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元运兴诸将扶社稷 帝诏降众仙受敕封

关灯
    帝幼,惊而成疾。

    召医李立之进药而愈。

     乙亥,宋改元德佑,似道师至芜湖,请和,伯颜不许。

    池州通判赵昂发夫妻同死,伯颜命葬之。

    一夕,风雨大作,墓破不见其尸。

    江万里赴水死。

    江南诸郡,或降或遁。

    江西都统密佑战死。

    张世杰师复饶州。

    江东诸郡,皆降于元。

    都统孟记克沙市,司马梦求死之。

    六月,诏贾似道安置会稽,郑虎臣为监押,至漳州木棉庵杀之,以应前诗之兆。

     丙子,克潭州,提刑李芾一门尽节。

    知衡州尹彀举家自焚。

    湖南军陷。

    文天祥乞命吉王、信王镇闽广,太后从之,拜天祥为右丞相,保二王南行。

    伯颜兵人临安,收图籍,封府库,拘太后、宋帝北行。

     丙子,天祥至温州,奉罡开府福州。

    是夏,奉罡即位为端宗,改元景炎。

    封景为卫王。

    元主废帝量为瀛国公,寻为僧,全后为尼,同栖正智寺。

     元分道取闽、广,张世杰奉帝航海,走潮州。

    元主以张弘范为元帅。

    戊寅,帅师人闽、广。

     夏四月,端宗崩于纲州。

    群臣欲散。

    陆秀夫请立卫王,改元祥兴,为帝景。

    以陆秀夫为左丞相,与张世杰共秉政事,迁帝居崖山。

    有大星南流陨海、小星千余随之之兆,其声如雷。

    加天祥少保、信国公。

    时中军大疫,天祥之子道生卒,佛生被执。

    六月,张弘范执天祥,固请死。

    世杰力战,兵溃。

    陆秀夫负帝量赴海死。

    帝养白鹇,奋击哀鸣,堕海以殉。

    弘范兵退,世杰得帝尸,与端宗葬之,散溃稍集。

    闻逸王之子在广,谋立之,忽飓风大作,世杰登柁楼,炉香祝曰:“天意欲灭赵氏耶?”风涛愈甚,覆舟而死。

    诸将弃其尸于香山,众皆散去。

    宋亡,元归一统。

     元世祖追思祖上立业,尝敬道崇仙,今成大元,一统天下,全仗仙真护庇。

    遂出旨: 洞宾吕祖敕封纯阳演正警化孚估帝君。

     海蟾刘祖敕封海阳嗣派九天扶正帝君。

     重阳王祖敕封重阳广教兴玄育德帝君。

     紫阳张祖敕封紫阳少府天台启派真君。

     杏林石祖敕封紫虚继派慕义怀仁翠玄真君。

     紫贤薛祖敕封紫贤演派瑜咖开悟真君。

     泥丸陈祖敕封紫泥昭异随光普度真君。

     琼馆白祖敕封紫清殿派神霄辅元真君。

     长春丘祖敕封长春全德静化明应主教真君。

     长生刘祖敕封长生辅化宗玄明德真君。

     长真谭祖敕封长真凝神玄静蕴德真君。

     丹阳马祖敕封丹阳抱一无为普化真君。

     玉阳王祖敕封玉阳体玄广慈普度真君。

     太古郝祖敕封太古广宁通玄妙极真君。

     不二孙祖敕封清静渊真玄虚顺化元君。

     西河萨祖敕封西河救苦一元无上真君。

     以上诸真列祖,各有加封,并有宝浩宣扬。

    并敕天下:天庆观改为玄妙观;各处宫观,尽赐匾额敕建。

    天下玄风丕振,道化兴行。

     且说长春真人,自从了道之后,游于房山,后游王屋山,遇王玉阳,同至终南极真洞中拜见师尊。

    重阳欢喜道:“汝今功行已高,不必出外行功,居此待诏上升而已。

    彻待众道友会集,同赴蓬瀛可也。

    ” 且说马丹阳在南闽行功,见宋室已灭,一归混元,知长春早已了道,欲回终南。

    至湘州,不期而遇不二,邀其同赴终南。

    路过洞庭君山,见酒肆有白云笼罩,知有上仙在此。

    二仙进去一看,见钟、吕二祖化作二个游访的道侣,同一位褴楼道友饮酒。

    二仙识之,上前参拜。

    三仙佯狂大笑而出,带领丹阳、不二同赴终南洞中。

    重阳率诸子参见祖师。

    翌日,谭、刘仙亦到。

    到不多时,见郝太古带了滕姑进洞,参见祖师并及诸仙。

     时众仙会集,正在各谈功业。

    忽见云鹤飞绕空中,仙乐齐鸣,族幢掩映,云车之中出来一位仙官,乃是许旌阳天师,奉玉旨下降,宣诏曰: 人天路上,为善最先;仙籍簿中,行功第一。

    功高德广,则仙籍标名;道备神全,则玉京注册。

    王真人昔奉玉旨,下凡积功,玄功已著,命正阳、纯阳率领诸子,早赴凌霄受职。

    御旨已下,各宜钦此。

     众仙拜毕,顷刻各登云车,随旨登天。

    旌幢仪仗,金童玉女,对对导引而上凌霄。

     正阳、纯阳二仙率领诸仙,先参见四大大王及两班天先圣众、仙官仙吏,次拜四帝君、四天师,后上通明殿,朝拜玉帝至尊。

    玉帝一见,玉颜大喜,遂传旨加封正阳为金阙上相,纯阳为玉清内相,萨守坚为天枢内相,刘海蟾为天机右相,张伯端为东华侍诏仙官,王知明为飞雨妙化辅极真人,丘处机为天仙状元,孙不二为女仙领袖上仙。

    其余众仙,各封真人之职,各就名山福地洞天处止,待有功之时,另行赏赐。

    众仙受职拜谢,各各作礼而退。

    各转云程,就于洞天福地居止;快乐逍遥,再行积功度人。

    正是: 功圆道备成真日,奉诏飞升上界仙。

    天榜高标千古仰,金莲史记不虚传。

     跋 世人之诟病玄宗也,动曰修仙成道,均属无稽之谈。

    今观《金莲仙史》,则朝代、地址、年月、姓氏,悉斑斑可考,岂尚不足谓为信史耶?《史》中所载仙踪道迹,不但一志苦修,尤须积功累行,言之极详。

    惟精微玄妙之处,在阅者各人自己心领神会,所谓可意授而不可以言传。

    虽云分派,实则同源。

    三宝五行,尤为切要。

    以言乎易,大道本平常,不在炫奇矜异;以言乎难,如转石上山,愈高愈险,跬步颠沛,前功尽弃。

    世人果能不忽其易则经久,不畏其难则坚定,庶几可与谈玄。

     戊甲秋火道人以此《史》见授,嘱为梓行于世。

    予受而读之,觉妙绪泉涌,络绎不绝,有功于黄冠者流实非浅鲜。

    爰付梨枣,以供众觉,为后学之梯航。

     光绪三十四年秋月,常宝子敬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