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关灯
    :“是我心急了。

    ” 姜媪道:“北屋那边,夫人也有些天未曾踏足过了,该去露个脸,免得老夫人觉着夫人眼里无她。

    ” 自从魏俨事后,朱氏心虚恐惧,一直没再露面。

    徐夫人生病她也不敢过去,拿自己也生病、怕过了病气为由,北屋一次也没去过。

    心里其实也是有些忐忑,怕徐夫人见怪。

    被姜媪说了出来,迟疑了下,为难地道:“老盲媪厌我,恐怕我去了,也是自讨没趣。

    ” 姜媪耐心劝道:“婢听说那个乔女最近早晚都在老夫人跟前晃,摆出一副恨不得搬过去同住的模样,借机讨老夫人的欢心。

    夫人就是太过实诚,从不做这些门脸事,这才吃了大亏。

    平日便罢了,如今老夫人卧病,合该过去尽孝。

    夫人不必担心老夫人给你脸子。

    婢有一计,夫人若照婢之所言而行,老夫人必定会和夫人冰释前嫌。

    ” 朱氏道:“老盲媪对我成见极深,我再如何费心讨好,她也不会领情。

    ” 姜媪道:“夫人照我吩咐做,便知究竟。

    ” …… 徐夫人今早醒来,自觉精神比前些天要好了不少。

    因前久躺,有些腰酸背痛,便下地穿了衣裳要出庭院里走动走动。

     钟媪见她气色不错,便没劝阻,穿好衣裳,见天冷,取了件紫羔绒斗篷替披她肩上,扶着要出去,那只猫咪过来,徐夫人命一个侍女抱了同行,想起今早还没见到小乔来,问了一句。

     钟媪道:“一早女君那边打发人来说过一声,女君今早另有些事,稍晚再来服侍。

    ” 徐夫人想起这些天她早晚伺候在这里,且多少也看了些出来,她似乎对自己特别的紧张,倒像恨不得一直黏在自己跟前似的。

    倒没往别的上头想,只以为自己这一病,必是吓到了她,心里也是疼惜,便笑道:“她这些天辛苦,你等下打发个人过去说一声,就说我好多了,叫她不必再早晚守着,自己该做什么做什么去。

    ” 钟媪应了,取了徐夫人的拐杖递过去,连那抱猫侍女一道,慢慢往庭院去。

    才走出门,远远便见消失了多日的朱氏来了,亲手端了个托盘,上有一只连盖碗,不知道里头盛了什么。

    身后跟了姜媪。

     徐夫人神色便淡了下来,停在台阶上,望着朱氏飞快过来,将托盘给了姜媪,上前拜见。

     徐夫人便转身入内,坐了下去。

    朱氏跟了进来,再次恭恭敬敬跪叩,问徐夫人的安。

     徐夫人淡淡道:“我很好。

    听说你也病了。

    病了便该好生养着。

    且回吧。

    ” 朱氏面露愧色,俯伏久久不起,道:“恳请婆母恕儿媳的罪!不敢再隐瞒下去了。

    前些日我并非生病,实是无颜再来见婆母,更怕婆母责怪于我,这才假托生病避在房里一步未出。

    那日一早送劭儿出征,劭儿去后,婆母返身在前,我心里含愧,不敢靠近,虽远远随于身后,却也听到了婆母与我儿媳的一番所言。

    婆母虽非与我讲话,但字字句句,却实在敲击入了我心。

    有句话,说出来我也不怕婆母责备了。

    我入门至今,有三十载,婆母向来与我冷淡。

    儿媳入门一年不到,婆母却十分亲近。

    从前我也不是没有暗地怨怪过婆母偏心。

    那日回房后,我反复思量,这才惊觉这十年间,自从痛失夫君长子,我深陷悲恸,难以自拔,言行举止,无不失度。

    原来并非婆母存心与我疏远,而是我自己愚顽不堪,深陷执念,犹如画地为牢,自绝于人!想我劭儿一向孝顺,如今竟也日渐与我疏远。

    不是我自己之责,还会是谁?” 方才这一番话,虽是姜媪引导过的,但朱氏说着,说着,想到这几十年来自己的不易,忍不住也涕泪交加,声音哽咽,一度无法再说下去了,只跪在地上,流泪不停。

     一旁钟媪面露讶色,示意房里仆妇出去,自己也悄悄退到了门口。

     徐夫人起先神色冷淡。

    等朱氏说完了这一番话,注视她半晌,神色慢慢地,终于也缓和了下来,垂目默然了片刻,方缓缓地道:“朱氏,你入我魏家之门多年,无功劳也有苦劳,我也并非完全未记在心上。

    非我刻意不与你亲近。

    从前你若也有这等认知,我何以会对你失望至此?盼你今日所言确系出自你心。

    往后多些智慧,则也是劭儿的福分。

    ” 这些年来,朱氏还是头回遇到徐夫人如此肯给自己脸色,心里一松,忙掏帕子拭去面上泪痕道:“婆母所言我牢记在心。

    往后我痛改前非,时时记取婆母教诲。

    ” 徐夫人点头:“有这样的心便好。

    起来吧。

    ” 朱氏从地上起来,亲手端来托盘,送到了徐夫人的面前,陪着笑脸,小心地道:“婆母这些天卧病,想必也无牙口吃东西。

    媳妇本想做些补品送来。

    只是补品又须以病后进补方为好。

    我便想着,婆母来自中山,中山出龙须面。

    家乡味道许对胃口。

    清早我便亲手擀面,做了这一小碗送过来。

    也不多,只几口。

    婆母吃吃看,合不合胃口。

    若好,下回我多做些。

    若不好,与媳妇说,媳妇改进。

    ”说着打开了碗盖。

     碗盏里,清汤还冒着热气。

    汤里卧了一小束面。

    细若龙须,根根相连。

    配上嫩芽青芦,看着十分可口。

     徐夫人本无胃口。

    只是见朱氏殷勤看着自己的样子,想了下,道:“也罢,是你一番心意。

    端上来吧。

    ” 朱氏大喜,捧了碗盏就要送过去。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一阵脚步声传来。

    朱氏回头,见小乔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