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关灯
    陆离不知道这是自己这边真的让人懒得管、某种特事特办,还是一种中央要将权力下放地方的开端。

     他虽然对于这段时期的历史称不上是专精,也隐约记得东汉的灭亡与军/政/权力下放地方不无关系,最后还留下了一个“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的说法。

     比较一下的话,跟唐朝的藩镇割据其实很像。

     所以说历史真的是一个巨大的轮回,人学会的最大教训也是永远学不会教训,他们总会反复在同一个坑里面跌倒。

     以前陆离在千年后从后往前看,会觉得这可真的有点黑色幽默。

     但现在身处其中了,才知道有些坑会让人反复跌倒那真的是有原因的。

     就拿地方军权这种事情说吧。

     太平时期强干弱枝还好说,为了保持中央权威,防止地方搞事情嘛。

     但如果放在乱世,这种政策就很完蛋了。

     都不用拿别的时期举例,就说现在吧。

     黄巾乱后,中央派兵确实是将其打散了,却并没有将其全部打死,也没有办法全部打死,这就导致了大大小小的流匪四处乱窜。

     真的遇到了就要向着中央求救,不说其中等待的时长足以让黄花菜都等凉了,就说从中央到地方这段距离的消耗对于国家财政也是一个沉重负担。

     为了避免这种负担,也为了维护地方治安,扩兵是不得做的事情。

     可千万别指望着能够靠着所谓的安民之心将乱兵诏安,那可就太小看人性这种东西了。

     在做乱之前,他们想的或许只是活下去,但凡能够让他们活下去,他们什么苦都愿意吃,什么辱都愿意忍。

     可一朝作乱,由民变贼,体会过那种杀戮的感觉,见证了人命不分贵贱在自己手中消亡,不需要勤苦劳作就能抢到粮食…… 你再让他们变回原本的摸样,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现在陆离的军队中就有不少黄巾之时从贼的,他们在某些方面表现的比别人更加勇武,在某些方面也更加桀骜。

     陆离有时候看着他们,会忍不住想起自己曾经跟着张角一起游历的那一年。

     想起那些接过符水是充满希望的眼睛,想起那些团结在一起努力想要活下去的人们。

     记忆中的脸庞早已开始模糊,有些时候回忆起来,陆离都不确定那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自己隔着时间加了一层滤镜后的产物。

     现在的他是一郡之首,再也不用亲自种地喂鸡,之前亲自教导他们如何沤肥都被视作不可思议,好像这种事情从一开始就不该与他联系到一起。

     可这在之前的十几年中,明明就是切实构成他生活的一部分。

     他变了,曾经饱受苦难的人们也有很多人都变了。

     非要说有什么没变,可能就是朝廷每年都要随机更换几次的三公,以及我们荒唐的陛下。

     就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