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关灯
    姜颜林最欣赏的,便是这种明白自己要什么所以去追求的态度。

     当下社会风气对“恋爱脑”的过度批判,大多是年轻人们把“爱”视为洪水猛兽的一种自我警醒。

     出身不是自己选择的,学历和工作也很难完全由自己决定,在对人生长期缺失掌控感和价值感的前提下,渴望爱又畏惧失去最后的净土,是人之常情。

     我已生来一无所有,怎么能再丢失自我。

     爱是自由意志的沉沦。

     每一个意识到这一点的人,都不可避免想要抗拒丢盔弃甲的结果。

     如此赤条条地站在一个人面前,近乎没有确定性地祈盼这个人的垂怜,多么的没有尊严。

     所以世人抗拒的不是“爱”,是充满无力感的自己。

     出身、学历、工作,还有一丝能够通过努力去改变的概率。

     但一个可能不会爱你的人,会不会转身就走,带走你一整颗心再也不还。

     再聪明再富有的人,也没有答案。

     所以某种程度上,爱才是这个世间唯一与死亡同等公平的物质。

     真正的“恋爱脑”,更像是盲目炒股投资的普通人,他们没能明确风险,对回报充满不切实际的想象,上头之后不顾后果,更没有承担失去一切的抗压能力。

     所以失魂落魄,所以歇斯底里,所以走向极端。

     黎匀橙并不是这样的人。

     她每一次品尝爱和痛苦,都让她成长,失败的概念并不存在于爱的过程里,当她确信自己承担得起代价,就不会畏惧下一次交付真心。

     所以接纳爱的先决条件,是拥有这样的勇气与能力。

     通常人们将之称作“爱自己”。

     姜颜林第一次实践这样的能力,是在祁宁身上。

     也是从那一次开始,她证明了自己已经不再畏惧“代价”。

     于是干脆利落地收拾行囊,继续走向下一段未知的旅途。

     只是饱经风霜的冒险者,到底与初出茅庐的冒险者不一样。

     路上遇到不是精英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