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咄咄逼人
关灯
小
中
大
他无数心血的家训竟沦为如今的模样。
想到自己夜以继日制定的规则,本希望它能护佑后代,却不料却成了伤害子孙的利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打击让朱元璋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深感愧疚与自责。
原来自己精心设计的祖训,非但未能造福后代,反而成为了家族内部争斗的导火索,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遭到沉重打击后,难以置信的情绪迅速转化为滔天怒火,在朱元璋心中翻腾不止! 这些昏庸的官员! 这些愚蠢至极的家伙! 居然胆大包天,妄图操控皇权,胡乱更改祖制! 竟把本该是帝王权威象征的东西,改成了约束君主权力的枷锁! 实在该死! 果然,这些当官的就没一个是怀揣善念的! 如今看来,果真如此! 居然敢对祖先遗训下手! 敢对子孙后代下手! 更可恨的是,还利用祖训来压制自己血脉中的帝王继承人! 太可恶了! 必须处死! 真正该死! 回想起之前用铁腕手段清除那些祸害百姓的奸佞,朱元璋觉得自己当时的做法无比正确! 只可惜,杀得还不够多! 若早知今日,真恨不得将所有阻碍清平盛世的人都清理干净! 深深的杀机在朱元璋胸膛里涌动,甚至让他的双眼布满血丝! 他不仅是一代开国之君,更是个极为强势的帝王! 最不能容忍的,便是有人染指天子权力。
这些年,他一直绞尽脑汁强化皇权。
哪知,到了后世子孙这里,却被这些庸官摆布成这般模样! 这如何能咽下这口气? 他恨不得把这些人都斩首示众! 可惜,如今时过境迁,只能徒增愤怒罢了。
这是他最无法释怀的痛楚。
“当今天子呢? 到底是不是又是个年幼无知、受奸臣掌控的小皇帝? 就像那**的君主一样?” 平复情绪之后,朱元璋再次看向韩成,提出了这个问题。
----- 朱元璋注视着韩成,再一次问出了那个关键的问题。
他相信,这次自己绝不会出错。
对于历史上的诸多事件,朱元璋知晓颇多。
特别是在那些着名王朝走向衰败时的情况,他尤为熟悉。
通常情况下,每当一个王朝濒临灭亡之际,都会出现少不更事的年轻帝王。
比如王莽篡位时,当时的皇帝才不过九岁,完全无力掌控大局。
东汉末年,刘宏辞世之后,其两名幼子尚且年少。
长子登基时,年仅十一二岁。
待到董卓入京,废黜刘辨,另立一位年不及十岁的新帝刘协。
再如宋太祖之时,北周亦是孤儿寡母的局面。
再看那位元朝的对手,最后也不过只剩下幼小的皇帝。
根本无法掌控朝政大权。
加之局势动荡,朝中奸佞横行。
致使局面陷入一片混乱。
他心中暗想,自己的大明若要覆灭,恐怕也是这样的情况。
成年皇帝驾崩,幼帝继位。
天子年幼,权力被奸臣操控。
通常来说,只要皇帝已届成年且心智正常,就不至于发生这种状况。
朱元璋认为,有自己留下的血脉和制度在,即便子孙再不成器,只要有成年的皇帝坐镇,大明便不会倾覆。
然而韩成再次摇头。
“陛下,非也。
那位皇帝即位时已十七岁,算得上成年。
” 听罢此言,朱元璋一怔,十七岁确实不算年幼。
那为何大明仍在其手中灭亡? “难道,这不孝之孙是个傻子?那些人有意拥立傻子为帝?” 韩成再次摇头。
“并非傻子。
” “那……莫非这位皇帝即位时,我大明已病入膏肓? 他在位不久,大明便亡了?” 朱元璋犹豫片刻,看向韩成说道。
他认为这或许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天子即位时年纪适中,并非傻子。
大明却在他手里灭亡,那必然是他即位时,大明已是千疮百孔,难以挽回。
他登基时间不长,大明就……让他没有足够时间扭转乾坤。
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韩成再次摇头。
“陛下,并非如此。
那位皇帝即位时,虽说我大明已是一团乱麻,但还不至于无药可救。
” 至少只要他行事得当,让大明再延续数十载并非难事。
况且,他并非短命天子,刚登基便亡国。
而是坐稳龙椅近二十年,大明才走到那一步。
不过说实话,你的大明也不能算彻底灭亡,因为后来还有小朝廷存在。
但即便如此,意义也不大了。
因为大明的正统已经易主。
在许多人心里,大明正是在此时走向覆灭。
喜欢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请大家收藏:()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想到自己夜以继日制定的规则,本希望它能护佑后代,却不料却成了伤害子孙的利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打击让朱元璋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深感愧疚与自责。
原来自己精心设计的祖训,非但未能造福后代,反而成为了家族内部争斗的导火索,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遭到沉重打击后,难以置信的情绪迅速转化为滔天怒火,在朱元璋心中翻腾不止! 这些昏庸的官员! 这些愚蠢至极的家伙! 居然胆大包天,妄图操控皇权,胡乱更改祖制! 竟把本该是帝王权威象征的东西,改成了约束君主权力的枷锁! 实在该死! 果然,这些当官的就没一个是怀揣善念的! 如今看来,果真如此! 居然敢对祖先遗训下手! 敢对子孙后代下手! 更可恨的是,还利用祖训来压制自己血脉中的帝王继承人! 太可恶了! 必须处死! 真正该死! 回想起之前用铁腕手段清除那些祸害百姓的奸佞,朱元璋觉得自己当时的做法无比正确! 只可惜,杀得还不够多! 若早知今日,真恨不得将所有阻碍清平盛世的人都清理干净! 深深的杀机在朱元璋胸膛里涌动,甚至让他的双眼布满血丝! 他不仅是一代开国之君,更是个极为强势的帝王! 最不能容忍的,便是有人染指天子权力。
这些年,他一直绞尽脑汁强化皇权。
哪知,到了后世子孙这里,却被这些庸官摆布成这般模样! 这如何能咽下这口气? 他恨不得把这些人都斩首示众! 可惜,如今时过境迁,只能徒增愤怒罢了。
这是他最无法释怀的痛楚。
“当今天子呢? 到底是不是又是个年幼无知、受奸臣掌控的小皇帝? 就像那**的君主一样?” 平复情绪之后,朱元璋再次看向韩成,提出了这个问题。
----- 朱元璋注视着韩成,再一次问出了那个关键的问题。
他相信,这次自己绝不会出错。
对于历史上的诸多事件,朱元璋知晓颇多。
特别是在那些着名王朝走向衰败时的情况,他尤为熟悉。
通常情况下,每当一个王朝濒临灭亡之际,都会出现少不更事的年轻帝王。
比如王莽篡位时,当时的皇帝才不过九岁,完全无力掌控大局。
东汉末年,刘宏辞世之后,其两名幼子尚且年少。
长子登基时,年仅十一二岁。
待到董卓入京,废黜刘辨,另立一位年不及十岁的新帝刘协。
再如宋太祖之时,北周亦是孤儿寡母的局面。
再看那位元朝的对手,最后也不过只剩下幼小的皇帝。
根本无法掌控朝政大权。
加之局势动荡,朝中奸佞横行。
致使局面陷入一片混乱。
他心中暗想,自己的大明若要覆灭,恐怕也是这样的情况。
成年皇帝驾崩,幼帝继位。
天子年幼,权力被奸臣操控。
通常来说,只要皇帝已届成年且心智正常,就不至于发生这种状况。
朱元璋认为,有自己留下的血脉和制度在,即便子孙再不成器,只要有成年的皇帝坐镇,大明便不会倾覆。
然而韩成再次摇头。
“陛下,非也。
那位皇帝即位时已十七岁,算得上成年。
” 听罢此言,朱元璋一怔,十七岁确实不算年幼。
那为何大明仍在其手中灭亡? “难道,这不孝之孙是个傻子?那些人有意拥立傻子为帝?” 韩成再次摇头。
“并非傻子。
” “那……莫非这位皇帝即位时,我大明已病入膏肓? 他在位不久,大明便亡了?” 朱元璋犹豫片刻,看向韩成说道。
他认为这或许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天子即位时年纪适中,并非傻子。
大明却在他手里灭亡,那必然是他即位时,大明已是千疮百孔,难以挽回。
他登基时间不长,大明就……让他没有足够时间扭转乾坤。
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韩成再次摇头。
“陛下,并非如此。
那位皇帝即位时,虽说我大明已是一团乱麻,但还不至于无药可救。
” 至少只要他行事得当,让大明再延续数十载并非难事。
况且,他并非短命天子,刚登基便亡国。
而是坐稳龙椅近二十年,大明才走到那一步。
不过说实话,你的大明也不能算彻底灭亡,因为后来还有小朝廷存在。
但即便如此,意义也不大了。
因为大明的正统已经易主。
在许多人心里,大明正是在此时走向覆灭。
喜欢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请大家收藏:()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