁政偕妻谢氏,是日共沐拈香,至心恳祷于西岳庙庭之手曰:伏惟王氏数代行仁,难招绝嗣之尤;仁政半生积善,可祷续先之庆。
谨露丹衷,冒渎圣聪,凡所希求,曲垂荫佑。
伏愿白玉京中颁紫浩,赐永寿之麟儿;黄金阙内敕丹书,衍宗祧之犊子;承先启后,光祖耀宗。
更祈家居迪吉,诸事亨嘉。
下情无任不胜激切屏营之至。
谨具心疏,百拜上奏以闻。
玉帝览毕,道:“未知王氏果有善证否?”西岳帝君奏曰:“臣曾遣使查察,王氏数代颇有阴功,更兼仁政夫妇十分行善。
臣不敢私赏,因是表奏玉帝,伏乞陛下敕四果之仙下降,与其作子,将来可畅玄风。
” 玉帝闻奏,未及回旨,只见班中走出王升真人,执简长跪,奏道:“臣启奏玉帝陛下:臣昔从老君邀游下界,见玄风衰弱,欲降尘寰,将来重整玄纲,作后人之模范;广阐大教,为苦海之慈航。
臣敢冒圣聪,允臣奏悃,不胜庆幸之至。
”玉皇见奏,玉颜大喜,道:“卿欲下降尘寰,广阐道教,幸其与卿同姓,根原不改。
”遂命玉女精卫进玉液琼浆一杯:“饮此琼浆,虽转托胎原,能使前因不昧。
彻待弃尘之时,自有真仙点化,证品仙秩,另行升赏。
”那王升真人拜谢玉帝,执杯就饮。
玉女精卫在傍,见王升真人奉旨下凡,遂起思凡之念,微动秋波,将王升一窥。
玉帝早知其意,即命精卫一同下凡,将来配成夫妇,直至功圆果满,可登天阙,同返瑶宫。
二仙谢恩辞驾。
四大天师及诸天仙送出凌霄,二真拜别众仙。
西岳帝君回转华岳。
不表。
且说玉女精卫原来是神农炎帝之女,名曰女华,曾师赤松子。
此女因欲渡海访道,志慕长生,拜辞父母,带同宫娥采女,至海滨结筏渡海,出洋溺海而死。
一灵真性不昧,化成一鸟,而名精卫。
嗔心不改,尝欲衔西山之木石,填尽东海。
后遇师赤松子,带见王母,王母命守阆苑桃园。
彻待嗔心净尽,转托人身,方能脱离羽属而升上界。
自从赴方诸大会,王母命精卫侍驾玉帝,随机应变,转托人身。
故那精卫此时乘机下降,托胎于长安城中和氏为女。
其母梦青鸟飞人怀中,觉而有孕,后生和氏。
不表。
且说王仁政回至家中,忙了几天,家事安排定妥,才觉心安。
忽然冬去春来,时逢二月,天气清和,夫妻同游花园。
但见桃花正开,艳丽映目,尝思乏嗣,未展眉怀。
遂唤家人王兴移酒席于花前,对花赏嚼,吟诗云: 曾记当年栽植时,兴中尝咏种机诗。
今辰携酒重欣赏,树老花开结果迟。
那太太听见这首诗,笑道:“树老果迟结成,方知老有实味。
”这一言感动仁政心怀,夫妇欢饮谈笑。
是夕夫妇同寝榻中,忽见一羽士黄冠鹤氅,从空而下,立于榻前,高声道:“吾乃汉朝真仙,欲寄居于此,将来可作玄门领袖也。
”夫妇惊觉,却是南柯一梦。
二人疑而不信:若然是梦,为何一同见闻?其中必有因缘。
那太太遂觉有孕。
正是光阴茬苒,不觉十月胎圆,时值政和二年壬辰岁十二月二十二日。
那谢氏忽觉腹疼,知将坐蓐,急忙叫使女通知老爷。
那王仁政急排香案,先拜天地神明,次告祖先。
但见红霞映民异香满空,想道:“这三九天气,如何有此霞光瑞气?乃是此子瑞证也。
”只见家人使女欢天喜地,抱出一个活宝。
仁政执过手来一看,见此子生得眉清目秀,额高鼻隆,将来不是凡品,“一则是王氏数代积善,二则上年祷于华岳庙,神灵有感,故得此子,可延王氏宗祧,亦可慰老景平生之望,不负我夫妇一生好善之意也。
”遂吩咐王兴安排酒席,以备三朝待客,凡左邻右舍、亲戚良朋,无不到来恭贺。
一家忙了数天,不觉年近春来,更添许多的热闹。
忽然满月之期将至,此时咸阳一县的缙绅,长安无数的官员,俱来恭贺。
车马来来去去,不知其数,整整闹热了数天。
正是: 车马盈门如赴会,良朋满座似方诸。
若非积善阴功广,安得真仙降玉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