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回宝賨船离酆都国太白星进夜明珠

关灯
    第九十三回宝賨船离酆都国太白星进夜明珠 诗曰: 路入酆都环鬼国,此行天定岂人为?徂征敢倚风云阵,所过须同时雨师。

    尚喜远人知向望,却惭无术抚疮痍。

    阎罗天子应收旆,宁直兵戈定四夷。

     却说这一日大宴百官,犒赏士卒,帅府船上铺设有法,肴品丰肥。

    怎见得铺设有法?满船上结起彩楼: 飞阁下临陆海,重台上接天潢。

    珠玑锦绣遍攒妆,绛绎流苏采幌。

    阑槛玉铺翡翠,榱楹金砌鸳鸯。

    金猊宝篆喷天香,时引蓬莱仙仗。

     帅府堂上铺设筵席: 味集鼎珍佳美,肴兼水陆精奇。

    玉盘妆就易牙滋,适口充肠莫比。

    竹叶秋倾银瓮,葡萄满泛金厄。

    试将一度细详之,中户百家产矣。

     筵席左一边,设一班音乐: 宝瑟银筝细奏,风箫龙管徐吹。

    稽琴祢鼓祭天齐,节乐板敲象齿。

    戛玉鸣金迭响,一成九变交施。

    霓裳羽服舞娇姿,不忝广寒宫里。

     筵席右一边,设着一班杂剧: 傀儡千般巧制,俳优百套新编。

    番竿走索打空拳,掣棒飞枪跳剑。

    放马吹禽戏兽,长敲院本秋千。

    娇儿弱女赛神仙,承应今朝盛宴。

     宴罢,元帅道:“请国师择日回船。

    ”国师道:“昔马伏波铜柱操界,却不出中国之中。

    我们今日来到酆都鬼国,天已尽矣!可寂寂无闻,令后世无所考据?”元帅道:“此意极高,只是黄草崖上不便标界。

    ”国师道:“贫僧有个处分。

    ” 道犹未了,国师念聒几声,偏衫袖儿里面,走出一个一尺二寸长的小和尚来,朝着国师打个问讯,说道:“佛爷爷呼唤弟子,有何使令?”国师道:“你去须弥山西北角上,有一座三十六丈长的小山嘴儿,你与我移来,安在这个黄草崖上。

    快去快来,不可违误。

    ”小和尚应声“是”,一道火光而去。

    一会儿,一道火光而来,回复国师。

    国师道:“可曾移来么?”小和尚道:“已经移来,安在崖上。

    ”国师道:“天柱峰左壁厢有一根三丈六尺长的小石柱儿,你替我撮来,安在这座山上。

    快去快来,不可迟误。

    ”小和尚应声“是”,一道火光而去。

    一会儿一道火光而来,回复国师,国师道:“可曾撮来么?”小和尚道:“已经撮来,安在山上。

    ”国师道:“你可通文字么?”小和尚道:“未出童限,不曾通得文字。

    ”国师道:“既不通文字,你去罢。

    ”一道火光而去。

     国师又念聒几声,只见一道火光里面,吊下一个护法韦驮天尊下来,朝着国师打个问讯,说道:“佛爷爷,呼唤小神,何方使令?”国师道:“就这崖上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一根小石柱,你去把降魔杵磨下几行大字来。

    ”韦驮道:“磨下几行甚么大字?”国师道:“石柱原有八面,正南上一面,你磨着‘大明国朱皇帝驾下钦差征西大元帅立’十六个大字。

    其余七面,各磨着‘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

    全在你的降魔杵上讨分晓。

    ”韦驮诺诺连声,一云而起。

    一会儿复命,国师道:“字可完么?”韦驮道:“已经完了。

    ”国师道:“回避罢。

    ”韦驮打个问讯而去。

     国师老爷这一段意思虽好,移山移得神玄,撮石柱撮得神玄,磨字磨得神玄,众将官都不准信,不在话下,连天师,连二位元帅心下也有些不准信。

    却又国师平素不打诳语,不敢问他。

    可可的徒孙云谷问说道:“降魔杵磨字怕不精细,后日贻笑于阎罗王。

    ”国师原出于无心,应声道:“你何不上去瞧着,看是何如,来回我话。

    ”众人心上疑惑的,巴不得国师分付去看,都就借着云谷的因头儿,一拥而去。

    去到黄草崖上,果真的一座小山,实高有三十多丈。

    众人又上山去,果真一根石柱,实在有三丈多高。

    众人又瞧石柱,果真石柱上八方都是有字,正南上是“大明国朱皇帝驾下钦差征西大元帅立”十六个大字。

    其余七面,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

    仔细看来,这些字好不精妙也,晓他是仓颉制字,也只好制得这等精;晓他是羲之、献之,也只好写得这等妙。

    二位元帅叹之不尽,都叹说道:“好国师!”你也叹说:“好国师!”我也叹说:“好国师!” 这一叹,众人都是一时之兴,不曾想到天师在面前。

    一长便形一短,叹西施便自难为东施。

    天师心里想道:“金碧峰恁的设施,我祖代天师人,岂可袖手旁观,漫无所建立。

    ”眉头一蹙,计上心来,说道:“二位元帅在上,国师妙用立这一座山,竖这一根石柱,足称双美。

    只再得一通石碑,勒一篇铭,尤其妙者。

    ”三宝老爷说道:“碑文可免罢。

    ”天师道:“老公公,岂不闻勒碑刻铭之说乎?”王爷道:“不可得耳!固所愿也。

    ”天师就乘机说道:“王老先生吩咐不可得,还是碑不可得?还是铭不可得?”王爷道:“铭在学生,易得耳。

    特碑不可得。

    ”天师道:“既然铭在王元帅,碑就在贫道。

    ”王爷道:“学生先奉上铭。

    ”天师道:“铭完之后,贫道就奉上碑。

    ”王爷吩咐左右取过文房四宝来,援笔遂书,说道:爰告酆都,我大明国,爰勒山石,于昭赫赫。

    文武圣神,率土之滨,凡有血气,莫不尊亲。

     天师应声道:“好!非此雄文,不足以镇压阎罗天子。

    ”王爷道:“过奖何堪!请天师老大人碑碣。

    ”道犹未了,天师合手一呼,仰手一放,划喇一声响,一个大雷公站在面前,把两只翅关摆上两摆,说道:“天师何事,呼唤小神?”天师道:“此山用一座石碑,勒一篇铭,相烦尊神取过一通素碑来。

    ”雷公应声“是”,一声响,一溜烟而去,一声响,一溜烟而来,早已一通素碑,站在石柱之前,比石柱止矮得五尺多些。

    雷公道:“碑可好么?”天师道:“好。

    ”雷公道:“好去罢?”天师道:“一客不烦二主,相烦勒上这八句碑铭。

    ”一声响,一溜烟早已勒成了八句。

    雷公道:“字可好么?”天师道:“好!”雷公道:“我去罢?”天师道:“后面还要落几行款。

    ”雷公道:“愿闻款志。

    ”天师道:“王爷撰文,郑爷篆额,贫道书丹,尊神立石。

    ”雷公应声“是”,一声响,一溜烟,早已列成几行款志。

    雷公性急,不辞而去。

     天师这一出,分明是国师激出来的,却其实役使雷霆,最有些意思,不在国师之下。

    众官这一会儿又赞叹天师,你也说:“好天师!”我也说:“好天师!”天师道:“不要空说好,我念着你们听,看果好不?”二位元帅道:“愿闻后面款志罢。

    ”天师念道: “大明国王元帅撰文。

    大明国郑元师篆额。

    大明国张天师书丹。

    九天应元雷公普化天尊立石。

    ” 众人一齐大笑起来,说道:“好个雷公立石。

    ”云谷站在面前,说道:“王爷撰文,撰得顺序。

    张爷书舟,书得顺序。

    雷公立石,立得顺序。

    只是郑爷篆额,却篆左了些。

    ”郑爷道:“篆左了些,就是关元帅篆法。

    ”云谷道:“怎见得是关元帅篆法?”郑爷道:“关云长月下看《春秋》,《春秋》不是《左传》?”王爷道:“这个‘篆’,那个‘传’,篆法还不同些。

    ”道犹未了,国师传令,请列位爷开船。

    去谷上船,告诉国师,说道:“天师竖一通石碑在石柱之前,这是甚么意思?”国师道:“正少此碣。

    君子成人之美。

    ”云谷道:“石碣比石柱矮五尺许,这是甚么意思?”国师道:“居己于下,君子无欲上人之心。

    ”云谷道:“天师役使雷公,这是甚么意思?”国师道:“雷公最狠,君子不成人之恶意。

    ”道犹未了,蓝旗官报道:“开船。

    ” 自开船之后,逐日上顺风相送,每晚上明月相随。

    行了半月,没有了月,又是一颗亮星相亲相傍,不亚于月之明。

    云谷问道:“老祖在上,连日这等风顺,这是甚么意思?”国师道:“你不记得明月道童送行么?”云谷道:“晚间明月相亲,这是甚么意思?”国师道:“你不记得道号明月,表字清风。

    早上清风送行,晚上明月送行,终不然有个诳语么?”云谷道:“从后去,这清风、明月可还有么?”国师道:“你不记得‘野花芳草,愿送仙舟’之句乎?”云谷道:“原来那个道童,两个行者送我们行,不知还在那里止?”国师道:“进了白龙江口,便自回来。

    ”云谷道:“却好长路头哩!” 道犹未了,外面报二位元帅过船相拜。

    坐犹未定,又报道天师老爷过船相拜。

    相见坐定,王爷道:“连月好顺风也。

    ”天师道:“多谢国师老爷。

    ”国师道:“朝廷之福,诸公之缘,贫僧何谢?”天师道:“老师忘怀了‘清风明月无人管,直送仙舟上帝京’?”国师连声道:“不敢!不敢!”这三位老爷都在讲话,都有喜色,独有三宝老爷眉头不展,缄口不言。

    国师道:“老公公何独不言?”三宝老爷道:“咱学生夜来得一梦,不知凶吉何如?心下疑虑。

    故此无言。

    ”国师道:“见教是个甚么梦哩?”老爷道:“夜至三更时分,梦见一个老者,对我唱个诺,说道:‘我有两颗赛月明,相烦顺带到南朝,送与主人公收下。

    ’咱问他姓甚么?名甚么?他说道:‘姓金,名太白。

    ’咱问他家住那里,他说道:‘家住中岳嵩山上。

    ’咱问他主人为谁,他说道:‘山上主人就是,不必具名。

    ’咱问他赛月明在那里,他说道:‘已先送在船中。

    ’咱问他送在何人处,他说道:‘一颗送在姓支的矮子处,一颗送在姓李的胡子处。

    ’道犹未了,不觉的钟转鼓送,惊醒回来,原来是南柯一梦。

    咱想起来这个梦,梦得有些不吉。

    ” 国师道:“怎见得不吉?”老爷道:“一则赛月明是个晚间所用物件,不见得正大光明。

    二则口说赛月明之名,不曾看见赛月明之实,怕此行有名无实。

    三则是支矮子、李胡子,支胡之说中间怕有甚么隐情。

    一个梦有许多猜疑,不知吉凶祸福,故此放不下心。

    ”国师道:“天机最密,贫僧不敢强为之解。

    ”天师道:“梦中不是凶兆,老爷过虑了些。

    ”王爷道:“月明是个明,加一‘赛’字,岂不是大明,寄信到南朝,是个回送与主人,岂不是见主上?以学生愚见,岂不是回转大明国。

    拜见主上么?况兼那老者自称姓金,名太白,却不是太白金星,以此相告元帅?”天师道:“王老先生解得是好。

    ”国师道:“这也是依理而言,不为强辩。

    ”三宝老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