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关灯
小
中
大
声音:“你又是甚么东西?”
谢知真转过头,瞧见一位身穿大红蟒袍,头戴紫金冠的贵公子在众多将领的簇拥下而来,立时猜出他的身份,脸上浮现出感激之色,深深望了他一眼,方才伏地叩头:“臣女拜见宁王殿下。
” 宁王早从诸多传闻里听说过谢知真的美貌,这会儿亲眼见了,方知所言不虚,教她那一眼诱得神魂颠倒,连忙走上前虚虚扶她:“妹妹快请起,明堂如我手足,你又是父皇亲封的公主,实不必行此大礼。
” 谢知真依言站起,脚下虚软无力,往宁王那侧歪了一歪,眼看就要落入他怀里,又及时稳住身形。
迎着宁王有些失望的眼神,她露出个轻浅如朝露的笑容,眼角的珠泪却在这时落下,哑着嗓子道:“阿堂在世时,常与我说起殿下在辽东的神勇事迹,又说殿下待他如父如兄,十分照顾,臣女心下感念不已,却一直没有机会当面表达谢意。
没成想初次见到殿下,竟是在阿堂的葬礼之上……” 宁王叹了口气,道:“明堂出了这样的事,本王亦难辞其咎,因此撇下营中诸事,回来亲自送一送他。
听闻谢大人身体抱恙,明堂又没有为谢家留个香火,你们孤苦伶仃的,往后的日子确实难捱。
” 他从腰间解下一枚通体无瑕的螭龙玉佩递给谢知真,着意瞥了眼季温瑜,指桑骂槐地敲打对方:“若是有甚么不长眼的阿猫阿狗招惹你们,你便使人拿着这个去府中寻我,抑或进宫找我母妃做主,总不致令人欺辱了你。
” 谢知真伸出玉手去接,被宁王似有意似无意地蹭了下手背,脸上浮现出两抹浅淡的红云,声音也软了两分:“谢殿下为我们母女做主。
” 季温瑜眼看着谢知真待宁王与他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说是郎情妾意也不为过,难免想起前世里夫妻离心的那一桩事,气得脸色发青,碍着大计又不好发作。
林煊和谢夫人、谢知灵自然瞧出宁王非同一般的殷勤,止不住的心惊肉跳。
谢知真温言软语地和宁王说了好一会子话,吊足他的胃口,也将季温瑜气得怒火中烧。
眼看未时将至,她整肃仪容,将三位皇子让至前厅,送弟弟下葬。
玉脸贴着沉重的棺木,整具娇弱的身子严丝合缝地伏在上面,她又哭了一回,不顾众人的劝阻,亦不管那些森严苛刻的规矩,亲自扶灵,送弟弟最后一程。
众多下仆抬出铭旌、各项幡灵、纸扎的童男童女、金银二山、摇钱树、聚宝盆、引路菩萨、打道鬼等物,僧道、鼓手、人役都来伺候,谢夫人请了同族的子侄跪在棺前摔盆,六十四人上杠,将谢知方风光大葬。
一行人抬着棺木转过街口往南走,两边观看的人山人海,瞧见谢知真的容色,交头接耳,赞叹不绝。
再次回到是非之地,背着个不贞不洁的恶名,又失了弟弟的庇护,谢知真早就断了全身而退的想望。
谢知方曾经提过前世里三龙夺嫡的激烈场面,这一世大多数事件依然照着原来的轨迹发展,她敏锐地从天下大乱的异象、弟弟的骤然身死、宁王突然回长安的举动看出些许端倪 宁王绝非如明面上所说,为了悼念爱将才回来,方才观他并无多少哀戚之容,还有心思对她嘘寒问暖,便知这个理由只是个幌子,近日必将有大动作。
而季温瑜选在这个时候害了弟弟的性命,说不得也是心里有所计较。
因此,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她想过向宁王通风报信,将季温瑜的阴谋诡计和盘托出,可没有实证,宁王未必肯信,便是信了她的话,也不一定能防得住对方的下作手段。
还不如静观其变,见机行事。
” 宁王早从诸多传闻里听说过谢知真的美貌,这会儿亲眼见了,方知所言不虚,教她那一眼诱得神魂颠倒,连忙走上前虚虚扶她:“妹妹快请起,明堂如我手足,你又是父皇亲封的公主,实不必行此大礼。
” 谢知真依言站起,脚下虚软无力,往宁王那侧歪了一歪,眼看就要落入他怀里,又及时稳住身形。
迎着宁王有些失望的眼神,她露出个轻浅如朝露的笑容,眼角的珠泪却在这时落下,哑着嗓子道:“阿堂在世时,常与我说起殿下在辽东的神勇事迹,又说殿下待他如父如兄,十分照顾,臣女心下感念不已,却一直没有机会当面表达谢意。
没成想初次见到殿下,竟是在阿堂的葬礼之上……” 宁王叹了口气,道:“明堂出了这样的事,本王亦难辞其咎,因此撇下营中诸事,回来亲自送一送他。
听闻谢大人身体抱恙,明堂又没有为谢家留个香火,你们孤苦伶仃的,往后的日子确实难捱。
” 他从腰间解下一枚通体无瑕的螭龙玉佩递给谢知真,着意瞥了眼季温瑜,指桑骂槐地敲打对方:“若是有甚么不长眼的阿猫阿狗招惹你们,你便使人拿着这个去府中寻我,抑或进宫找我母妃做主,总不致令人欺辱了你。
” 谢知真伸出玉手去接,被宁王似有意似无意地蹭了下手背,脸上浮现出两抹浅淡的红云,声音也软了两分:“谢殿下为我们母女做主。
” 季温瑜眼看着谢知真待宁王与他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说是郎情妾意也不为过,难免想起前世里夫妻离心的那一桩事,气得脸色发青,碍着大计又不好发作。
林煊和谢夫人、谢知灵自然瞧出宁王非同一般的殷勤,止不住的心惊肉跳。
谢知真温言软语地和宁王说了好一会子话,吊足他的胃口,也将季温瑜气得怒火中烧。
眼看未时将至,她整肃仪容,将三位皇子让至前厅,送弟弟下葬。
玉脸贴着沉重的棺木,整具娇弱的身子严丝合缝地伏在上面,她又哭了一回,不顾众人的劝阻,亦不管那些森严苛刻的规矩,亲自扶灵,送弟弟最后一程。
众多下仆抬出铭旌、各项幡灵、纸扎的童男童女、金银二山、摇钱树、聚宝盆、引路菩萨、打道鬼等物,僧道、鼓手、人役都来伺候,谢夫人请了同族的子侄跪在棺前摔盆,六十四人上杠,将谢知方风光大葬。
一行人抬着棺木转过街口往南走,两边观看的人山人海,瞧见谢知真的容色,交头接耳,赞叹不绝。
再次回到是非之地,背着个不贞不洁的恶名,又失了弟弟的庇护,谢知真早就断了全身而退的想望。
谢知方曾经提过前世里三龙夺嫡的激烈场面,这一世大多数事件依然照着原来的轨迹发展,她敏锐地从天下大乱的异象、弟弟的骤然身死、宁王突然回长安的举动看出些许端倪 宁王绝非如明面上所说,为了悼念爱将才回来,方才观他并无多少哀戚之容,还有心思对她嘘寒问暖,便知这个理由只是个幌子,近日必将有大动作。
而季温瑜选在这个时候害了弟弟的性命,说不得也是心里有所计较。
因此,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她想过向宁王通风报信,将季温瑜的阴谋诡计和盘托出,可没有实证,宁王未必肯信,便是信了她的话,也不一定能防得住对方的下作手段。
还不如静观其变,见机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