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关灯
小
中
大
假乱真。
” 梁徽轻咳一声,如今回想确实挺魔怔的,张福海都偷偷去问太医这病还能不能治,梁徽故作淡然,谦虚道:“风骨神韵,不及清规万分之一。
” 祝知宜牵起嘴角,心中又马上泛起细微、尖锐的疼,如今时过境迁能谈笑着说起当日的疯魔,可彼时梁徽是什么心情,要如何绝望才能写满着两千多个日夜的信。
梁徽看祝知宜收起笑,也敛了神色;“怎么了?” 祝知宜心酸,眼含歉意和怜惜,轻声说:“梁君庭,我都没有好好地给你回过一封信。
” 梁徽一怔,张了张口,没有说话。
祝知宜想起那会儿战乱,他的每一封回信都是公事公办直击要点,废话一句没有,就连落款都是冰冷冷的臣枢密使祝知宜敬上。
他也确实不擅与人书信传情倾诉衷肠。
梁徽给他的是家书,他回梁徽的是公函。
祝知宜主动去握他的手:“梁君庭,我现在补给你好不好?” “我用写信的方式告诉你我这三年的经历,你就当作这三年……我们只是暂时分别,从未失去联系。
” 时间的齿轮已经无法回头,但他还是想尽力把那些遗憾都填补、改写,覆盖梁徽曾经那些痛苦的回忆。
让生离死别那三年,在他的信中得到一个完满的结局。
“现在补给你,还来不来得及?你还愿不愿意要?” 梁徽蹙起眉,站起来去搂他,一下一下拍着他的脊背安抚:“要,我要。
” 祝知宜说:“我会一天一封,写满三年,你每天都可以收到。
” “你不必把它看得” “要的,”祝知宜打断他,“我不想辜负万分之一当年你给我写信时的诚意。
” 祝知宜自小受到的君子教育叫“投以桃李、报以琼浆”,更何况梁徽给他的不仅仅是“琼浆”。
“当年……你给我写信时候怀着的情意我不懂,你模仿我的字迹给自己写信时的难过我也全然不知,这是我的遗憾。
” “可是清规,”梁徽很深地望着他,眉眼间是天地开阔的落拓和释然,洒脱一笑:“我现在已经全然无憾了。
” 第92章回朝 年关逼近,梁徽快马加鞭下了任命内阁阁首的诏书。
小年前最后一次早朝结束大梁便要迎来举国休沐,这亦是祝知宜回京后第一次上朝。
当年祝知宜舍身为国的大义之举大梁上至七十老妪下至三岁垂髫妇孺皆知,民间更是有歌谣传颂他临危不惧的风采忠君报国一片丹心,更多的是为他年纪轻轻为国献身而悲痛抱憾。
” 梁徽轻咳一声,如今回想确实挺魔怔的,张福海都偷偷去问太医这病还能不能治,梁徽故作淡然,谦虚道:“风骨神韵,不及清规万分之一。
” 祝知宜牵起嘴角,心中又马上泛起细微、尖锐的疼,如今时过境迁能谈笑着说起当日的疯魔,可彼时梁徽是什么心情,要如何绝望才能写满着两千多个日夜的信。
梁徽看祝知宜收起笑,也敛了神色;“怎么了?” 祝知宜心酸,眼含歉意和怜惜,轻声说:“梁君庭,我都没有好好地给你回过一封信。
” 梁徽一怔,张了张口,没有说话。
祝知宜想起那会儿战乱,他的每一封回信都是公事公办直击要点,废话一句没有,就连落款都是冰冷冷的臣枢密使祝知宜敬上。
他也确实不擅与人书信传情倾诉衷肠。
梁徽给他的是家书,他回梁徽的是公函。
祝知宜主动去握他的手:“梁君庭,我现在补给你好不好?” “我用写信的方式告诉你我这三年的经历,你就当作这三年……我们只是暂时分别,从未失去联系。
” 时间的齿轮已经无法回头,但他还是想尽力把那些遗憾都填补、改写,覆盖梁徽曾经那些痛苦的回忆。
让生离死别那三年,在他的信中得到一个完满的结局。
“现在补给你,还来不来得及?你还愿不愿意要?” 梁徽蹙起眉,站起来去搂他,一下一下拍着他的脊背安抚:“要,我要。
” 祝知宜说:“我会一天一封,写满三年,你每天都可以收到。
” “你不必把它看得” “要的,”祝知宜打断他,“我不想辜负万分之一当年你给我写信时的诚意。
” 祝知宜自小受到的君子教育叫“投以桃李、报以琼浆”,更何况梁徽给他的不仅仅是“琼浆”。
“当年……你给我写信时候怀着的情意我不懂,你模仿我的字迹给自己写信时的难过我也全然不知,这是我的遗憾。
” “可是清规,”梁徽很深地望着他,眉眼间是天地开阔的落拓和释然,洒脱一笑:“我现在已经全然无憾了。
” 第92章回朝 年关逼近,梁徽快马加鞭下了任命内阁阁首的诏书。
小年前最后一次早朝结束大梁便要迎来举国休沐,这亦是祝知宜回京后第一次上朝。
当年祝知宜舍身为国的大义之举大梁上至七十老妪下至三岁垂髫妇孺皆知,民间更是有歌谣传颂他临危不惧的风采忠君报国一片丹心,更多的是为他年纪轻轻为国献身而悲痛抱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