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关灯
     魏衡的蓄力一击犹如打进一团棉花里,谢知真缓缓站起身子,敛衽而拜,神色诚恳,落落大方:“魏公子,此事虽是因你而起,阿堂做的也确实是过了,我代他向你道歉。

    公子若有什么难处,尽可说与我听,我必定倾力相助,也算是我们谢家对你的一点弥补。

    ” 魏衡怔怔地看着少女光风霁月的风姿,有一瞬感觉自己如同碍眼的污秽之物,单是和她共处一室,都会辱没了她,顿了许久,低声将自己母亲的事说了。

     谢知真心中的惊悸更添一层,转头向枇杷确认这件事的真假。

     枇杷迟疑道:“宋府的花房里确有位魏嬷嬷,为人和气,少言寡语,也不知是不是魏公子的母亲,婢子们这就去打听。

    ” 谢知真点点头,对魏衡道:“请魏公子留个住址,若果有此事,明日一早,我使人将令堂送回去。

    ” “你就不怕失了筹码,我……我出去乱说,坏了你的声誉?”魏衡没有想到在自己说了那样的话之后,还能顺利救出母亲,一时神色颇为复杂。

     谢知真浅笑道:“我知道,魏公子不是那样的人。

    更何况,我的名声早就毁了个干净,如今也不怕甚么流言中伤。

    ”神色间透出几分豁达与淡然。

     魏衡心下大震,想起她被山贼掳掠奸淫的传言,生出几分同病相怜之感,所有的怨气骤然消散。

     他郑重回了一礼,道:“之前的事,是我一时听信了旁人的花言巧语,鬼迷心窍,这才行差踏错,事后回想起来,自己也觉荒唐可笑。

    往后,如无意外,应当不会再见,望谢小姐多加保重,早遇良人。

    ” 翌日清晨,谢知真果然信守承诺,使小厮将魏母送了来。

     魏母在宋家好吃好喝,闲时侍弄侍弄花草,倒养得富态了几分,临走的时候,宋太夫人赏了她二十两银子并两支金簪、一套银头面,就连四时发放的衣裳,也准她一并带出府。

     小厮又奉上一封书信,对魏衡道:“这是我们家四小姐请三老爷写的荐书,公子拿着这个去金陵城的致远书院投奔李山长,三老爷和他是知交好友,公子又才华横溢,到那边做个授课的先生,足以轻松度日,将来说不得还能桃李满天下,流芳百世呢!” 他正色道:“我们家四小姐托我带话给您,公子既有鸿鹄之志,又有周公之才,虽然走不了仕途,也不必自怨自艾,止步于此。

    且将眼光放长远些,左右日子还长,往后遇到甚么样的机缘,有甚么样的造化,谁又说得准呢?” 魏衡拿着书信愣怔半晌,手指颤抖,眼中闪过泪意。

     他曾经也是位意气风发、皎如玉树的少年郎,虽然家境贫寒,却才华横溢,又会待人接物,和那些个世家子弟们相处融洽,深受先生们的赏识。

     若是按着正常的步调,虽然慢些,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总有一天能够有所建树,拥有无限光明的前程,再娶一位情投意合的如花美眷,将来儿孙满堂,寿终正寝,也算是完满的一生。

     一步错,步步错。

     他恨红鸾心术不正,鱼目混珠;他恨谢知方给了他一步登天的错觉,又翻脸无情,将他打入十八层地狱;他更恨自己利令智昏,自毁长城。

     然而,像他这样穷怕了的人,从来没有拥有过甚么,一直在承担、在忍耐、在期待的人,又有几个能够拒绝看似唾手可得的巨大诱惑呢? 他确实不是甚么好人,可也不算坏到骨子里的恶人啊。

     而今,看着手里的书信,他隐约觉得失去的尊严和力气,又一点点回到这具躯壳里。

     他拥有了重新来过的机会。

     前路并非坦途大道,说不定还散布着许多荆棘与陷阱,然而,靠自己的本事脚踏实地走下去,总比自高空中跌落,摔得粉身碎骨,抑或继续留在这滩烂泥里,要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