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关灯
    一试满分是七十分,有六道选择、四道填空,后面的大题有代数、几何、数论、排列组合。

    每年的题型都相对固定,考察内容变化也不大,舒宜硬着头皮学了好几天,感觉自己还是有希望学会的,一试应该可以通过。

     但是二试的题目,对舒宜来说就相当于天书了! 什么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互相转化、根的分布、整数根问题……她还勉强能弄明白…… 到了几何综合题里的什么梅涅劳斯定理、赛瓦定理……她就彻底歇菜了! 明明梅涅劳斯定理和赛瓦定理的内容她已经可以倒背如流了,但是每次遇到新的题目,她怎么都答不出来! 舒宜一直在重复“这道题不会做努力看懂答案看完答案后自己做一遍下道题不会做努力看懂答案……”这样的循环。

     舒宜本以为这样的循环重复多了,她肯定就会做相似类型的题目了,但事实是这样的循环重复多了,她每道看过答案的题目都能做出来,只要遇到新题依旧打死都做不出来…… 仅仅是辅助线应该画在哪里就难住了她,舒宜画了擦、擦了画……重复无数次也不知道辅助线的正确位置应该在哪里,最关键的是……即使辅助线她画对了,她也不知道自己画对了! 舒宜一直以为自己对自己的智商是心中有数的,但直到现在直面一道又一道根本做不出来的题目时,她才发现这几年她已经习惯了高分、习惯了名列前茅、习惯了每道题都得心应手……其实也有点飘飘然了。

     如今数学联赛的题目啪啪地敲在她的脑壳上……她真的脑壳痛啊脑壳痛! 舒宜经常在二晚的时候,做奥数题做得喘不过气来,把竞赛书收起来,把课内的练习册拿出来,做上一会儿放松一下心情。

     但越是做课内的题目,舒宜就越不想碰竞赛题。

    她最近几天一直在纠结,自己到底还要不要参加数学联赛,要不然干脆主动和班主任说,她不想去参加了…… 尤其是现在她每天要在学校上二晚,二晚结束后都晚上九点半了,舒宜妈妈担心舒宜晚上一个人回家不安全,天天到学校门口来接舒宜,在舒宜妈妈上夜班的那一天,则是大姨和大姨夫开车来校门口接舒宜,把舒宜送回家。

     舒宜让妈妈不要来接她,妈妈工作已经够辛苦的了,麻烦大姨和大姨夫的时候就更不好意思了……但舒宜妈妈怎么也不肯答应,“不行!那么晚你一个人回家,万一出点什么事儿,我要后悔一辈子的!” “不过就这几年嘛,谁家不是这么过的?初三、高一、高二、高三,最多不过四年!四年听着长,其实一眨眼就过去了,一眨眼你就该高考了!” 舒宜不想参加数学联赛,或者退一步讲,她可以参加数学联赛,但不想在学校上二晚,想上完第一节晚自习后自己回家自学。

    但是舒宜的想法,舒宜妈妈完全不理解,“既然你们老师选了你,那就说明你能行!” “还没考试呢,你怎么自己先泄气了?管她能不能考好,先考了再说!” “妈妈也没有要求你一定考好啊,考着试试呗!拿出你小学时考奥数的勇气来!” 那时候舒宜妈妈不敢相信舒宜能考出好成绩,甚至除了舒宜之外,谁也不相信以前从来没有学过奥数的舒宜能考出好成绩,但舒宜偏偏就考出来了。

     班主任席老师也毫不犹豫地驳回了舒宜的请求,“马上就要一试了,好歹考完一试。

    如果一试没有通过,那就说明你真的不适合数学竞赛。

    但如果一试通过了,毕竟一试是专业的选拔,那就说明你还是有点天分的。

    ” “反正你现在自学竞赛内容,也没有影响中考内容对不对?”席老师坚信这一点,在所有参加数学联赛的学生中,如果只有一个人对中考的准备一点影响都没有,席老师相信那个人一定是舒宜。

     “既然不会有负面的影响,那试一试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有任何损失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呢?” 席老师鼓励舒宜,“趁着年轻,一定要多挑战自己。

    发现自己行,是一种收获,发现自己不行,同样也是一种收获,最起码你知道自己在哪个领域不行,排除了一个错误的选项。

    ” “但前提是一定要全力以赴,否则以后回想起来是会后悔的,会止不住地心想,如果当初我再努力一点,是不是会有不一定的结果。

    ” 舒宜:!!! 班主任讲心灵鸡汤的水平一定是满级的吧?她听完之后瞬间觉得非常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