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回金碧峰劝化道长金碧峰遍查天宫

关灯
    ,顶阳骨上露出一道金光,直透南天门里。

    玉皇大帝接了信香,即时聚神鼓响,会集大小天神,左辅右弼,左天蓬,右黑煞,左班三十六天罡,右班七十二地煞,还有二十八宿,九曜星君,还有马、赵、温、关、邓、辛、张、陶、庞、刘、苟、毕,还有风雷电雨,森罗万象,还有诸天诸圣,清净弥摩,一齐都到。

    玉帝吩咐道:“今有燃灯佛爷领了大明国宝船人马征取西洋,现今阻住撒发国,才有一道信香来借天兵一枝,要擒住甚么金毛道长。

    你们那一个敢挂领兵元帅印?”道犹未了,班部中闪出一位天神,身长三丈四尺,一手黄金塔,一手火尖枪,躬身俯伏,奏道:“小神不才,愿挂领兵元帅的印。

    ”玉帝看见是个托塔李天王,吩咐交印与他。

    又问道:“那一个敢挂先锋印么?”道犹未已,班部中闪出一位天神来,身高三丈六尺,三个头六个臂,面如蓝靛,发似朱砂,一只手里一般兵器,躬身伏奏道:“小神不才,愿挂先锋印。

    ”玉帝看见是个哪吒三太子,心中大喜,说道:“上阵无如父子兵。

    今日必然拿住妖道,快交印与他。

    ” 一个正印,一个先锋,一枝天兵,出了南天门。

    金光闪闪,紫雾腾腾,到了半空中,神风大作,搅海翻江。

    金毛道长看见四面八方都是天神天将,天兵天卒,密密层层,老大的慌张,心里想道:“这个和尚尽认得我天上好多个人哩!”又想道:“若不是这一行宝贝,今番却就妆了村!”连忙的取出宝贝来,望空一撇。

    那个宝贝金光万道,紫雾千条,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千变万,轰天划地的打将来。

    打得个李天王也顾不得塔,哪吒三太子也不见了三个头,一干天兵天卒,走得无影无踪!枉费了这一日的功劳,全然不曾得用,各自散了。

     到了晚上,老爷说道:“只一个道士,怎么这等利害?不如我自家出去看他看来。

    ”怎么要自家去看?原来人有三等好看:若是仙家,顶阳骨上有一道白气升空;若是妖怪,顶阳骨上有一道黑气升空;若只是凡夫身体,顶阳骨上只有三尺火光。

    故此老爷要自家去看一看。

    老爷撇了色身,现了真体,一道金光,耸在半天之上。

    高张慧眼,只见这个金毛道长顶阳骨上有一道白气,正冲着北天门。

    那白气之内,却又照出一道金光;那金光之内,却又现出一个真体。

    怎么样的真体?原来有三丈四尺多高,圆眼紫髯,身穿皂袍,腰系玉带,发似广胶一般粘住在一处。

    戴一顶小小的束发金冠。

     老爷道:“此人不是凡夫,不消说了。

    却又不是妖魔,却又不是甚么仙家,却又不是甚么祖师,仔细看着,还是那一位护法的天神?这等一个天神,怎么千难万难,拿他不住?我想当年间,大鹏金翅鸟发下了一个狠誓,说道:‘要吃尽了中生的脑盖骨。

    ’这等凶神也不曾出得我的扣子,怎么今日反不奈一个小神何?” 到了明日,金毛道长又来,国师老爷又去。

    金毛道长也不管甚么三七二十一,就把宝贝掀在半空中,照着老爷的顶阳骨上打将下来。

    老爷看见说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只念得一声佛,头顶上就现出一朵千叶莲花来。

    那千叶莲花笔聿的直上,照着宝贝,就托在半天云里。

    那莲花瓣儿看看的要收拾起来,金毛道长恐怕收了他的宝贝,划喇一声响,收回去了。

    金毛道长说道:“这和尚是有些来历。

    怎么一个光头,就长出一朵千叶莲花来?不如再奉承他一下。

    ”那宝贝一声响,又望着老爷的顶阳骨上打将下来。

    老爷又看见,又说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又只念得一声佛,袖儿里就跑出一个白盈盈的象来。

    那象一长,就长在半天云里,便撑着个宝贝。

    撑了一会,象鼻儿渐渐的卷起宝贝来。

    金毛道长生怕收了他的宝贝,划喇一声响,却又收回去了。

    金毛道长说道:“这个和尚越发古怪,怎么袖儿里就走出一只象来?不如再奉承他一下,看是何如?”那宝贝一声响,又望着老爷的顶阳骨上打将下来。

    老爷又看见,又说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又只念得这一声佛,脚底下就走出一个青萎萎的狮子来。

    那狮子一长,也长在半天云里,便撑着个宝贝,撑了一会,狮子又渐渐的长将起来。

    金毛道长怕带了他的宝贝去,划喇一声响,却又收回去了。

    老爷道:“只是这等搬斗,却也不是个长法。

    况兼此人不知止足。

    不如也是闪他一个空,闪他家去坐两日。

    待我自由自在,细细的查他一番。

    ”怎么闪他一个空?原来把个色身以生作死,闪他一个空快活。

    果然的金毛道长不知止足,那宝贝一声响,又望着老爷的顶阳骨上打将下来。

    老爷照水一指,水囤而去。

     金毛道长只说是打坏了老爷,不胜之喜,鞭敲金镫响,人唱凯歌声,回见番王,铺展他这一段大功。

    番王安摆素宴,款待道长。

    一连两三日,还不出门。

     那晓得国师水囤而归,见了元帅,把前项的宝贝,细说了一遍。

    元帅道:“多劳国师。

    怎么得他停帖?”国师道:“元帅可标下几条封条,把贫僧的佛堂封起来,许明日辰时三刻开封。

    贫僧还有个处治。

    ”元帅一面奉承。

     老爷走进佛堂里面入定坐下,外面贴了封皮。

    一道金光,竟到灵山会上,见了释伽牟尼佛,说道:“撒发国出下一个真人,自称金毛道长,约长三丈四尺,圆眼紫髯,身穿皂罗袍,腰横玉带,头戴束发小金冠。

    不知佛门中走丁那一位护法天神?”牟尼佛唯唯诺诺,细查了一番,佛门中并不曾走了一个甚么护法天神。

    一道金光,竟到东天门火云宫里,见三清老祖,说道:“撒发国出下一个真人,自称金毛道长,约长三丈四尺,圆眼紫髯,身穿皂袍,腰横玉带,头带束发小金冠。

    不知玄门中走了那一位护法天神?”三清老祖唯唯诺诺,细查了一番,玄门中并不曾走了一个甚么护法天神。

    一道金光,竟到南天门灵霄殿上,见了玉皇大大尊,说道:“撒发国出下一个真人,自称金毛道长,约长三丈四尺,圆眼紫髯,身穿皂袍,腰横玉带,头戴束发小金冠。

    不知天门中走了那一个护法天神?”玉皇大帝唯唯诺诺,细查了一番,天门中并不曾走了一个甚么护法天神。

     这三处中间,怎见得就都没有走了一个?原来佛爷认定了身材、面貌、服饰,彼此身材相同的,面貌不相同;面貌相同的,身材不相同;身材、面貌同的,却又有服饰不相同;服饰相同的,却又有身材、面貌不相同。

    故此三处中间,都晓得没有走了一个。

     佛爷想道:“敢是一个甚么恶鬼么?”一道金光,竟到幽冥地府森罗殿上,见了十帝阎君,说道:“撒发国出下一个真人,自称金毛道长,约有三丈四尺,圆眼紫髯,身穿皂袍,腰横玉带,头戴束发小金冠。

    不知是你地府中走了一个甚么恶鬼?”十帝阎君唯唯诺诺,细查了一番,地府中并不曾有个甚么恶鬼临凡。

    佛爷道:“敢是甚么水神么?”一道金光,竟到四海龙宫海藏里面,见了四海龙王敖家一干兄弟,说道:“撒发国出下一个真人,自称金毛道长,约长三丈四尺,圆眼紫髯,身穿皂袍,腰横玉带,头戴束发小金冠。

    不知是你海藏中走了一个甚么水神?”四海龙王唯唯诺诺,细查了一番,海藏中并不曾有个甚么水神思凡。

    龙王道:“依了佛爷爷的话语,还像个天神,不是我们地下里的。

    ”佛爷道:“还是个甚么天神?”想了一想,一道金光,竟到大罗天上八景宫中,见了三官大帝,说道:“撒发国出下一个真人,自称金毛道长,约长三丈四尺,圆眼紫髯,身穿皂袍,腰横玉带,头戴束发小金冠。

    不知是你大罗天上走了一个甚么天神?”三官大帝唯唯诺诺,细查了一番,大罗天上并没有个甚么天神思凡。

     佛爷道:“岂可一个天神,就没处查他!”只见三官老爷供桌下面,一个小小神衹说道:“既是天神,愁寻他不着?”佛爷道:“那供桌之下,说话的是个甚么神衹?”三官大帝说道:“是小神护法的神奶儿。

    ”佛爷道:“叫他出来我看着。

    ” 神奶儿听见叫他,不敢怠慢,爬将出来,绕佛三匝,礼佛八拜。

    佛爷看见神奶儿,初然间只是核桃儿大,次二就长得有桃子大,次三就长得有癞葡萄大,再长一长,就有黄瓜大,再长一大,就有菜瓜大,再长一长,就只有菜瓜大,不满一尺之大。

    佛爷道:“你这些小神衹,怎么也来饶舌?”神奶儿道:“佛爷在上,不是小神夸口所说,小神终不然生下地来就是这等矮小。

    只因水府老爷收拾得这等矮小。

    若论当原先的时节,夜来不敢长伸脚,恐怕蹬翻忉利天!”佛爷道:“原来你也有几分利害哩!”神奶儿道:“小神出身还有许多的话。

    ”佛爷道:“是个甚么话说?”神奶儿道:“小神的父是天上一条龙,小神的母是山下一只虎,相交,却生下小神来。

    故此小神这如今还是龙的头,虎的身子,龙的鬓,虎的爪。

    三分像龙,其实又不像龙;七分像虎,其实又不像虎。

    父亲看见小神有三分像他,和小神取个名字,叫做混江郎。

    母亲看见小神有七分像他,和小神取个名字,叫做下山子。

    父母两下里相争起来,把小神丢在一条无深不深的沟涧里面,一个归天去了,一个归山去了。

    小神坐在深涧里,身上又寒,肚里又饥,自小儿就不学好,专一的拦住路上要吃人,把个来往经商老少客旅,就吃得他一不了,二不休。

    渐渐儿路绝人稀,骷髅骨堆里有山般大,又有个甚么人敢来么?没得吃,把地下的走兽也吃个干净。

    又把天上的飞禽,也吃将起来。

    过一个,吃一个;过两个,吃一双。

    连天上飞的鹞鹰,身上没有肉,也要拔他几根毛。

    故此这个涧,就号做鹰愁涧,又号做骷髅潭。

    这叫做是个老虎不吃人,坏了名色在那里。

    有些甚么咬嚼罢?忽一日,有一个老者来此经过,须鬓雪白,皓齿童颜,分明是个好老者。

    小神饿得慌,那里管他甚么好?扯着他就要吃他,原来那老者有个五囤三出之法,一下子土囤去了。

    ” 毕竟不知这个老者是个甚么人,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