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关灯
小
中
大
也是从那次起,大家才发现,这个年龄最小的兄弟不仅脑子好用,身手也极好。
不用任何武器,光是巴掌抽到人的身上,就让人皮肉火辣,疼到骨缝里。
而且他手劲毒,心还狠,一旦动手,不把人揍到爬不起来绝不停手。
军营里,拳头便是最大的道理,很快,所有将领都被迫遂了他的意。
连脾气暴躁又陋习不改的郑克虎在被狠揍几次后也转了性,明白在外征战可以一个月不洗澡,但去见十一必须冲个凉,不然铁定要被这小子整。
平日里,乔迟也不爱和大家一起用饭。
他的口味清淡,又很挑剔,武将最嗜好的浓油赤酱的大鱼大肉他不喜欢。
他爱吃虾、蟹这类零零碎碎不顶饱、吃起来又很繁琐的小玩意儿,鱼也吃,只吃海鱼。
哪怕再饿,他也耐得住性子,用修长的手指不急不慢的把虾剥壳,把蟹拆开,把刺挑去,仔仔细细的料理,然后俯身去品嗜那一抹时鲜的丰腴甘甜。
军营里偶尔举办庆功宴,他端坐其间,常常只是饮酒,不怎么动筷。
宣武知道,他嫌菜色口味太重吃不惯,又嫌人多吵闹。
当然,乱世里,海鱼海虾是不常能吃到的,庆功宴也并不时常举办,更多的时候,乔迟是和大家一起坐在山坡坡上顶着冷风啃干粮,喝白水。
在最难的时候,反而看不见他身上的矜贵讲究,世家公子在那时,也与草莽武夫一起并肩作战,大家生死相托,不分你我。
宽敞的麟德殿里,四下无人,空气里缭绕着一股雅致的檀香气。
乔知予对这个安静用餐环境很满意。
她吃饭的时候,向来不喜欢有人在旁边服侍,觉得别扭。
当然,美人除外。
如果是美人来服侍她,她甚至愿意让美人依偎在她怀中,把饭喂到她嘴里,然后她会坏心大起,故意咬着勺子不撒嘴,好欣赏一下美人手足无措的情姿。
面前的宣武显然不算是什么风姿摇曳的大美人,但好在会伺候人,还知道帮她布菜。
“来,尝尝这个,让人从扬州送来的。
”平日不苟言笑的帝王抬起筷子,将最大的那只螃蟹夹到乔知予的盘里。
乔知予安然笑纳,并认为他很识抬举。
面子功夫还是要做的,她一边心情愉悦的拆蟹,一边说道:“扬州的蟹,运到盛京,怕是要费一番周折。
若李老尚书听闻此事,恐怕要伙同谏台,揪着这一点来大做文章,让陛下好好的收收心,学会做个清正明君。
” “让不言骑查查他。
” 宣武夹了一筷子青疏,平静道:“人老了,就该回家含饴弄孙,享受享受天伦之乐,而不是成天在朝堂上搅风弄雨。
否则,朕真怕哪天忍不住,亲手折了他那把老骨头。
” “陛下脾气见长,今日朝上一怒,亦有真龙之威。
”乔知予不动声色的调侃道。
别人若说他是真龙天子,那是奉承;作为与他一起筚路蓝缕、互相扶持走过来的兄弟,见过他所有狼狈的样子,若说他是真龙,那便是带着几分谐趣的故意调侃。
宣武帝低头一笑,并不接茬,转而问道:“好吃吗?” 九、十月的大蟹,黄肥膏腴,用勺子挖一块蟹黄送入口中,浓郁的鲜香气便在唇齿间化开。
乔知予眯着眼享受了一瞬,微微点头,“滋味不错。
” 宣武心知乔迟一向挑剔,能得他一句“不错”,已是万分不易。
乔迟猜得也没错,如今传驿未恢复,运河亦堵塞,这扬州的大蟹运到盛京,确实费了一番波折,活下来的,也仅仅只有桌上这四只。
他本可以直接差不言骑将这四只扬州大蟹送到淮阴侯府上,可乔迟家中人多,乔迟又
不用任何武器,光是巴掌抽到人的身上,就让人皮肉火辣,疼到骨缝里。
而且他手劲毒,心还狠,一旦动手,不把人揍到爬不起来绝不停手。
军营里,拳头便是最大的道理,很快,所有将领都被迫遂了他的意。
连脾气暴躁又陋习不改的郑克虎在被狠揍几次后也转了性,明白在外征战可以一个月不洗澡,但去见十一必须冲个凉,不然铁定要被这小子整。
平日里,乔迟也不爱和大家一起用饭。
他的口味清淡,又很挑剔,武将最嗜好的浓油赤酱的大鱼大肉他不喜欢。
他爱吃虾、蟹这类零零碎碎不顶饱、吃起来又很繁琐的小玩意儿,鱼也吃,只吃海鱼。
哪怕再饿,他也耐得住性子,用修长的手指不急不慢的把虾剥壳,把蟹拆开,把刺挑去,仔仔细细的料理,然后俯身去品嗜那一抹时鲜的丰腴甘甜。
军营里偶尔举办庆功宴,他端坐其间,常常只是饮酒,不怎么动筷。
宣武知道,他嫌菜色口味太重吃不惯,又嫌人多吵闹。
当然,乱世里,海鱼海虾是不常能吃到的,庆功宴也并不时常举办,更多的时候,乔迟是和大家一起坐在山坡坡上顶着冷风啃干粮,喝白水。
在最难的时候,反而看不见他身上的矜贵讲究,世家公子在那时,也与草莽武夫一起并肩作战,大家生死相托,不分你我。
宽敞的麟德殿里,四下无人,空气里缭绕着一股雅致的檀香气。
乔知予对这个安静用餐环境很满意。
她吃饭的时候,向来不喜欢有人在旁边服侍,觉得别扭。
当然,美人除外。
如果是美人来服侍她,她甚至愿意让美人依偎在她怀中,把饭喂到她嘴里,然后她会坏心大起,故意咬着勺子不撒嘴,好欣赏一下美人手足无措的情姿。
面前的宣武显然不算是什么风姿摇曳的大美人,但好在会伺候人,还知道帮她布菜。
“来,尝尝这个,让人从扬州送来的。
”平日不苟言笑的帝王抬起筷子,将最大的那只螃蟹夹到乔知予的盘里。
乔知予安然笑纳,并认为他很识抬举。
面子功夫还是要做的,她一边心情愉悦的拆蟹,一边说道:“扬州的蟹,运到盛京,怕是要费一番周折。
若李老尚书听闻此事,恐怕要伙同谏台,揪着这一点来大做文章,让陛下好好的收收心,学会做个清正明君。
” “让不言骑查查他。
” 宣武夹了一筷子青疏,平静道:“人老了,就该回家含饴弄孙,享受享受天伦之乐,而不是成天在朝堂上搅风弄雨。
否则,朕真怕哪天忍不住,亲手折了他那把老骨头。
” “陛下脾气见长,今日朝上一怒,亦有真龙之威。
”乔知予不动声色的调侃道。
别人若说他是真龙天子,那是奉承;作为与他一起筚路蓝缕、互相扶持走过来的兄弟,见过他所有狼狈的样子,若说他是真龙,那便是带着几分谐趣的故意调侃。
宣武帝低头一笑,并不接茬,转而问道:“好吃吗?” 九、十月的大蟹,黄肥膏腴,用勺子挖一块蟹黄送入口中,浓郁的鲜香气便在唇齿间化开。
乔知予眯着眼享受了一瞬,微微点头,“滋味不错。
” 宣武心知乔迟一向挑剔,能得他一句“不错”,已是万分不易。
乔迟猜得也没错,如今传驿未恢复,运河亦堵塞,这扬州的大蟹运到盛京,确实费了一番波折,活下来的,也仅仅只有桌上这四只。
他本可以直接差不言骑将这四只扬州大蟹送到淮阴侯府上,可乔迟家中人多,乔迟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