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关灯
    徐恺乐无心去猜测李星雨的话到底是真心实意还是情绪使然,他自己也一脑门官司管不了别人,更何况对李星雨没有解释的必要,愿意怎么想怎么想。

     挂了电话徐恺乐打开大众点评想在附近找个苍蝇馆子,刚看了几行就接到丁禾的电话,若无其事地说两个同事想邀请他一起吃午饭。

     丁禾的事是他一个人的事,牵扯到别人了怎么也不能一点面子都不给。

    徐恺乐犹豫了一下就点头了,跟三个人约在会场门口碰头,一起在附近找了个餐厅。

     编剧和艺术总监上次聚餐时他见过一次,都是爽快人,一起吃饭倒也不拘束。

    吃完几个人一起去了影厅,《夏天》两点开场,时间刚好。

     在大荧幕上观看成片跟在手机上看感受完全不一样,那是一种沉浸式的震撼,久久无法散去的回响。

    当大屏幕亮起、灯光消失,环绕音箱传出那首熟悉的音乐,徐恺乐不自觉交叉双手用力握住,到放映结束都没有松开。

     尽管电影时长只有三十分钟,尽管所有情节都已经烂熟于心,仍然不妨碍徐恺乐跟着那个小男孩一起经历一场心灵的蜕变从茫然到坚定,从无措到接纳,最终跟自己和解。

    那个过程不断让他想起自己这些年的颓丧和不安,惶恐和逃避,越回想越能跟夏天共情,以至于最后一幕里小精灵冲镜头招手时他几乎是瞬间欠起身,片刻之后又靠回椅背上,嘴唇微张大口吸着气。

     影片结束了,字幕随着激昂的主题曲快速滚动。

    看到配乐那一行滚出来时徐恺乐愣了一下,再想细看它已经出画了。

    他赶紧摸出手机点开陈佳佳的微信,扒拉几下找到她发来的成片打开,直接把进度条拖到结尾寻找那行字。

     【配乐:徐恺乐志安工作室】 独立的、完整的、非隶属关系的,他的名字。

     那次在手机上看成片他根本没看字幕,最后一幕一结束就关掉了视频文件,丝毫没发现字幕里有自己的名字,他也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名字能独立于“志安工作室”之外,完完整整地呈现在大荧幕上。

     徐恺乐被人熟知的名字是“kk_kk”,“k老师”,是“乐叔就是我”,“乐叔”,那么多名字就是没有“徐恺乐”。

    今天那三个字出现在大荧幕上对他来讲意义太重大了,仿佛摘下所有面具,他这个人本身被人认可了,仿佛一种别样的梦想照进现实。

     徐恺乐笑了,心里想着回去要请周志安吃饭感谢他一下。

     当然,也该谢谢丁禾。

     作者有话说: 端午安康~ 上班愉快~(不可能) 40·第40章梦想 【为梦想努力奋斗的人真的太有魅力了】 灯光再度亮起,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徐恺乐收起手机,脸上还挂着笑。

     主持人上台说了几句话,然后请出三位主创跟观众互动。

    徐恺乐记着丁禾的话不想出题难为他,但听了几个观众的提问后还是决定参与一下。

     编剧回答完一个问题放下麦克风,徐恺乐立刻举起手。

    主持人说了句“那位观众”,就有工作人员把麦克风递了过来。

     徐恺乐接过来看着丁禾说:“想问一下丁导,作为一名新人导演,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吸引人?” 这简直就是个送分题,给足丁禾吹嘘自己的机会。

    当事人也领悟到了,看着徐恺乐微笑,目光狡黠。

     “谢谢这位观众的提问,请坐。

    嗯……首先当然是要提升自身实力,技术方面、素养方面等等,这一点相信所有新人导演包括很多已经成名的导演都在下苦功。

    其次,要揣摩观众的喜好。

    逢迎市场并不可耻,我希望在不违背初衷的前提下尽可能在艺术高度和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

    投入无数心血制作的影片观众不买账、良作无人问津,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我只是个俗人,不希望这种事儿发生在自己身上。

    ” 说到这丁禾垂下头笑了一声,再抬起头时仿佛想到了什么,表情严肃起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忘初心。

    近十年间动画产业迅速崛起,但在那之前,中国动画已经经历了百年兴衰。

    相信所有从业者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