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怎么会冒出这种想法?

关灯
     徐妙云逝后,朱棣曾欲立徐妙锦为后。

     然而其间波折重重,误会丛生,最终徐妙锦愤而出家为尼。

     此事成了朱棣的心结,此后他再未提立后之事。

     如今,朱棣竟要把徐妙锦送给自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岂非怪哉? 韩成的震惊与动摇映入朱棣眼中,朱棣暗喜,看来这一招正中要害。

     韩成若非提到有容,他也不会忆起这段往事。

     经韩成提及有容,朱棣顿时如梦初醒。

     韩成隐约察觉到朱棣话里的深意,似乎别有用心。

    回想起当初为母治病时的情景,他提出必须娶有容为妻的条件,即便面对朱棣用剥皮萱草相逼,他也未曾动摇。

     在同意婚事之后,韩成才全力以赴救治母亲,成效立显。

    这使得朱棣认为韩成不愿救岳父,并非态度问题,而是自己未能拿出足够的筹码打动他。

     岳父的三个女儿中,大女儿已嫁给自己,二女儿许配给老十三,唯有三女儿妙锦适龄。

    虽然妙锦年纪尚小,但据妙云和妙清的模样来看,长大后必定容貌出众。

    韩成若将她留在身边,定不会吃亏。

     朱棣急于促成此事,抢在韩成开口前再次竭力推荐妙锦。

    “你来自后世,应该清楚妙锦的价值。

    她虽年纪小,但长大后姿容不俗,况且还是大将军的嫡女,做妾对你来说绝无损失。

    ” 韩成听完沉默片刻,决定与朱棣坦白,以免被人误解为好色之徒。

    他凝视着朱棣说道:“关于妙锦的事,我确实了解一二,她不仅容貌出众,我对其情感经历也有所知晓。

    ” 朱棣闻言眉头微皱,“你的意思是妙锦将来可能嫁给显赫之人?所以你有些顾虑?”韩成的回答让他大致猜到了事情的关键。

    妙锦长大后姿容非凡,又是岳父的嫡女,按常理推断,她极有可能成为某位皇子的妻子。

     韩成在此事上迟疑并言辞闪烁,皆因心中有所顾忌,唯恐坏了自家兄弟的好事。

     “即便历史确如你所言,徐妙锦亦会另嫁他人,但那是过往之事,今时今日尚未成定局。

    韩成兄,大可不必为此烦忧,只需安心将她纳入府中便是。

    ” 朱棣此举,实则用心良苦,仿佛要用钢丝扎牢这段姻缘。

     他所言句句属实,比起岳父性命,兄弟失却此段姻缘实在无足轻重。

    毕竟身为皇子,婚配之事多如繁星,绝不会孤老终身。

    或许少了徐妙锦,反而能遇更佳良配。

     朱棣对弟媳之事毫不在意,大手一挥便欲促成此事。

     韩成心下更觉复杂,遂道:“据我所知,徐妙锦日后与你缘分匪浅。

    往后你若想将其扶正,恐会横生枝节,最终致使二人反目,她遁入空门,成为你终生憾事。

    ” 韩成决意不再拖延,必须速将实情告知朱棣。

     否则任由其胡思乱想,局面恐难收拾。

     “韩成莫要顾虑太多,既有意纳其为妾……咳,你方才所言何意?!!” 朱棣误以为韩成仍在纠结历史上的婚姻安排,于是继续婉拒。

     未及深思便要规劝,话至中途方醒悟韩成所言内容,不禁瞠目结舌,宛若见鬼。

     不仅是朱棣,连一旁的朱标亦是同样反应。

     未曾料到兜转一圈,徐妙锦最终落入老四名下。

     想到徐妙锦如今尚不知几岁,朱标震惊不已,望向朱棣,满眼尽是奇异之色。

     偏殿里又归于寂静。

     “韩成,你别胡言乱语,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妙锦才那么小,我怎么可能和她有什么关系?” 朱棣缓过神后,急忙对韩成解释,表明立场。

    他对自家夫人一向忠诚,这事绝不能乱说。

     再说,他和徐妙锦的年龄差实在不小。

     韩成看着朱棣因为他的言论而显得有些慌乱,笑了笑道:“现在看确实是差距很大。

     但再过十多年,她十八九岁时,你也就四十左右,差别没那么悬殊。

     像这种大学刚毕业就订婚的情况,在你们那个年代,特别对你们这种家庭来说,其实是相当匹配的。

     最重要的是,双方的感情基础足够牢固。

     而且,这种事情在你们的时代,尤其是在富裕阶层,应该并不少见吧?” 听韩成这么一讲,朱棣顺着他的思路想想,觉得韩成的话还真有点道理。

     虽然现在看来妙锦和自己年龄差还是挺明显的。

     但过个十来年再看,倒也不觉得差距那么大了…… 这么一想,朱棣突然觉得好像还挺合适的。

     意识到这个念头后,朱棣赶紧摇摇头,把这荒唐的想法从脑中赶走。

     我在想什么?! 我对夫人一直忠心耿耿的啊! 怎么会冒出这种想法? 喜欢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请大家收藏:()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