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关灯
    翌日,竹哥儿果然带着茹姐儿她娘来找岑宁。

     茹姐儿她娘拿篮子装了被面和各色彩线,岑宁接过东西却没急着应下,先去自己屋里取了他成亲时的嫁衣和平日绣的手帕香囊出来。

     “婶子,这些都是我自个绣的,您先看看,要是觉得这花样好,我再给您绣被面。

    ”岑宁说着把东西递过去。

     茹姐儿她娘心里满意岑宁做事体贴细致,暗赞陆二小子娶了个好夫郎。

     等接过岑宁的嫁衣一看,更是满意:“哎哟,瞧这鸳鸯绣的,就跟那活的似的,这牡丹花绣得也好。

    ” 竹哥儿跟夸的是自己一般,得意道:“是吧,我和我阿娘可没唬婶子你吧,我阿娘成天的叫我和宁哥儿学做女红呢。

    ” “没唬我,没唬我,改天我得登门去谢你阿娘呢!”茹姐儿她娘抚着那鸳鸯笑,越看越满意,“那宁哥儿,两床被面,你一床给绣上鸳鸯的样儿,另一床给绣个双喜可好?” 岑宁记下来,又和茹姐儿她娘商量了日子和价钱,这才送了她出门。

     竹哥儿没走,留下来笑道:“接了活干,这下你可有的忙了。

    ” 岑宁把茹姐儿她娘带来的被面针线放进里屋收拾好,又拿了把自己炒的南瓜子出来给竹哥儿磕:“到了年节下,忙些也好。

    ” 他和竹哥儿熟络了,也常和他说知心话:“没有婆母,我第一次张罗过年的事,心里头慌,手头多些银钱总是好的。

    ” 乡下人不大讲究节日,平日遇上端午七夕,无非有条件的人家给做点时节点心添个嘴,那热闹都是镇子上的有钱人家凑的。

     也就碰见清明,因着老祖宗的缘故所以讲究些。

     但过年不一样,在田里雨淋日灸劳碌一年,寒来暑往的终于能猫个冬歇一歇,家家户户都得喜气洋洋操持起来的。

     农村里一贯有说法,一家老小和睦团圆平平安安过了年关,来年才能吉祥如意。

     岑宁还在家时,每到年节便是他阿娘最忙碌的时候,招呼着一日三餐,还得筹备着走亲访友,忙得脚不沾地的。

     现在嫁给了陆云川,他得第一次操持着过年的事,心里总是没底。

     还有个缘由倒不好张口和竹哥儿说了,他心里惦记着陆云川从前过的苦日子,到了年节也不见能有多松快,大哥大嫂毕竟要回娘家走亲戚,到了正月,陆云川怕是常常一个人守着冷锅冷灶过。

     如今他们两个人有了家,他要尽心操办,好好过个年才是。

     竹哥儿磕着瓜子宽慰他:“你肯定能办好的,而且陆家亲戚少,没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省事多了,我家亲戚多,每每到了节下,满屋子光着腚的孩子到处爬,直把人都憋闷得慌。

    到了吃饭的时候,那饭菜刚上桌就得抢空了。

    ” 岑宁笑他:“你净胡说。

    ” “真的!”竹哥儿见岑宁不信他,急忙争辩,“你是不知道,每年家里来亲戚吃饭,我阿娘都得提前在锅炉里剩些烧饼,好等着亲戚走了我们家人填肚子,你要想吃上肉,那得从小孩碗里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