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关灯
小
中
大
他扯起衣领,胡乱答了一声,血渐渐变冷。
理智,回到了他的头脑中。
素女识趣地从他身上起来,连衣裳都来不及整理好,半裎露着跪在他脚边。
她为他将敞开的里衣卷起,缠住他那隔着亵裤昂立的阳器,裹住他紧实精壮的腰腹。
接着是袍,她玉手翻飞,掀起他繁复的交领,抚平他的蔽膝。
最后,她攀着他的腰,环绕他腰线系拢玉带。
她的脸距离他胯间唯有咫尺,低眉顺眼,小心地系上一条条丝络结成的佩绶。
还有,那条她亲手编的长命缕。
简直像坊间的寻常夫妻……在临危千丈的险境、立与废的一念之中,皇帝意外地想入非非。
素女不知他心事,为他带上冠冕,纤指正在他耳边流连时,李霁一把攥住她手,伏身吻下。
他的吻像骤雨,她温软的唇齿被长驱直入,口津浓滑,在他们缠绕的舌间摩挲、交融,被他专恣跋扈地侵占殆尽。
她不敢看他眼睛,紧闭的长睫扑闪在他脸上,像一只蝴蝶于他浓烈的爱欲间翕动翅膀。
直到她喘不过气来,他才松开她,扶正冠冕。
“走了?”他似乎在对她说话。
素女垂首跪在他身后,叩拜相送。
她一直将脸紧紧地贴着地上,没有抬头,不知在作何想。
王后 锦章宫静悄悄的。
皇帝内心紧张得像一张绷紧了的弓。
一片静谧中,唯有斑鸠的声音,咕哚作响。
皇帝生气又好笑地自嘲:这样安静,多适合杀手埋伏。
宫女的素手掀起,帷帐后,露出一片金樽玉斝、玉炉沉烟。
还好,没有预想中的险境。
帷帐后坐着两个女人。
一个是皇太后。
一个看着面生,足下蹑着丝履,耳边垂着明珰,乌黑如墨的发髻挽起,神情端庄和顺。
一双眼却如软刀剑。
温柔中,蕴着锋刃。
李霁看到她那双眼睛,打一激灵,顿时想起,这是他那好弟弟的妻子,仅见过数面的禹王后冯珏。
皇太后看到他入内,跪下问安,有些不满道:“什么事情,耽误这许久?” 李霁恼火地直言道:“回太后,朕方才在与素女修炼。
” 这一语出,周遭宫人都咬住舌头,以免发出惊诧的声音。
禹王后也跪在地上,心中暗惊,皇帝竟然在这种床笫事上说话如此直接。
唯有太后,压根没有被天子之怒吓到,微微笑道:“皇帝,大清早惊扰道观清静,不是人君所为。
” 李霁不甘示弱:“儿子是昨晚就去的,不曾清早叨扰。
” 这一语更惊人皇帝竟然在一个女道士那里过夜。
禹王后一直在宫里,注意风声,知道皇帝新近宠信一个女道士。
不出意外,是她当年送入京中那一位。
皇帝之前闹得声势浩大,赵、王两位领头的官员,在廷议时放出“天下是皇帝的天下、何需令太后过问”的厥词,一夜间被太后示意的御史台官员弹劾,禹王后也很清楚。
宠信女道士,不过是皇帝的障眼法。
禹王后不相信,那个前段时间还在都城大动干戈、要革新尊儒的皇帝,能做出这种事情。
她是个淑女,自小成长
理智,回到了他的头脑中。
素女识趣地从他身上起来,连衣裳都来不及整理好,半裎露着跪在他脚边。
她为他将敞开的里衣卷起,缠住他那隔着亵裤昂立的阳器,裹住他紧实精壮的腰腹。
接着是袍,她玉手翻飞,掀起他繁复的交领,抚平他的蔽膝。
最后,她攀着他的腰,环绕他腰线系拢玉带。
她的脸距离他胯间唯有咫尺,低眉顺眼,小心地系上一条条丝络结成的佩绶。
还有,那条她亲手编的长命缕。
简直像坊间的寻常夫妻……在临危千丈的险境、立与废的一念之中,皇帝意外地想入非非。
素女不知他心事,为他带上冠冕,纤指正在他耳边流连时,李霁一把攥住她手,伏身吻下。
他的吻像骤雨,她温软的唇齿被长驱直入,口津浓滑,在他们缠绕的舌间摩挲、交融,被他专恣跋扈地侵占殆尽。
她不敢看他眼睛,紧闭的长睫扑闪在他脸上,像一只蝴蝶于他浓烈的爱欲间翕动翅膀。
直到她喘不过气来,他才松开她,扶正冠冕。
“走了?”他似乎在对她说话。
素女垂首跪在他身后,叩拜相送。
她一直将脸紧紧地贴着地上,没有抬头,不知在作何想。
王后 锦章宫静悄悄的。
皇帝内心紧张得像一张绷紧了的弓。
一片静谧中,唯有斑鸠的声音,咕哚作响。
皇帝生气又好笑地自嘲:这样安静,多适合杀手埋伏。
宫女的素手掀起,帷帐后,露出一片金樽玉斝、玉炉沉烟。
还好,没有预想中的险境。
帷帐后坐着两个女人。
一个是皇太后。
一个看着面生,足下蹑着丝履,耳边垂着明珰,乌黑如墨的发髻挽起,神情端庄和顺。
一双眼却如软刀剑。
温柔中,蕴着锋刃。
李霁看到她那双眼睛,打一激灵,顿时想起,这是他那好弟弟的妻子,仅见过数面的禹王后冯珏。
皇太后看到他入内,跪下问安,有些不满道:“什么事情,耽误这许久?” 李霁恼火地直言道:“回太后,朕方才在与素女修炼。
” 这一语出,周遭宫人都咬住舌头,以免发出惊诧的声音。
禹王后也跪在地上,心中暗惊,皇帝竟然在这种床笫事上说话如此直接。
唯有太后,压根没有被天子之怒吓到,微微笑道:“皇帝,大清早惊扰道观清静,不是人君所为。
” 李霁不甘示弱:“儿子是昨晚就去的,不曾清早叨扰。
” 这一语更惊人皇帝竟然在一个女道士那里过夜。
禹王后一直在宫里,注意风声,知道皇帝新近宠信一个女道士。
不出意外,是她当年送入京中那一位。
皇帝之前闹得声势浩大,赵、王两位领头的官员,在廷议时放出“天下是皇帝的天下、何需令太后过问”的厥词,一夜间被太后示意的御史台官员弹劾,禹王后也很清楚。
宠信女道士,不过是皇帝的障眼法。
禹王后不相信,那个前段时间还在都城大动干戈、要革新尊儒的皇帝,能做出这种事情。
她是个淑女,自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