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唐长老心散着魔 小行者分身伏怪

关灯
    第十八回 唐长老心散着魔 小行者分身伏怪 诗曰: 不生不死只虚空,色相烟云声气风, 日月往来磨莫破,古今推测渺难穷, 一元酝酿浑无意,万化氤氲却有功; 若觅如来真佛性,清清净净在其中。

     话说解脱老怪与钳口妖精算计定,要捉唐长老,只得抖擞精神,带领二十九坑妖精重复到前山来邀截。

    老怪与众妖败过一阵,虽说猛勇向前,终有三分胆怯,望见小行者开路而来,早远远的吆天喝地。

    小行者看见光景是虚张声势,便挺着铁棒一路打来。

    老怪勉强拦住赌斗,然脚步渐渐退将下来。

    众妖惟一味吆喝,却无半个人敢出力相帮。

    杀了半晌,小行者早赶过一、二里远,沙弥看见,与猪一戒说道:“这妖精又要厮杀,又渐渐退去,莫非有计要引诱大师兄么?”猪一戒道:“这不打紧,我与你大家赶上,一顿钉耙、禅杖,将这些孽怪都打死了完帐,看他引诱些什么!”沙弥道:“有理。

    ”因对唐长老说道:“师父,好生在马上略坐一坐,我们去打死了这些妖怪就来。

    ”大喝一声,早掣出钉耙、禅杖,飞风一般赶去了。

    二人方才赶上,山坳中忽闪出七十二堑妖魔,一个簸箕阵将唐半偈团团围住道:“好了,着手了。

    ”唐长老在马上将众妖一看,只见那些妖精虽然一阵,却形象各别: 有几个掩着嘴嬉嬉而来,嗤笑我早已落他圈套;有几个攒着眉暗暗而愁,似愁他不能灭我威风。

    有几个气吽吽挥拳要打,有几个恶狠狠怒目相加。

    有几个千秃驴万秃狗骂不住口,有几个老师父老菩萨誉不绝声。

    有几个偎偎依依曲致爱慕之情,有几个指指搠搠直逞骄矜之意。

    有几个面赤如惭,头低似悔;有几个无言若怒,不语成迷。

    看将来意态多端,总不出七情六欲。

     唐半偈看见众妖围绕,知是魔来。

    因定一定元神,澄一澄本性,坐在马上竟似不睹不闻的一般。

    这些妖精跳一回,舞一回,吵一阵,嚷一阵,软一声,硬一声,一个道:“拖他下马来。

    ”一个道:“绑他去见大王。

    ”众妖百般算计,只是不能近身。

    乱了半晌,无可奈何,只得抢了行李,牵的牵,赶的赶,连马连人都拥到洞中去了。

    正是: 一点灵台万丈魔,等闲半步也难过。

     慢言见怪还无怪,没奈何时没奈何。

     唐半偈被众妖围绕着拥入洞中,下了马默然而坐;虽说不慌不乱,争奈小行者众徒弟一时不在面前,自觉一身无主,又被众妖唬吓的唬吓,撺哄的撺哄,你来我去,絮聒不了,弄得个长老如醉如痴,不言不语,就象泥塑木雕的一般。

    众妖一面围住不放,一面着人悄悄报与老怪。

    老怪正支持小行者与猪一戒、沙弥二人不来,忽听得小妖报信,说拿了骑马的和尚在洞中。

    他满心欢喜,便虚晃一刀,领着各坑妖将败入山僻小路,转回洞中去了。

    小行者看见妖怪败去,因对猪一戒、沙弥说道:“这妖怪刀法,初战时一味蛮狠,战了数合便渐渐散了,就有众妖帮助他也战我不过,怎禁得再添你二人来相杀?他自然要走了。

    ”猪一戒道:“沙三弟见他只管渐渐退远,恐怕有诱兵之计,故同来相帮。

    不料这等没手段,只轻轻两三耙就逃走了。

    ”沙弥道:“他这番败走,料必不敢再来,我们且保师父过山要紧。

    ”小行者道:“沙弟言之有理,快去请师父过山。

    ”三人一同踅身回来,一路找寻,哪里见个师父的影儿!沙弥道:“师父不见,想是等得不耐烦,骑着马别处耍子去了?”猪一戒指定一块石头道:“我们的行李明明放在此处,怎么如今不见了?难道行李也会耍子?”小行者道:“不消说是我们中他计了。

    ”猪一戒道:“怎的中计?”小行者道:“这叫做调虎离山计。

    他明知战我们不过,却勉强支撑诱我赌斗,且败且走,步步引远;又叫众妖摇旗呐喊,诱你二人来相帮;他却暗伏人马在山僻处,将师父劫去。

    非计而何?”沙弥道:“师兄说来一些不差,如今却怎生区处?”小行者道:“无甚区处。

    他既将师父劫去,定有个窝巢安顿。

    我们趁早分头去寻,寻着了妖怪窝巢,便有师父下落。

    ”猪一戒道:“师兄说得是,我往前赶去。

    ”遂提着钉耙照老妖去的路上赶来。

    沙弥道:“我往后兜来。

    ”却横着禅杖往山后小路追去。

    小行者见二人分头去赶,他却跳在空中四下张望不题。

     且说老怪急急领众奔回洞中,问众妖道:“拿着骑马的和尚在哪里?快绑来见我。

    ”众妖道:“骑马的和尚虽说拿来,也只是围圈在洞后,实未曾绑缚。

    ”老怪道:“怎不绑缚?”众妖道:“这七十二堑将军虽有伎俩,实无刀剑相加;况那和尚尚倚着佛门慧力,轻易近他不得,故未曾绑缚,须得大王自到后洞发落。

    ”老怪听了大怒道:“这四个和尚真也作怪。

    那三个恶的不消说了,怎这一个善的也如此繁难。

    ”遂手提钢刀竟往洞后来道:“待我亲手与他解脱。

    ”到了洞后,只见众妖精围绕着,一个白脸和尚端端正正坐在当中。

    老怪心下原打帐一刀两断,忽见他有些异相,不觉骇然。

    因分开众妖上前大喝道:“你是哪里来的妖僧?快报名来好受死。

    ”唐半偈先原合眼而坐,听见老怪问他,因开眼合掌道:“阿弥陀佛!贫僧法名大颠,自大唐国而来。

    ”老怪道:“那三个狠和尚叫甚名字,是你甚人?”唐半偈道:“一个是我大徒弟叫做孙履真,又号小行者;一个是我二徒弟叫做猪守拙,又号猪一戒;一个是我三徒弟叫做沙致和,又号沙弥。

    ”老怪道:“我闻你那大唐国冤衍孽重,无底无边,信好藏身,却不惮万里之遥,到我这解脱山来做什么?莫非要求我大王的宝刀替你解脱么!”唐半偈道:“贫僧此来,只因先年大唐太宗皇帝一心好佛,复差圣僧陈玄奘到我佛灵山求了三藏真经,指望度世。

    不期未得真解,被后世愚僧讲入小乘,误了众生;今幸遇宪宗皇帝又一心好佛,复差贫僧远诣灵山,见我佛如来拜求真解,以解真经,故贫僧不远跋涉,奉命而来。

    不期经过宝山,又蒙大王邀截到此,欲为贫僧解脱。

    解脱诚僧家第一义,但不知大王怎生为老僧解脱?”老怪听了大笑道:“你要解脱不难,我这解脱法儿甚是捷径,只消一刀,包管你万缘皆尽。

    ”唐半偈道:“如斯解脱,愈入牵缠,此大王所以万劫为妖也。

    ”老怪大怒道:“贼秃,怎敢骂我为妖!”唐半偈道:“贫僧非敢骂大王为妖。

    但大王所说解脱之义,与我佛所说解脱之义,大相悬绝。

    佛既为佛,则大王自未免为妖也。

    贫僧不敢打诳语,故直言有触大王之怒,望大王真正解脱,赦贫僧之罪。

    ”老怪道:“你且说佛的解脱又是怎么?”唐半偈道:“佛的解脱比大王的解脱更捷径。

    大王只消回过心来,将宝刀放下,不独这三十六坑、七十二堑一时消失,即大王万劫牵缠缚束,亦回头尽解矣!”老怪哪里肯信,因说道:“你这和尚一味胡言!你既叫我放下宝刀便能解脱,怎不叫你那三个狠徒弟将铁棒、钉耙、禅杖一齐放下?”唐半偈道:“他们为佛除妖,不放下正是放下;大王以妖灭佛,即便放下还恐未曾放下。

    安可一例同观。

    ”老怪连连摇头道:“胡说,胡说!这些套子话野狐禅,谁信你!”唐半偈道:“大王既不信贫僧之言,留贫僧在此也无益;莫若放贫僧去早早见佛,便算大王之真解脱矣!”老怪听了,沉吟不语。

    旁边转过钳口先锋闭不住道:“这和尚一味花言,大王切不可听他。

    他佛家既自有解脱之义,大王也不消杀他,只将他绑缚在此,他若能自家解脱而去,我方信他佛家法力广大;若是解脱不去,这样油嘴和尚岂可容他惑众!”老怪听了大喜道:“还是闭先锋有见识,说得合理。

    ”因叫众坑将一齐动手,用一条粗绳,将唐半偈横拖倒拽,四马攒蹄缚束起来,吊在洞后一块高石之上。

    老怪将唐半偈吊完,因问道:“和尚,你佛家解脱之义云何?”唐半偈虽然被缚,心性洒然。

    因应声答道: “解脱云何?缚束因魔。

     魔消缚解,妙义无多。

    ” 老怪闻言,还要问难,忽几个小妖慌慌张张来报道:“大王,不好了!那三个狠和尚寻上门来了。

    ”老怪大惊道:“我这洞府深远,他如何寻得着?”小妖道:“只因厮杀时,打伤的小妖躲在山当中走不动,被他捉住,故领了来。

    ”老怪听了着忙,因看着钳口妖道:“闭先锋,你说捉住菩萨不怕金刚不服,如今菩萨虽然捉了,这金刚却如何得服?”闭不住道:“大王不要害怕,他虽狠,只得三个和尚。

    大王点起阖洞兵来尚有千余,一齐围杀,何患拿他不住!大王却这等有慌。

    ”老怪听了,又大起胆来道:“闭先锋说得是。

    ”因传令将阖洞妖精都点来山前厮杀。

    自家仍抖擞精神,手提大刀,带领众坑将拥出洞来,大声吆喝道:“你这三个和尚全不知死活!我因一时身子不耐烦,要静养静养,不来拿你,让你过去,便是你天大的造化!怎倒寻上我门来?”小行者道:“好泼魔!你既要躲死,却怎么弄这调虎离山之计,将我师父骗来?引我阎罗王上门,这是你该死的妖精招灾揽祸,却非我孙老爷狠心定要来绝你性命。

    你若是有些灵性,见景生情,急急将我师父送过山去,我便与你讲明,各奔前程。

    我们自去证我们的佛果,你自做你的妖情;若是迷而不悟,妄想逞强,只消一棒便叫你断根了帐。

    ”老怪道:“你这和尚专会赖人。

    我在前山与你厮杀,那两个和尚自不小心,在后山不见了师父,却与我何干?”猪一戒与沙弥见说他两个不小心,急得暴躁,忙举钉耙、禅杖,劈头劈脸乱筑乱打道:“我们怎不小心!只打死了你这泼魔,包管师父出来。

    ”老怪只得举刀抵敌。

    不上三、五合,老怪如何抵敌得他二人过?忙用手招呼众妖一齐涌上。

    小行者见众怪齐上,恐二人有失,抡起金箍捧上前相助道:“两贤弟休慌,我来也!”猪一戒与沙弥看见小行者动手,越发精神,钉耙就似雨点一般筑来,禅杖就象穿梭一般打去。

    老怪虽有千余妖精,二、三十坑将,却都是野兽变成的,能有多大本事,怎挡得三人三般兵器横冲直撞?直杀得众妖东倒西歪。

    老怪看见势头不好,乘着人多热闹,闪一闪就逃入洞中。

     钳口妖原跟定老怪,见老怪逃走,也就随屁股溜了。

    众妖不看风色,还舍死苦战,怎挡得他弟兄三人,三般兵器上上下下,十分利害,把些妖精直打得落花流水。

    再看看阵上已不见了老怪,遂大家心慌,哄一声惧败回洞中,将洞门紧闭。

    任小行者三人在外打骂,只是不开。

    老怪埋怨钳口妖道:“拿得好懦弱和尚,如今却惹出狠恶和尚来了,却怎生区处?”闭不住道:“大王雄据此山,以解脱为名,逢人便杀,原是发过誓愿,要解脱尽天下众生;今遇着三个和尚,败了两阵,怎便生起退悔心来,转埋怨我!”老怪道:“不是退悔,凡事也要看势头。

    我发的誓愿是要解脱他人,逞自己的威风。

    今遇着这三个狠和尚,且莫说那钉耙九齿就似狼牙,一柄禅杖就似铁杆;只看他那条铁棒,也不知有多少斤重,打下来就象倒了泰山一般,用宝刀架隔一遍,真叫人骨软筋酥。

    方才不是我见机走了,这条性命已被他先解脱了,还有什么誓愿?什么退悔?是你起的祸根,怎怪得我埋怨。

    ”闭不住道:“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