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关灯
小
中
大
随着车在山路中兜来兜去,手机信号也时好时坏,她试着给邵振嵘又发了一条短信,仍旧没有告诉他自己来了四川,只是写:“我等你回来。
” 杜晓苏一直不能去想,那天是怎么接到那个电话的,可是总会想起来,模糊的、零乱的碎片,不成回忆,就像海啸,排山倒海而来。
不,不,那不是海啸,而是地震,是一次天崩地裂的地震,这世上所有的山峰垮塌下来,这世上所有的城市都崩塌下去,把她埋在那里,埋在几百米的废墟底下,永世不得翻身。
她的灵魂永远停留在那黑暗的地方,没有光明,没有未来。
所有希望的灯都熄灭在那一刻,所有眼睛都失明在那一刻,所有诸神诸佛,都灰飞烟灭,只在那一刻。
电话是邵振嵘医院一个什么主任打来的,她的手机信号非常不好,当时她还在车上,通话若断若续,中间总有几秒钟,夹杂着大量的噪声。
那端的声音嗡嗡的,她听了很多遍才听明白,邵振嵘出事了。
从头到尾她只问了一句话:“他在哪里?” 那天的一切她都不记得了,电话里头是怎么回答的,她也不记得了。
仿佛一台坏掉的摄像机,除了一晃而过的零乱镜头,一切都变成白花花的空白。
她只记得自己疯了一样要回成都,她颠三倒四地讲,也不知道同车的人听懂没有。
但司机马上把车停下,他们帮她拦车,一辆一辆的车,从她面前飞驰而过,她什么都不能想,竟然都没有掉眼泪。
最后他们拦到一部小货车,驾驶室里挤满了人,全是妇孺,还有人缠着带血的绷带。
她丝毫没有迟疑就爬到后面货箱里去坐,那位姓孟的志愿者很不放心,匆匆忙忙掏出圆珠笔,把一个号码写在她的掌心:“如果遇上困难,你就打这个电话。
他姓李,你就说,是孟和平让你找他的。
” 她甚至来不及道谢,货车就已经启动了。
那个叫孟和平的志愿者和司机还有他的同伴都站在路边,渐渐从视野中消失。
她从来没有觉得时间过得有这么慢,这么慢。
货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她坐在车厢里,被颠得东倒西歪,只能双手紧紧攀着那根柱子,是车厢上的栏杆。
风吹得一根根头发打在脸上,很疼,而她竟然没有哭。
她一直没有哭。
到双流机场的时候,天已经黑下来。
她扑到所有的柜台去问:“有没有去上海的机票?” 所有的人都对她摇头,她一个人一个人地问,所有的人都对她摇头,直问到绝望,可是她都没有哭。
航班不正常,除了运输救援人员和物质的航班,所有的航班都是延误,而且目前前往外地的航班都是爆满。
她是没有办法回去,她没有办法。
她绝望地把头抵在柜台上,手心有濡濡的汗意,突然看到掌心那个号码,被那个叫孟和平的人写在她掌心的号码。
不管怎样她都要试一试,可是已经有一个数字模糊得看不见了,她试了两遍才打通电话,她也拿不准是不是,只一鼓作气:“你好,请问是李先生吗?我姓杜,是孟和平让我找你的。
” 对方很惊讶,也很客气:“你好,有什么事吗?” “我要去上海。
”她的嗓子已然嘶哑,只是不管不顾,“我在双流机场,今天晚上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去上海。
” 对方没有犹豫,只问:“几个人?” 她犹如在绝望中看到最后一线曙光:“就我一个。
” “那你在机场待着别动,我让人过去找你。
这个手机号码是你的联络号码吗?” 她拼命点头,也不管对方根本看不见,过了半晌才反应过来,连声说:“是的是的。
”电话挂断后,她浑身的力气都像被抽光了似的,整个人摇摇欲坠。
她还能记起来给老莫打电话,还没有说话,他已经抢着问:“你到哪儿了?” “莫副,”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静下来,“麻烦你另外安排人过来,我不能去一线了,我要回上海。
” “怎么了?” 她说不出来,那个名字,她怎么也说不出来,她拿着电话,全身都在发抖,她怎么都说不出话来。
老莫急的在那边嚷嚷,她也听不清楚他在嚷什么,仓促地把电话挂断了,整个人就像虚脱了一样。
她不能想,也不能哭,她什么都不能做,她要忍住,她要见着邵振嵘。
他没有事,他一定没有事,只是受伤了,只是不小心受伤了,所以被紧急地送回上海。
她要去医院见邵振嵘,看看他到底怎么样了,不,不用看她也知道他没事。
可是她一定得见到他,一定得见到他她才心安。
她又打给医院那边:“我今天晚上就可以赶回来,麻烦你们一定要照顾邵振嵘。
”不等对方说什么,她就把电话挂了。
她都没有哭。
老莫打过来好多遍,她也没有接,最后有个十分陌生的号码拨近来,她只怕是医院打来,振嵘的伤势有什么变化,连忙急急地按下接听键。
结果是个陌生的男人,问:“杜小姐是吧?是不是你要去上海?你在哪里?” 她忍住所有的眼泪:“我在候机厅一楼入口,东航柜台这边。
” “我看到你了。
”身穿制服的男子收起电话,大步向她走近,问她,“你的行李呢?”“我没有行李。
”她只紧紧抓着一个包,里头只是采访用的相机和采访机,她连笔记本电脑都忘在了那辆越野车上。
“请跟我来。
” 她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熬过飞行中的时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好似被搁在油锅里煎熬。
她的心被紧紧地揪着,脑海中仍旧是一片空白。
她拼命地安慰自己:我不能想了,我也不要想了,见着振嵘就好了,只要见到他,就好了,哪怕他断了胳膊断了腿,她也愿意陪他一辈子,只要他只要哦他好好的在那里,就好了。
下飞机的时候,她甚至想,万一他残废了,她马上就跟他结婚,马上。
只要他还肯要她,她马上就嫁给他。
旅客通道里竟然有医院的人在等着她,其中一个她还认识,是邵振嵘他们科室的一位女大夫,为人很好。
杜晓苏原来总是跟着邵
” 杜晓苏一直不能去想,那天是怎么接到那个电话的,可是总会想起来,模糊的、零乱的碎片,不成回忆,就像海啸,排山倒海而来。
不,不,那不是海啸,而是地震,是一次天崩地裂的地震,这世上所有的山峰垮塌下来,这世上所有的城市都崩塌下去,把她埋在那里,埋在几百米的废墟底下,永世不得翻身。
她的灵魂永远停留在那黑暗的地方,没有光明,没有未来。
所有希望的灯都熄灭在那一刻,所有眼睛都失明在那一刻,所有诸神诸佛,都灰飞烟灭,只在那一刻。
电话是邵振嵘医院一个什么主任打来的,她的手机信号非常不好,当时她还在车上,通话若断若续,中间总有几秒钟,夹杂着大量的噪声。
那端的声音嗡嗡的,她听了很多遍才听明白,邵振嵘出事了。
从头到尾她只问了一句话:“他在哪里?” 那天的一切她都不记得了,电话里头是怎么回答的,她也不记得了。
仿佛一台坏掉的摄像机,除了一晃而过的零乱镜头,一切都变成白花花的空白。
她只记得自己疯了一样要回成都,她颠三倒四地讲,也不知道同车的人听懂没有。
但司机马上把车停下,他们帮她拦车,一辆一辆的车,从她面前飞驰而过,她什么都不能想,竟然都没有掉眼泪。
最后他们拦到一部小货车,驾驶室里挤满了人,全是妇孺,还有人缠着带血的绷带。
她丝毫没有迟疑就爬到后面货箱里去坐,那位姓孟的志愿者很不放心,匆匆忙忙掏出圆珠笔,把一个号码写在她的掌心:“如果遇上困难,你就打这个电话。
他姓李,你就说,是孟和平让你找他的。
” 她甚至来不及道谢,货车就已经启动了。
那个叫孟和平的志愿者和司机还有他的同伴都站在路边,渐渐从视野中消失。
她从来没有觉得时间过得有这么慢,这么慢。
货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她坐在车厢里,被颠得东倒西歪,只能双手紧紧攀着那根柱子,是车厢上的栏杆。
风吹得一根根头发打在脸上,很疼,而她竟然没有哭。
她一直没有哭。
到双流机场的时候,天已经黑下来。
她扑到所有的柜台去问:“有没有去上海的机票?” 所有的人都对她摇头,她一个人一个人地问,所有的人都对她摇头,直问到绝望,可是她都没有哭。
航班不正常,除了运输救援人员和物质的航班,所有的航班都是延误,而且目前前往外地的航班都是爆满。
她是没有办法回去,她没有办法。
她绝望地把头抵在柜台上,手心有濡濡的汗意,突然看到掌心那个号码,被那个叫孟和平的人写在她掌心的号码。
不管怎样她都要试一试,可是已经有一个数字模糊得看不见了,她试了两遍才打通电话,她也拿不准是不是,只一鼓作气:“你好,请问是李先生吗?我姓杜,是孟和平让我找你的。
” 对方很惊讶,也很客气:“你好,有什么事吗?” “我要去上海。
”她的嗓子已然嘶哑,只是不管不顾,“我在双流机场,今天晚上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去上海。
” 对方没有犹豫,只问:“几个人?” 她犹如在绝望中看到最后一线曙光:“就我一个。
” “那你在机场待着别动,我让人过去找你。
这个手机号码是你的联络号码吗?” 她拼命点头,也不管对方根本看不见,过了半晌才反应过来,连声说:“是的是的。
”电话挂断后,她浑身的力气都像被抽光了似的,整个人摇摇欲坠。
她还能记起来给老莫打电话,还没有说话,他已经抢着问:“你到哪儿了?” “莫副,”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静下来,“麻烦你另外安排人过来,我不能去一线了,我要回上海。
” “怎么了?” 她说不出来,那个名字,她怎么也说不出来,她拿着电话,全身都在发抖,她怎么都说不出话来。
老莫急的在那边嚷嚷,她也听不清楚他在嚷什么,仓促地把电话挂断了,整个人就像虚脱了一样。
她不能想,也不能哭,她什么都不能做,她要忍住,她要见着邵振嵘。
他没有事,他一定没有事,只是受伤了,只是不小心受伤了,所以被紧急地送回上海。
她要去医院见邵振嵘,看看他到底怎么样了,不,不用看她也知道他没事。
可是她一定得见到他,一定得见到他她才心安。
她又打给医院那边:“我今天晚上就可以赶回来,麻烦你们一定要照顾邵振嵘。
”不等对方说什么,她就把电话挂了。
她都没有哭。
老莫打过来好多遍,她也没有接,最后有个十分陌生的号码拨近来,她只怕是医院打来,振嵘的伤势有什么变化,连忙急急地按下接听键。
结果是个陌生的男人,问:“杜小姐是吧?是不是你要去上海?你在哪里?” 她忍住所有的眼泪:“我在候机厅一楼入口,东航柜台这边。
” “我看到你了。
”身穿制服的男子收起电话,大步向她走近,问她,“你的行李呢?”“我没有行李。
”她只紧紧抓着一个包,里头只是采访用的相机和采访机,她连笔记本电脑都忘在了那辆越野车上。
“请跟我来。
” 她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熬过飞行中的时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好似被搁在油锅里煎熬。
她的心被紧紧地揪着,脑海中仍旧是一片空白。
她拼命地安慰自己:我不能想了,我也不要想了,见着振嵘就好了,只要见到他,就好了,哪怕他断了胳膊断了腿,她也愿意陪他一辈子,只要他只要哦他好好的在那里,就好了。
下飞机的时候,她甚至想,万一他残废了,她马上就跟他结婚,马上。
只要他还肯要她,她马上就嫁给他。
旅客通道里竟然有医院的人在等着她,其中一个她还认识,是邵振嵘他们科室的一位女大夫,为人很好。
杜晓苏原来总是跟着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