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西王母瑶池宴蟠桃 释性真石桥戏明珠

关灯
    镇守此南岳,号南岳卫夫人。

    后复赐元君之任,观号紫清。

     当日,元君亦赴王母圣诞。

    侍女八人,趁着晚上,随迎接卫元君于南天门外,各驾着彩云,过了天台山。

    一仙娥道:“这天台山莲花峰,是六观大师之居。

    叠嶂瑞霭,断壑清流,可供一时的娱。

    今天日犹早,夫人星幢未回。

    我们暂且迟回于此地,探啧幽景,弄得春妍,倒是难得的。

    ”诸娥一时答应道:“正合我们的意。

    一番疏畅疏畅,有何不可。

    ” 当下各自按下云头,轻移莲步,玩玩幽景,沿流暂住,青苔白石,毫无半点尘累。

    但见谷鸟和鸣,溪辽风。

    众仙娥不胜有趣,逶迤至于石桥上。

    一娥道:“这么一个好好的居,多胜了我们之衡岳,比不得了。

    ”一娥道:“可不是呢!真真是生佛之居”相与喝采,说说笑笑,忘归逍遥了。

    按下不表。

     再说性真,白莲花峰山门外,一路赏玩,到了南天门外,蓬莱岔路。

    候了一盏茶时,便见绣幢翠盖,飘飘扬扬的来。

    仙童五六辈,护着一位白首仙官而来,正是斗姥天尊。

     性真躬身立于路侧,见鹤驾到前,上前稽首,请了安,徐道:“小的奉了六观师父之命,贺了天尊大老,会过盛筵,驾过近地,忒地顶礼,以伸敬恭之忱。

    ”王尊停骖,谢了安,道:“多承大师之盛意。

    又劳动贤师之玉趾,远远等着了多时。

    ” 性真行礼罢,复道:“小的随留了此,奉候南海大王,一般请安,不敢远陪了。

    天尊大老,就此告辞呢。

    ”斗姥天尊道:“就是这么着。

    天也不早,南海王宝辇在后,想不远的。

    贤师请留罢,多多上了老师兄请安。

    ”便向袖里取出一粒金丹、两枚仙果,赠与道:“贤师远路劳乏,只怕也饿了。

    可将此吃些儿罢。

    ”性真双手恭接了,道:“大老惠赐,不敢不受。

    只恐不得克当。

    ”天尊道:“贤师说那里话。

    路次只表芹意,贤师领受才是了。

    ”性真拜谢,就藏了袖中。

    天尊再三称劳,便随一辑而遐举。

     但闻远远的有鼓乐的音,久的不闻。

    性真只为伫立,等了一回。

    又见许多仆从,拥来着一乘宝轿至了。

    性真向前就问:“何位仙官来了?”引路的答道:“可不是南海大王么?” 性真迎了进来,道:“小的性真,以六观师父之命,请安于大王了。

    ”南海王常常惯的就莲花峰,参听六观大师之说法,如何不认得性真,惊喜答应道:“好教贤师候的工夫久了。

    ” 下车随问道:“师父如今可还康健么?”性真答道:“师父康健呢。

    ”南海王又道:“莲花峰里诸徒菩萨,可能好么?”性真道:“赖王爷之福荫,都好了。

    ” 南海王道:“贤师几时来此了?”性真道:“老师父为请王爷之安,又请了斗姥天尊,并贺今天西池盛会。

    贫道刚才的来了,斗姥爷宝轮聿至,才叙申勤而别的。

    无多,王爷玉驾际到呢。

    ” 南海王喜的不胜道:“难得贤师远劳,天也尚早些,请贤师一同去了陋居,供了一壶热茶,回去好的正经呢。

    ”性真道:“恐师父企的多了。

    ”南海王那里肯放,又道:“曾者寡躬三回五次四扰禅宇。

    大师难望下山的。

    贤师刚来半程,岂惜了一步贲屈么?” 性真一来被南海王坚意不放,二者曾未睹水府琼宫贝阙,因顺势谢道:“今蒙王爷如是错爱,敢不承命。

    ”南海王大喜,先即上车。

    性真驾云随后。

    不消一刻,到了水宫,龙王落下车来,宫娥侍从一时簇拥着上殿。

    性真轻移步捷,走入宫门,不敢上前。

    龙王随命侍御引上殿来。

    但见珠宫贝楼,金碧辉煌,耀人眼目,锦筵绣毯,翠?@晶屏,迥非人间所有。

    正中设着一大金炉,不知焚着怎么香。

    傍有一盘佛手,金色灿烂,异香扑鼻。

    登时侍御奉将引枕、靠背挪好了,让性真坐定。

     性真避席躬身道:“小的是一个缁徒,那里与王爷对席? “南海王道:“宾东主西,礼固然也。

    贤师无为过让。

    坐下好多说说话儿。

    ”性真方才跪下,告了坐,侧席坐了。

     坐定,又捧上香茶。

    只见十数侍女,俱各丰姿秀曼,羽衣蹁跹,傍边侍立。

    茶罢,又摆上杯盘,罗列桌上,真是水府之珍品,都不认名,但觉香美异常。

    此刻性真也觉肚中乏了,吃过果菜的类。

     龙王亲自酌酒以劝,性真谦让道:“酒者,伐性之狂药,佛家之大戒。

    贫道不敢承赐了。

    ”龙王笑道:“释氏五戒,酒为是最。

    寡躬岂为不知而劝乎?贤师,此与人间之狂药有异也。

     是沉香琥珀用百花酿成,不用曲孽溶化的。

    只畅人之气,定人之神。

    贤师用过,乃知道呢。

    ”性真再辞唐突,吃了半杯,顿觉香留口吻,神清气爽。

     饮讫,侍御撤去家伙,性真告退。

    龙王随命侍御们,奉把礼物来了,摆两道分上。

    龙王道:“这个是水府之产。

    东边,敢为大师老师父献上薄仪。

    又这西边,为贤师哂留,以存芹意呢。

    ”性真看他东一道,是珊瑚如意一把,虾须帘子二副,真珠项挂一串;西一道,龙须编成蒲葵扇一把,珊瑚拇指大的五尺七寸禅杖一部。

     性真起身,顶礼拜谢道:“师父送的厚礼,王爷特的盛谊,小的不敢擅辞,总是山家无用的。

    且佛家规模,寂灭为本。

    这般华丽,只为丧志。

    贫道断乎不敢拜领,惟王爷曲恕罢。

    ”龙王道:“这不过是薄表寸枕。

    老师父薄仪,敬当另日修呈,惟贤师复见却。

    ”性真坚意固辞,龙王知不可强,复道:“就此姑留,以成贤师之高操了。

    ”性真再三称谢,因为起身拜别。

     龙王答辑,亲自下阶,达出水府而别。

     这里,性真别了南海王,依前复了旧路。

    行不多时,已至山门外。

    便到石桥之下,猛然抬头一看,这时八仙娥尚在桥上,相与说说笑话,性真惊讶,就整一整袈裟,向前叉手道:“是莲花峰六观大师徒弟性真,奉师父之命,请安于斗姥天尊、南海大王。

    今日蟠桃胜会劳动劳动,方才的回去复命。

    不料诸位菩萨玉趾临此石桥之上,桥路多狭,惟愿菩萨特垂慈悲,借此归路罢。

    ”八仙娥连忙答礼道:“妾等是南岳衡山卫元君娘娘侍女。

    今朝娘娘赴西池王母宴席,犹未回銮。

    妾等就等了半天,偶尔憩此桥上。

    师父愿找怎么他路了罢。

    ” 性真道:“一道溪水,迥隔南北。

    难道贫道从何飞越过的好些儿?”八仙娥笑道:“昔达摩天尊,驾了芦叶,也涉大海。

     今又师父随着南海王,辟琉璃之波,入水晶之宫,可不是这么溪水,深不满丈余,难道非桥不涉过么?” 性真一笑道:“仙家素无买路钱。

    诸仙娥必欲索买道钱,贫道有数颗明珠,愿献诸位菩萨,买这一路,有何不可?”说罢,手把一朵芍药花,笑掷石桥上,这一花回回了一番,登时化为八枚明珠,铺地转环,祥光灿烂。

     八仙娥不胜诧异,各拾了一颗,回顾了性真,嘻嘻的一笑,一身腾空,驾着祥云而去。

    性真抬头望望,但闻一阵环咚玎,香风扑面,良久不息。

    性真不由之心荡神摇,怅然伫立。

    一顿饭时,刚才勉强定神,才过了石桥,归到方丈,拜见了大师。

     正值大师讲罢,存神趺坐了。

    性真向前,回明了天尊申勤致意的话,随到南海王之水府,龙王致礼物,谦让他不受的情意,一一告诉了一遍。

    大师只为默默不答一句话。

    性真不敢即声,侍立傍边良久。

    大师便复朝着别处,闭目无话。

     性真只自回至禅房,除了毗卢帽,脱了袈裟,倚置了禅杖,坐了蒲团之上。

    一壁厢诧异,大师默然无语;一边又想念八仙娥之艳容娇态,森然在目,神魂恍惚。

     忽然肚里想起来,道:“到底是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力学孔、孟之书,躬逢尧、舜之世,事业隆于当世,功名垂于竹帛。

    上孝父母之养,下育室家之乐。

    荣亲耀宗,封妻荫子,侍妾数百,一呼百诺。

    这为古今豪杰,得志荣华。

    争奈怎么佛教,主了玄冥寂灭,弃却家国,抛离骨肉,纵能悟了上乘之法,传了祖师之统,得此参祥悟道之路径,明心见性之工夫,可不是辜负五伦,自绝于天?毕竟是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如何舍此正经道理,难道不是舍近取远,致人疑感么?” 这般讲来,心猿意马,一时乱跳,以致更深,自不免呆呆的发了怔,睡不着来。

    倒又霎时合眼,八仙娥罗立于前,娇笑香语,若在跬步。

     于是性真忽复惊语,心内自言道:“释教万殊,只在一心。

     我从师父,十年讲道。

    岂可一朝坏了。

    艳羡富贵,误我心机! “便起身引了炕桌,起旃檀,整襟危坐。

    随取斗姥天尊赐的一粒金丹,溶成了汤水,一口吃下了。

    一时有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存化良久,复归正果,依然妥志,才刚一夜安寝。

     次日,天才黎明,性真起来,盥洗毕,进了方丈。

    大师业已大会六百余个徒弟,设了法常性真赧然不句起早赴会。

    大师一言不加,只与诸徒谈玄说幽。

    性真不敢坐下,只为侧立傍边。

     日已旬午,讲筵才毕。

    大师方才的?M然变色,就性真跪在筵下道:“汝虽菲薄佛、道,艳羡富贵,不知释、儒、道三教,名虽殊而理则一也。

    释、道的明心见性,即是儒教之克已复礼。

     释教的坐静参禅,便是儒教之正心诚意。

    释道的定慧,就是儒教之慎独也。

    尘心一动,万事都休。

    到底是差毫谬千,此之谓也。

    你没埋怨,任你所之。

    ” 性真一听师父之言,有似青天中分明打下一个霹雳,只得抽抽噎噎的哭成个泪人一般,叩头流血道:“这个是弟子自作的不是。

    虽跳到黄河,洗不清呢。

    幸亏刹那里觉悟,还了得正果。

    师父当着众徒们,给了弟子留点脸了罢。

    也是弟子一时走错了路也,后悔不来了。

    弟子蒙师父不弃,收灵门墙,凡几年些儿好,师父念十稔的恩爱,恕一时的过失,容了弟子头一番过误了罢。

    今也弄出事来,害的弟子好苦呵。

    ” 大师道:“这个罪业了不得,容的倒是容的,在钵盂之中,道不可成的,你自有你的去处。

    夜来我看了天机,不敢轻泄。

     你其勉之。

    ”性真只自那眼泪就像雨点儿一般滚了下来,连一句话儿也说不出来。

     大师向空细细儿的作数句咒语来。

    忽见一个道士,从空中下来,立在大师面前。

    众人看时,但见他头戴星冠,身披鹤憋,两道剑眉浓似墨,一双鹘眼明于电。

     大师复谓性真道:“前生果报,来生缘情,自在天定,他日就有更会的时了。

    ”又顾道士低低说道几句话来,道士领命。

     性真无奈,只为拜了四拜,别了师父,又九拜辞了佛座,复与众徒儿徒弟洒泪各各别了,便随了道士,悠悠荡荡的,不知那里去了。

     你道这道士是谁?天上原有了送生真人,专掌人世投胎来生的。

    是日领了性真前去。

     如何投生?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